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April 2022’ Category
1月 16, 2023

Qizi
IN THE LAND OF DARKNESS
The sun never comes out,
the moon doesn’t either.
The citizens are used to the dark.
They have learned
to see everything clearly.
They look very far
into the pitch-black sky.
There are many stars,
they are their blinking eyes.
March 2022
Tr. MW
Qizi
IM LAND DER DUNKELHEIT
Die Sonne tritt nie hervor,
auch nicht der Mond.
Das Volk ists gewohnt,
im Dunkeln
alles deutlich zu sehen.
Sie schauen in die Ferne,
in den pechschwarzen Himmel.
Dort blinken die Sterne,
das sind ihre Augen.
2022-03-21
Übersetzt von MW

在黑暗国
起子
太阳从不出现
月亮也是
国民习惯黑暗
学会在黑暗中
看清一切
远眺黑暗国
如漆黑的天空
有繁星点点
那是他们的眼睛
一闪一闪
2022-3-21
恍惚
坐着看电脑
看手机
都是不好的消息
站起来去外面
活动活动脖子
难得好天气
抬头看天
天上有个黑影飞过
眼睛也越来越不行
看不清是什么
以为是飞机
又没有声音
应该是鸟
也不知道是什么鸟
2022-3-23
扫码
他举起手中的牌子
让我扫码
我说你看我出小区的
不到两分钟
我能走到哪儿去
有必要再扫行程码吗
他指了指头上的摄像头
说没办法
我们漏掉一个
被抓住就罚50
我还能说什么呢
只有拿出手机来扫码
总不能
因为我觉得不合理
就让他被罚钱
然后我听到
他说了声“谢谢”
2022-3-24
科学与艺术
出小区去做核酸
门口两位大伯
拿着行程二维码的牌子
正在聊刚才
他们遇到的一个黄码
“这个黄
比别人的都要黄一点
但又没到红的程度”
仿佛一阵春风吹来
今天的气温
的确比前几天
升高了两度
2022-3-26

Qizi
IM LIEBEN LAND
Der Diktaktor zeigt ein Lächeln
Der Gewalttätige hat manchmal Mitleid
Der Zensor macht Mittagsschlaf
Dem Betrüger wird etwas peinlich
Der sich vom Dach stürzt
schlägt jemanden tot und überlebt
…
Sie sind nicht perfekt
deshalb sind sie so lieb
2022-04-04
Übersetzt von MW
在可爱国
起子
独*裁者露出一丝微笑
施暴者偶尔有恻隐之心
审稿者打了个盹
骗子突然不好意思
跳楼自杀者
砸死了一个路人而自己没死
……
不完美让他们
如此可爱
2022-4-4

Qizi
IM BAMBUSLAND
Bambus ragt grün empor
in allen Grenzgebieten,
aber die urbaren Böden
sind bald nicht genug.
Der König ermutigt das Volk,
im Fernsehen
in einer wichtigen Rede,
Bambus zu essen.
Am Ende sagt er:
„Seid wie der Bambus,
ragt gerade empor,
ihr werdet zum Schluss
zu kostbaren Pandas!“
2022-04-06
Übersetzt von MW
在竹子国
翠竹挺拔
布满疆域
可耕地很快
就不够了
国王在电视中
作重要讲话
鼓励民众
吃竹子
最后他说
“你们要像竹子
挺直腰杆
并祝福你们
终于成为了
珍贵的大熊猫”
2022-4-6

Qizi
IM LAND DER MASKEN
Wenn Menschen im Maskenland sterben
dann werden die Masken begraben.
Die Verstorbenen aber
bekommen eine
neue Maske
und werden wieder zum Leben erweckt.
Die beim Lächeln bleiben,
denen bleibt ihr Lächeln.
Die mit ernsten Mienen
bleiben ebenso ernst.
Die mit den Mundwinkeln nach unten,
die Gesichter der Trauer,
das sind die Toten
hinter den Masken.
2022-04-07
Übersetzt von MW
在面具国
起子
面具国的人死了
就把面具埋葬
而死去的人
将戴上一个
新的面具
重新获得生命
保持微笑的
继续保持微笑
板着脸的
继续一脸严肃
嘴角向下耷拉着
哭丧的脸
都在面具后面
那是死人的脸
2022-4-7
Qizi
IM IMMERGRÜNEN LAND
Um den immergrünen
Ruf zu verteidigen,
ist die wichtigste
Arbeit der Menschen,
Laub aufzuheben,
die Blätter wieder
an ihre Zweige zu bringen
und grün anzustreichen.
Da sind immer ein paar unvorsichtig
und fallen herunter.
Wenn sie daran sterben,
dann werden sie Helden.
Sie haben mit ihrem Leben
schon so viele Male
den Herbst besiegt.
2022-04-19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在常青国 | 起子
为了捍卫
常青的称号
人们最重要的
工作就是
捡树叶
然后把它们
送回到枝头
刷上绿色油漆
总有几个
不小心掉下来
摔死了
就成了英雄
是他们用生命
一次一次
战胜了秋天
2022-4-19
Qizi
FRÜHLINGSKLAGE
Groß, die Zei-ten
klein, das Le-ben
2022-04-12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春吟 | 起子
大,时-代
小,命-运
2022-4-12
起子22年4月(2)
Qizi
IM DURCHSICHTIGEN LAND
Dieses Land
gibts nicht mehr,
es ist ein riesiges
Museum.
Drinnen knien lauter
vertrocknete Bürger.
Die sind
innen ganz hohl.
In jedem knienden Körper
sieht man einen
stehenden Menschen.
Auch die sind alle
vertrocknete Leichen.
2022-05-11
Übersetzt von MW am 11. Mai 2022
在透明国
起子
这个国家
不存在了
成了一个巨大的
博物馆
馆内跪着大片
成为干尸的国民
这些尸体
浑身通透
每个跪着的身体
里面都有一个
站直的人
那也是
一具具干尸
2022-5-11
Qizi
TAG DER BEFREIUNG (9. Tag)
Am Abend
wirds im Hof auf einmal lebendig.
Ich schau ins WeChat,
wir dürfen raus aus der Wohnhausanlage!
Ich geh wieder ans Fenster horchen,
und hör wirklich,
einer schreit: “Wir sind befreit!”
Ich glaub, ich hab mich verhört.
Ich horch noch einmal,
da schreit er wieder:
“Wir sind befreit!”
2022-05-11
Übersetzt von MW am 11. Mai 2022
第九日
起子
傍晚
楼下突然热闹起来
在群里一看
原来是可以出小区了
我又到窗口去听
果然听到
有个人在喊“解放了!”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
再一听
他又喊了一句
“解放了!”
2022-5-11
标签:bamboo, beloved, black, censorship, corpse, countries, country, cute, dark, darkness, death, deaths, dictators, embarrassment, eyes, 起子, green, greenery, history, king, land, liberation, life, masks, memory, new year, new year's eve, panda, people, presence, present time, Qizi, seasons, sky, spring, spring festival, stars, suicide, survive, survivors, virus
发表在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 2020s, 2021, 2022, 2023,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January 2023, March 2022, Middle Ages, poetry, Translations | Leave a Comment »
12月 21, 2022

Picture by Li Wei
Zhu Jian
DENKMAL
Im WeChat
tauschen positive Nachbarn Erfahrungen aus.
Einer sagt,
“Ich hab so hohes Fieber gehabt,
ich war ganz dumm im Schädel.
Ich hab immer an Dr. Li gedacht,
dem ist es sicher noch schlechter gegangen,
so schade.”
“Welcher Dr. Li, Li Wenliang?”
“Ja! Genau der.”
2022-12-21
Übersetzt von MW im Dezember 2022
《纪念》
朱剑
群里
阳了的邻居
在交流体验
一个说
“我高烧的时候
都烧傻了
一直脑子里在想那个李医生
他肯定更难受
可惜呀。”
另一个问她
“哪个李医生
李文亮?”
“对!是他”
(2022.12.21)
标签:body, death, disease, Dr. Li Wenliang, fever, health, negative, neighbors, people, positive, sickness, speech, state, statements, virus, warning, Zhu Jian, 朱剑, 李文亮
发表在 1980s, 1990s, 2000s, 2003, 2010s, 2019, 2020, 2020s, 2021,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0, April 2021, April 2022, August 2020, August 2021, August 2022, December 2019, December 2020, December 2021, December 2022, February 2020, February 2021,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0, January 2021, January 2022, July 2020, July 2021, July 2022, June 2020, June 2021, June 2022, March 2020, March 2021, March 2022, May 2020, May 2021, May 2022, Middle Ages, NOVEMBER 2020, November 2021,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0, October 2021, October 2022, poetry, September 2020, September 2021, September 2022, Translations, 朱剑 | Leave a Comment »
8月 25, 2022

Bai Jun
IDEAL & REALITÄT
Als junger Mann hab ich von berühmten Leuten gelesen.
Hätte nie gedacht, dass ich selbst
mich abrackere fast das ganze Leben
nur für diese
paar Dutzend Quadratmeter Schneckenhaus.
2022-04-12
Übersetzt von MW im August 2022


《新诗典》小档案:柏君,河北唐山人,出生于1973年。多年来,一直尝试口语诗的写作,有诗作入选《新世纪诗典》、《中国先锋诗歌年鉴·2017卷》、《中国口语诗年鉴(2018、2019卷)》、《爸爸们的诗》,并有零星诗作发表于《诗潮》、《雨露风》、《中国诗歌》等刊物。
伊沙推荐:唐山有诗人,唐山还有好诗人。本诗恐怕会引起不少人共鸣,尤其是那些打小想象力发达,对成功的想象中融合进了物质欲的人们。
况禹点评《新诗典》柏君《理想与现实》:短短几行诗,触及两大话题:一是文学工作者与世俗人眼里的成功。前者是无用的、孤单的、自强不息的,后者则是事功的、耀祖光宗,此二者从来南辕北辙,为全世界通行的定理。二是作家的成长与成熟。从兴致勃勃直奔成功的幻想,到淡定坦然审视时代和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真相,进而直面甚至幽默地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后者才是由写作的“金钢境”步入“天象境”(借助武侠电视剧的武功境界提法)的直观体现。
【亚坤评诗】
理想与现实
作者|柏君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本诗提出了一个千古难题。这是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就存在的一个问题。从二者最本质、最纯粹的层面讲,它们基本无法兼容。但从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纬度上来审视,尤其是从人的角度上来审视,这二者又必须交合在一起。这不是你愿不愿意或者能不能的问题,这是自然界中万物(不管是人还是事)存在的一个“常道”。一定意义上讲,这确实是一个“悖论”。
诚然,在人类文明史中,也确实有突破这个“常道”的。但当你试图这样走时,你要清楚你是否就是文明史中的那个人。
即使你确信你是那个人,你也要想清楚你是否能在“破道”的基础上达到自足、自洽、自适、自活。
要知道,不成神,既成疯,或成魔!
而纵观人类文明史,这些例子也有很多。
我个人一直认为:一个人既能沉入泥土,活得通透,一身烟火凡尘气,又能寒月霜钟,澡雪归来,净土超我入山中才行。尤其是文学艺术等以精神为主导方向的现实从业者。
本诗内容,虽然也指向社会性,也有具体国情问题。但本质上,亦如是。
(马亚坤.2022.08.24.上海)

标签:apartment, Bai Jun, biography, ideal, ideals, life, money, NPC, people, reality, work, 新世纪詩典, 柏君
发表在 1970s, 1973,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August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8月 19, 2022

Zhao Ka
TEIGTASCHENSAGE
Ein Mensch vom Süden kommt in die Innere Mongolei
und sagt die Leute haben ein Charakterproblem.
Zum Beispiel, er will Jiaozi essen,
geht zum Fleischhauer um die Füllung,
sagt, bitte weniger, nur für eine Person.
Dann sagt der Fleischhauer,
allein Jiaozi essen, was soll das.
Das war noch gar nichts.
In den 80er Jahren des letzten Jahrhunderts,
irgendwo in der Inneren Mongolei,
ein Mensch vom Süden in einem Gasthaus
taucht seine Jiaozi nicht in Essig
und wird von der Polizei festgenommen.
2022-04-06
Übersetzt von MW im August 2022


《新诗典》小档案:赵卡,1971年生于内蒙古,诗人、作家,现居呼和浩特。
伊沙推荐:地方文化,不是概念,不是符号,不是主义,而是生活本身,它是动态的,充满了故事,这便是本诗告诉我们的,内蒙古不仅有草原、牛羊、蒙古族,还有内蒙古特有的汉文化。
况禹点评《新诗典》赵卡《饺子演义》:读赵卡这首诗,一上来我还真“卡”了一下——我俗了一下,在猜他写的那个南方人是谁?(是不是姓徐?)接下来读“不蘸醋”的故事就顺了,寥寥五行,联想到了王志文的《无悔追踪》。两个故事主人公被盯住的原因近似——跟别人不一样,我国的习俗乃至文化里都有这个东西——强求人合群,你必须跟大家一样,不然你就是可疑的,甚至有可能是坏人。这思维在侦破时可能相当管用,但搁在正常生活、文化生活,多少却有些让人瘆得慌了。饺子馅的种类比较丰富,各品各味吧。这是我的所想。
《饺子演义》之安若乱弹:对于我们北方人,一提到饺子,感觉很亲切,再说到“一个人,吃什么饺子”这话,更是让人感觉亲上加亲。饺子是我们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一道美食,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躺着”,充分阐释了我们北方人对饺子的依恋。现今多元社会,各方面充分融合,南北方地域差异逐渐缩小,饺子已不再是我们北方人独有的地方食品,特别是古来饺子是大部分北方人春节的一道美食,这就更给饺子赋予了特有的文化内涵,特别是置身异国他乡的人,读到这里也会“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吧。饺子,代表的就是家的味道,是团圆之意,所以“一个人吃啥饺子”这句就充分体现了出来。至于后面的不蘸醋被警察抓,纯属为文本增加意趣和神秘感吧。饺子——大爱!
标签:custom, customs, 赵卡, filling, food, Inner Mongolia, Jiaozi, life, local, meat, NPC, people, region, regions, Zhao Ka,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60s, 1970s, 1971,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2nd century, April 2022, August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Warring State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6月 30, 2022

Ben Ben S.K
ZUCKERPALMENBLÜTE
Sie blühen in den Hügeln am Stadtrand, in Wäldern und Tälern.
Sie blühen an den Straßen, wo du vorbei gehst.
Gelbe Malven, goldener Buddhaglanz!
Hängen von allen Zweigen, ein Duft, der dich fortträgt,
mit Jasmin, Bisamstrauch, Tuberose…
Wenn du auf sie triffst, ist die Luft voll davon,
wie etwas von Schubert, eine kleine Nachtmusik.
Käfer, Schmetterlinge, Rehe…
sie pilgern in Richtung des Dufts
deiner Blüten.
2021-04-06
Übersetzt von MW im Juni 2022


伊沙推荐:本诗到最后三行出现以前,只是一般好,最后三行补齐就不得了了:达到了史蒂文斯田纳西的坛子(我译的是罐子),并且更不露痕迹,大雪无痕。毫无疑问,本诗是七月上半月冠军,甚至是第12季以来,冠军中的冠军。况禹点评《新诗典》笨笨.s.k《山棕花》:几十年的阅读文字生涯,得到了一个总的印象:许多中文写的号称是“文学”的作品,过于粗糙,精神粗糙、感知粗糙、表达也粗糙,宛如停留在半坡和山顶洞时代。本诗属于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感知的精微,观察的细致,表达的丰富,都有了。文学为什么叫文学?它必须有属于“文明”的那一面,必须丰沛,然后才能由繁化简。由简到简是反文学的,这也是近几十年来中文写作的弊端,大家都应该警惕起来。
【亚坤评诗】
山棕花
作者|笨笨.s.k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毫无疑问,这是一首女性之诗。
通读本诗,“山棕花”在文本中明显具有一种超越植物学范畴的“深意”。
说实话,我不能对其过度阐释。因为这是诗,本质上,重在感受。
有一个核心点,读者必须要抓住。那就是本诗是在写人,尤其是女性。诗歌最后三句,确证了这一点。
这首诗的叙述和描写都非常好。它的内部气息非常平静。甚至,弥漫着一种诗意的宁静。
所有幽微的细节和生命的悸动,都在血管中暗流涌动。作者压制得非常好!
这种显微镜般的心灵、情感和人性的揭示和聚焦,通过自然的书写和指认就完成了。
很有味道!
透视之美、独特之美、内省之美、幽微之美。总之,女性之大美!
(马亚坤.2022.06.30.上海)
标签:animals, Benben S.K., blossoms, 笨笨 s.k., 笨笨SK, flowers, music, NPC, plants, poetry, scent, scents
发表在 1970s, 1980s, 199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June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 Leave a Comment »
6月 29, 2022

楚河汉界
维马丁
楚河汉界
都可以去死
可是老人家
大都可爱
年轻人下棋
都比较无辜的
何况跑来跑去小孩
我们二十多年前
到十四年前
在北京左家庄
所住的院子
都有人下棋
还有麻将等等
下棋无辜的
都坐在外面
不像麻将
有时候有暴力
我下得很差
每次都忘记
怎么走好
所以下得很少
有几天
跟老朋友下围棋
他只有那几天在北京
他下得还可以
我刚刚学会
几天以后
打败了他
学会他下的样子
他有点不高兴
维也纳没人跟我下
有一段时间下国际象棋
跟画家朋友
有咖啡馆不让我们下
怕我们赌博
一直觉得他画画很棒
可对现代诗
也许不感兴趣
在心里当诗人
写诗这个够了
不过其他时候
多么希望
有人感兴趣
也许作艺术
都是孤独
何况在国外
跟朋友下棋多么好
很久不见面了
虽然都住维也纳
画画讲技术
哪怕现代画
写现代诗
一直凭感觉
跟楚河汉界有什么关系
以前住重庆
也住过武汉
为什么说
楚河汉界去死
昨天读了一篇文章
中国几个大学某几个人
都写乌克兰战争
好像不说战争
所以很无聊
有人翻译成英语
希望在国外有人赶兴趣
第一篇就开始谈罗马帝国
文章最后谈楚河汉界
中间谈中国近四十多年
跟着西方新自由主义
就把这个
当世界大规则
相当国际法
不过最近
二零一六年以后
川普要大家都分离
而且美国一直很霸气
所以现在俄国
不顾规则
中国为啥不跟他做朋友
反正他们领导
像罗马恺撒
过卢比孔河
不顾现存规矩
在这种情况
因为西方的霸气
中国跟着那俄国沙皇
没啥不合理
谁都先估计
自己山河
读这篇文章一直觉得
作者很年轻
显出他知道卢比孔河
并希望世界
知道楚河汉界
这个到底有什么可恨
不是很好吗
我觉得问题
是有国际法
有联合国
有八十年前
二战中间
中国抗战
和七十多年前
二战以后
所建立的规则
你觉得因为近四十年
跟着西方新自由主义
富裕了
就可以
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乌克兰
本来在院子里下棋的老人
跑来跑去的孩子
现在
在哪里
四十多年前
1970年代开头几年
有非常霸气的几个人
开始实行新自由主义
推翻智利民主社会主义政府
让军队独裁者
实行新规则
那个霸气的美国政府
就是去北京建交的政府
同时在越南
打最残忍的战争
我觉得历史
尽量尽能
不看西方
不看中国
看小点的地方
也许更有意思
你没有被轰炸
还可以下棋
欧洲等等
知道楚河等等
很好很好
只是说战争
对我们很近
你如果连这个词
跟着那沙皇都不能说
有谁跟你下
2022.6

标签:asia, board, chess, Chinese chess, East Asia, economy, Europe, friendship, game, games, histo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aw, laws, memory, people, rules, russia, Ukraine, UNO, war
发表在 2000s,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ntique times, April 2022, February 2022, First Emperor, June 2022, March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poetry, Warring States | Leave a Comment »
6月 28, 2022

Nongjia Wang
UNTERM HIMMEL
Den Berg Lu hinauf neben der Lotushöhle
Sieben, acht Mönche kommen vorbei
Vielleicht Spaziergang nach dem Mittagessen
Sie reden beim Gehen
Ukraine
Russland
Kaiser
Militärischer Angriff
Raketen
solche Wörter
hab ich ungefähr
von ihnen gehört
2022-02-25


伊沙推荐:本诗读来不简单,是对红尘之外僧人六根不净的小调侃吗?标题之正却有肯定之义。那就只是客观表现,懂点佛理就好理解了:普度众生者,如今生灵涂炭,不是你们该关心的吗?
况禹点评《新诗典》农家旺《天下事》:近些年,穷疯了的美国人(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穷的)好像一直在努力拆散地球村,安栅栏、挖壕沟,搞些“大房懒婆娘”闹分家的把戏。问题,地缘意义上的地球村可以用强权或形形色色技术划分边界,但人们意识中的地球村,你是没法分割的。比如诗中的和尚,信息时代,已是拿工资的他们,没法六根清净,也不必清净。和尚也是人,“胸怀天下”不是他们的错,而恰恰是政客们的贡献。
【亚坤评诗】
天下事
作者|农家旺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本诗读后,我喜欢其相对冷静和克制的态度。虽然,从诗中,我无法看出作者的具体观念。既看不出他对战争的态度,也看不出他对“僧人议论战争、政治和国际时事”的态度。他只是选择了呈示一个很平常的画面。
这其实是个很大的优点。说实话,站在诗的角度上,这种冷静和克制肯定是一个可靠的诗写态度。
其次,谈谈佛的入世。我认识不少道门和佛门朋友。如果认为僧人都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出家人,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这对佛的传统也是一种误读。
恰恰相反,我看到的僧人都是“入世”的,这个“入世”不是贬义词,而是褒义词。
僧人不“入世”,在我的思想里,“佛相缺失”,难成大道!
越是高僧,越通透,毫无挂碍,出入自如,来去自由。
所以,谈论国家大事,谈论战争,讨论国际局势,这太正常不过了。
本诗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
(马亚坤.2022.06.26.上海)
标签:army, attack, bombs, cave, climbing, Daoism, emperor, food, invasion, life, missiles, monks, Mount Lu, mountain, Nongjia Wang, NPC, people, religion, russia, talk, talking, temple, topics, Ukraine, walking, war, world, 农家旺,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February 2022, June 2022, March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6月 23, 2022

