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 Jiang
MYSTERIOUS DEATH
Huangshuigou reservoir in late spring,
green grass in a thick mat, wild flowers bloom.
Trees growing all over.
Fish in the reservoir
swim back and forth as they please.
A kingfisher has stuck its long beak
all the way into
the reservoir message board,
ending its life,
leaving it hanging
in an elegant way
over that sign.
4/13/21
Translated by Martin Winter in Sept.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木匠#(4.0)
伊沙推荐语:好极了,很有艺术性,在这个半月的推荐诗中属于上乘之作。虽然才4.0,木匠在语言上和艺术性上的才华是明晃晃的,这么适合写诗的人如果不写诗,那就太可惜了。本典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防止这种人才浪费,雪中送炭第一,锦上添花第二。
况禹点评《新诗典》木匠《翠鸟死亡之谜》:物哀之诗。读的时候我也伴随着诗句的推进在问——翠鸟到底是因为什么走向了死亡呢?本诗没有回答。诗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这样的,主要负责提醒读者注意,有没有一个固定答案,倒不打紧。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木匠《翠鸟死亡之谜》:在一个环境如此优美,食物丰富并适合翠鸟繁衍生息的好地方,“一只翠鸟,细长的鸟喙/深深地扎进/水库公示牌/以决绝的方式/结束了它的生命”,这只翠鸟死得如此惨烈,是自杀还是意外?的确是个谜。环境的美好与翠鸟的惨死,给人强烈地视觉冲击,“并把自己/漂亮地/悬挂在了公示牌上”,“漂亮”一词将又将视觉上的刺激上升到了心灵层面:死得再漂亮,怎么比得上活得漂亮?好死远不如赖活,这是源于所有生命体求生的本能。虽然人鸟殊途,但读完此诗仍不免会有一丝淡淡的伤感。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2021.9.22木匠《翠鸟死亡之谜》
这是一首悬疑诗,有着事实的诗意。诗题指明是翠鸟之死,翠鸟为什么要赴死?诗人不是福尔摩斯,没必要去破案,破案是读者的事儿。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暮春,绿草,野花,林木,鱼儿,清澈可见的流水,这样的美,与死亡可以无关。但悲剧还是发生了,翠鸟一头撞向了水库的公示牌。鸟类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必然性,查阅资料,对这一案件现场分析,极有可能是,翠鸟一头撞向的是蓝天,那个水库公示牌一般都是蓝色的,或者是蓝天背景的,也就是说,翠鸟误将水库公示牌当成了天空!她以为自己飞往的是蓝天,实际上飞向了死亡!我当然知道,一首诗的意义可以不凭借任何一种阐释而存在,但这样一种阐释依然具有意义,那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相处之道,如何设计得更加具有常识,如何尽可能减少误判,比如这块人类创设的公示牌,作为极有可能引发翠鸟冲动的元凶,本身也是无辜的。
马金山|读木匠的诗《翠鸟死亡之谜》的十一条:
1、诗意在诗之外;
2、回到内心,就是回到了诗内;
3、木匠,本名王春云,女,70后,2020年开始学写口语诗;
4、今年六月份,绵阳诗会见到过木匠一面,给人留下的印象,一位知性优雅的女性,且不泛四川人的地域爽朗气质,倍觉坦然自若;
5、木匠的诗,在口语化的表达里面,透视出深刻的人生感受,无不契合着女性的柔韧度与真情流露,日常而又绵延出语言的紧密,且不泛事物的意味;
6、本诗在一幕幕鲜活的生活场景与死亡之间,将凸显触感的场景一个又一个地呈现出来,细腻入微的味道,让人既熟悉而又充满活力;
7、在读本诗的时候,我把它分成了三个层面,这样既有助于对诗本身的理解,更加有助于感受诗;
8、第一个即是水库周边环境的呈现,是一个个画面的演绎,是一个又一个镜头的推进,让人耳目一新;
9、而第二个则是对一只鸟的阐述,并由此联系到关于死亡的话题,并将第三个底片亮了出来,尤为深刻;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事物的细腻描述,是诗的另一种极致”;
11、画面之诗,场景之诗,生命之诗。
标签: animals, birds, board, death, fish, life, message, Mu Jiang, mystery, NPC, people, pond, reservoir, sign, water, 新世纪詩典, 木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