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A” – 吴雨伦 Wu Yulun

Wu Yulun
“CODA”

Der gehörlose Vater
nimmt den Gesang der Tochter wahr,
so wie es Beethoven gemacht hat:

Stimmbänder spüren mit einer Hand.

2022-03-28
Übersetzt von MW am 5. April 2022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吴雨伦#(21.0)

 

伊沙推荐语:推荐语也可以结构一个小故事:今年奥斯卡颁奖之夜,吴雨伦将最佳新片《健听女孩》片源发到家庭群,并嘱我转发给左右,我知其社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便说:你自己发呀!也不知最终发了没有。然后,他写了本诗。于是,本诗与昨日所推左右之诗形成互文,无意中来了一个"元白对诗",写得很好,当居半月亚军。真好啊,年轻一代冲上来了!

​况禹点评《新诗典》吴雨伦《健听女孩》:图像转换语言之妙,体感的传递是本诗成功的核心,细节的语言剪辑见出作者的工夫。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吴雨伦《健听女孩》:诗中深沉而又真挚的父女之爱,读之令人泪眼婆娑。结尾处”失聪父亲”听女儿歌声的细节,既是父女之间独特的沟通方式,也是表达爱的方式,父亲的智慧与女儿的乖巧相得益彰,令人心底流淌出丝丝暖意。

​黄文庆读诗:

任何一个生命都无法完全成为自足的孤岛,无法和外界断绝任何往来。
王朔说,中国人哪来的灵魂。他是用绝对的方式描述中国人灵魂的稀薄!鲁迅也有相似的说法。

人首先是物质的,要和世界物质往来;人又是有灵魂的,要和世界灵魂往来。

吴雨伦看了奥斯卡电影《健听女孩》被感动,内心有了波澜,他想起了失聪诗人左右,想起了众生中无数残缺者的悲苦,就写了这首诗。

健听女孩听力奇迹般的好,她更能体会到失聪者的听力给生命造成了多大的空白或者多大的苍白,老天咬他这颗苹果真是太狠心了,咬掉了太大的一块!
健听女孩就让失聪的的父亲按着自己的声带,靠手所能感受到的震动“倾听”她的歌声!

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另一端抵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演奏声从而进行创作,琴弦的振动引起木棒的振动,然后通过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贝多芬这头疯狂的狮子,从上帝的口袋里掏回了被吝啬地没收了的听觉的金币,把声源和听觉接通了,这种方式让人震撼并催人泪下。

这世界上的荒原和沙漠太多了,太辽阔了,我是说美好与美好之间的隔阂和隔膜太多了,因此孤独太多、枯死太多!

此诗写生命、灵魂的自救、他救和互救,多么需要智慧、需要爱!

几个句子之后,藏着明眼人可以发现并解读的宇宙!
诗就是有直觉和巨大感受力者之间的偈子和咒语!

2022.4.5

汪宏宗诗评两篇

1.
读新诗典半月冠军作品左右《怪癖》

伊沙提到诗歌创作者需要有“才、学、胆、识、力”五项品质。其中“胆”,就是指敢于说真话,敢于对自己开刀,敢于坦露自己的心结。左右的这首就是在坦露自己的心结,很坦诚,火候很好,让人感动。
另外,我也在反思什么是怪癖,人为什么会有怪癖,既然是病字头的癖,那就是病态的,我想和每个人成长环境都有密切关系。
左右也教会我们一种方式,做自己的旁观者,意识到自己的癖,接纳它,和它和平相处,偶尔调侃它,就是治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2.
读新诗典半月亚军作品吴雨伦《健听女孩》

吴雨伦看完奥斯卡最佳新片《健听女孩》后,嘱咐其父伊沙将片源转发给左右。吴雨伦写这首诗应该多少有受到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左右影响,所以本诗与左右那首《怪癖》形成互文,也是佳话。我听过左右唱歌,唱那首《斑马斑马》,他就是感受音响的振动,来想象曲子的和音调的,当时的场景很震撼,可惜左右自己听不到他的歌声。
回到本诗,内容很简单,很容易看懂。失聪的父亲通过触摸女儿的声带感受到世界的声音,声音是由振动产生,女儿喉结的振动如何才能转化成父亲可以听见的声音呢?答:爱为媒介。

 

黄平子读吴雨伦《健听女孩》

——《新世纪诗典》4020

健听女孩

吴雨伦

失聪父亲
用贝多芬的方式
听到了女儿的歌声

——把手放到她的声带上

(2022.3.28)

黄平子读诗:吴雨伦,男,1995年11月6日生于西安,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学专业,现在美国萨凡纳艺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已出版长篇小说《巨兽之海》、短篇小说集《沙漏》、散文集《我们家》(合著)、诗集《完美感觉》等。《健听女孩》是一不配片,获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该电影我没看。百度的介绍是:“该片翻拍自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讲述了一个在聋哑人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女孩,厘清原生家庭羁绊,经过一番挣扎与成长,最终考上伯克利音乐学院,并与家人和解的故事。”诗人用诗的方式再现了电影的一个细节:“失聪父亲/用贝多芬的方式/听到了女儿的歌声//——把手放到她的声带上”。“贝多芬的方式”,百度上也有介绍:“他用牙齿咬住小木棍的一端,让小木棍的另外一端在钢琴上,弹奏钢琴时,利用小木棍的振动来‘听’音乐的旋律。”伊沙老师在推荐本诗的时候讲了另外一个小细节:“吴雨伦将最佳新篇《健听女孩》片源发到家庭群,并嘱我转发给左右,我知其社恐青出于而蓝胜于蓝,便说:你自己发呀!”诗人左右有听力障碍。一个小细节,既写出了吴雨伦的普爱之心,也写出了伊沙老师的爱子之心。
2022年4月5日21点19分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