Mo Gao
NOTIZ ZUM UKRAINEKRIEG
Als der Krieg ausbrach
sah ich in den Nachrichten
so viele Ukrainer
aus ihrer Heimat flüchten.
Sie hatten Eines gemeinsam:
Sie nahmen nicht viel Gepäck mit
(Es ging einfach nicht).
Jeder Mensch einen Rucksack,
so wie wir auch oft auf der Reise.
Ich sag zu Mu Jiang,
wir müssen unbedingt
solche Rucksäcke gut aufbewahren
und bereit haben.
2022-03-08
Übersetzt von MW im Juni 2022

《新诗典》小档案:莫高,本名肖棱,1972年生,现在企业供职,相信唯有口语诗能表达和写出日常生活状态。
伊沙:莫高算是我近年所交的新朋友,俄乌开战百余日了,我们还从未交流过立场问题,我也从不会去打听什么,更不会去说三道四地干预,我以为这是做人的基本涵养:别人的立场与我无关。而作为诗人、《新诗典》主持人,我只需要保持专业的专注与敏感:这是一首好诗,好在由一个细节生出的共情,让全篇充满代入感和感人的力量。
况禹点评《新诗典》莫高《俄乌战争纪实》:人同此心。每看灾变新闻,都禁不住会设身处地,绝望地想自己会怎么办。本诗便极好地还原了这一层。善良的人,谁不是天生的和平主义者呢——除了那些欺压过和正在欺压我们的人类败类。
高歌:本诗印象深,以至于逛商场时想起它,也想买个逃难时用的双肩包……也许需要给不熟悉诗人的读者解释一下:诗中的木匠系诗人的妻子,也是一位诗人。
【亚坤评诗】
俄乌战争纪实
作者|莫高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全诗总计十二行。前九行如标题所写,它是战争的画面纪实。
当然,这里有一个很核心的点,也是这首诗的精彩点,需要说明一下。
应该讲,这个纪实的视角,是一种转述的视角,它是一个第三视角。说实话,我们也不可能有第一和第二视角。这里的所有人并不在这场战争里直接受难,且也无法如战地记者一样身临现场。
这里就有一个很核心的问题:诗中占据主体性的我,究竟应该怎样去表达战争的问题。这真得很重要。
如果只是依据材料去阐述战争现场。那么它其实是有问题的。自战争开始,这种诗实在太多了。
让我惊喜的是:当我读到这首诗的最后三句时,诗的主人翁出现了。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转折。一个精彩的“细节提纯”!
它把我们无法直接触摸到的战争带到了一个人的“个体感受里”。由此,诗的内部精神终于链接上了。我们能很直观地感到:战争一点都不远,它其实距离我们很近。
此时,作者幽微的心理状态,是可感的,是现实的,更是落地的。
这首诗除了具有浓厚的“现实反思”意识之外,我还读出了深刻的悲悯、无奈和良善!
(马亚坤.2022.06.23.上海)
标签:backpack, baggage, 莫高, fleeing, flight, Mo Gao, news, NPC, people, running, war,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70s, 1972,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February 2022, June 2022, March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6月 17, 2022

Hong Junzhi
ASCHE
Meine kleine Schwester hat mir gesagt,
die Asche unserer Mutter wird am Heimatort im Fluss verstreut.
Im siebenten Jahr nach Mutters Tod
schickt mir die Schwester aus Seol eine Schmuckschachtel für Ringe,
mit einem kleinen Rest, der nicht pulverisiert ist.
In der kleinen Schachtel
ist meine Mutter.
Ich sitz 13 Stunden starr am Schreibtisch,
nehm das Bisschen Asche in den Mund,
lutsche vorsichtig,
kau, bis das Blut kommt,
schlucks langsam runter,
schrei wie verrückt
Mama –
Übersetzt von MW im Juni 2022


伊沙推荐语:六月下半月推荐诗中的上乘之作,洪君植写诗有一个鲜明的优点:爆发力强,爆发点有变化,这是一名真正的诗人身体上所携带的。
况禹点评《新诗典》洪君植《骨灰》:爆发力太强了,堪称情感的核爆!而且是反技术的爆发力——它来自生命,和对亲人的爱。

标签:ashes, blood, box, crying, 美国 America, death, distance, emotion, family, Hong Junzhi, Korea, life, mother, New York, NPC, people, sister, urn, 新世纪詩典, 洪君植
发表在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1 Comment »
6月 15, 2022

《喊口号》
维马丁
如果说不能一面挺和平一面挺俄,是口号吗?应该怎么说话你才觉得可以?我觉得对我喊文革不对。你觉得我喊口号,还有人叫我红种,也许是你们长大在红肿时代。因为目前的战争,欧洲也有很猛烈的讨论,尤其是作家诗人们,比如在德国。德国笔会刚刚分裂,在柏林建立了新的笔会,就是因为有人觉得必须支持乌克兰,必须很快,其他都是次要的。我觉得他们对。另一方说德国和北约千万不能跟俄国直接打,这是最重要的。两方都不说俄国对,欧洲没有人觉得欧洲有理由开始打战,也许除了一些塞尔维亚人之外。欧洲近三十年是欧洲当代历史,中国人在中国没资格说出简单的判断。尤其是诗里就是很可笑。有时候倒有点道理,从外面看有可能看到里面看不到的。伊沙去过欧洲多次,自眼看到,还听到了些。
西方的逻辑
伊沙
那年去马其顿
出席斯特鲁加诗歌节
诗歌节的司机大哥
谈起该国的生存之道
彻底倒向西方
同时申请加入北约与欧盟
到现在
北约早早批了
欧盟迟迟不批
我想:西方的逻辑大概是
穷人入伙难
其家可架炮
2022.6.12
我当欧洲人一读就觉得有道理,哪怕最近跟伊沙吵架了多少。伊沙这首也许还有一点类似我从外面写中国出现疫情那一刻。
新型肺炎
维马丁
在中国
据说控制一切的人
那据说不可避免的一切的控制
又
失败了。
2020、2、10
CORONA-VIRUS
The people
in China
who are supposed to control everything
which is supposed to be inevitable
have failed
yet again.
MW February 2020
先写了中文,还有德语版。英语以后写的,也许第二天。这首在中国不能发表,网上能看到已经不错。这两年贴了几次,没有人说诗里的批评有什么不对。就是不能发表。同时候写了另一首可以发表的:
相信魔鬼
维马丁
恶性循环
用德语说
是魔鬼循环
所以说
新冠病毒
是魔鬼的错吧
2020、2
魔鬼循环,很多国家都有,疫情这几年都是魔鬼的时代。那么哪一首更重要?也许两种都是好诗,自己不好说。两种批评都很有用,这个可以自己说吗?第一首“据说”包括多年尤其在中国之外的媒体对中国社会的单独看法。
诗人对当代当面的社会问题反应不一定是直接的,也不一定需要很明显的反应,因为艺术需要以后也认得出来,大家都忘了当面细节以后,看到或听到作品就可以认出来某种情况,就是艺术的魔力。几百年,几千年以后还听得出来。不过具体情况也很重要,历史研究和艺术欣赏互相补助。说这些当外国人说也许不用,你们都知道,肯定有很多人说得更好。只是要认定,诗人有很多种。这就是伊沙推新世纪诗典的成功,纳入了那么多完全不同的声音。一开始还纳入了完全不属于任何跟伊沙有接触的圈子,了不起。新诗典是非常开放的东西。可惜这两年有一些很好的诗人不参加了,比如秦巴子,比如西安最出名的口语诗人们除了伊沙都不参加。非常可惜!不过也可以说,有了新诗典,持续了那么多年,做了那么多贡献,是一个非常大的,杰出到成立。大家的成立,还包括老外!
那为什么跟伊沙相处有时候很难?因为伊沙喜欢写政治。诗人有很多种,伊沙写诗也写很多完全不同的形体,同时候写梦,写鸟鸣,写日常生活,写自己家庭,写动物,写小区,写上课记录。所以不能说伊沙必须写政治,只是说长期免不了。不是每个人,每个诗人都这样,有的一辈子都写比较间接的,写得非常好。伊沙第一个代表作是1988年写的《车过黄河》。诗里有一个我隐身到厕所里,厕所里才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地盘。这首诗讽刺一切伟大的期待,一切跟黄河、历史、伟人、民族联系的严肃的期待。伊沙可以讽刺一切,包括诗人自己。整个九十年代都这样,有很多杰出的代表作。新世纪也有不少讽刺自己的诗,也一直继续说到世界一切,说到中国和世界各种严肃的问题和现象。说到这儿都没有回答为什么跟伊沙相处有时候不容易。也许是脾气。跟我相处有时候不容易,就是因为脾气。还有其他的问题,但脾气肯定很明显。骂人很快,很厉害,很粗鲁。伊沙和我都有这个现象。一般看不到,否则哪有可能有了多年的友谊?哪有可能合作那么好?不只是我,如果伊沙脾气每天都这样,可以成功吗?新诗典可以成功吗?
四月份一首拙作说出了本来的问题。不是伊沙一个人,不是我一个人,不是中国或奥地利等等任何一个地方的单独的问题。
本来的问题
维马丁
疫情让本来的问题
显出来
特别清楚
战争让本来的问题
显出来
特别清楚
还要更快
本来的经济
本来的社会
本来的关系
老百姓
可以做什么?
需要
互相帮助,
这也显出来
特别清楚
其他还能做什么?
以前以为
本来的社会
本来的经济
本来的关系
一直会下去
不能阻挡
现在知道
并不这样
2022.4
写了以后在微信给湘莲子看,她马上说你怎么那么清楚说到了上海?写的时候我当然想到很多别的,完全没有具体想法写上海。那时候上海还没有完全封城。写的时候主要想奥地利!还想到资本经济。为啥写中文?想想吧,资本经济哪里最厉害?是先写了中文,一开始都知道说法不完美。问题显出来,也许是口语吧,但是中国有口语诗人这样写诗吗?一开始感觉到这个,还是没办法。以后图雅说就这样写才能写得出来。五月份我们维也纳家有从德国来的客人,德国著名犹太女作家 Esther Dischereit。她曾经在维也纳当教授,2015年跟其他不同大学的教授邀请伊沙、郑晓琼来奥地利。Esther 住在我们家里,杜鹃和我有机会听到她念出诗,就是她十几年前或者更早写的,音乐性非常强的,都是比较短的,说到孩子长大的诗歌。都是她随时能背的。非常好!然后有一天我也给她念自己的最新的作品,《本来的问题》,先读了德语版。她马上说像一个老人家活到老才能说出的判断,有一点讽刺。就是讽刺,谁有资格说整个世界本来的问题?我觉得也许自己从中文翻译成德语不够好,不能翻译出本来的不知道怎么说话的问题。英语 original problems, 德语 Probleme, die da waren。这个很口语,翻译出来了口语的日常语言的味道。只是没足够翻译出来原文显出的尴尬。而且毕竟我和 Esther 是完全不同的诗人,虽然都关心政治,尤其是当面的社会问题。她因为有这个关心,而且是国际的,开放的关心,才接触到中国的诗歌。
伊沙最近只可以随便说西方的问题,其他的不能随便说了,比以前严格的多。结果开始自己说别人批评清零措施就是诗怨,要不是诗冤吗?好像是前者。别人可以写当面的问题,伊沙不能写了?受不了!必须可以怪其他的诗人。因为伊沙就是比较直接反应当面社会情况的诗人。就是写涉及到政治的诗人,中国的和国际的现象都有。这两年世界很多地方有非常大的严重的问题。像 Esther 或像伊沙的诗人,就是虽然背景完全不同,但都是关心社会和政治的诗人,在这样的时代必须有反应。那么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很多反应都是限制的,怎么办?本来已经写比较间接的诗人还比较容易。可以说不一定需要写铁链女。只是因为伊沙以前写社会问题写了非常成功,所以现在不写有点尴尬。我当外国人也许最容易,完全不公平。
铁链女
维马丁
铁链女
在哪里?
解封了吗?
有没有阳性?
铁链女
永远
隔离
吗?
镇压女人
奥地利也有
有过极大极荒谬的案子
被镇压的女人
消失了吗?
至少
没人禁止你
谈这件事
2022.5
就是不公平!不过我这个老外男人写出来这样的中文诗,有人想读吗?也许不可以发表,除了网上之外。春树喜欢,春树给肯定很难得!就是因为她已经写了很厉害。她的诗可以发表吗?这个题目除了网上也许都不能发表。不过春树有她的小说。写诗重要,一直写诗,但还是主要因为写小说才得到大家都知道的著名作家的位置。
寻找
春树
有一个人被抓走了
下落不明
我们寻找她
就像寻找森林里消失的小鹿
有一个人下落不明
总会还在哪里藏着
我们关注她
就像关注清晨的露水
开放的花朵
她被谁摘走了呢?
叶子上的露水
也要被阳光晒干了
她们在哪里呢?
还有人一直在寻找她们呢
她们的名字是什么呢?
她们自己知道
造物主也知道
2022,4,16
非常厉害!但愿伊沙可以在新诗典推荐这样的诗!以前好像可以,有时候。反正觉得,写了这首诗,春树都不用写战争。已经写了世界级的非常难得的杰作。
好,现在写到哪里?喊口号,湘莲子说喊口号好,友谊万岁!是的,玩玩岁岁,岁岁平安。
谢谢大家!谢谢伊沙,谢谢徐江,谢谢所有的提到和没有提到的朋友!
2022.6.14 – 2022.6.15

标签:animals, asia, austria, china, Chun Sue, control, criticism, critique, Cultural Revolution, demons, devil, disappear, disappearance, disappearances, disappeared, discussions, disease, economy, Esther Dischereit, Europe, fight, fighting, fights, friendship, gender, Germany, health, history, language, life, memory, men, NPC, peace, people, poetry, politics, problems, reading, rights, russia, society, speech, temper, temperament, translation, Tu Ya, Ukraine, virus, war, women, writing, Xiang Lianzi, Xu Jiang, yi sha, 图雅, 徐江, 新世纪詩典, 春树, 湘莲子, 伊沙
发表在 1966, 1970s, 1980s, 1988, 1989, 1990, 1990s,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0s, 2003, 2010s, 2020, 2020s, 2021,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February 2022, June 2022, March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poetry, Translations, Yi Sha, 新世纪诗典, 伊沙 | Leave a Comment »
6月 15, 2022

Xu Jiang
VERSCHIEDENE SACHEN: GEGENMITTEL
Schönheit des Flusses der durch die Stadt geht mit hohen Häusern am Ufer
Schönheit der Wolken die langsam vorbeiziehen vor Fensterwänden im leeren Cafe
Schönheit von Baumkronen im dichten Wald egal ob von oben oder von vorn
Schönheit des Verkehrs in der Nacht auf der Brücke
Schönheit der Sterne auf dem Bildschirm auch auf dem Bildschirm der Himmel ist schön
Schönheit des Windes den du nicht siehst im Frühling von vorn von oben im Herbst
Schönheit des Regens der prasselt auf Köpfe auf Autodächer der vor den Wischern rasch zurückweicht
Schönheit wenn Ketten am Hals an den Händen im Kopf aufgehen
Schönheit die schwankt vom Licht in der halbvollen Teetasse oder natürlich
auch manchmal im Whiskey
Schönheit der Zeichen die vom Pinsel fließen oder die springen von der Tastatur
Schönheit wenn Poesie verschwindet, und du der Wiedergabe nachjagst
Schönheit von abgeriebenen Holzschüsseln
Schönheit im Traum im Traum sich winden egal in welchem Traum dann steigst du auf und fliegst wieder zurück
Schönheit von Zigaretten die brennen im Nichts und ihre einzelnen Schreie
Schönheit von Katzenspuren im Schnee oder von anderen kleinen Tieren
Schönheit des Kriegs der alles vernichtet
Nein! Scheiß auf den stinkenden Krieg in dem alles nicht mehr existiert
Übersetzt von MW im Juni 2022


《新诗典》小档案:徐江,1967年生。著有诗集《徐江的诗》《黄昏前说起天才》《杂事诗》《杂事与花火》《我斜视》、诗学专著《现代诗物语》《这就是诗》等20多种。
伊沙推荐:4.4《新诗典》十一周年云诗会冠军,6月下半月推荐诗冠军。我之所以如此欣赏这首诗,就在于开年以来强大的现实将大把诗人搞得方寸大乱时,本诗是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口语诗不等于机械写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我的同志哥们,警醒吧!
况禹点评《新诗典》徐江《杂事诗·反对时事的诗》:诗人没有不关心时事的,但他不能够为时事所累,尤其是不能被所有正的/反的主流喧嚣所裹挟。如果一个艺术家对时事的理解,和随便哪个地区的首相、外交部长和电视新闻主持人近似,那你还是别写了,同时还要反省——自己怎么被魔鬼摄去了魂魄?
【亚坤评诗】
杂事诗·反对时事的诗
作者|徐江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面对徐江老师这首诗,我一下子有点“哑火”。
尤其是面对一个资深诗人,一个三十多年来一直身处中国诗歌一线的诗人。
尤其是面对一个抒情、意向、口语、后口语等都可以自如写作,古典诗境、文化阐释、知识分子理数等都可以“自由进出”的现代诗人。
我原来不想仅就一首诗来评一首诗。我希望看到一个诗人的全部。所以,在新诗典推送的诗人中,我都会去看他的全部推送。
在读诗和评诗的过程中,我总想从中拆解出一些独属于自我的“独特意味”,这其实是有问题的。
追寻意义的过程,也许就是消解意义的过程。何况是面对一首好诗。何况是面对其他人的一首好诗。更何况这是评论。也许,理性退后,我更应该重视感受。
只针对一首诗的精准感受。
以后,也许应该多几种花样评诗。比如:
请看这首诗的文学修养。它每一句都有独立的“诗点”,每一句都有一个独特的“诗性画面”。
请看这首诗的感觉。它每一句都有聚焦和精微的透视。诗歌质感可以抵达“一滴水的内部”。
请看这首诗的形式和节奏的变化。它的形式形成了一种铺陈的“绵密之美”。它长线条的“乐句”中,每一句都有节奏的转折。
而最后一句,恰是一个惊天的节奏变化。
一个完满的“诗核爆破”!
(马亚坤.2022.06.15.上海)
标签:animals, beauty, body, brush, cats, chain, characters, coffee house, computer, dream, dreaming, dreams, flying, footprint, hand, handcuffs, head, keyboard, life, monitor, movement, nature, neck, NPC, PEN, people, poetry, rain, sky, smoking, snow, stars, TEE, traces, trees, use, utensils, whiskey, wind, wood, Xu Jiang, 徐江,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60s, 1967,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February 2022, June 2022, March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徐江,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6月 11, 2022

Xiao Jing
MÄRZ
Tante Fünf
sitzt im Hof
unterm Marillenbaum,
kaut Zuckerrohr.
Zu ihren Füßen spuckt sie
einen Haufen
weißer Brösel.
Der Marillenbaum spuckt zu seinen Füßen
auch weiße Brösel.
Tante Fünf hat ihr Zuckerrohr
schnell fertig gekaut.
Aber im Himmel über dem Baum
strömen lauter weiße Wolken
wie Soldaten
zusammen.
Übersetzt von MW im Juni 2022


伊沙:作者在我微信朋友圈里,诗感很好,出手太快,太轻率,不少诗让人觉得只差一步的可惜,4.4云诗会上朗读的这一首很好,一幅普通人家的生活画卷。
况禹点评《新诗典》晓静《三月》:平凡日子,写得巧。汪曾祺写小说,妙处也在这点上。“白渣”用得好,点睛之笔。
【亚坤评诗】
三月
作者|晓静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这首诗的感觉非常微妙,轻描淡写,云淡风轻一般,好像没讲什么特别内容,但仔细读后,似乎又意味深刻。仅凭这一点,这首诗就已经立住了。
就本诗来讲,我觉得有几个点可以说一下。
其一,诗感好。尤其是语感好。我最明显的感觉是“轻”和“松”。哪怕它写的是一首“生命重诗”。整体给我的感觉还是“踏雪无痕”。
这其实需要很好的控制!
其二,抓点好。本诗有两个核心诗点——“白渣”和“白云”。
这两个“诗点”在本诗中都具有很强的“生命意味”。尤其是“白渣”,指向了一个人生命的“存在”和“消融”。
其中一句“五婶的甘蔗很快吃到了头”,明显喻示了“生命的结局”。
在这片土地上,有无数个“五婶”这样的普通人,他们最终都是“吃”自己,把生命化成了“白渣”,并很快消融在这块土地上。
令人惊喜的是结尾四句。一个精彩的修辞,“军队”产生了。这一对比和转折,不但承接了上句,还把本诗的“现实痛感和生命意味”进一步拉深,直接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现代性空间里去了。
(马亚坤.2022.06.11.上海)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2一周联展(2022.6.5——6.11)
标签:apricot, aunt, blossoms, chewing, clouds, down, eating, family, feet, NPC, people, poetry, season, sky, soldiers, sugar cane, time, tree, troups, up, war, white, Xiao Jing, 新世纪詩典, 晓静
发表在 1970s, 1973,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June, June 2022, March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6月 8, 2022

和平和戰爭
維馬丁
俄國侵略烏克蘭
大規模侵略烏克蘭
現在一百多天了
歐洲在二戰以後
有哪些戰爭?
南斯拉夫戰爭,
差不多整個九十年代,
非常殘忍,
非常可恥。
還有現在
俄國在烏克蘭
的侵略戰爭
我是歐洲人
十八歲左右才開始學中文
一開始學繁體字
比簡體字早
那時候在維也納
有台灣女朋友
台灣留學生
一直都說中國
幾乎每次說的是台灣
國民黨教育
1988年到1990年
我在台灣
女朋友留在維也納
她很容易吃醋,
太容易相信人家跟她說
我在台灣怎麼樣怎麼樣
其實沒什麼,真的
在台灣發現了很多當代歷史,
台灣和大陸
都需要找民間的資料
台灣1988年雖然剛剛解嚴
可是相當自由,
外國人都自己找房間
我的房東很巧就是歷史學者
以後也是文學專家,
閩南話文學
他因為不屬於國民黨
不能在大學工作,
對我沒關係
我們幾乎每天晚上交談
我的中文因為他進步,
還有自己喜歡北島等等,
還有崔健
跟女朋友的愛情散了,
主要是她不能相信我。
跟房東,跟台灣,跟一些同學
的友情
一直繼續
關注當代現實,
從台灣和大陸的文學、音樂、朋友
找歷史和現實
也不會停止
我是歐洲人
奧地利人
為什麼寫詩?
為什麼學中文?
一直覺得沒具體的答案
也許有才能,其他的
都是偶爾出來的
不過感情,上面說的一切
無論發生什麼
和平和戰爭
也就是這樣
2022.6


