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 Zihang
FISCHE UND LUFT
Menschen sehen die Luft nicht,
also
sehen dann Fische das Wasser?
Falls die Fische das Wasser nicht sehen,
und die Menschen es sehen,
also
sehen dann Fische die Luft?
Diese Fragen
könnten nur Fische beantworten.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1
伊沙推荐:冯子航五次投稿,终于入典。未成年诗人学习创作,一定要对自己的成长产生正面的作用。大家看本诗:能发出此问并做出此答的孩子,一定帮到了自己思维的发育。
况禹点评新诗典冯子航《鱼与空气》:逆向视角(我不愿意叫换位思考,因为换位不完全等于逆向)是现代诗构成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但不是所有的逆向都对诗歌构成具有意义。关键在于,你的意象要触及大问题。本诗涉及不同生命体对世界的认识,严肃,且有意思。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冯子航《鱼与空气》:小诗人提出的问题让人脑洞大开,他提出的问题不但一般人无法回答,估计鱼也一样回答不了。不过这并不重要,记得爱因斯坦曾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为发现并提出问题可以培养我们从生活实际中善于观察、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质疑,不会轻信现成的结论,并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尤其是富有创新的想象力至关重要。本诗的小作者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将这些有益的思考入诗,确实难能可贵,于我们而言更觉欣慰。
黄平子读冯子航《鱼与空气》
——《新世纪诗典》3679
鱼与空气
冯子航
人看不见空气
那么
鱼能看见水吗?
如果鱼看不见水
人可以看得见水
那么
鱼能看得见空气吗?
这些问题
只有鱼知道
黄平子读诗:这是用类比手法写的诗。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鱼的生存离不开水。“人看不见空气”,“鱼能看见水吗?”按照类比推理,答案是:看不见。“人看不见空气”,但是“人可以看得见水”。“如果鱼看不见水”,“那么/鱼能看得见空气吗?”按照类比推理,答案是:看得见。“这些问题/只有鱼知道”。是的,两千多年前的惠子也是这么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首诗又让我想起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我也按照这个逻辑仿写一个句子:我对空气说:你看不见我的呼吸,因为我在空气中。空气对我说:我能感觉到你的呼吸,因为你在我怀里。
2021年4月29日22点03分
标签: air, animals, breath, breathing, Feng Zihang, fish, life, NPC, people, philosophy, poetry, questions, sight, water, 冯子航, 新世纪詩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