Jiang Tao
VATERS VORBILD
Als ich als Reporter
das erste Mal hinunterstieg,
verstand ich nach vielen Jahren,
dass mein Vater, der Bergarbeiter,
überall hinspuckte und dauernd rauchte,
um den Kohlenstaub aus seiner Lunge
herauszukriegen wie es nur ging.
2021-02-28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蒋涛#(25.0)
伊沙推荐语:用自己的日常生活写作冲了两次拿不下之后,换成他人经验一把过关,这便是蒋涛在《新诗典》十年最后一轮的遭遇。写作就是这么回事:不停地在"写什么"与"怎么写"这两极想办法,以为真理在握或题材优越而一成不变是不行的。
况禹点评《新诗典》蒋涛《父亲的旗帜》:现代诗里,错觉有时会成就一首诗。哪种错觉?瞬间的、顿悟的,背靠着人生沉重、承载着我们对生活、生命努力认知的那一种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蒋涛《父亲的旗帜》:也许这个世上真的很难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刀子插在谁的身上,谁才会感觉到痛。“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句话也许不仅适用于处理他人的关系,也适用于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之间,尤其是存有“代沟”的两代人之间,有些事情的真相,若不去亲身体验和经历,你永远不会了解。本诗中“那随地吐痰和不停吸烟”的父亲,也许在儿子的眼里是不讲卫生、素质低下甚至是缺乏教养表现,也会被受过良好教育的儿子所不齿,如果不是因为有“第一次下井采访”的机会,恐怕永远不会明白父亲的那些行为,完全是出于自我保护,“是源于想把肺里的煤尘/尽力吐出”,以减轻尘肺病的折磨。这样的“旷工父亲”是中国为数众多的旷工中极为普通的一员,很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诗歌富有生命感和生活气息,诗人冷峻客观的描述中隐含的复杂情感,读来直指人心,令人动容。诗题如同一首无言的歌,令人想起美国战争题材的同名电影,这是对父亲最大的肯定、褒奖和最深沉的爱。
黄开兵:蒋涛《父亲的旗帜》写出男人生存的一种底色。我在用行书抄写,加入一些我并不善长的章草,生硬而执拗,也许,这样反而和蒋涛的诗意有所暗合……
马金山|读蒋涛的诗《父亲的旗帜》的十一条:
1、作品震撼力,也是诗人的责任;
2、觉知在一首诗里,不只是读者知道,作者更应该知道;
3、蒋涛,1969年2月出生于西安市。诗人、作家、编剧、导演。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语言文学学士。东京都立大学社会学硕士。1990年受伊沙影响开始写诗,1991年在美国《一行》发表《一旧旧一年历》。第五届李白诗歌奖铜诗奖、第四届亚洲诗人奖大奖得主。现居北京;
4、以往读蒋涛的诗,多是幽默风趣,轻松活泼,搞笑好玩中带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而突然来一首沉重的,的确有点让人眼前一亮,而又猝不及防;
5、短短七行,却足有一篇小说的容量,首先由记者身份,到采访,再到个体的联系与感受,沉浸入沉重而鲜活的现实之中,在人称的转换里,自然而不留痕迹;
6、理解与爱,在一次采访后,成为了一切的答案,并由此构成了儿子隐藏于心的沉重的情感,深沉而厚重;
7、诗中带有对生活的气息与色彩,还有对生命的某种关怀和爱,更有对生存的进一步揭示,是同一群体的共同记忆;
8、此诗虽然有想的成分,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而这一切,正如诗中所言:“源于想把肺里的煤尘/尽力吐出”;
9、标题用得标新立异,大胆而且厚实,以一种人物形象,将思想中的父亲,融合于一体,情境交融,夺人眼目;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在一个维度中,将事物呈现彻底,也是一种境界”;
11、生命之重、生活之诗、生存之诗。
标签: body, coal, 蒋涛, family, father, Jiang Tao, journalism, lungs, memory, mine, miner, mines, NPC, people, profession, reporting, smoking, spitting, time, work, 新世纪詩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