湘莲子制图

Juliane Adler/Martin Winter
Früher war hier der Himmel sehr weit
Fotos und Gedichte
标签:accidents, asia, austria, Bei Dao, characters, china, Chinese, Chinese Studies, communication, Cui Jian, 維馬丁, 维马丁, democracy, dialect, East Asia, Europe, feelings, friendship, history, landlord, language, languages, learning, life, literature, love, Martin Winter, memory, music, party, peace, people, poetry, society, studying, taiwan, Taiwanese, talent, talk, teaching, Vienna, war, writing, 催健, 北岛, 台灣, 台湾, 廖瑞铭
发表在 1960s, 1966, 1970s, 1980s,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February 2022, June, June 2022, March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poetry | Leave a Comment »
6月 6, 2022

Cong Rong
TOTENTAG
Ich schaus mir an: Ein Frauenleben.
Denk an dich, nimm einen Schluck
und sag: Geh sterben!
In der Brust tuts auf einmal weh,
dann sag ich: Ich vergeb dir,
Lieber.
Das ist mein Schicksal,
nachdem ich dich abgelehnt hab,
lässt du das Fahrrad stehen, an der Sungang-Brücke.
Ich hab Angst, dass du wütend wirst,
Angst, dass irgendwer wütend wird.
Das ist meine Ahnungslosigkeit,
die ich von meinen Eltern hab.
Ja, ich war feig.
Wir haben geheiratet,
wir haben beide ein Zuhause gebraucht,
besonders hier,
wos keine Wärme gibt.
Wie Hund und Katz,
verschiedene Leute.
Du magst Fleisch,
ich Gemüse.
Fleisch und Gemüse gemischt,
passts oder nicht?
Man pickt was heraus
und füllt sich den Bauch.
Jetzt riecht die Wohnung
ganz nach Likör.
Ich geh dem Geruch nach,
beim Buddha-Altar
der selbstgemachte Pflaumenwein,
da fehlt der Korken…
Du hast gesagt, das sei kein richtiger Wein,
als du noch gelebt hast.
Jetzt seh ich dich nicht,
aber willst du mir sagen,
du magst ihn jetzt, bist mir nah?
Ich find den Verschluss nicht,
in der ganzen Wohnung.
Mein Lieber,
ich muss das fertig kriegen,
nicht mehr auf dich angewiesen sein,
und zwar ohne dich.
2022-04-05
Übersetzt von MW im Juni 2022


伊沙推荐:从容在清明发我此诗并附言:"孩子他父亲往生",我过了很久才敢问:"此诗可以推吗?",得其应允,今日推出,已是芒种。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已能更强烈地感觉到:人生就是一场盛大的迎来送往!便能够更豁达更超脱地看待生死。这是一首优秀的悼亡诗,是6月上半月推荐诗中的上品。
况禹点评《新诗典》从容《清明》:单纯的悼亡诗对于作者的价值要远大于读者,我们甚至可以说:作为亲情诗的一个极端,一般的悼亡诗也有着绝大部分亲情诗的特点——私人化。除非作者在悼亡的过程中还加进了点儿什么——无关生死,但需要关乎生命、成长……这样才能使文本真正进入文学的行列。从容此诗做到了。厚重,但诗的核心仍能固守住个人视角。这才是对人生真实的诗写。
【亚坤评诗】
清明
作者|从容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这首诗实在是太重、太痛了。实在是太难了!
谁又能说得清楚每个人的生活、情感、命运、婚姻、家庭等具体问题呢!这真是千古难题!实在是太痛了!
作者把情感、伤痛、生活、夫妻关系、爱意,甚至大半生都揉进了这首诗里。
尤其最后的“敞开”,更让人心痛和深思。
作者如此地敞开和真诚,在这时间的“阴影”里,在这“生活结局”的背后,我作为一个读者,真的只能选择沉默!
尤其在这首“挽歌”面前,评论似乎失去了“意义”和“效能”,唯有天地与作者同在!
这真是一首“生活史诗”、一首“情感史诗”、一首“婚姻史诗”、一首“时间史诗”、一首“人性史诗”!说再大,都不为过!
祝福作者。
(马亚坤.2022.06.05.上海)

标签:alcohol, anger, character, Cong Rong, coping, death, feelings, grief, habit, habits, life, marriage, NPC, people, reflection, taste, 新世纪詩典, 从容
发表在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June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6月 3, 2022

Chen Minghua
SAIGON, 30. APRIL
Aus welchem Grund werd ichs vergessen?
Sie kamen aus allen Himmelsrichtungen im Unterleib der S-förmigen Gestalt in diese katholische Schule. Am Vormittag auswendig lernen von “Pfaue fliegen nach Südosten”, am Nachmittag Rezitieren aus dem Truyện Kiều. Sie aßen Fladen aus Fujian, tranken Coca-Cola mit Eis, Salz und Zitrone. Sie schauten Lady Chatterley’s Lover und hörten “Heute kommst du nicht heim” von Yao Surong. Sie lernten für die Matura und waren verliebt.
Aus welchem Grund würd ichs vergessen?
Tränen fließen entlang der immer wieder nach Süden begradigten Fronten des Unterleibs. Der Fluß rauscht ganz nah an den Straßen der Stadt. Ein Kampflugzeug fliegt den Nachbarn ins Wohnzimmer. Ein Panzer bricht durch den Bildschirm des Fernsehers. Ein Stahlhelm ohne Gesicht nach dem anderen hebt sich fragend zum Himmel. Eine Uniform ohne Glieder nach der anderen lässt die M16 sinken. Ein Flachboot ohne Pulverdampf nach dem anderen. Ein Mädchen winkt und wird getrennt.
Aus welchem Grund werd ich 2022 den Jahrestag des Falls von Saigon vor 47 Jahren vergessen?


伊沙:也许需要对下一代人加个注释:西贡就是今天的胡志明市,作者还私信告诉我:"南越當時的教育制度高中畢業後考上秀才才能選大學"。这是一首大好之诗,读完心中五味杂陈,作者陈铭华代表着《新诗典》散文诗(或曰"不分行诗")的顶流,他老而弥坚越写越好。本诗是6月上半月推荐诗中毫无争议的冠军之作,特置于中国诗人节一一端午节推荐。
庄生点评《新诗典》陈铭华《4月30日.西贡》:在学生课间休息时,我读了一遍,每次看到繁体字就有亲切感,从小就读繁体字的诗文,没有隔。诗的第二节可以说写学子的岁月静好,而诗的第四节写出了战争的残酷,连续用“我以什么理由忘记”贯穿全诗,撼人身心!在诗人的心中,西贡是淹没了47周年。我不知道诗人是否是1975年的时候去的美国,但看诗人简介是1979年定居美国洛杉矶。人类也没有理由忘记那些过往的惨痛,但诗人唯有以诗记之,告诉后人发生了什么,此诗让人唏嘘!
马金山|读陈铭华的诗《4月30日·西贡》的十一条:
1、分行,或者是不分行,诗,就是诗;
2、人生的经历,即是写作的宝贵财富,不仅暗含着现实的生活,还蕴含着事物的本真面貌;
3、陈铭华,祖籍广东番禺,1956年12月生于越南嘉定,1979年9月定居于美国洛杉矶。中学时期开始写诗,1990年12月偕诗友创办《新大陆》诗双月刊,任主编。著有诗集《河传》等;
4、在陈铭华的诗里,很多次出现过西贡这个地名,可见这个地方对诗人的影响有多大,与此同时,作为诗人,这个地方也成为了他最重要的写作素材;
5、陈铭华的诗,语言厚重而内含丰富,长句子与不分行的文本,既带有典型的时代背景,还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每一首诗,一经发布,即成为经典的诗歌范本;
6、以独具一格的形式,写历史的长河,不容忽视的记忆,不仅告诉我们思维模式的重要性,而且还告诉我们经历对人生的深远影响与意义,本诗即是例证;
7、而第二节(段)不分行的文字里,写满了多重文化信息的内容,字里行间跳动的脉搏,就是历史的文化底蕴与时代符号;
8、诗中以三个独立成行的句子,“我以什么理由来忘记”,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有某种情绪的诠释,且饱含着莫名的滋味;
9、而第四节,则布满了战争的痕迹,描述的各种细节深入浅出,而又不免让人有点黯然神伤;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动词,以及文化的信息都是诗歌丰富的内容”;
11、文化之诗、历史之诗、厚重之诗。
【亚坤评诗】
4月30日.西貢
作者|陈铭华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一首大诗!一首内容含量非常丰富的大诗!
首先,这是一首深含“生命况味”的时间回望之诗。从个人角度讲,本诗是作者对自己早年生命旅程和生活记忆的一种深度“回望”和“反哺”。
从历史的角度讲,本诗是作者对西贡那段历史的深度“提纯”、“回望”和“反思”。诗中所展现的“丰富情感”和“幽微情绪”,深刻揭示了作者“个人成长史”中的“暗疤”。
不管是个人的生命痛感,时间记忆,还是历史的“烟尘”,作者内在的“感受”毫无疑问是复杂的、深刻的、厚重的、难忘的。
其次,这也是一首文化之诗。你看诗中第一段提供的“素材”,皆有明显的“文化因素”。我在想:也许是西贡这个地方原本就是一个复杂的“多文化”、“多民族”、“多种群”的集合地。这才给作者“原乡之心”带来了不同的“生命质感”和“文化反思”。
另外,这也是一首反战之诗。你看诗中第二段提供的“内容”,对战争和战争背后的遗留问题,明显具有深度的“思考”和“伤痛”。
全诗素材非常丰富,内容深刻,心灵空间里深含着“善意”。
诗歌形式采用散文化的方式进行推进。很有特点!
两段内容都用相同的主题句来做“引子”。最后还留有“尾声”作为呼应。
诗歌情绪一直贯穿到结尾。情感饱满、思想深刻、意味丰富!好诗!
(马亚坤.2022.06.03.上海)
标签:anniversary, blood, books, Chen Minghua, children, death, destruction, exams, 陈铭华, 陳銘華, face, faces, fall, fighting, films, fire, history, injury, learning, life, limbs, love, maim, memory, people, plane, poetry, school, senses, smoke, songs, surrender, tears, Vietnam, war,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60s, 1970s, 1971, 1972, 1973, 1975, 1980s, 1989,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June, June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23, 2022

Diyi Xianren
EIN GLÜCKLICHER MENSCH SEIN
Nicht ins WeChat schauen.
Keine Nachrichten und auch nichts lesen.
Schwimmen, die Sonne untergehen sehen.
Am Wasser sitzen,
denken.
An die Menschen aus den Höhlen in Afrika,
mit ihnen ziehen,
in alle Ecken und Enden der Erde.
Dabei natürlich nicht daran denken
wie sie einander bekämpfen und töten.
Das würde das Glück reduzieren.
2022-04-09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伊沙推荐:在《新诗典》所有诗人中,真正参过战的大概只有第一闲人,在诗外我也愿意听听他怎么看待眼下的俄乌战争,在诗内我看到的是厌战、超拔,这才是一个人的全部,而偏偏有人非要把人类异化成扑克牌,只有正面和背面。
况禹点评《新诗典》第一闲人《做一个幸福的人》:我在本诗里读出了当代人的禅意。瘟疫和战乱,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生活困境加剧,这些负能量的东西本来就多,人类何苦还要通过各色媒体去自我加重内心的不安呢。如果大家不承认自己是庸人中的一员,那真不妨像诗中所写,从告别同类的聒噪开始。
【亚坤评诗】
做一个幸福的人
作者|第一闲人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1.本诗可以看作是一首“时代预言”。它内部隐含的内容,不可谓不深刻。它直接指向的“当前现实”,亦不可谓不精准。闲人老师参加过对越反击战争,他一定有非常刻骨的,不足为外人道的生命、政治和战争体会。如果再结合当前俄乌战争、全球疫情等现实情况,我们回头再来看这首诗,个中滋味可就非常不一样了。很值得去细细体会!
2.在当前环境下,本诗还可以看作是一首个体的“精神之道”。而且,这个“精神之道”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就我本人而言,虽是后学,但依然心有戚戚焉。这种内部心性和精神的建构,正是我目前在做的事情。
3.换句话说,在本诗中,作者说“不刷朋友圈/不看新闻/也不读书……”。难道就真的完全这么做么?毫无疑问,肯定不是。这本质上牵涉的还是一种“心性问题”。它其实不是细节问题,而是“大道”问题。
如果你始终站在一个二元立场上来看待这个问题,连这个道理都想不明白,其它内容根本就没必要谈。
说心里话,在当前环境下,诗人的“心性问题”是一个急需“反观”、“内化”、“批评”并重新“确立”的“棘手问题”。
作为一个年轻诗人,我说这话很容易引起误解或批评。但我确实是这么想的,也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马亚坤.2022.05.22.上海)
马金山|读第一闲人的诗《做一个幸福的人》的十一条:
1、生活里有诗,也有智慧;
2、做一个幸福的人,做一个幸福的诗人;
3、第一闲人,男,1964年生人,本名吴宁洲,当过兵打过仗,做过公务员。办了提前退休 ,或游泳或云游。喜欢写点东西;
4、第一闲人的诗,充满对生命的热爱,且饱含着个体人生的智慧,在诗里行间,尽显积极而美好的一面,构成了独特的个体气质,是诗的,更是人的;
5、本诗给人一种豁达的心境,这是当下最为弥足珍贵的人生态度,而作为打过仗的人,诗人很好地诠释了自己的价值观,与此同时,还给幸福一个全新的注解;
6、诗一开头,即以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个人的生活,尤其是当下极其嘈杂而又浮躁的时代,选择不干什么似乎更加不易;
7、诗中写到的生活,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是多么的美好而又珍贵呀!
8、而诗人每天都在游泳,看日落,想一些干净的事物,这是人生的修行,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和高级的智慧;
9、标题是一个很好的人生态度,也一定是一本书的好标题,因为它不仅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状态,而且还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心想什么,事将成为什么,如诗”;
11、人生之诗、态度之诗、智慧之诗。
标签:第一闲人, Diyi Xianren, happiness, history, killing, life, media, memory, news, NPC, people, reading, sitting, social media, sunset, swimming, war,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60s, 1964,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Prehistoric times,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13, 2022

Cao Qian
EINE FRAU IST VERLIEBT
Zhao Xiaoting sagt, ihr Mann daheim
ist betrunken,
tastet nach dem Kühlschrank, macht auf,
das Licht geht an, er sagt iih!
Macht zu, macht wieder auf,
das Licht geht an, er sagt wieder iih!
Er macht zu, macht auf, es wird hell,
er hebt mit der Hand seinen Schwanz,
streckt den Bauch vor und pischt auf die Lampe.
Als Zhao Xiaoting erzählt,
lacht niemand, aber sie selbst
fängt an zu gackern.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伊沙推荐:多年以前,我与洪烛合编《向仓央嘉措致敬》(主题诗选),公开征稿,最终入选作者中有草钤,她循着我的蛛丝马迹来到口语诗大圈,当我发现她从新诗转型到合格的现代诗时,向她正式约了一次稿,她回应了但是一直未来稿,前些日子我检索新旧两个邮箱,确定这是事实。以我判断,她是想得太多心存顾虑吧。她上月去世后,张小云、左右两位诗人各助攻来两组她的诗,我仔细读过后选出的竟然就是当年造成我向其约稿的一首诗(一个人的审美可以多么顽固),这一隔隔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空间一一阴阳两隔!好在张、左两位同行的善心已经不会再带给她任何顾虑了,天堂里没有江湖和是非。悼念草钤,也再悼洪烛!
况禹点评《新诗典》草钤《有爱情的女人》:借用二手素材写作,许多时候是危险的。比如本诗里的这个醉酒段子,我最早看到是在九十年代的一个国外笑话(当时在编杂志,这类东西看得极多),后来陆续又被本土化、被网络和方言化、乃至被不同的相声一再搬运,成了一个著名的“梗”。刚读到它,暗叫了声不好,替本诗揪起心来。好在作者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落笔于讲段子的人。这就不一样了,有了形象和角色感。再回到题目,把段子当生活讲给别人听的“赵小婷”,究竟是一个拥有爱情的人呢,还是在塑造爱情的人呢,这又成了一个耐琢磨的“梗”。
【汉仔读诗】
草钤的《有爱情的女人》好得很,诗里的情景一下子让我想起我也曾多次遭老婆类似的“揭发”,是不是女人都有这个共同点呀,在众人面前对自己男人的那些“检举”其实都是一些假抱怨真喜欢,在抱怨这抱怨那的嗔怒中又带着喜悦的表情实在可爱,女人表达爱情就是这么个让人抓摸不透,如果不懂欣赏这一点,那么你在看女人(情商的一种)这一栏里就不及格。祝贺天堂的草钤,错过了约稿又得到了助攻,可谓是是金子总会发光。
2022/05/13
标签:Cao Qian, close, drinking, 草钤, fridge, lamp, love, men, NPC, open, pee, peeing, penis, people, women,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12, 2022

Hu Jiajin
MEIN FREUND DER HÖHLENMENSCH
ich hab die nachricht ausgesandt,
er schreibt erst nach einer stunde zurück.
ich sag er ist ein höhlenmensch,
ein smartphone ist eine verschwendung für ihn.
er sagt homo sapiens der moderne
und stumpfer höhlenmensch passt perfekt.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伊沙推荐:本诗是我现代诗写作课第二届学生中涌现的第四首订货诗,在课堂上一读出,把大家逗乐了,把我也逗乐了。年轻人活泼的心思即诗,快人快语即诗,可惜绝大部分人终生不知道,而有些人写了一辈子,也不晓得这些才是诗,是现代诗。
况禹点评《新诗典》胡家进《我的山顶洞人朋友》:一看就是女孩写的,诗中男孩的幽默我喜欢,尤其在目前这个幽默在全球减少、而偏执却在翻倍增长的时段。学会让你的生活多一些幽默和对幽默的欣赏,不仅是少年人,更是成年人们的新功课。
【亚坤评诗】
我的山顶洞人朋友
作者|胡家进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长话短说。关于这首诗,我想说的话,其实在其它诗中有所涉及。我不想重复。在此说三点。
1.一首诗的标题非常重要。它是一间房子的钥匙。给一首诗起一个好的标题,其实是很难的。我相信写诗好多年的人,都有这方面的体会。这首诗的标题就很有意思。
它既精准,又有趣味性,还有文化深度意味。
2.一首诗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诗点”进入诗歌本身,这非常重要。本质上看,一首诗成功与否,与作者的个人诗感和选择的角度直接相关。比如这首诗,它本来应该是一首常态化的小情诗,但因为选择了“山顶洞人”这个角度,整首诗的色彩和质感就完全不一样了。
另外,诗歌结尾部分“山顶洞人和现代人是绝配”这一句把这首诗从“情诗意味”拉进“文化诗”内部中去了。
3.这首诗的语言很放松,很有幽默感!这非常重要。尤其是口语诗,更是如此。这是现代诗的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年轻的写作者,似乎在这方面占有很大优势。
期待00后的年轻写作者,在生命的旅程中,能一直保持这种松弛和自然!
(马亚坤.2022.05.12.上海)
标签:answer, cave, 胡家进, Hu Jiajin, intellect, match, mobile phone, modern, NPC, people, phone, reaction, speed, time,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90s, 19th century,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ntique times, April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Prehistoric times, Stone Age,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5, 2022

Xiao Xia
HYPNOSE
Als erfahrene Therapeutin
hat sie damit vielen geholfen.
Liebeskranken,
Schulversagern,
Alleinerziehenden,
Taxifahrern,
Leitenden Managern,
Streunern…
Sie hat auch durch Hypnose
jemanden, der wegen eines Fehlers
für immer die Augen geschlossen hatte,
lebendig gemacht.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午休起来看见自己
颤颤巍巍来到6.0
就当54礼物了
感恩感谢[合十][合十]
解析一下:
该篇原型来自于身边一位好友,她对心理学热爱程度可以说是如痴如狂,不疯何以成魔?[偷笑][偷笑]她所学到的深度也是我等所无法企及的,望尘莫及这个词用在这想来就对了。她利用自身所学帮助了身边很多的人,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感恩这位心理咨询师。
愿我们都越活越清明,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玫瑰][憨笑]
伊沙推荐:好一个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新诗典》题材之广,恐怕无人能出其右。这一方面是以口语诗为主造成的,口语诗的食材得以保其质,不像抒情诗、意象诗,先把素材全剁成了馅儿,包成饺子、包子。另一方面,是编选者的自觉使然。
况禹点评《新诗典》小虾《催眠术》:近八九年跟医院交道打得多了些,每至那些三甲医院乃至社区医院,看到年龄不一的患者,都在感慨做医生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每个被病患围绕的好医生,又何尝不是菩萨降世。本诗是写心理医生的,多半部在展示医生的常态,结尾飞了起来,融入想象的天堂。
【亚坤评诗】
催眠术
作者|小虾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本诗标题为“催眠术”。诗歌素材选的好。
“催眠”本身就具有“现实”和“精神”两个世界的重要意义。选择这个“题材”,一定意义上讲,“诗的精神方向”就有了。
本诗告诉我们——“职业是自我写作一个重要素材来源”。一定意义上讲,“职业更容易出好诗”,特别是特殊职业。我们应该回到自身,深度挖掘人、事和生活。
本诗纯口语,没有依靠其它“技巧”做特别支持。平实的口语叙述,如果没有“特别具有质感的个人化语言”做辅助,就很容易变得扁平。所以,最后一般都要“从诗的内部进行致命一击”。这其实很难,想写好也很不容易。
这首诗“最后四句”就进行了“诗歌内部精神的转折”。这是它成功的关键!
如果说前面八句都是诗歌叙述性的“铺垫”,还没有出诗的话,那么最后四句就是“典型的诗的生发阶段”。
这既需要稳定成熟的叙述,又需要精准高效的“诗歌思维。
本诗本质上写的是“众生相”。它精准指向的是一种“人间精神病态”。它的“精神内核”是一种“生命况味”的“提纯”。
我们总不能每天都做一个“闭着眼睛的人”!
(马亚坤.2022.05.04.上海)
马金山|读小虾的诗《催眠术》的十一条:
1、写出来即是赞美;
2、诗的素材,决定了诗的意趣,而题材,则是诗的生命;
3、小虾,女,80后,广西来宾人;
4、小虾的诗,生活化程度非常高,且充满了现实的质感,不仅情感丰富,而且细节极其动人,还不乏趣味横生的佳品,让人回味不已;
5、本诗以口语化的形式,将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情况,以及所遇到的各类群体及由此发生的一切,构成了新的题材类型和剧情,让人不由感叹人世的无常;
6、前半部分,以排比的句式,将心理咨询师的日常,以及特定的人群,进行了有效的呈现,既凸显行业,又饱含了事物的内容;
7、后半部分,继续以递进的方式,进入到一个极不寻常的场面,画面极致而且充满生机,且蕴含着丰富的想象空间;
8、诗中不同的身份,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面貌,而心理咨询师这个特殊的群体,在诗人的笔下,描绘出极为丰富的一面,事实具体,现场本真;
9、诗的标题,在不同的选本中,是较为常见的标题,具有普遍的经典性,而诗人却写出了与众不同的新意,使得诗的现代性,呈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那个惊艳的一点,是诗的灵魂”;
11、职业之诗、时代之诗、赞美之诗。

