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Ziyuan
GRILLENZIRPEN IST EIN GERICHT
Grillenzirpen,
das sind lauter grüne Erbsen,
die bratet der Wind,
wirft sie hin und her den ganzen Sommer
in der großen Pfanne der Sonne.
.
Übersetzt von MW im Februar 2022
新世纪诗典11,NPC2022年2月15日(元宵节),3970首,1241人。李子远(湖南)日
伊沙点评:身为解封的长安人,我发誓要过好这个年,过好包括过完整,过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叫过完整,过好还包括做好《新诗典》的日常推荐,十二年来它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往逢年过节推荐的都是一些热门种子选手,今年改革了,元宵节由一位10后"新人"担纲,因为蝉声这道菜,因为春天到了,夏天还会远吗?本诗来自于图雅的助攻。
况禹点评《新诗典》李子远《蝉声这道菜》:禅声如豆,这种联想已经很奇,放到大锅里一炒,就进到了夏天。这种想象即便是到了古诗中,也是毫不逊色的。这首少年作者的诗揭开了一个大话题——当代人其实在想象力上并不逊色古人,只要开掘得当,并找到合适的语言方式。
【亚坤评诗】
蝉声这道菜
作者|李子远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这首诗很短,我把内容抄录于此。
“蝉声
是一粒粒绿色的豆子
一个夏天
风都在太阳这个大铁锅里
炒来炒去”
读完这首诗,当我看到作者竟然和我儿子一般大,只有十岁时,我震惊了!
这首以想象力取胜的干净的“纯诗”写得实在太好了!
真得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位十岁孩子之手。“少儿诗人现象”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地域诗歌现象”。由此可见,现代诗的发展纬度之深、之广、之博。
它似乎已经远离学校教学和体制内容,以家庭化为单位,结合民间现代性诗歌土壤,掺杂丰富的时代因素,一骑绝尘,朝自我诗歌之路狂奔!
就本诗来讲,“以蝉声入菜”,并把“蝉声当菜来翻炒”,这种写法,尤其又是结合夏日烈焰当空这个整体语境的写法,真是没见过!精彩至极!
这首诗,作者想象力丰富,通感无边!
他由炎热夏季联想到蝉,由蝉联想到闷热天气下的蝉鸣,由颗粒化并自带附点节奏的蝉鸣声竟然能联想到“绿色的豆子”,由“绿色的豆子”(其实也是意向化的汗珠)又联想到“太阳这口大铁锅”。
由此,进一步拉深诗性空间,他没有直接写“绿色的豆子在这口大铁锅里炒来炒去”,也没有写“蝉声在这口大铁锅里炒来炒去”,那样都太平庸了。
他笔锋一转,直接来了一句“风都在太阳这个大铁锅里炒来炒去”。这可真是神来之笔!
这样写不仅与第一段“蝉声是一粒粒绿色的豆子”形成了“内部呼应”(风都在被炒,何况豆子乎),还进一步加深了夏季的闷人感!让这首诗的主题(这首诗就是以蝉鸣的视角来写炎热夏日)进一步得到深化!真是精准、形象、可感!
读完,蝉鸣绕耳,汗流浃背,如临夏日炎热之境!
小作者凭借丰富的联想,敏锐的“通感能力”,把一个“炎热夏日主题菜谱”写得“色香味”俱全!真正写活了!
(马亚坤.2022.02.14.上海)
马金山|读李子远的诗《蝉声这道菜》的十一条:
1、事物的魅力在于想象;
2、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至少有光,有影,有明暗交界地带,于诗而言,也是如此;
3、李子远,男,2012年7月出生,就读湖南省长沙市枫树山莲湖小学三年级。2岁开始读绘本和诗,6岁开始写童诗。作品入选《透明的拥抱》《童诗日历》等诗歌选本;
4、本诗通过“豆子”这个意象,把蝉声写得生动有趣,充满了浓厚的生命气息,既有事物本真的状态,又有想象的奥秘,且不乏对生活的揭示,多么惊心;
5、第一节,描述的事物,所充满的色彩,即可独立成诗,因为其本身的意趣和想象力,已足以达到并且支撑一首诗的意境;
6、细细品读,由声音,到颜色,形状,再到具体的物体,这是后现代典型的艺术表现手法,却在一位少年的笔下呈现出来了,值得称道;
7、第二节,转化为一个季节,以及自然景观,融进鲜活的生活之中,既有新奇的体验,又有丰富的内涵和通透的事物,质感、生动;
8、整首诗写得老道而巧妙,老道在语言的节制与鲜活,巧妙在奇特的想象空间与本真的事物融合;
9、诗的标题就是一首诗的眼睛,看到“蝉声这道菜”,不禁让人想到台湾诗人管管的同题诗,童趣十足,妙不可言;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奇绝的想象力就是一首好诗”;
11、生活之诗、想象之诗、生命之诗。
标签: animals, cooking, frying, heat, Li Ziyuan, NPC, pan, poetry, sounds, summer, sun, 新世纪詩典, 李子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