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 Jiang
ODD JOBS: WHEN I WAS 24
I saw a small monkey
escape from its cage
on Monkey Mountain
by climbing big trees.
He walked for a while
on the perimeter wall,
looking back to the cage.
He saw no other monkeys following,
so he returned
the same way.
Translated by MW, 9/15/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徐江#(33.0)
伊沙推荐语:猴子是最接近人的低等动物,猴子的动物性最接近于人性,所以本诗貌似是在写动物性,实则是在深刻地揭露人性,当获9月下半月亚军。
新世纪诗典11,NPC9月17日,3819首,1205人。第33个徐江(天津)日
庞琼珍读《新世纪诗典》徐江《杂事诗•24岁时的记忆》:一首让人读完沉思的妙绝的杰作,经过30年的岁月沉淀写出。绝大多数生物包括人和猴子的特性都是群居和从众,这也是现实和环境的残酷所逼。那只可爱的猴子有了一个难得的契机,溜出了笼子,获得了向往的珍贵的自由。可是,它势单力孤啊,落单的恐惧和笼外生存的未知,让它又顺原路回到笼子。这首诗以极朴素的语汇所披露的残酷性,让人深思。这正是诗歌的迷人之处,可以写成万字长篇科学论文,但诗的开放性却让读者自己去完成,千人千读千解千得。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徐江《杂事诗.二十四岁时的记忆》:一只机灵的小猴,好不容易逃脱了人类的笼子,可还没等我们替它”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举动喝彩呢,结果不知它是因为受不了独自在外的寂寞无聊,还是习惯了在笼子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竟然“就又顺着原路/回去了”,简直让人大跌眼镜。不光是这只猴子,在我们的周围又有多少人在关键时刻也做出了如这猴一样的选择,猴性即人性,在这些动物的身上我们能更多地看到人类自身的影子,那隐藏在诗歌语言背后的强大的诗意,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自己去体悟,正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马金山|读徐江的诗《杂事诗·24岁时的记忆》的十一条:
1、诗人的信仰就是诗,而诗就是诗人的一切;
2、简约是古代诗歌的魅力,甚至是艺术,而在现代诗歌之中,则更是瑰宝;
3、徐江,1967年出生。1991年创办《葵》。曾五获新世纪诗典李白诗歌奖。著有《黄昏前说起天才》《徐江的诗》《花火》《杂事诗》《四季杂事》《雾中杂事》《杂事与花火》《我斜视》《哀歌·金别针》(与侯马合著)《现代诗物语》《这就是诗》《启蒙年代的秋千》等二十多种;
4、徐江是一位资深的写作者,且是一位对文学有着深厚的个人特点和严谨态度的人,而正是这些,才构成了一位当代重要而又受人尊重的诗人、诗评家;
5、徐江的诗,在平实的语言深处,饱含着丰富的生活和思想观念,不仅如此,还在事物的现场,凸显生命的轮廓和人性的光辉;
6、回到本诗,由笼子里的猴子溜出笼外的一系列场景,在一个往返的回转里,道出了暗含其中的深意,并由此揭露出人性的本貌,读来让人回味悠长;
7、诗中的内容,是以记忆中的画面,进行了在场性的还原和呈现,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视觉效应和内心激荡;
8、尤其是结尾部分,鲜活的场景,既是神来之笔,还是现实的残酷与升华,充斥着五味杂陈的气息;
9、除此之外,此诗还揭透出幽默和诙谐的哲学思考,即真正的自由到底是怎样的,在简洁而朴素的语言里,生动地再现了这个问题;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让文字自己说话,自己去生发想象,比直白的表达更加深刻”;
11、人性之诗,哲学之诗,批判之诗。
黄平子读徐江《杂事诗·24岁的记忆》
——《新世纪诗典》3819
杂事诗·24岁时的记忆
徐江
我曾经看到过一只小猴
从猴山的笼子
顺着几颗大树
溜到了笼外
在不远的围墙边儿
走了一会儿
它回头看着笼子的方向
没有其他猴跟过来
就又顺着原路
回去了
黄平子读诗:这首诗的题目告诉读者,这是一首回忆之诗。徐江生于1967年,24岁就是1991年。“我曾经看到过一只小猴/从猴山的笼子/顺着几颗大树/溜到了笼外”,这是写小猴子出逃。从“顺”、“溜”等字看,小猴子的这次出逃好像是无意的行为。“在不远的围墙边儿/走了一会儿”,这是笼外。笼外的世界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它回头看着笼子的方向/没有其他猴跟过来/就又顺着原路/回去了”,笼外如果有什么特别的话,就是没有猴子。没有同伴的世界多寂寞啊,这才是最主要的!笼子算什么!
2021年9月16日20点30分
标签: age, animals, cage, courage, family, friends, memory, monkeys, NPC, people, poetry, prison, society, story, trees, wall, Xu Jiang, 徐江, 新世纪詩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