标签:death, family, hypnosis, life, memory, NPC, people, psychology, school, society, work, Xiao Xia, 小虾,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1, 2022

Jiang Ningping
EIN BUB MALT EIN BILD
Im Gedränge im Luftschutzbunker
bleibt er dicht bei Mama.
Mit zitternden Fingern
malt er auf das Zeichenpapier
eine zähnefletschende
Kanonenkugel
mit rotem Hintern.
Aber gleich
knirscht er selbst mit den Zähnen
und zerreißt sein Bild.
2022-03-02
Übersetzt von MW am 1. Mai 2022


伊沙推荐语:这是自俄乌开战两个多月以来,《新诗典》推荐的第二首涉战诗,何以如此之少?并未刻意为之,大小题材平等,自然而然的选稿结果。在这样的一首诗面前,你会问:作者站在哪一边的?立场何在?我没问,谁问谁无聊。说穿了,我的立场永远站在好诗一边,并且反对将诗沦为反映现实的工具,诗生性不是工具,它是生物,兀自开花。在五月上半月推荐诗中,本诗当获亚军。
况禹点评《新诗典》江宁坪《一个小男孩的画》:关于国际战争话题,先说两句——我一直觉得对于国人来说,那多数是个宣泄话题——因为疫情和持久被迫的封闭,人的神经变得脆弱,于是为(并非不相干的战事)而吵,成了不分阶层、不论年龄的普遍现象。但相对于真正的战争,多数人不是亲临者,尤其是在信息超级倾斜(双方都在自我神圣化、并对敌方污名化)的当下,很可能一动笔就掉入自选的泥潭。本诗之聪明在于——回到了人和战争关系的本位,尤其是“妈妈”一出现,所有的描写(哪怕是虚构的)都有了充足的合理性和——人类的道义感。
【亚坤评诗】
一个小男孩的画
作者|江宁坪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这是一首写战争的诗。作者借助一个小男孩的视角(画了一个红屁股的炮弹,立即又咬牙切齿撕得粉碎),把自己内在的感受和观念情绪清晰地表述了出来。
当然,你也看成是一种事实画面的直接呈示。作者并没有做任何个人情绪或观念的植入。
不管何种方式,这首诗是写完了。而且,完成度很好。
先说画面感。这首诗有很好的画面感。既有色彩感,又有动作细节,层次分明。
从诗中,判断不出这个画面感是“实相”,还是作者内化出来的“心相”。
这其实给我们一个启示:诗绝不仅仅是事实的呈现。它必须要有“精神”、“血液”,甚至“灵魂”的植入。
其次这首诗写的比较“内收”。作者主体“隐藏”的比较好。诗歌情绪压制很好。
对于战争诗来讲,这很重要。仅有的情绪表达(小男孩的情绪表达)也只有最后两句“咬牙切齿,撕得粉碎”。然后节奏和情绪都立即刹车了。所有诗歌“内部意味”,都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
(马亚坤.2022.05.01.上海)
标签:art, bomb, bombing, bunker, cellar, children, Jiang Ningping, NPC, people, war, 新世纪詩典, 江宁坪
发表在 1940s,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arch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30, 2022

Yang Yunxi
MAMA IST NICHT GEMEIN
Der Frauentag kommt.
In der Kalligraphie
schreiben alle Kinder:
Du bist eine Lilie.
Als Geschenk für die Mama.
Nur ich schreib:
Mama ist nicht gemein.
Das ist ein Geschenk, das Mama will.
Übersetzt von MW am 29. April 2022


伊沙推荐:孩子写天真言,谓之"童诗";孩子写大实话,便是成人版现代诗,成人谓之"语言还原",本诗即是如此。《新诗典》开办11年,少儿组已由00后改换10后,一代代诗人在此如万物生长。
高歌:童言的可贵,众所周知,还不会作假撒谎客套,一兰心蕙质就客套了,还是不凶好啊……其实养儿育女,很难不发脾气,不打屁股就不错了,还是怕一些小恶习把孩子惯坏啊。
伊沙:孩子写天真言,谓之"童诗";孩子写大实话,便是成人版现代诗,成人谓之"语言还原",本诗即是如此。《新诗典》开办11年,少儿组已由00后改换10后,一代代诗人在此如万物生长。
【亚坤评诗】
妈妈不凶
作者|杨蕴熙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多好的一首诗。一首时代之作!
据我目力所及,当代“童诗”有三个常见的内容方向。
其一是基于天生敏感、灵性和天赋,在个体童年世界里写就的“真童诗”。这类诗往往心灵纯度很高,是真正的“童诗”。
其二是在童年世界里,受社会、家庭、学校和书籍等影响,而写就的“假童诗”。所谓“假童诗”,也就是本质上显现出惊人早慧或早熟的“童年诗”。这类诗“精神内核”指向的其实是“成人世界问题”。
其三是在体制、官方、学校或泛社会语境中,因为考试、作业、朗诵、分数等需要,基于“术”的训练而产生的“假诗”。也就是童年个体真实感受缺失,本我心灵不在场,或者刻意隐藏起来的(不管是主观行为还是客观环境)“假诗”。
据我的观察,真正有心灵纯度的“童诗”比较少,而具有早慧风格的“童年成人诗”比较多。
这可能是在当下信息社会里,各种知识爆炸,以及特殊社会形态(比如:城乡转型、留守儿童、离异家庭、情感虚拟等等)影响所导致的结果。
现在孩子知识面的堆积和心灵社会化,是一个几乎不可逆的过程。
回到本诗,从我个人感觉上讲,它大概基于“纯童诗”和“童年成人诗”之间。
本质上看,它的内容依然指向了“一个社会常态化存在的家庭教育现状”。(妈妈比较兄)
但从孩子的“精神渴求”和“心灵呼唤”(她/他只想要一个不凶的妈妈,没有附加条件,仅此而已)上讲,它又是纯度很高的“心灵纯诗”。
可以讲,大部分的孩子都在这个教育体制、家庭现实和社会结构中生活成长,很多家庭和孩子恐怕也无法脱离这个语境。这是一个现实。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找到一种平衡。这是当下中国家长和孩子的“宿命”。
(马亚坤.2022.04.29.上海)
标签:calligraphy, child, children, family, Mama, NPC, people, Women's Day, writing, Yang Yunxi, 新世纪詩典, 杨蕴熙
发表在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29, 2022

Jiang Xuefeng
ICH WEISS
Manche können es gar nicht erwarten,
anderen die Tür zu versiegeln.
Manche verbieten anderen zu pflügen,
verbannen das Rind und den Menschen dazu.
Manche verprügeln alte Leute auf ihrem Spaziergang im Hof.
Manche schnappen ein Ehepaar auf dem Weg ins Spital.
Manche kaufen mit Lebensmitteln in isolierten Höfen
die Körper von Frauen.
Andere verkaufen Passierscheine.
Manche isolieren infizierte Bewohner
von ihren Kindern,
verweigern Versorgung und Medizin bis zum Tod.
Manche verkaufen Tofu so teuer wie Fleisch.
Manche ziehen weiße Kittel an
wie die Parteiuniform der Armee.
Sie sind die Übermenschen
in Macht im Glück,
die anderen sind Juden.
Diese Leute versündigen sich
und handeln im öffentlichen Auftrag.
Da und dort bis zum Himmel sind noch viele Leute,
die können es gar nicht erwarten
“zu helfen”.
Ich weiß!
2022-04-28
Übersetzt von MW am 29. April 2022

我知道/蒋雪峰
有的人迫不及待
去封别人的门
有的人不准别人耕地
连牛带人一起驱逐
有的人在殴打在小区散步的老人
有的人在抓去医病的夫妻
有的人在利用食物
换取被封闭小区女人的肉体
有的人在贩卖通行证
有的人把患病的居民
和子女隔离
断粮断药至死
有的人在把豆腐涨成肉价
有的人穿着大白
如同穿上了党卫军制服
作威作福
把所有人
都当犹太人
这些人明明在作孽
却是在执行公务
身边天边还有很多人
跃跃欲试
等着去“帮助”别人
我知道
2022.4.28(图片借自亨利)
(Bild von Henry)
蒋雪峰四月诗 Gedichte vom April
https://mp.weixin.qq.com/s/auyGQhAzIKSO0tKmEWwFsQ
标签:control, cruelty, death, disease, 蒋雪峰, family, food, Jiang Xuefeng, knowledge, life, pandemic, people, poetry, politics, society, state, virus
发表在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 2020s, 2021,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iddle Ages,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5 Comments »
4月 28, 2022

Kuai Renjun
ZERSTÜCKELTE LEICHE
Die Sonne scheint auf Beton in der Dajianyin Gasse.
Im Winter ist warme Sonne hier selten.
Die Blüten an der Shuizuogang Strasse kommen auch früh heraus.
An einer unbeachteten Stelle am Drachenkönig-Berg
sprießt ein frischer Trieb.
Studierende an der Uni Nanjing,
überrascht von einer neuen Studentin.
Als wär sie
wieder gekommen.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伊沙推荐:我的现代诗写作课第二届学生中的第二位入典者,该生是从上此课才开始写诗的,足见自身天赋之重要,足见观念引导之有效。这个题材真不好写,尤其是误以为释放点人性恶即先锋的文青,很容易砸手里,本诗却写得干净而好。
况禹点评《新诗典》蒯仁君《碎尸》:初读本诗对背景有些懵懂,于是做了一下背景功课,方知诗中的“她”系指26年前震惊南京的一起碎尸案(迄今未破)的遇害大一女生。受害人的命运看了令人觉得愤怒和悲凉,本诗则意不尽此,而是从与遇害者当初经过地段的阳光、新花入笔,为逝者奉上一首言简意丰的挽歌。
【亚坤评诗】
碎尸
作者|蒯仁君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这真是一首很特别的诗。
首先是它的标题。如果不看标题,只看内容,没了解过“南大碎尸案”的人,甚至会觉得不知所云。问题是作者明确写了题目——“碎尸”。
这样一来,这首诗的所有一切都成立了。它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诗歌内核”。所以,这是一首真正的“挽歌”。一首对重大社会事件和逝去的生命做出“当代回望”的“挽歌”!
所以,标题“碎尸”,毫无疑问是这首诗的“诗眼”。
从形式和内容上看,这首诗也很特别。
诗歌分为两段。第一段内容对具体地点的环境烘托,非常重要。整体空间环境的“铺陈”,给这首“生命回望”之作带来了很干净,很严肃,很有精神纯度的诗歌气质。
诗歌叙述角度由“大”及“小”,语言非常干净,没有多余的延伸动作。也就是说,第一段环境描写,作者对自己的诗写目的非常明确。
第二段的写作,整首诗的“精神内核”终于被释放了出来。尤其是第一段结尾的“小芽”(花朵)和第二段她的“新生”形成了“精神互动”。
生命的叩问、回望、怜惜、悲悯、沉思等意味,都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一首很节制,角度很特别,很有个体心灵纯度的好诗!
(马亚坤.2022.04.28.上海)


标签:blossoms, corpse, death, 蒯仁君, flowers, Kuai Renjun, life, Nanjing, NPC, parts, people, pieces, places, spring, students, sun, University, winter,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arch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27, 2022

Mi Zhiping
LIEBE & STRAFE
Dein Name
ist unter Norwegern der häufigste Name,
aber für mich ist es der einzige Name.
Wir werden uns sehen,
das ist vorbestimmt,
wir werden getrennt sein, das auch.
Wenn es einen Gott gibt,
dann soll er mich strafen.
Bevor Gott dazu kommt,
trifft mich schon meine eigene Strafe.
Wenn ich mich selbst nicht mehr liebe,
dann wächst das Gras dort an der Wand
gleich wie lauter Kreuze heraus.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伊沙推荐语:尽管大疫与战争在割裂着地球,我依然相信中文走向世界的脚步不可阻挡,女诗人米芷萍在遥远的挪威写的诗,带给我这样的信心。这是一首泛情诗,写得深写得大。
况禹点评《新诗典》米芷萍《爱与惩罚》:环境的变化,有时能提升诗境,这在汉语作者身上尤为明显。一到异域,同胞们写情诗就变得视野开阔,不再是新诗式的堆砌词语,言之有物的同时,也摆脱了“叨叨令”式的无效絮叨。这种变异发人思考。本诗可谓此类作品中的佼佼者。
【亚坤评诗】
爱与惩罚
作者|米芷萍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我仔细读了新诗典推送的作者两首诗。
“个人诗歌气质”还是很明显的。
作者很喜欢思考大问题。从这两首诗的阅读感觉上讲,作者是典型的向“大空间”延伸的“哲思型”诗人。仅从两首诗上看,还不够严谨。期待读到作者不同空间、纬度和生活质感的好诗。
我不清楚作者有没有宗教信仰。但通读诗歌,还是感受到了作者很明确的“宗教沉思”。如果不是信徒,那就是“哲学思维”在对诗起作用。
本诗写的是大问题。标题也很大。
也许是因为作者居住国外的原因,诗歌语言和气质带来了不一样的“生命质感”。主要就是“质感”,很不一样。
如果在国内,这么写诗,因为“泛文化”的语境,可能就非常危险,也很难有这种质感。
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很紧急!很现实!
由此可见,写诗脱离“语言的巢穴”和“审美生态圈”是多么重要!
(马亚坤.2022.04.26.上海)

标签:米芷萍, fate, god, grass, love, marriage, Mi Zhiping, Norway, NPC, people, religion,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26, 2022

Xue Ye
KREUZUNG
bei grün
fahren alle
schneller nach vorn
bei gelb
werden manche
noch schneller
bei rot
warten die meisten
motorräder und elektrofahrräder
fahren öfters bei rot
meistens liefern sie etwas
manche haben gute helme
die mit schlechtem helm
verlassen die welt
leider sind
die meisten helme nicht gut
2022-02-24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新诗典》小档案:雪也,男,70后,江苏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有诗歌、散文和文艺评论在《诗选刊》等纸媒发表。有诗歌在《新世纪诗典》、《磨铁诗歌月报》、《口红诗歌》和《中国现代诗巡展》等平台发表。诗歌公众号《雪也飘诗》主编,傲夫诗社成员。
伊沙推荐:新话说:写你看见的,别写你想到的。但是还有句老话:透过现象看本质。可喜的是:本诗将这两点全都做到了。懒人经济创造出的新的就业岗位,生龙活虎虎口夺食的外卖小哥,红绿灯下的高危职业。
况禹点评《新诗典》雪也《十字路口》:外卖经济给工薪族带来便捷,也给交通部门和行人(尤其是动作迟缓的人)带来困扰。凡事有利就有弊。外卖有弊的一面,厉害在害人害己——关键是社会还不够成熟和敏锐,没人想到给外卖员特辟出某些路线。本诗后两句有冲击力,也是诗眼。
标签:accidents, bicycles, cars, death, delivery, economy, electric bicycles, 雪也, health, helmet, injury, intersection, life, motorcycle, NPC, people, quality, society, traffic, work, Xue Ye,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Februar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25, 2022

Wang Qingrang
UNSICHTBARER ZOO
Lachst du noch über den Adler im Käfig mit eingezogenen Flügeln?
Lachst du noch über das Reh im Käfig mit eingezogenen Hufen?
Lachst du noch über den Tiger im Käfig mit eingezogenen Krallen?
Gott geht hin und her im Garten der Sterne
und schaut auf die Menschen im Käfig der Erde.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伊沙推荐:王清让的诗一旦选出自然没有问题,甚至还比较经典化。关键在于常有选空的时候,我觉得一则是些诗的旧影尚未在心中清零,二则考虑得太周到反而不好了。生命,还应该进一步放松。
【亚坤评诗】
隐形动物园
作者|王清让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一首时代之诗
一首反思之诗
一首反讽之诗
一首人性之诗
一首内醒之诗
一首思辩之诗
全诗短短五行,总计两段。但它所沉思和指向的内容是非常深刻、现实和尖锐的。
它似乎抛出了一个诗的“引子”。让所有读到它的人(真正的读者),都能思考一下自己的“所在”。
从诗的空间感上讲,它是开放式空间结构。第一段的三个长句,理论上,其实可以一直排列下去。
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在自己的价值观系统中,继续往下排列。
问题的根源是:不管你怎么排列,什么观念,何种语言,哪种文化,请问我们是不是都在笼子里?
试问一下:你“现实的笼子”和“精神的铁窗”,可曾开着天窗?
从当前现实生态、舆论环境和人心状态上讲,这首诗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从我的角度讲,“隐形动物园”其实早就不“隐形了”。它已经变成了赤裸裸的“角斗场”。
第二段“宗教化的提升”,把这首诗的“沉思力”深度升华了。
(马亚坤·2022.04.24.上海)
标签:animals, birds, cage, 王清让, death, deer, eagle, earth, fate, garden, god, gods, life, NPC, people, poetry, stars, tiger, Wang Qingrang, zoo,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70s, 1976,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ntique times, April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24, 2022

A READING
people are the same anywhere
anytime, although progress
is very very precious
you don’t have to be a poet
to realize people and animals
and plants and the sun
and the earth should be respected
sometimes it’s nice to root for a place
even a continent maybe
but to begin a war is wrong
especially if you are big and strong
you don’t have to talk about the war
it’s close, but not that close, thank god
we talk about each others’ lives
we are all thankful we’re not in Shanghai
art is good, pictures, music, words
to meet each other and care for another
to read, to listen, to eat and to drink
life is very precious
take care
MW April 23rd, 2022
Photos by Lu Hangang 卢捍钢
Reading organisation etc. by Gudrun Kollegger
Books by Chun Sue 春树, Jiang Xuefeng 蒋雪峰, Juliane Adler 朱鹰 & Martin Winter 维马丁

《一份解读》
人都差不多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
虽有进展 这很珍贵
你不必成为诗人
才了解 人类 动物
植物 太阳
地球 应获得尊重
有时 扎根一个地方是好的
甚至也许是一片大陆
然而发动战争就是错
尤其你如此強大
你不必讨论战争
战争很近,却又并不那么近,感谢上帝
我们谈论彼此的生活
我们都庆幸我们不在上海
艺术很美好,图片,音乐,文字
遇见并关心
去读、去听、品尝与畅饮
生命宝贵
且珍惜
维马丁 2022 年 4 月 23 日
石見、水央 译
My poems from April 2022 –

Photos by Lu Hangang 卢捍钢
Früher war hier der Himmel sehr weit
Fotos und Gedichte

Photo by Lu Hangang 卢捍钢
标签:art, austria, books, Chun Sue, continent, 蒋雪峰, friends, international contact, international new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Jiang Xuefeng, Juliane Adler, Martin Winter, people, place, poetry, reading, society, Vienna, war, 春树
发表在 1960s, 1966,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 2020s, 2021,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iddle Ages, poetry, Translations | Leave a Comment »
4月 23, 2022

Zhou Fangru
MUT
Ich liebe das Meer
hab aber nicht genug Mut
mich bedenkenlos hineinzuwerfen.
Die Wellen branden
und brüllen,
wollen mich zerreißen.
Ich verbeug mich vorm Meer,
dreh mich um und renn zu dir,
und wenn es mich umbringt.
Das Meer ist traurig, dass es mich nicht kriegt.
2021-05-04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新世纪诗典第12季,NPC4月24日,4037首,1246人。第10个周芳如(广东)日
《新诗典》小档案:周芳如,1979年生,广东茂名人。有诗作入选《新世纪诗典》《中国口语诗年鉴》《中国先锋诗歌年鉴》《中国女诗人先锋诗选》《汉语先锋》等等选本。有诗作被译成韩语、英语、德语等语种。
伊沙:应该有人好好研究一下周芳如,为什么?因为她有个人风格。这玩意儿可不是谁想有就能有的,绝大部分人写了一辈子,不知个人风格为何物。有的人,人有个性,诗无风格,等于诗无个性。而周芳如,一个在《新诗典》后崛起之70后,却已然建树了个人风格,值得好好研究。
况禹点评《新诗典》周芳如《勇气》:过去的作者写情,常见的是以江海山海作喻,本诗反向行之,只借怒吼的大海起兴,不但脱了窠臼,反而新开一天地。
李勋阳:周芳如诗里的身体一如她的芳名,很自如!
张敬成:写得狠绝,令人动容!!
西一州:周芳如在我眼里,曾是个怪咖,但当我知道她是茂名人后,心中只剩下“地道”一词,仅剩下对她表达精准的佩服。纵观她的所有上典诗,其实都是高阳片客家人的思维方式,最高级的呈现。
高阳片客家话,保留了大量的上古语言,又非常喜欢用“一拧”这种方式,三两字,三两句,用词既合理又突兀,不管前面怎样的形势,都能扭转所有,周诗可以说是这种日常交流风格的典型。
【亚坤评诗】
勇气
作者|周芳如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这是一首情诗。
它没有像很多情诗一样,依靠幽微的情绪或生活的细节取胜。而是反其道行之,依靠浓烈的情绪、开阔的气口和奔涌的情感状态取胜。
从这个角度讲,这是一首“大情诗”。
根据我个人的阅读经验,女性情诗有很多。但敢这么直抒心胸,大开大合,跟大海“较真”,比“决心”的,还真是很少。反正,我印象中没有。
这确实需要勇气。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可能和诗人的“性格”相关。
从诗的角度讲,光有勇气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作者的“心灵纯度”、“精神诚意”和“情感浓度”。
如果没有这三者,任何人这么写,我的感觉,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这很容易变成“大词”的嘶喊和“情绪”的喧嚣。
所以,一首诗独特的精神气质,本质上还是由作者独特心灵空间带来的。
这么大胆又特别的诗,在诗人自己独特的“精神能量”带动下,还就成功了。而且,还很特别。我甚至都能感受到作者的心跳,几乎能听到她“诗歌诚意的呼吸”。
是的,这首诗最大的优点,在我看来,就是作者的“忘我”、“勇敢”和“决绝”。她信了。所以,从读者的角度讲,我敏感地感受到了这首诗的“真”,自然我也就信了。
这样,这首诗就牢牢站立住了。
从技术角度讲,这首诗是选择“反写”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用大海的“宽阔”、“奔涌”和“无情”来衬托作者内心情感的“决绝”。情感纯度非常高!这也是成功的关键!
最后一句,尤其漂亮,它把作者的“决绝”、“诚意”、“骄傲”、“内醒”、“强力”、“真挚”、“反思”展现的淋漓尽致!
(2022.04.23.上海)
标签:courage, danger, death, feeling, feelings, life, love, nature, NPC, people, poetry, relationship, sea, sound, sounds, waves, Zhou Fangru, 周芳如,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70s, 1979,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1,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ay 2021,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22, 2022

Zhang Mingyu
DEN ONKEL BEGLEITET
Ich steh vor dem zaundürren
angeheirateten Onkel
und mich schauderts unwillkürlich.
Ich weiß,
das ist ein Zittern
tief in den Knochen.
Vor ein paar Jahren
ist Vater gestorben,
da hab ich einige Male
gezittert.
Der kalte Schauder,
das kommt nicht aus dem Leben,
sondern vielleicht
aus einer anderen Welt.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新世纪诗典第12季,NPC4月23日(世界读书日),4036首,1246人。第13个张明宇(山西)日
《新诗典》小档案:张明宇,70后,山西人。诗作入选《新世纪诗典》(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季)、《中国先锋诗歌年鉴》(2017、2018卷)、《中国口语诗年鉴》(2018、2019)、《中国口语诗选》等。著有诗集《创可贴》《纸片》,主编《十首诗》《中国教师现代诗选》《00后10后现代诗选》《爆笑诗经》等。磨铁诗歌奖·2017年度中国十佳诗人、《新世纪诗典》“新世纪中文诗歌百大诗星”。《新世纪诗典》特约编辑(负责推送周联展)。编辑诗歌公众号:诗锚。
伊沙:悼亡诗是自古以来的定体,在《新诗典》中也是一个挺大的存在。对于传统的定体,需要不断地刷新,哪怕每首诗只贡献一点点新意,积累起来便弥足珍贵,本诗正是如此,它贡献了一种"凉",来自另一个世界。
况禹点评《新诗典》张明宇《送姨夫》:出自“60后”“70后”笔下的悼亡诗渐渐多起来,这是年龄所致,既属生命的无奈,也系自然的规律。感觉泛亲情类最能考量一个作者是否具备现代诗的发现眼光。本诗中所提到的“颤栗”便是。
梅花驿:明宇好诗。触动心灵,读一遍就能记住的诗。这种“体验”准确的传递到了读者身上。
高歌:面对死亡的凉意,也许没有人不颤抖,只有明宇兄写出了这种颤栗,这种身心之抖,为亡者,也为自己,人的存在。
【亚坤评诗】
送姨夫
作者|张明宇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在这种“情感重诗”面前,说实话,有时我都不知道怎么评。
站在如此动人的情感滋味、生命叩问和生活况味面前,“诗评”反而有点苍白和失效了。
大家站在它面前静默就好。个中滋味,自己去仔细体会。
如果在这种类型的“现代情感诗”面前,你还是没有感觉,或者说你对当代诗的“语言效能”、“心灵纯度”和“发展方向”还是不能有一个冷静的认识,我想基本也就不用再多谈了。
我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建立在事实、可感、语言落地基础上,基于生命经验和生活提纯的当代‘情感诗’,越来越成为一个主要支流。”
这倒不是只能这么写,但这个方向一定不会过时。
“情感大诗”其实非常不好写。那个“度”很不好把握。更重要的是要写出现代性质感。这其实很难。惊艳之作更难。
这首诗有两个巨大的“闪光点”。
它写生命痛感,由骨头深入到了“灵魂”里。用一个词“颤栗”带动“灵魂心弦”。角度切入非常好!很有“质感”!
前面内容略微发力(很小),正担忧会过头时,最后四句(这种凉/不是人世间的/可能来自/另一个世界吧)松弛平静且内醒的语言把“翻腾的情感内质”很好地压了下来。
由此,这首情感重诗的“内部能量”便很好地释放掉了。全诗给人一种宁静又厚实的“痛感”。仔细体会,自不必多言。
(马亚坤.2022.04.22.上海)
标签:afterlife, body, death, family, father, life, NPC, people, religion, shudder, tremble, uncle, world, Zhang Mingyu, 张明宇,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Februar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21, 2022

Nan Ren
ZOOLOGIE & BOTANIK
Die Tiere der Erde
gehen jeden Tag hin und her für die Pflanzen.
Die Pflanzen der Erde
halten jeden Moment die Erde fest für die Tiere.
2022-01-04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伊沙推荐语:南人在4.4云诗会上另有订货,发货时发来一组,我觉得本诗更好便推荐本诗,那原先的订货呢?就作废了一一《新诗典》这个催你奋进为你更好的规距到现在还有很多老典人不知,而有心人早就很好地用于己身,谁都知道《新诗典》是舞台,可你知道它还是诗钟吗?本诗,一首开放的富有质感的纯诗,是上品。
况禹点评《新诗典》南人《动植物学》:南人机锋依旧,短短四行,语意无限,留给读者的想象巨大。高级的现代口语诗对读者的思维是具有推动作用的,本诗就是这样。
标签:animals, earth, holding, movement, moving, Nan Ren, nature, NPC, people, plants, poetry, time, 南人,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Januar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20, 2022

Xing Hao
EIN SCHREIBERLING SPOTTET, LI BAI KANN NICHT SCHREIBEN
Ihr Dichterlinge
sollt nicht arrogant sein.
Müsst ihr Unterlagen schreiben,
könnt ihr keinen Furz tun.
Li Bai konnte wohl
recht gut Sätze bilden.
Er hat sich den Kopf zerbrochen,
wollte gerne im System sein,
vielleicht der große Pinsel
zu Rechten des Kaisers.
Aber er hat gemerkt,
er hat nicht das Zeug,
um das Zeug zu schreiben.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新世纪诗典第12季,NPC4月21日,4034首,1246人。第27个邢昊(山西)日
《新诗典》小档案:邢昊,原名邢少飞,六十年代初,出生于山西襄垣。近年穿梭于山西、北京、重庆三地。当代先锋诗人、画家。
在《诗刊》《星星》《北京文学》《山花》《作品》,香港《秋萤诗刊》, 韩国《同胞文学》《东北亚新闻》,美国《新大陆诗刊》《休斯顿诗刊》《ΆrchΩ》、《ZET》,奥地利《podium》等国内外文学杂志,发表诗作千余首。
作品入选《新世纪诗典》等六十多种选本。获第四届亚洲诗人奖,第十一届李白诗歌奖特别奖、《都市文学》中国桂冠诗人奖、美国亦凡文学奖。诗作已译成英、法、德、韩、日、蒙、土耳其等外文。
从外部因素方面讲,《新世纪诗典》正从黄金时代,步入白银时代。但从其内部作品品质方面讲,《新世纪诗典》恰恰正从白银时代,步入黄金时代。《新世纪诗典》在捍卫现代汉语诗歌尊严的同时,也坚定地捍卫了中国诗人的独立精神。
在《新世纪诗典》这个残酷的竞技场,我学会了运用减法。一行十个字,我减成五个字;一首十五行,我减成五行;十一年写了近千首诗,我减得只剩下八十首。我的奋斗目标不大也不小,等到《新诗典》十五周年,争取再拿出五十首实打实的干货。
伊沙推荐:这个写材料的别太自信,李白能否写你那种材料我不知道,但李白可以起草大唐帝国的国书,代表作是失传的《嗤蛮书》,李白在大明宫翰林院堪称先进工作者,被皇帝、贵妃频频召见,很忙很红火。是以,当代人这点小聪明小悟性,压根儿就对付不了活色生香的历史。是以,解构它,难度低了点儿。

【亚坤评诗】
一个写材料的嘲笑李白不是那块料
作者|邢昊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一首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事实指向的诗。
这首诗所“特指”的问题,很尖锐、很现实、很棘手、很常见、很可感、很无奈。
一定意义上讲,它是当代诗人、艺术家等群体的“死穴”。
在现实语境和社会丛林中,艺术家如果想求得“自我”,实现“精神纯度”和“艺术生命”的自由圆满,一个最困难的现实问题——怎样在现实社会生态中“破”并最终“立”住。
说得再简单一点,一个艺术家怎样在保持“艺术纯度”、“自由意志”和“高峰体验”的同时,又能整理好世俗生活。最起码,活得好、有尊严、有保障。
这个问题,本质上看,也是这首诗所折射和提纯的问题。
这是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一个“悖论”。
一个真正的“精神陷阱”。
当代诗人侯马曾在他的诗作《在京津塘高速加油站》中说“诗神就是让伊沙证明/当教师也可以写好诗/让徐江证明/自由职业也可以写好诗/让侯马证明/干公职也可以写好诗/让沈浩波证明/经商也可以写好诗”。
这首诗中的观点,我非常认同。它也基本回答了诗人邢昊在本诗中所指向的那个“深度问题”。
我甚至还可以依着本诗补充一点,我要大声说“诗神也可以证明/写好诗的人/也可以写好材料”。
这里面牵涉到“精神的锻造”、“思想的修炼”、“社会的内化”、“人性的把控”,甚至“哲学的沉潜”。
没有什么不可以,重点看你的“精神力”和“心性的修为”。
做好了,它都是互养的“精神财富”。
一首兼具现实意义、批判内质和反讽意味的好诗。
(马亚坤.2022.04.20.上海)



标签:acceptance, court, emperor, 邢昊, Li Bai, material, NPC, people, poetry, rhethoric, society, status, use, writing, Xing Hao, 新世纪詩典, 李白
发表在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ntique times, April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ang Dynast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19, 2022

《被时间困住》
我被时间困住,
人们被时间困住,
因为病毒,
因为有人
不能失控。
他们无法控制
两年多前,
还有19年前
2003 年。
让我们假装它没那么糟
那时一切很好,
所有一切都很好
但反反复复
现在人们
还陷入了战争。
多么精彩的一年!
水央 译
STUCK IN TIME
I am stuck in time,
people are stuck in time,
because of the virus,
because someone
cannot lose control.
They lost control
over two years ago,
also 19 years ago
in 2003.
Let’s pretend it’s not that bad
worked so well back then,
worked so well everywhere
again and again.
Now people are
also stuck in a war.
What a wonderful year!
MW April 2022
请看本来的问题等等!
https://mp.weixin.qq.com/s/NsgPyF2xHROX7SuYa3VEQQ
图案:
#心向自由
拼贴
创作:柳杨
素材来源:网络

标签:control, 维马丁, disease, Martin Winter, sickness, time, virus, war, year, 水央
发表在 2000s, 2003, 2010s, 2019, 2020, 2020s, 2021,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ntique times, April 2020, April 2021, April 2022, August 2020, August 2021, December 2019, December 2020, December 2021, February 2020, February 2021,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0, January 2021, January 2022, July 2020, July 2021, June 2020, June 2021, March 2020, March 2021, March 2022, May 2020, May 2021, Middle Ages, NOVEMBER 2020,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0, October 2021, poetry, September 2020, September 2021,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19, 2022

Tu Ya
WINTERABEND
Ein Vogelnest steckt in den Zweigen
wie ein Schädel
Über ein Dutzend Vögel besetzen den Baum
als hätt sie der Schädel hingespuckt
wie die Sterne
2022-01-06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新世纪诗典第12季,NPC4月20日(谷雨),4033首,1246人。第29个图雅(天津)日
伊沙推荐:图雅在4.4之夜云诗会上读了首猛诗,我虽然当场订货,但也在会后开私窗告诉她:我不打算推荐它,觉得不吉利,并嘱她收起来,不再示人。随后她在来稿投了其他诗,我从中选中本诗。《新诗典》主持人又不正确了?还讲迷信?这么土鳖?没错,老子身为语言天才,又在语言王国里浸淫了四十年,比尔等更懂得语言巫术的力量,在这一点上,去你的现代文明正确!本诗依然不错,是一首可感的富有内力的意象诗,在4月下半月推荐诗中当属上品。
【亚坤评诗】
小寒傍晚
作者|图雅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这首诗的精神气质太“肃杀”了。整首诗所释放的“能量”很契合这首诗的标题——《小寒傍晚》。
站在我个人的感觉上,这首诗有两点很有必要说一下。
1.诗歌的“精神场”问题。
任何一首诗都有自己的“精神场”。这是作者在写作前就应该“内化”,并在写作中气贯全篇的。
如果从写作策略上讲,你选择什么样的“精神场”(写作者的内心调动和提纯),基本就会带来什么样的“诗歌气质”。
坦诚讲,一首诗的“精神场”基本就能决定这首诗的好坏。
比如:你写亲情诗,是“隐忍的精神心理”还是“情感释放的精神心理”。你是冷色调起句,还是暖色调起句。你是用反讽还是用幽默来“钩沉”你的诗句等等。
这里面其实包含非常深刻的诗学问题。
就本诗来讲,它是一首“意向化的纯诗”(个人看法)。整首诗的“精神场”非常“冷”,甚至有浓烈的“肃杀感”。所以,我们读它时,整首诗歌精神内质是“冷色调”的。
这种感觉增强了这首精神纯诗的“内部能量”。
2.诗歌内容的延伸是“智性”和“现实”问题。
这首诗虽然是一首只有五行的“意向诗”。但它和传统“意向诗”根本不同。它更多想表达的是基于“心性”和“智性”基础上的“现实批判”。(个人感觉和看法)
我不知道这首写于年初的诗作,是否隐含“年初的现实语境或社会内容”。但它最后两句“吐沫星子/沾了一树”(吐实为唾,在诗中这么说,也没问题),确实有很明确的“现实指向” 和“当下意义”。
在当前这个舆论环境下,在当前这个“唾沫星子乱飞”的现实环境里,这首诗的“现实意义”、“隐喻的部分”和“评价的部分”,毫无疑问,具有“深刻的智性”和“反思意味”。最起码,我的感觉是这样。
作者写这首诗时,情感内质应该是偏“冷”的。她的“冷静”和“内观”,必然也是一个成熟诗人必备的“心性素养”。
(马亚坤.2022.04.19.上海)

标签:animals, birds, head, NPC, plants, poetry, skull, spitting, stars, tree, Tu Ya, 图雅,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60s, 1964,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Januar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19, 2022

Xia Wei
LABA-KNOBLAUCH VOM 2. 2.
Am 2. Februar am späten Abend
schälen Vater und Sohn eine Schüssel voll Knoblauch.
Sie haben beide daheim einen Haarschnitt bekommen.
Ich poste ein Video von ihnen
in unsere WeChat Familiengruppe
und steck den Knoblauch
in ein Essigglas mit Rosengelee und Honig,
dazu trockene Orangenschale, Anis,
Kandiszucker, Lorbeerblätter und Kochwein.
Nach sieben Tagen mach ich das Glas auf,
die Knoblauchzehen sind dunkelgrün
wie vergiftet.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伊沙推荐:《新诗典》不论资排辈,但毕竟已做11年,毕竟有个总成绩(实力榜)戳在那儿,那么后来者如何能够居上?当有制度保障才是。在4.4十一周年云诗会上刚获季军的本诗,在4月下半月推荐诗中又获亚军,何以能连获佳绩?就在于陌生化带来的新鲜感,诗贵新,永无错。
况禹点评《新诗典》夏微《二月二腌制腊八蒜》:本来是平易的生活情趣,但因为一句“下了毒一般”,一下子反向托起了诗的亮点。当汉语和思维的活跃连在一起,妙处真是无处不在。由此也想到了诗外,中国的饮食也确实奇特,明明好吃的东西,有时看着、闻着吓人(臭豆腐、腊肉之类)。不过转念一想,国外饮食也未必没有这个情况,法餐吃蜗牛,日本人吃纳豆,其实也是近似的情况。这也是大千世界有意思的地方。
马金山|读夏微的诗《二月二腌制腊八蒜》的十一条:
1、好的分节,也是好的诗感;
2、于写作者,意外总是能够带出来不同的惊喜,像突如其来的灵感;
3、夏微,女,本名音璠。六十年代生于北京,高校声乐教师。有诗入选《新世纪诗典》,作品发表于《速读》、《诗意人生》及市报和市文联刊物《惊蛰》、《漳河文学》、《潞州文学》等;
4、夏微的诗,写得生活化浓重,不仅饱含深情,而且凸显现实的情感色彩,极富生命感染力与细节的智趣,生动有趣,鲜活有力;
5、估计诗人自己都不会想到,本诗如此的具有丰富的文化气息和奇妙色彩,让生活本来的面目既全新还原,还平添出无限的遐想空间和思想内涵,这就是事物奥秘的另一面;
6、诗的第一节,在短短的三行以内,以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又一个饱含质感的生活细节,既互相融合,又自然而然;
7、紧接着,还是日常生活叙述方式的层层推进,充满了浓浓的现场气氛,饱满的情感和事物内在,构成了另外一种境地,与前后之间既个体存在,又互为补充;
8、最后一节,在独立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仅仅是最后一行形象的比喻出了彩,但是前后内容融合在一起,则出现了一种极其复杂而又奇特的感觉,即后口语的鲜活;
9、诗的标题,直面生活现实,有时令的情景,还有具体的事物与行为,构成了一种奇妙的现象;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创新能力,对于写作,是生命力的源泉”;
11、生活之诗、事物之诗、现实之诗。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2一周联展(2022.4.10——4.16)
标签:child, cooking, family, father, garlic, home, mother, NPC, people, preserve, spices, vinegar, Xia Wei, 夏微,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February 2022, March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18, 2022

Shen Haobo
IN DEN BERGEN
die fünf leute im wagen
sind in schweigen verfallen
niemand weiss mehr
wohin er fahren wird
wann wir wieder halten
vorher haben wir
noch debattiert
um drei uhr hat jemand gesagt
vielleicht haben wir uns verfahren
aber er hat entschieden erwidert
keine sorge, kein problem
um vier war es dann schon ein streit
aber er hat sich mit beiden händen
festgehalten am lenkrad
dadurch ist unser streiten
völlig sinnlos geworden
jetzt ist es fuenf
es wird schon dunkel
die dichten wälder
machen die bergstrassen
sowieso nicht heller
wir vier wissen alle
er hat sich verfahren
wir wissen auch
dass er es schon weiss
und er weiss auch sicher
dass wir es wissen
niemand macht mehr den mund auf
es bleibt still im wagen
wie wenn es gar keinen fahrer gäbe
und wir fahren weiter
2022-01-15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伊沙推荐:中国内地第一次引进美国电影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在电视台播放了一部公路片,国人不觉其好。80年代中后期,罗伯特.伯莱一首写火车的诗让我等诗人开心胸。现如今,如本诗,我们可以从容、耐心、细致、微妙地写出在途中在车上人的心理,这便是中国现代诗在过往三、四十年取得的巨大进步,诗与时进,时不亏诗,我坚决捍卫的就是这个,它不是谁恩赐于我们的,是我们自己拼出来抢出来的。集中国现代诗之大成,本诗在4月下半月推荐诗中当获冠军。
况禹点评《新诗典》沈浩波《在山中》:旅途中的汽车自带神秘感。比如山路、险路,又比如迷路。我记得有次出行哭笑不得的经历——司机驱车驶在浩瀚无边的原野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看着让人忐忑。有心急的同伴儿问:“下个目的地啥时能到?”司机说:“快了快了,二三十分钟就到”。而且谁问他都这么答。结果活生生走了三四个钟头,有人终于恍然大悟:“看来司机的口头禅就是’快了快了,还有二三十分钟’……”本诗当然没那么喜感,它出色地写出一种另类的尴尬,带了神秘——而这神秘的一部分来自于尴尬情境下微妙的心理博弈。
标签:arguments, cars, knowledge, lost, mountains, NPC, people, relationships, roads, route, Shen Haobo, society, time, ways, 新世纪詩典, 沈浩波
发表在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Januar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16, 2022

Ye Ziwen
KNIEN UND TRINKEN
Ein kleines Schaf kniet und saugt.
Ein Hirtenbub kommt jeden Tag an einem Erdhügel vorbei.
Er kniet und vergräbt seinen Kopf.
Weiter unten liegt seine Mutter.
Sie ist bei seiner Geburt gestorben,
sie war gerade beim Schafe hüten.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新诗典》小档案:叶子闻,十七岁,高三学生,籍贯上海。
伊沙推荐语:《新诗典》中,最早出现的00后是游若昕,生于2006年,用了很多年,到现在其他年份上也都站满人了,也就是说,出现分早晚,但终会出现,成长之路正长。本诗写得扎实,事实的诗意,来自于庄生的助攻。
0416况禹点评《新诗典》叶子闻《跪乳》:温情与悲伤融于一体,焕发出的力量是惊人的。这种诗成功的元素里,有天赐,也有人为。需要对现实极强的敏感,和非常好的语言把控力。
0415况禹点评《新诗典》孟升《白事》:生活中有时会有这样的际遇——事儿不大,但亦真亦幻,遇见后痛感且难忘。本诗即是如此,有悲哀,还有化解后的抚慰。对于流行了近百年“冷处理”的现代诗和四十年与现场生活“无距离”的汉语口语诗来讲,补强后一点很重要。本诗里,诗坛新鲜血液在教老江湖们修行。太好了。
马金山|读叶子闻的诗《跪乳》的十一条:
1、诗是通感的艺术;
2、生命于诗,就是生命力;
3、叶子闻,十七岁,高三学生,籍贯上海;
4、好的诗,需要好的平台;好的诗,需要好的推荐;好的诗人,需要更多的人看见,认识,并记住;
5、本诗的诗感极佳,不仅语言的表达能力足够练达,而且在内容的呈现方面,甚为通透,言简意赅,且不失意味悠长;
6、短短六行,从动物身上,回到人的身上,回到生命本身,并由此揭秘出现实的生活,以及其中所包裹着的悲惨命运,沉实而丰盈;
7、诗的第一行,是一个画面,也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现象,以表及里,写出了传统的,还是现场的动人细节;
8、第二节,则落实在放羊娃的身上,落在他具体的命运之中,以一个事实的角度,明晰出生命的肌理,可触可感,深入人心;
9、诗的标题,直面诗的内核,不只是一语双关,而且充斥着丰富的生命原色,将一种情境直接的呈现出来;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生命存在着共情能力”;
11、生活之诗、生命之诗、命运之诗。

标签:animals, birth, death, earth, life, NPC, people, sheep, Ye Ziwen, 叶子闻, 新世紀詩典, 新世纪詩典, 業子聞
发表在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16, 2022

ORIGINAL PROBLEMS
The pandemic has brought original problems
out for all to see
very clearly
War has brought original problems
out for all to see
very clearly
and even faster
economy problems
society problems
relationship problems
ordinary people
what can they do?
we need
to help each other
that’s clear
for all to see
what else can we do?
we thought
society as it was
economy as it was
relations as they were
would go on like that
nothing could stop it
well, we were wrong
MW April 2022

PROBLEME, DIE DA WAREN
Die Pandemie
bringt die Probleme,
die da waren, ganz klar heraus.
Der Krieg bringt die Probleme,
die da waren, ganz klar heraus,
und zwar noch schneller.
Die Wirtschaft, die da war.
Die Gesellschaft, die da war.
Die Beziehungen, die da waren.
Was können die Leute
da tun?
Wir müssen
einander helfen,
das ist auch ganz klar.
Was kann man noch tun?
Früher haben wir geglaubt,
die Gesellschaft, die da war,
die Wirtschaft, die da war,
die Beziehungen, die da waren,
das geht immer so weiter,
das hält niemand auf.
Das ist gar nicht so,
da kommt man halt drauf.
MW April 2022

本来的问题
维马丁
疫情让本来的问题
显出来
特别清楚
战争让本来的问题
显出来
特别清楚
还要更快
本来的经济
本来的社会
本来的关系
老百姓
可以做什么?
需要
互相帮助,
这也显出来
特别清楚
其他还能做什么?
以前以为
本来的社会
本来的经济
本来的关系
一直会下去
不能阻挡
现在知道
并不这样
2022.4
上面头一张图案:
#心向自由
拼贴
创作:柳杨
素材来源:网络
标签:acceptance, Africa, art, asia, body, control, 維馬丁, 维马丁, 美国 America, death, deaths, disease, East Asia, economy, Europe, food, future, health, international contac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new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ife, lockdown, Martin Winter, pandemic, past, people, present time, problems, relations, relationships, russia, sickness, society, state, Ukraine, war
发表在 18th century, 1940s, 1950s, 1960s, 1966, 1970s, 1980s, 1989, 1990, 1990s,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19th century, 2000, 2000s,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0s,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0s, 2021,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December 2019, December 2020, December 2021, February 2020, February 2021,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0, January 2021, January 2022, July 2020, July 2021, June 2020, June 2021, March 2020, March 2021, March 2022, May 2020, May 2021, Middle Ages, NOVEMBER 2020,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0, October 2021, poetry, September 2020, September 2021, Translations, Warring States, Welcome! | Leave a Comment »
4月 15, 2022

Meng Sheng
WEISSE TRAUERFARBE
Heuer schneit es sehr spät.
Heut früh ist die ganze Stadt weiß.
Ich geh mit Mama zum Morgengebet,
in der Kirche sind nur ein paar alte Frauen,
die murmeln mit gesenkten Köpfen.
Eine Alte steht da
mit großen Augen und weißen Haaren.
Sie schaut mich an, stumm.
Dann sagt sie, ich seh wie ihr Sohn aus.
Sie sagt, ihr Sohn sei vor ein paar Tagen gestorben.
Sie sei hier, um zu beten.
Sie wolle mir ein Geheimnis anvertrauen.
Sie macht ein geheimnisvolles Gesicht.
Ich beug mich zu ihr.
“Heute ist ein Weißes Begräbnis!”
Sie schaut sich um
und schließt die Augen.
Mir kommt es so vor, als wollte sie sagen,
“Gott ist gestorben.”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新世纪诗典第12季,NPC4月16日,4029首,1245人。孟升(安徽)日
《新诗典》小档案:孟升,安徽阜阳人,2001年生,现就读淮南师范学院,傲夫诗社成员。写作者。
伊沙推荐:我刚心说:在校大学生再不见出人的话,上我《现代诗写作》课的第二届亲学生就要杀出来了!便读到本诗,一个字:好!来自于傲夫诗社,是的,对年轻的习诗者来说,周遭小环境相当重要,遇得对,少走弯路,直奔大道。
马金山|读孟升的诗《白事》的十一条:
1、环境是一切作品的源泉;
2、对于写作,选对路子,才有可能写出经典,当然,这是我此刻的心境,或许到了明天,又不全是了;
3、孟升,安徽阜阳人,2001年生,现就读淮南师范学院,傲夫诗社成员。写作者;
4、通过伊沙推荐语,得知本诗作者来自傲夫诗社,这个当下极具平民化和先锋性的诗歌平台,不得不说,傲夫诗社,同样在通往普世的诗歌路上,愈发成熟与矫健;
5、本诗在一个到数个情节之中,显现出语言的多维空间和神秘感,既充斥着生命的气息,又隐含着人生悲惨的苦痛,融合进自然的现象,暗藏着生命的气息,沉实而冷峻;
6、诗中的细节部分,像极了一个个电影镜头,徐徐展开,隐隐于身心之间,透出淡淡的忧伤和人与人之间朴实无华的情感关系;
7、尤其是老人的话,点亮全诗,既含着多重色彩,又表现出某种特定的心境,特别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一现象,不由得叫人泪目;
8、标题《白事》,道出了诗的核心含义,尤其是在晚雪下白全城,给诗平添了一层浓重感,让人不由内心一阵悲凉;
9、如果非得提出一点什么的话,那就是“她说”,在语言,或者现实场景的处理上,显得过于粗糙,庞杂,是不是再简洁一点,会更好;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写出个体命运,即意味着写出了共同体的命运”;
11、命运之诗、画面之诗、悲痛之诗。
【亚坤评诗】
白事
作者|孟升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哇!忍不住赞叹感慨!这首诗的质感太特别了,语言太好了,真好!
当我得知作者是2001年生人,并且是傲夫诗社成员时,除了赞叹,我心里还很高兴,为年轻一代高兴,为傲夫诗社高兴。
作者这么年轻,起点就这么高,更重要的是诗感还这么好,语言也非常有现代质感,这很难得。
从诗中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的“诗歌审美”和“语言匠心”。这是一位有自我独特语感和内部精神空间的年轻诗人。(我的个人感觉。当然,还需要接下来更多的诗去验证。)
期待作者更多的作品。
回到本诗,说几句。
在我看来,这首诗能称得上是“精神纯诗”。
我没想到一个00后,能写出这种深厚精神纯度的诗!中国当代诗,需要更多这样的年轻人,需要更多类似这种“内醒”和“审美”走向的诗!
按照我的观点(也仅仅是我的观点),口语诗在语言之“白”这个系统中,已经做得非常到位了。现在,是要往“白”这个系统里添加“颜色”的时候了。
当然,这里有个核心前提,“语言之白”是否提纯并释放的很干净。这需要夜以继日,千百诗文的“提升”和“锻造”。
这首诗的标题“白事”也非常具有“精神性”。甚至,有一种阔远的神性。(这是由诗中作者的诗歌语言烘托出来的感觉)
“白事”本身其实是个比较普通而常见的“题材”。但在这首诗中,标题“白事”和诗中的“今天有白事”(老人附在作者耳边小声说的话,也是这首诗的“眼睛”,是其精神内核)形成了一种“精神互指”。
这基本拉深了这首诗的“生命意味”和“精神深度”。
这首诗除了语言细节非常出彩外,它的整体叙述也非常精彩。
仔细读,能读出其内部的节奏感,甚至连安静又压制的语气都能读出来。
这种独特的“语言质感”给这首“生命大诗”披上了“幽微的心灵细节”。画面、语言、形式、节奏、质感、内容、精神都有了!
它甚至还有“深度文化反思”。结尾部分直接上升到了“宗教诘问”!
真是一首好诗!
(马亚坤.2022.04.15.上海)

标签:ceremony, church, color, death, easter, funeral, god, good friday, Meng Sheng, NPC, people, religion, snow, spring, time, white, winter, 孟升,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2000s, 2001, 2010s, 2020s, 2021,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ntique times, April 2022, Byzantinian times, Middle Ages, NPC, poetry, Roman times,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14, 2022

Cheng Jilong
SCHAM
Ich schau in mein WeChat
und ruf aus dem tausende Meilen entfernten Süden
meinen Vater an.
“Bei Euch ist es so schön,
alles weiß,
wie als ich klein war,
möcht gleich zurückfliegen!”
“Dein Großonkel ist gestern abend gestorben,
gefrorener Boden, die Strasse ist eisig,
es ist niemand da, um den Sarg zu tragen.”
Stille Klause in Zhanjiang, Januar 2022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伊沙推荐:其实,程继龙是位颇有成就的青年诗评家,一直不事声张地专研专论中国口语诗,这令我忽略了他作为诗人的存在,感谢他多年为艰辛而有效的口语诗鼓与呼,感谢他主动投诗予我,我始终认为:会写诗、诗写好,做论者,更优秀。
况禹点评《新诗典》程继龙《羞耻》:欣喜与悲痛,分属情感的两极。在诗中,它们也并不构成因果,难得在于作者照亮了对生命的自我觉悟。

标签:Cheng Jilong, childhood, 程继龙, death, distance, family, father, funeral, ice, life, memory, NPC, people, snow, social media, south, telephone, time, uncle, winter,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60s, 1970s, 1980s, 1984,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1,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December 2021,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14, 2022

Li Shaojun
WENN ICH IRGENDWO GEH AUF DER WELT
Ich war in Osteuropa in einem Weingarten bei einer Kleinstadt.
Strauch und Gras, alles still. Niemand empfängt uns.
Kein kleiner Hund, keine Katze.
Aber es war ein sehr schöner Spaziergang.
Ich war in Teheran im Zentrum in einem Park,
Muslime breiten Teppiche aufs Gras, da sitzt man im Kreis,
Burschen und Mädchen tauchen die nackten Füße in den eiskalten Kanal.
Sie sind froh, tun nicht nur so.
Ich war auch in einem dichten Wald bei New Jersey,
am Straßenrand geparkt, ein Hirsch rennt schnell weg.
Die Leute dort sagen mir, von ganz nah
schaut mich vielleicht ein Wolf kaltblütig an.
Überall wo ich hingeh, hör ich die Ansage:
Wenn Sie aussteigen, achten Sie auf Ihre Wertsachen!
Ich hab mir gedacht, die wertvollsten Sachen, die ich bei mir hab,
das bin ich selbst, und mein Herz.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伊沙推荐:开放时代的中国诗人开始走向世界,在本诗中我乐见于这世界是真的世界,而不是被强权分割的世界,我乐见于其中有被西人污化为"邪恶轴心"的"善良轴心"(出自一位德国女作家语),我乐见于"我最贵重的/只有我自己,和我的一颗心"。
况禹点评《新诗典》李少君《当我在世界各地行走……》:游子行万里,如同书虫破万卷书,这两者最难的,就是守住慧根,而不被世相与心相中的千奇百怪裹挟。这和本诗中“最贵重的……我的一颗心”,其实都是近似的道理。
【亚坤评诗】
当我在世界各地行走……
作者|李少君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夜已深了。上海疫情严重,我仍处在“飓风之眼”中。写诗评诗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唯能带来“心”的安慰。
这种感觉和诗中作者的内在感觉,在某一时刻,某一种环境里,应该是同和的。
一个写作者,无论在何种境遇里,都应该能找到自己本源的“那个声音”!只有这种,才能回望“心灵之塔”。否则,就非常危险。
如果结合李少君老师本身的工作属性看,这种“内部的警醒”很难得,我能读出其中的“自省”和“自觉”。这种平衡感的把握真得很难!
诗中沉静的叙述,是在内心冷静克制下完成的。很稳,很静寂,很内醒!
整首诗还透着“精神智性”,让我陷入基于诗歌内容背后的个体沉思!
尤其值得特别说一下的是:这首诗的散文化叙述,非常安静。气息真得很稳!这和作者的心性一定有关系!
总共四段,每段四句,结构和形式也非常稳,非常干净!
最后一段,最后两句的“升华”,提炼了这首诗的“精神纯度”。让内部的“生命哲思”得到完满的释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天地一瞬,独心与万物同在!
(马亚坤.2022.04.13.上海)
黄平子读李少君《当我在世界各地行走……》
——《新世纪诗典》4027
当我在世界各地行走……
李少君
我到过东欧小城郊外的葡萄园
草木静寂,没有任何人来欢迎我们
一条小狗一只小猫都没有
但我们仍欣欣然,在枝叶间一路游荡
我还到过德黑兰市中心的公园里
穆斯林在草地上铺开地毯,合围而坐
青年男女赤脚伸进沟渠冰凉的水里
他们的快乐,不只是表面上的
我也到过新泽西附近的茂密森林里
公路旁停留时,我看见一头鹿迅疾离去
但当地人告诉我,隐秘的不远处
也许有一只狼正冷眼盯着我
我每走到一处,总有声音提醒我:
下车时请带好你的贵重物品
我想了一下,我最贵重的
只有我自己,和我的一颗心
黄平子读诗: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等十八部,曾任《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第一小节,在“东欧小城郊外的葡萄园”行走。没有人,也没有小狗小猫,“我”体会到了草木的寂静。第二小节,在“德黑兰市中心的公园里”行走。从青年男女身上,“我”体会到了穆斯林的快乐。第三小节,在“新泽西附近的茂密森林里”行走,从“我”眼中的鹿和当地人话中的狼,我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四小节,一句“下车时请带好你的贵重物品”,让“我”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友好。曹操云:“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面对不友好的世界,“我”显然选择了另一条处世之道:“我想了一下,我最贵重的/只有我自己,和我的一颗心”,“我自己和我的一颗心”,这是别人永远也无法窃取的!
2022年4月13日20点14分

标签:america, asia, Europe, feet, iran, Li Shaojun, NPC, people, temperature, travel, vine, water, wine, wolves, 新世纪詩典, 李少君
发表在 1960s, 1967,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12, 2022

Gang Jumu
MASKENGRUSS
Als Maßnahme gegen die Pandemie
wird unser Büro kaserniert.
Nach dem Frühstueck in der Kantine
treff ich Herrn Shi, den alten Kollegen.
Will ihn grad grüßen,
da zieht er sich schon die Maske herunter,
bis der Mund ein bisschen hervorschaut:
“Mahlzeit!”
Ich machs ihm nach, automatisch:
“Mahlzeit!”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伊沙推荐:中国德州诗人冈居木,不幽默不欢,无幽默不灵,本诗又一次证明。这一方面说明特色鲜明,另一方面说明还须拓宽。
况禹点评《新诗典》冈居木《口罩礼》:本诗维系了作者诗风中一如既往的细腻与幽默。这在人类历经了两年多疫情洗礼的当下,殊为难得。诗中人物寒暄之际,口罩一拉一抬,透出疫情下人情世故的惯性,只是来来往往间,之前坚守半天的防疫功课也算白做了。类似情形其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疫情中火车站、机场、社区医院等处摘下口罩的刷脸认证。
【亚坤评诗】
口罩礼
作者|冈居木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这是一首比较纯正的口语诗。
新诗典昨日和今日的推荐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智性和幽默。
站在我个人的经验里,这首诗的口语语言非常干净。它与“传统诗歌语言生态”切割得比较彻底。
从美学意味上看,它很容易给爱好者带来一种“淡而无味”的“诗感假象”。
首先,这首诗是一首疫情诗。它的视角完全脱离了传统疫情诗的语境。内容非常独特幽默。写疫情,恐怕还真没有人这样写。
写“口罩礼”(这个词,应该也是新创)这个角度,并如此松弛幽默智性,请问有么?
再者,这首诗的画面感非常“聚焦”。用直白的口语“画”了一幅很可感、很常见、很生活、很真实的“疫期画”。
我就有过这种经验——“在带口罩途中,遇见师长,赶紧拉下口罩,打招呼”。
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有过这种经验。
但只有作者,把它写了出来,还写得这么形象、有趣、可感。
更重要的是:“口罩礼”和“吃饱了”这两个细节,直接指向了疫情期间“人心”的幽微变化和不同感受。
它已悄然改变了世界人民的“心理”、“行为”和“生活”。
从这个角度看,此诗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马亚坤.2022.04.12.上海)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12一周联展(2022.4.3——4.9)
标签:company, eating, food, Gang Jumu, greeting, mask, measure, memory, NPC, office, pandemic, people, 冈居木,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12, 2022

Zhao Keqiang
ZÄHNE ANSCHAUEN LASSEN
Nach dem Abendessen sagt Zhao Meimei [unsere Tochter],
Zhao Keqiang, nimm mich mit zum Zahnarzt,
ich glaub meine Karies sind schon eine Wohnung mit mindestens drei Schlafzimmern,
wenns auf eine Villa hinauskommt,
wirds noch viel teurer.
2021-11-29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伊沙推荐语:本诗向我们提供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精彩的口语其实是修辞:“我觉得我的牙齿/已经被蛀成三室两厅了/如果蛀成别墅”一一用的借代和比喻。所以说,惟口语论者是狭隘的,在开年以来一连串社会公共题材上流露出的意识不但保守,甚至反动。
况禹点评《新诗典》赵克强《看牙齿》:以住宅术语,来指代和喻指蛀牙,这是诗人赵克强笔下的一道华彩。诗之魅力,有时在意,有时在境,有时在语(技),本诗兼得后两者。堪称巧妙之作。
【亚坤评诗】
看牙齿
作者|赵克强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赵克强老师的诗,我曾评论过。
“非常幽默又后现代的诗歌意识,口语写作的稳定输出能力和语言的极度松弛感!同时,深度的社会现实折射能力以及对中年男性心理的持续解构能力!”
现在看,我更确信我说得没问题。
我有一个很明确的感觉:诗中的幽默感,其实是很难的。这和一个诗人的“心力”和“心性”有关。“幽默”本质上深刻体现了“智性”。它是现代性的一面“镜子”!
赵克强老师的诗非常幽默,深含智性,也有很多“反讽”和“批判”,诗歌精神力非常松弛,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性诗人!
这首诗就是如此!仅仅六行,语言松弛幽默,口语智性的感觉遍布其间。两处非常形象化的“修辞”异常精彩。它还灵动地指向了现实问题,可感度很高!
带着现代诗的思维,仔细读,你就能感受到它的内核。
通过我的观察和理解,以“幽默”作为核心要素的诗人,放下的比较彻底(真放下和假放下,此关乎修炼,可另谈),生命体验纯度会“很高”!
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诗人的精神触角往往都会沉浸在“沉重现实”、“情感重量”、“哲学思考”、“文化意识”、“政治批评”等语境中。
这些问题,毫无疑问,是诗的“母题”。但如果我们把自我本体全面沉浸其中,让诗的情绪(其实很多是非诗的因素)掌控自我,而不是自我掌控诗,这就非常危险!
当前,恰恰就是如此!最起码,从我的角度上讲,就是如此。从个人心力上讲,我肯定是要“警醒”的!
在这种时候,很有意思,“幽默智性”的诗人往往不会被情绪左右。这真得很明显!
一个值得所有诗人思考的问题!
(马亚坤.2022.04.11.上海)
标签:apartments, body, daughter, dentist, dependance, disease, economics, 赵克强, family, health, language, life, men, money, NPC, real estate, relationship, relationships, society, teeth, villa, women, Zhao Keqiang,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April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Uncategorized,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10, 2022

Qu Youyuan
TÜR- & TORGEPLAUDER
Holztüren sind aus Holz,
Eisentüren sind nicht nur aus Eisen.
Und das Tor des Gerichts?
Die Tore der Reichen, der Armen, des Frostes?
Und das Tor der Leere
oder das leere Tor, das Tor der Stimme, das heißt die Höhe, das Tor der Gemeinheit…
Und dann “Am Linken Weg Daneben das Tor”, ein Roman. Und vor der Tür kehren müssen, als Ausgestoßener.
Und besonders wer wem
alle Türen öffnet, professionell.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君儿读诗:http://www.weinisongdu.com/shareOpus?id=57951763&promote_id=957250
《新诗典》小档案:曲有源,1943年生,男,汉族,吉林省怀德县人,祖籍山东蓬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现居家写作,每日笔耕不辍。著有诗集《爱的变奏》、《句号里的爱情》、《曲有源白话诗选》、《曲有源绝句体白话诗集》、《删繁就简》。诗歌《关于入党动机》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1979-1980);诗集《曲有源白话诗选》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2020年获首屆創世紀現代詩獎。
伊沙推荐:曲有源先生今年79岁,在本典之中,自然还有更高龄的写作者留下过记录,但像他写得这么勤写得这么满的高龄写作者却只有他一个。在中国内地,40后诗人到80岁四下一望已无同代人,50后将会有一个小组,彻底改观须待60后。于是曲成了一面镜子,照着我们。本诗似乎比以往又添了现代的因子,致敬!
况禹点评《新诗典》曲有源《闲话门料》:近十年来有一个词——“正能量”,被媒体用得烂俗,而且许多时候看着听着都像反话。本诗如用该词作评,则完全恢复了本来的词意。
读曲有源《闲话门料》|雪也
这是一首40后老诗人的作品,运用发散思维,也让人脑洞大开。题目是闲话门料,所谓门料,就是构成门的材料。第一节,是实写,是铺垫,是形而下。下面四节,都是敷衍开来,都是形而上,都是抽象之门。涉及的范围,很广,也跟驳杂,也让人深思。据说某地政府大门,被建筑物挡着了,上下班,公务人员都是从两边侧门进出的,于是坊间就有旁门左道的噱语。最后一节,讽刺意味更浓。中国是人情社会,讲究的是关系和人情,于是就有方便之门。总体来看,这首诗第一节可以看做是原点或起点,后四节,都是射线,内容丰富而深刻。

标签:alone, avenue, cold, door, fairytales, frost, gate, help, iron, language, literature, memory, NPC, organisation, people, poor, profession, Qu Youyuan, rich, tale, trade, tradition, way, wood, words, 新世纪詩典, 曲有源
发表在 1940s,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9, 2022

Li Yan
FRÜHLING, TAG-UND-NACHTGLEICHE
Zwei Tage verhüllt und verrührt Himmel und Erde der gelbe Wind,
das ist der Sandsturm, der Staub und der Smog.
Am dritten Tag erbarmt sich der Regen,
zuerst einen Tag Nieseln,
dann einen Tag mäßiger Regen,
dann drittens Schneeregen.
Nach dem Mittagessen weht dichter Schnee,
zu Mittag drehen alle die Scheinwerfer auf.
Und am vierten Tag klarer Himmel zehntausend Meilen.
Auf einem Hang Pfirsichblüten am Föhrenwald.
Vor elf Jahren hab ich mit lahmem Fuß
13 Stämme gezählt.
Jetzt zähl ich dreimal, es sind vierzehn!
Mein Hirn war elf Jahre lahm!
2021-03-20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伊沙推荐:春分过去不久,当时各平台几乎都有专题小辑,我们没有合适的,就没有推,现在补上。我敢说老李岩这一首,可以秒杀众诗无商量,《新诗典》的自信就在于诗强,一方面是同行信任我,把最好的投给我;另一方面是我不会辜负他们信任,几乎把把选得准。本诗在这个小半月中也当属上品。
况禹点评《新诗典》李岩《春分》:描写极见功力(当然不完美,我先不说,别人暂时也看不出来),惊艳处在结尾——一个诗人对发现的偏执—真挚,让人叹服。
【亚坤评诗】
春分
作者|李岩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真是一首好诗!
味道独特极了!
尤其是全篇的叙述、生命动力、智性反思和诗歌结构的“排兵布阵”!
这首诗的标题叫——“春分”。
春分在中国传统诗学语境中,基本都与“生命生发”相关联。
这种类型的古典诗歌数不胜数。这首当代诗也不例外。
细读本诗,尤其作者内部释放出来的智性因素和生命回望,让我基本确认它是在写“命”。生命的“命”,记忆的“命”,生活的“命”,时间的“命”,心灵的“命”。
这首诗的语言和形式都很好!诗歌语言层层推进,一步步剥离“诗歌身体”,直到最后三行,彻底抵达“诗核心脏”(时间、命运和生命的沉思)。
叙述非常稳,语言丰富,有弹性。
细节很清晰(老黄风、沙尘暴、小雨、中雨、雨夹雪、鹅毛大雪、晴空、松树林、桃花等等)。可谓层层推进,以时间线索为引子,步步稳扎稳打,最终直达“诗歌心脏”。
尤其后三行。写诗的人都知道——诗歌写作一般都是开头难“进入”,收尾难“飞升”。
而这首诗,结尾做得尤其好!真正把前面的铺垫支撑了起来!
一首智性之作,生命沉思之作,时间回望之作,个体反思之作。
(马亚坤.2022.04.09.上海)
黄平子读李岩《春分》
——《新世纪诗典》4023
春分
李岩
两天浑天浊地的老黄风后
其实是沙尘暴,也叫尘霾
是三天慷慨的雨水
头一天小雨
第二天中雨
第三天雨夹雪
午饭过后,鹅毛大雪纷飞
正午时分,街上的车都开着灯
第四天晴空万里
一上坡,就看见松树林的桃花亮了
十一年前,我瘸腿数过十三棵
刚才数了三遍,是十四棵
我脑子瘸了十一年呀
2021.3.20
黄平子读诗:“两天浑天浊地的老黄风后”,“两天”,写时间长。“浑天浊地”,写能见度差。“老黄风”,就是下一句说的“沙尘暴,也叫尘霾”。“是三天慷慨的雨水”,承第一句。“慷慨”既写下雨时间长,也写雨大,雨多。“头一天小雨/第二天中雨/第三天雨夹雪/午饭过后,鹅毛大雪纷飞/正午时分,街上的车都开着灯”,具体写“三天慷慨的雨水。前两天略写,第三天详写。“鹅毛大雪纷飞”,正面描写雪大。“正午时分,街上的车都开着灯”,侧面描写雪大。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春寒料峭吧。“第四天晴空万里”,春天的天气,孩子的脸。“一上坡,就看见松树林的桃花亮了”,点题。桃花是春天的使者。桃花开了,春天就来了。“亮”不仅写出了桃花之盛,还写出了桃花的之净。这是春风的桃花,雨雪已经洗净了昨日的尘霾。“十一年前,我瘸腿数过十三棵”,回忆。瘸腿是一个细节。“刚才数了三遍,是十四棵”,两次看桃花,两次数树,两个不同的状态,两个不同的结果。“我脑子瘸了十一年呀”,神来的调侃!腿瘸有好时,脑瘸冇药医。
2022年4月9日19点44分
标签:blossoms, body, brain, foot, health, lame, leg, Li Yan, memory, NPC, people, rain, sandstorm, sky, sleet, snow, spring, trees, weather, 新世纪詩典, 李岩
发表在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1,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arch 2021,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8, 2022

Jiang Tao
MEINE WINTEROLYMPIADE
Meine Winter-Olympiade,
da waren 9 Pop-up-Fenster,
die melden die Goldmedaillen für China,
sonst ist mir alles auf die Nerven gegangen.
2022-02-20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新世纪诗典第12季,NPC4月9日,4022首,1243人。第28个蒋涛(北京)日
《新诗典》小档案:蒋涛,1969年2月生于西安,诗人作家编剧导演,居北京。1990年于西外因伊沙写诗,1991年被伊沙推荐在《一行》发表。第四届亚洲诗人奖大奖、第五届李白诗歌奖铜诗奖得主。《新世纪诗典》十大60后诗人,常春藤诗人。出版诗集《雾都孤儿》等。
伊沙推荐语:在家门口举办的冬奥会成了诗的冷门题材,并非全是由于诗人大多不爱体育之故,还有爱戴有色眼镜的原因(题材被分成三六九等)。蒋涛是没有被异化的正常人,脑子里没有那些个劳什子,他写他的冬奥,诗中有高科技带来的好玩。
况禹点评《新诗典》蒋涛《我的冬奥》:弹窗过于活跃是近年微软系统电脑的常态型困扰(最近也正折磨着我),冬奥则是非常态型主题,这两个东西发生碰撞,本身就是一件奇事。这一次,蒋涛羚羊挂角式的思维,又为我们上演了它接地气后的惊喜。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蒋涛《我的冬奥》:读到本诗才突然想起来,二月份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已然成为过去,竟然没见几首与此相关的诗歌。今天读到这首诗无疑是一种惊喜,诗作从一个侧面写出了作为网络用户对弹窗儿的切身感受。由最初带给人的新奇感,到现在对用户所形成的诸多困扰。用户们普遍都对这种强迫式的广告形式很厌恶,既影响了访问者的上网速度,同时还会有很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而我对弹窗“唯一不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它会“告诉我中国得了金牌”,也可看出“我”对冬奥会的关注,甚至还有一种欲说还休的归属感,态度客观而又真实,足见诗人心胸的坦荡与豁达。
张小云读蒋涛《我的冬奥》
好吧,是蒋涛的冬奥
因为看到诗中“唯一”一词
我也有了眼睛一亮的“不反感”
这让我很快闪到高中读到的
子集交集并集差集补集这一堆集合概念
又想起后来碰到的集合必存唯一
第一元素最后元素唯一后继唯一前驱
谁是谁的那啥谁是谁的唯一
这些我连看都看不进去的结构
说真的,除了金牌,它是谁的冬奥
北京和张家口的朋友们也说没弄明白
回过神说句话:蒋涛这4句诗
集合起来有点狠
2022.4.8
读蒋涛的诗《我的冬奥》有感 | 亚黎
诗题《我的冬奥》与文中“我的冬奥”
可能不是一个意思
文中的会不会是冬奥网页的标题名
看到中国得金的心情
才应了诗题的内涵
一个屏幕上同时出现9个弹窗儿
照常理会很烦人
但受一颗中国心的促使
忽略了
2022.4.8
标签:china, computer, country, 蒋涛, feeling, feelings, gold, home country, Jiang Tao, medal, nerves, NPC, olympic games, online, people, pop, skiing, sports, window, windows, winter,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60s, 1969,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Februar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8, 2022

WANNA FIGHT?
You think
you have to say what’s right.
So you write
sodden poetry.
No one has to say what’s true or not.
If you have a feeling
you can write how the war is absurd,
how people suffer.
You can write what you feel.
You cannot write
what people should think.
Yesterday I told a friend
a story from the year 2000.
I was in Xinjiang,
spent the night in Kashgar.
In the lobby at the hotel,
someone screamed:
Wanna fight?
In several languages,
including Chinese.
Huge guy,
not a bad fighter.
Some people tried,
couldn’t get past him.
I said something,
don’t remember exactly,
maybe let’s sit down,
have a drink.
He calmed down a little,
sat down with me, told me his story.
He was from Kazakhstan,
going back and forth
buying and selling,
had been on the road for many years.
He spoke Russian at home.
At that time Putin had just come to power.
He really liked Putin,
Putin would reinstate the Soviet Union.
We were sitting and talking,
sometimes he would get up
to see if anyone
would want to fight him.
Calming down
was a process.
I remember feeling
he was very direct,
I could respect him.
At the same time
I was hoping no one would get hurt.
I respect him,
like every ordinary person.
He is a person,
his Putin is a fantasy.
A rather funny fantasy at the time.
You are an ordinary person,
you tell me your fantasy,
I don’t get mad at you.
You think a poet
has to tell you what’s true.
On the contrary,
you can say what you feel,
what’s in your heart.
Some say it well,
it gets very moving.
If you take your fantasy
to tell people
what you think is right,
I’d rather have that guy
who wanted to fight.
MW 4/5/22 in Chinese,
English version 4/9/22

WILL RAUFEN
du glaubst
du musst sagen was richtig sei
deshalb schreibst du
schlechte gedichte
niemand muss sagen was stimmt oder nicht
wenn du das gefühl hast
kannst du schreiben wie absurd der krieg sei
wie hilflos die leute
du kannst schreiben was du spürst
du kannst nicht schreiben
was irgendwer denken soll
gestern hab ich einem freund
eine geschichte erzählt
im jahr 2000, vor über 20 jahren
war ich in xinjiang unterwegs,
nicht weit von pakistan
hab in kashgar übernachtet
im hotel in der lobby
hat auf einmal einer geschrien
wer will mit mir raufen?
in mehreren sprachen
auch auf chinesisch
ein grosser kerl,
wahrscheinlich betrunken
nicht schlecht im raufen,
ein paar habens versucht
ich hab mit ihm geredet,
vielleicht hab ich gesagt,
trinken wir was zusammen
er hat sich hingesetzt und erzählt,
er sei ein händler aus kasachstan,
er lebe schon viele jahre auf reisen,
kaufen und verkaufen
in seiner familie spreche er russisch
putin war damals erst grad an der macht
der raufende händler
war sehr für putin
putin werde die sowjetunion wiederherstellen
wir sind gesessen und haben geredet
manchmal ist er noch aufgestanden
er hat sehen wollen
ob noch wer bereit war zu raufen
es hat länger gedauert
es war ein prozess
ich hab das gefühl
er war sehr direkt
ich kann ihn respektieren
gleichzeitig hoff ich
dass niemand verletzt war
ich respektier ihn
ich respektier alle gewöhnlichen leute
hoffentlich
er ist ein mensch
sein putin ist seine vorstellung
damals eine eher lustige vorstellung
du bist ein gewöhnlicher mensch
du erzählst mir was du dir vorstellst
ich reg mich nicht auf
du glaubst ein dichter
muss sagen was richtig sei
ich mein im gegenteil
du kannst von deinen gefühlen erzählen
was du auf dem herzen hast
manche können das sehr bewegend
wenn du deine vorstellung nimmst
und allen sagst was stimmt oder nicht
dann hab ich noch lieber
den raufenden händler
MW auf Chinesisch am 5. April,
auf Deutsch am 6. April 2022

《想打架》
维马丁
你以为
你需要讲道理
所以进来
你写得不好
没有人需要讲道理
诗人有感觉
可以写战争的荒谬
可以写平民的无助
可以写自己的感觉
不可以写
应该想什么道理
昨天跟朋友
讲一个故事
2000年,二十多年前
我在新疆旅行
在喀什过夜
旅馆一楼
突然有人喊
谁跟我打架?
用两三种语言
也包括中文
他身体很大
也许喝醉了
打架还可以
有几个人试试
打不过他
我跟他说话
不记得很清楚
也许说我们坐下
一块喝一杯吧
他安静下来
坐下跟我讲
他是哈萨克人,
做生意多年了
跑来跑去做买卖
他的家庭讲俄语
那时候普京刚上台了
那个人说
他挺喜欢普京
普京该恢复苏联
我们坐着讲话
有时候他还站起来
看看有没有人
想跟他打架
安静下来
是慢慢的过程
回忆里我觉得
这个人很直率
可以尊敬他
同时候希望
打架没有人受伤
我尊敬他
尊敬所有碰到的普通人
他是人
他的普京是幻想
那时候是有点可笑的幻想
你当普通人
你讲你的幻想
我不跟你生气
你以为大诗人
都需要讲道理
我觉得刚刚相反
可以讲你的感觉
可以讲你的心情
有的人讲得非常感动
如果拿你的幻想
给大家讲道理
你还不如那个
想打架的人
2022.4.5

记录
维马丁
一条很长很长的桌子
只有一个独坐者
他死了
也许这是最后的记录
也许其他的记录都丢了
以后谁看
还真的难说
2022.3.29 晚上于维也纳

RECORD
A very long table.
One lone guy
sits at one end.
He’s dead.
Maybe this is the last thing recorded.
Maybe all other records are lost.
Hard to say
who is going to watch it.
MW 30/3/22

AUFZEICHNUNG
Ein sehr langer Tisch.
Ein einsamer Kerl
sitzt an einem Ende.
Er ist tot.
Vielleicht ist das die letzte Aufzeichnung.
Vielleicht sind alle anderen verloren gegangen.
Schwer zu sagen
wer sie anschauen wird.
MW Chinesisch 29. März 2022, deutsche Fassung 5. April 2022

GEDICHTE SCHREIBEN
Gedichte schreiben ist keine Schule,
es ist ein Spiel für zwischendrin.
Schreiben ist nicht etwas begründen,
Gedichte sind grundlos.
Manche haben Regeln,
Regeln des Klanges,
eine Stimmung für die Musik.
Klang und Bedeutung sind nicht zu trennen.
Im Kern des Gedichts steckt dein Gefühl.
Dein Gefühl, wenn dus schreibst,
dein Gefühl, wenn dus liest.
Dein heimlicher Spaß außer der Schule,
deine diebische Freiheit.
MW Chinesisch März 2022, deutsche Fassung 5. April 2022

Picture by Xing Hao 邢昊
写诗
维马丁
写诗不是上课
是课外的游戏
写诗不是讲道理
诗没有道理
有的诗有规则
声音的规则
音乐的调律
意思和声音是分不开的
诗的核心是你的感觉
作者的感觉
读者的感觉
给你偷偷的
课外的乐
偷偷的自由
2022.3

Picture by Xing Hao 邢昊
LIEBESGESCHICHTE
Gestern hier in der Klasse
hat jemand gesagt,
Gedichte Schreiben sei grundlos.
Heute werden wir diskutieren
warum diese Annahme
völlig grundlos ist.
Werfen wir einen Blick
auf das Buch der Lieder,
aufgezeichnet um 500 vor unserer Zeitrechnung.
Darin sieht man ganz deutlich
den Stand der Gesellschaft,
die Situation der Zentralebene.
Schauen wir noch
auf andere Kulturen,
zum Beispiel sumerische
oder ägyptische alte Gedichte,
die sind von Gesellschaft und Religion
überhaupt nicht zu trennen!
Ich glaub hier in der Klasse
hat noch jemand gesagt,
durch dreitausend Jahre
seien im Buch der Lieder
die Liebesgeschichten
immer am beliebtesten gewesen!
Das sei ähnlich wie mit dem Hohelied
in der hebräischen Bibel!
Liebesgeschichten
als Liebesgeschichten
sind völlig grundlos!
Gut, Schluss für heute,
morgen schreiben wir Prüfung,
ihr müsst euch gut vorbereiten!
MW Chinesisch März 2022, deutsche Fassung 7. April 2022

爱情故事
维马丁
昨天上课
有同学说
诗没有道理
今天我们好好讨论
无道理说法
为什么无道理
你们看诗经
是不是反应
社会的状态
九州的局势
那么看看
其他的文化
中东古老诗歌
不是跟那边
那时候社会宗教情况
都分不开的?
好像还有同学
说诗经里
读的最广
三千年下去
仍然还都是
爱情故事
跟圣经雅歌
同样的局势
爱情故事
当爱情故事
多么无道理!
好,时间到了
今天下课了
明天有考试
要好好准备!
2022.3

EIGENE AUFZEICHNUNG
Hoffentlich hat jeder gern keinen Krieg,
hoffentlich hat jeder gern keinen Streit.
Ich muss nicht unbedingt sehr viel schreiben.
Deutsch zwei Gedichte, Englisch zwei Texte,
noch ein paar Chinesisch ist schon genug.
Manche Wut muss ich nicht wieder herzeigen.
MW April 2022, zuerst auf Chinesisch

自己的记录
希望谁都宁可无战争
也宁可无吵架
自己写了少点好了
德语两首,英语两首
中文几首已经很好
有的气话不用再宣扬
2022.4

天气愚人节
维马丁(奥地利)
我们这里
在奥地利
一直到昨天
雨水太少
一直太干燥
都几个月了
受到大西洋
等等的影响
好像中国这几个月
雨水不少,下雪很多
如果你本来就觉得
北约近二十几年
在南斯拉夫等等方面
不一定很成功
要不说非常糟糕
也许你觉得欧盟一样
那么如果官方媒体
说欧洲下雨下雪很厉害
整个北约一直都下雪
都几个月了
你相信吗?
奥地利不属于北约
奥地利对俄罗斯
对苏联
对南斯拉夫
有很复杂的历史
很复杂的关系
这几个月到底怎么样?
我们这里不下雨
一直到昨天
而且没有人
制裁古典音乐
除了本来
不喜欢古典音乐的人
你想相信啥
跟这里的情况
也许完全不符合
那么整个欧洲
整个欧盟
整个北约美国西方天下
都制裁古典音乐吗?
会吗?
近几十年
到底谁一直都相信官方新闻?
二战时候
犹太人和纳粹
都热爱贝多芬、
莫扎特、舒伯特
欧洲等等
没有人制裁俄罗斯音乐
纽约也没有
有一个指挥因为他一直
非常支持俄罗斯领导
现在不受欢迎
这也很可惜,俄罗斯指挥
对俄罗斯音乐感觉很好
就这样而已
那么现在这里的天气
我跟你说
你相不相信?
2022.4.1

PARENTS
what did we have ten years ago?
what did not have ten years ago?
we had everything
we must have lacked something
where did we screw up?
where did we succeed?
some things I know
some things I don’t know
it was yesterday
it was long ago
MW March 2022

父母
我们十年前有什么?
我们十年前缺什么?
我们曾经拥有一切
我们一定是缺失了什么
我们在哪里搞砸了?
我们在哪里成功了?
有些已知
有些不知
那是昨天
那是很久以前
维马丁 2022 年 3 月
石见译

《世界日》
世界喷嚏日
世界咳嗽日
世界窒息日
世界精疲力尽日
世界伤痛日
世界遗忘日
世界之日
阳春
或秋日
维马丁2022 年 3 月 20 日
3/20/2022 石见译

WORLD DAY
world day of snot
world day of coughing
world day of short breath
world day of exhaustion
world day of pain
world day of forgetting
world day
of spring
or fall
MW March 20, 2022

标签:aggression, April Fool's Day, asia, brawl, buying, children, computer, countries, 石见, 维马丁, daughter, day, days, drink, drinking, East Asia, Europe, family, feeling, feelings, fight, fighting, fights, forgetting, freedom, friendship, history, hotel, Kashgar, key, life, literature, lobby, love, Martin Winter, meeting, meetings, memory, money, NPC, online, parents, peace, people, poetry, poets, reading, record, recording, records, religion, sad, sadness, school, selling, Shi Jian, society, spring, stories, story, trade, translation, travel, truth, violence, war, weather, world, writing, Xinjiang
发表在 1960s, 1966, 1970s, 1980s, 1989, 1990s, 2000,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February 2022, March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Yi Sha, 新世纪诗典, 伊沙 | Leave a Comment »
4月 7, 2022

Jianghu Hai
GEHEIMNIS
Vaters kleinen Geheimschrank
haben wir Jungen gemeinsam aufgemacht.
Mit fiebrigem Blick und flinker Hand
hab ich mir wie der Blitz was geschnappt.
Nach dem Brauch im Dorf
verbrennen wir Vaters Sachen vorm Tor.
Das Feuer schlägt hoch,
ich werf hinein, was ich geschnappt hab.
Sie machens genauso,
niemand hat mich gefragt,
was ich mir gegriffen
und wieder verbrannt hab.
März 2022
Übersetzt von MW am 7. 4. 2022

伊沙推荐语:江湖海近期屡有选空,也留下了掉轮记录,一则是在诗的形式上躺得太平,二来自恋过度自信满满而不思,这一首例外,但也很难说是自觉的产物,只是亲人离世冰冷而强大的事实把一个独特的发现硬塞给了诗人,我由于刚经历过同样的事,所以能洞悉。
况禹点评《新诗典》江湖海《秘密》:读至诗末,发现内容如题,带出了悬疑和神秘感。我国地大,民俗的种类、层次与内涵都颇丰富,而且事关家长,读者读了也不好妄猜。但本诗也因此成了,它的切入点是生命的离去,但指向的依然是生。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江湖海《秘密》: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就在于其不为人知的隐蔽性。所以父亲小密柜里被我抓住之后,又扔进火堆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就无从知晓了。然而也许正是这样的仪式或风俗,才能体现对逝者最大的尊重,让秘密永远尘封于历史的烟尘中,使秘密真正成为秘密。也使诗歌也蒙上了一层迷离而神秘的色彩,诗歌最后家人们的“心照不宣”,反映了亲人之间的理解与默契,在父亲离世这样悲情的气氛中透出阵阵暖意。
江湖海:荣幸进入新世纪诗典新季先遣团。此为第三十首,三十而立,诗歌已立,从汉语诗歌第一品牌而立。感谢伊沙兄,感谢新诗典!
马金山|读江湖海的诗《秘密》的十一条:
1、诗在事实之中;
2、唯有诗,才是事物的金子;
3、江湖海,60后,湖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9年起发表诗歌、小说、散文、评论1000多首(篇)。出版个人专著20余部。现居广东;
4、江湖海的诗,对日常生活化描述的东西非常多,题材极为丰富,内容涉及面广泛,不仅关乎到生命的内涵,还涉及到瞬间的顿悟,互照现实,又独自成史;
5、本诗以特定的环境和背景,写下了较为复杂而深刻的生命体感,清晰的语言之中,饱含着沉重的情绪与神秘气息,察觉到无以复加的内心觉知;
6、诗一开头,直面现场,不仅将一连串的动作呈现出来,而且还把一个具体的细节,处理得奇妙而深入,言轻而意深;
7、诗中将一种在场写得细致入微,既凸显地方性风俗民情,又充实着隐秘的东西,让人察觉到人性的真相和背后的故事;
8、最后部分,“我”的举动,构成了诗意的另外一种可能与感觉,并由此挖掘出微妙的变化和活脱脱的现实与人性;
9、诗的标题,已然成为内容的本质与核心,将事物的一切精要含入其中了,既有指向性,又有隐秘感;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踏实的记录生活,就是完整的还原世界”;
11、人性之诗、现场之诗、隐秘之诗。
标签:death, family, father, fire, funeral, habits, heritage, Jianghu Hai, memory, NPC, people, possessions, Qingming, ritual, secret, secrets, tradition, village, 新世纪詩典, 江湖海, 清明
发表在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arch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江湖海 | Leave a Comment »
4月 7, 2022

Yi Sha
TRAUM 1494
Gewittertag
Nur ein Schirm ist übrig
Aber da sind zwei Leute,
ich und ein früherer Freund.
Er spannt den Schirm auf,
ich geh unterm Schirm,
wir gehen und schweigen
auf dem ganzen Weg.
2018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2

Yi Sha
TRAUM 1510
Ich bin
ein jüdisches Kind
und versteck mich in jedem Eck,
das es im Traum gibt
und fühl mich immer noch
nicht sicher.
Erwacht
fühl ich noch weniger sicher.
2018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2

Yi Sha
TRAUM 1538
Meiner früh verstorbenen großen Schwester
(vielleicht in Wirklichkeit die früh verstorbene Tante?)
wird in der Unterwelt vor dem Richter gewährt
sie darf wiederkehren,
sie darf wieder leben.
Sie hat abgelehnt
und diese Chance weitergegeben,
an den Dichter Lu Xun.
Der große Meister lebt also länger,
er wird 71
und schreibt seinen weltberühmten Roman:
„Dinocruta, die Riesenhyäne“.
2018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2

Yi Sha
TRAUM 1541
Poesiefestival in einem Hotel,
heute Abend gibts einen Ball.
Zhong Dao sagt:
„Wir haben zuwenig Damen,
ruf Chen Hong an!“
Ich sag: „Sie schreibt keine Gedichte,
das geht nicht!“
…
Chen Hong,
meine Spielkameradin, als ich klein war,
im Traum will ich sie noch beschützen.
2019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2
Yi Sha
TRAUM 1542
Ich schwimme oben in einem Strom,
über mir am Himmel ist noch ein Strom.
2019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2

Yi Sha
TRAUM 1595
Äxte stecken weithin in der Erde.
Jede Axt
ist ein Grabstein.
Jeder Stein ist voller Namen
von den Erschlagenen.
Auf jeder Axt.
2019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2

Yi Sha
TRAUM 1660
Ich geh mit der Mutter zusammen,
sie geht schnell,
ich geh langsam.
Sie wird vor meinen Augen
in den Strom von Menschen hineingezogen.
Um sie noch zu erwischen,
muss ich auf eine Mauer klettern
und oben weitergehen.
Als ich sie eingeholt hab,
kann ich nicht gut hinunter.
Die Mutter schreit,
um mich vom Springen abzuhalten.
2020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2

Yi Sha
TRAUM 1698
Seltsames Gedicht.
Die Zeilen berühren
ist wie in der Nacht
eine Hand ergreifen,
mit lauter Haaren.
2020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2
Yi Sha
TRAUM 1695
Der Traum letzte Nacht
ist wie die Mondkuchen
vom Mondfest im Jahr 2020.
In der schwarzen Bohnenpaste
mit grob gemahlenem Zucker
steckt ein kaltes Herz
aus bitteren
Mandeln.
2020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2

Yi Sha
DAUERFEUER
Sie kennen ihr ganzes Leben
nur was auf dem Tisch liegt,
nur dieses Prinzip.
Abgesehen davon
sind sie keine Menschen.
Februar 2022
Übersetzt von MW im Februar 2022
《点射》
伊沙
他们一辈子
就懂桌面上
这点道理
除此之外
不是人
2022.2.24
Yi Sha
ICH FÄLSCHE KAFKAS TAGEBUCH
Tigerjahr 22, 24. Tag
Vormittag, Russland-Ukraine Krieg ausgebrochen
Nachmittag, Fußball
Februar 2022
Übersetzt von MW im Februar 2022
《仿卡夫卡日记》
伊沙
壬寅虎年,正月二十四
上午,俄乌战争爆发
下午,踢球
2022.2.24
Yi Sha
FRIEDEN UND KRIEG
Der ukrainische Sportler,
der letzten Monat
bei der Olympiade in Peking
einen russischen Sportler
so herzlich umarmt hat,
der ist jetzt auf dem Schlachtfeld gefallen.
Ich kann nicht garantieren,
ob diese Nachricht stimmt.
In einem Roman
so etwas zu schreiben
würde mir etwas
künstlich vorkommen.
Aber das beeinflusst nicht
mein Gesamturteil
von diesen Jahren der Pandemie:
Die Köpfe der Menschen
sind vom Virus vergiftet.
Was früher da war,
wird zusammengepresst
und in eine Dose gesteckt,
inklusive Frieden und Krieg.
2022-03-08
Übersetzt von MW am 8. März 2022
《和平与战争》
伊沙
上个月
在北京冬奥会上
与俄罗斯选手
热烈拥抱的
那个乌克兰选手
战死在战场上
我不敢保证
这条消息是真的
假如小说里
这么写
我会觉得
有点假
但这不会影响
我对大疫之年
所做的整体判断
人类的头脑
被病毒毒坏了
往常的一切
都被压缩了
被压进一个罐头中
包括和平与战争
2022.3.8

Yi Sha
BLICK AUF DIE LEUTE
Ein Krematorium in Kiev,
Urnen
in einer Ecke,
niemand holt sie ab.
Die Kirchenglocken
läuten pünktlich,
das macht nicht der Priester,
das machen die Menschen.
März 2022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2
Yi Sha
TRAUM 1934
Mach mir immer noch Sorgen wegen der schlechten Note in Chemie.
Mach mir immer noch Vorwürfe,
weil den Schal verloren hab, den mir die Mutter gestrickt hat.
Im Traum in den Bergen ist ein Regenbogen,
dort kann ich in die Kindheit.
März 2022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2
《梦(1934)》
还在为化学成绩不佳而焦虑
还在为搞丢了
母亲亲手织的毛围脖而自责
梦境仿佛山峰之间的彩虹
让我回到了少年时光

Yi Sha
RITUS
Am Friedhof ist alles streng verboten,
Papier verbrennen, Feuerwerkknallen.
Am Friedhofstor
verkauft jemand Popcorn.
Eine Weile, dann Peng!
Eine Weile, dann Peng!
Bald sind es
21 Schuss Salut
für alle Seelen.
Ende März 2022
Übersetzt von MW Ende März 2022
仪式
伊沙
墓园严禁
烧纸、放炮
墓园门口
有人卖爆米花
过一阵儿嘣一声
过一阵儿嘣一声
便是为所有亡灵
鸣放的二十一响
礼炮

标签:afterlife, animals, aunt, cemetery, ceremony, childhood, clothes, death, dinosaurs, dream, dreaming, dreams, fake, family, father, fireworks, food, forbidden, history, hyena, Kafka, knitting, life, literature, Lu Xun, lunar calendar, lunar data, memory, moon cakes, moon calendar, moon festival, mother, news, novel, olympic games, paper, peace, people, poetry, popcorn, rainbow, ritual, rules, salute, shawl, sister, soul, souls, underworld, vendors, war, yi sha, 伊沙
发表在 1940s, 1950s, 1960s, 1966, 1970s, 1980s, 1989, 1990s, 2000s, 2010s, 2018, 2019, 2020, 2020s, 2021,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February 2022, March 2022, Middle Ages, poetry, Prehistoric times, Translations, Yi Sha, 伊沙 | Leave a Comment »
4月 6, 2022

Jun Er
KLEINE SCHWESTER WIRD NICHT GELESEN
ich komm aus dem tempel
eine frau mit kopftuch im mittleren alter
ruft mich an
“kleine schwester lass dir lesen!”
hehe, was mir zustoßen soll
ist mir ungefähr schon zugestoßen
die kleine schwester lässt nicht lesen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伊沙:新世纪诗典第12季,NPC4月7日,4021首,1243人。第34个君儿(天津)日
《新诗典》小档案:君儿,1968年生,大学习诗,98正式写作。先后出版诗集和评论集11种。荣获“新世纪十大诗人奖”、“《新世纪诗典》李白诗歌奖金诗奖”、“亚洲诗人奖”、“第二届中国口语诗银舌奖(最佳诗人奖)”、“谷熟来禽桂冠诗歌奖”等荣誉。感谢伊沙先生12年来,使我第34次登上这全球唯一的最好的诗歌平台,他金子般的推荐语也一直是我写作的指南与方向。
伊沙推荐语:"淡妆浓抹总相宜",君儿好诗,多出"浓抹",抒情诗人出身嘛。所以此次选稿,一见此诗,我立马相中,这可是淡妆,甚至是素面,一下子丰富了她,在这个小半月中,当属上品。
徐江点评《新诗典》君儿《妹妹不看相》:有层次、有生活厚度、又有态度的一首诗。尤为难得的是——作者没有固守于凝重,而是采用了幽默的口吻。
侯马:该经历的
差不多都已经历
瞬间想起君儿诗里的许多场景
阅读君儿的许多感受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君儿《妹妹不看相》:相面可以称作是一项民间艺术,或者民间技术,至于其是否科学尚未有定论,准确与否也全凭个人感觉。看相的目的也无非是要知命而为,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能做长远的规划。对于一个人到中年,已是看尽人间冷暖,并富有人生智慧的女诗人来说,自然不需要别人在一旁指点江山,正如诗中所说“嗬嗬该经历的/差不多都已经历”,诗人的自信与诙谐如在眼前,既不失礼貌,又机智幽默,不由得令人心生敬意。
【亚坤评诗】
妹妹不看相
作者|君儿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写生活、命运、人生际遇等重大问题的诗,究竟该怎么写?
有的人依靠独特的情感体验取胜。有的人依靠丰富的细节取胜。有的人依靠特别的素材取胜。可谓不一而足。
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可以说在口语的基础上,开拓了另一种让人惊奇的写法。
本诗的标题为——“妹妹不看相”。
“看相”是此诗一个很核心的“诗点”。从传统文化语境上看,“看相”本身牵涉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从诗的角度讲,“看相”可以拉深、拉大诗歌背后的“精神语境”。
“内容意味”很值得读者揣摩。
在本诗中,“看相”最本质的指向,我以为那就是“命运”。也就是“算命”!
从诗核上讲,作者本质上想探讨的就是“自我命运的回望、体味和确认”。
由于作者在非常轻松,毫无发力感的语言叙述中,带着幽默与自嘲拒绝了“看相”。
且自说“该经历的/差不多都已经历/妹妹不看相”。
我们由此能深度体会到作者轻松的语言背后那“复杂的生命况味”!
虽然,作者没有说自己生命的故事或体会,但无数的“精神内容”仍在这首诗中体现了出来。那是一句包含多么丰富内容的“嗬嗬”啊!
这是典型的以“轻”打“重”。毫不发力,又力重千钧!
对于写诗的人来讲,基于我的经验,写很重的诗,情感植入其中,内力喷薄,很难!
但写得很轻,内容释放很松弛的诗,一定意义上,更难!
如果再能带着一点幽默,则更难矣!
说到底,这和心性的修炼、内控和释放相关联系!
这首诗,就是如此!一首质感非常特别的好诗!
(马亚坤.2022.04.06.上海)
马金山|读君儿的诗《妹妹不看相》的十一条:
1、无趣的是人,而不是经历;
2、写出自己的人生,不只是经历,而这些留下的痕迹,更加值得信赖与珍视;
3、君儿,1968年生,大学习诗,98年正式写作。先后出版诗集和评论集11种。荣获“新世纪十大诗人奖”、“《新世纪诗典》李白诗歌奖金诗奖”、“亚洲诗人奖”、“第二届中国口语诗银舌奖(最佳诗人奖)”、“谷熟来禽桂冠诗歌奖”等荣誉;
4、君儿的诗,多重题材,多种风格,有的写得厚重、疼痛,有的写得轻松却不乏幽默风趣,让生活充满了活力,构成了全新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
5、本诗以寺庙门口的生活经历为主题,与看相的人简约而轻松的对话,将个人的人生态度直观的表现出来,貌似仅仅是幽默的一句话,而背后写满了复杂而智慧的人生;
6、短短七行,只有一个情景再现,却把一种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一面体现出来了,看似轻松简单,实则暗藏沉重的内容,这是近年来君儿比较拿手的技艺;
7、诗中以简明的笔法,细腻的语言,超脱的个性,表现出内涵丰富的命运之光,即人生的智慧与生命的态度;
8、诗人将标题仍然使用的诗的最后一行,风趣幽默的方式,来诠释个人的态度,轻松而充盈着人生的肌理;
9、全诗看似轻快,仅仅只是一个画面,一组对话,而其中所饱含的东西,足以支撑起一首完整的诗,在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不勉心生无限感慨;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好的角度和生活切面,足以支撑起一首好诗”;
11、人生之诗、经历之诗、记录之诗。
黄平子读君儿《妹妹不看相》
——《新世纪诗典》4021
妹妹不看相
君儿
从寺里出来
戴头巾的中年妇女
叫住了我
“妹妹看相吗”
嗬嗬该经历的
差不多都已经历
妹妹不看相
黄平子读诗:君儿,1968年生,大学习诗,98正式写作。先后出版诗集和评论集11种。荣获“新世纪十大诗人奖”、“《新世纪诗典》李白诗歌奖金诗奖”、“亚洲诗人奖”、“第二届中国口语诗银舌奖(最佳诗人奖)”、“谷熟来禽桂冠诗歌奖”等荣誉。“从寺里出来”,背景。“戴头巾的中年妇女/叫住了我/‘妹妹看相吗’”,俗话说得好:“无事不登三宝殿!”“中年妇女”在寺外拉人算命,可谓生财有道。“戴头巾”是一个细节。“嗬嗬该经历的/差不多都已经历/妹妹不看相”,自我调侃。子夏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小哪吒又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管信哪一条,“妹妹”的命运都不是“姐姐”所能主宰的了的。更何况“天机不可泄露”。嗬嗬!
2022年4月6日21点05分
标签:expectations, experience, fortune, fortune telling, future, Jun Er, life, memory, NPC, past, people, present time, reading, temple, 君儿,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1,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5, 2022

Wu Yulun
“CODA”
Der gehörlose Vater
nimmt den Gesang der Tochter wahr,
so wie es Beethoven gemacht hat:
Stimmbänder spüren mit einer Hand.
2022-03-28
Übersetzt von MW am 5. April 2022


伊沙推荐语:推荐语也可以结构一个小故事:今年奥斯卡颁奖之夜,吴雨伦将最佳新片《健听女孩》片源发到家庭群,并嘱我转发给左右,我知其社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便说:你自己发呀!也不知最终发了没有。然后,他写了本诗。于是,本诗与昨日所推左右之诗形成互文,无意中来了一个"元白对诗",写得很好,当居半月亚军。真好啊,年轻一代冲上来了!
况禹点评《新诗典》吴雨伦《健听女孩》:图像转换语言之妙,体感的传递是本诗成功的核心,细节的语言剪辑见出作者的工夫。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吴雨伦《健听女孩》:诗中深沉而又真挚的父女之爱,读之令人泪眼婆娑。结尾处”失聪父亲”听女儿歌声的细节,既是父女之间独特的沟通方式,也是表达爱的方式,父亲的智慧与女儿的乖巧相得益彰,令人心底流淌出丝丝暖意。
黄文庆读诗:
任何一个生命都无法完全成为自足的孤岛,无法和外界断绝任何往来。
王朔说,中国人哪来的灵魂。他是用绝对的方式描述中国人灵魂的稀薄!鲁迅也有相似的说法。
人首先是物质的,要和世界物质往来;人又是有灵魂的,要和世界灵魂往来。
吴雨伦看了奥斯卡电影《健听女孩》被感动,内心有了波澜,他想起了失聪诗人左右,想起了众生中无数残缺者的悲苦,就写了这首诗。
健听女孩听力奇迹般的好,她更能体会到失聪者的听力给生命造成了多大的空白或者多大的苍白,老天咬他这颗苹果真是太狠心了,咬掉了太大的一块!
健听女孩就让失聪的的父亲按着自己的声带,靠手所能感受到的震动“倾听”她的歌声!
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另一端抵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演奏声从而进行创作,琴弦的振动引起木棒的振动,然后通过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贝多芬这头疯狂的狮子,从上帝的口袋里掏回了被吝啬地没收了的听觉的金币,把声源和听觉接通了,这种方式让人震撼并催人泪下。
这世界上的荒原和沙漠太多了,太辽阔了,我是说美好与美好之间的隔阂和隔膜太多了,因此孤独太多、枯死太多!
此诗写生命、灵魂的自救、他救和互救,多么需要智慧、需要爱!
几个句子之后,藏着明眼人可以发现并解读的宇宙!
诗就是有直觉和巨大感受力者之间的偈子和咒语!
2022.4.5
汪宏宗诗评两篇
1.
读新诗典半月冠军作品左右《怪癖》
伊沙提到诗歌创作者需要有“才、学、胆、识、力”五项品质。其中“胆”,就是指敢于说真话,敢于对自己开刀,敢于坦露自己的心结。左右的这首就是在坦露自己的心结,很坦诚,火候很好,让人感动。
另外,我也在反思什么是怪癖,人为什么会有怪癖,既然是病字头的癖,那就是病态的,我想和每个人成长环境都有密切关系。
左右也教会我们一种方式,做自己的旁观者,意识到自己的癖,接纳它,和它和平相处,偶尔调侃它,就是治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2.
读新诗典半月亚军作品吴雨伦《健听女孩》
吴雨伦看完奥斯卡最佳新片《健听女孩》后,嘱咐其父伊沙将片源转发给左右。吴雨伦写这首诗应该多少有受到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左右影响,所以本诗与左右那首《怪癖》形成互文,也是佳话。我听过左右唱歌,唱那首《斑马斑马》,他就是感受音响的振动,来想象曲子的和音调的,当时的场景很震撼,可惜左右自己听不到他的歌声。
回到本诗,内容很简单,很容易看懂。失聪的父亲通过触摸女儿的声带感受到世界的声音,声音是由振动产生,女儿喉结的振动如何才能转化成父亲可以听见的声音呢?答:爱为媒介。
黄平子读吴雨伦《健听女孩》
——《新世纪诗典》4020
健听女孩
吴雨伦
失聪父亲
用贝多芬的方式
听到了女儿的歌声
——把手放到她的声带上
(2022.3.28)
黄平子读诗:吴雨伦,男,1995年11月6日生于西安,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学专业,现在美国萨凡纳艺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已出版长篇小说《巨兽之海》、短篇小说集《沙漏》、散文集《我们家》(合著)、诗集《完美感觉》等。《健听女孩》是一不配片,获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该电影我没看。百度的介绍是:“该片翻拍自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讲述了一个在聋哑人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女孩,厘清原生家庭羁绊,经过一番挣扎与成长,最终考上伯克利音乐学院,并与家人和解的故事。”诗人用诗的方式再现了电影的一个细节:“失聪父亲/用贝多芬的方式/听到了女儿的歌声//——把手放到她的声带上”。“贝多芬的方式”,百度上也有介绍:“他用牙齿咬住小木棍的一端,让小木棍的另外一端在钢琴上,弹奏钢琴时,利用小木棍的振动来‘听’音乐的旋律。”伊沙老师在推荐本诗的时候讲了另外一个小细节:“吴雨伦将最佳新篇《健听女孩》片源发到家庭群,并嘱我转发给左右,我知其社恐青出于而蓝胜于蓝,便说:你自己发呀!”诗人左右有听力障碍。一个小细节,既写出了吴雨伦的普爱之心,也写出了伊沙老师的爱子之心。
2022年4月5日21点19分
标签:daughter, deaf, family, father, feeling, film, hand, movie, music, NPC, people, singing, story, throat, Wu Yulun, 吴雨伦,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5, 2022

Zuo You
EXZENTRISCH
Obwohl ich nichts höre,
möcht ich manchmal
in stiller Nacht
weil ich allein bin
und auch weil
ich fürchte, dass Gott
mich vergisst
in der leeren Wohnung
ein paar Geräusche
machen.
Zum Beispiel Stampfen und Trippeln,
zum Beispiel erfundenes Summen im Ohr,
Geräusche von Knochen, von Eisen mit Funken,
von Körpern, die sich reiben im Bett.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伊沙:我曾说过:在耳朵周围8立方米的空间,左右诗无敌,完全世界级。这不又来了,并且每一次都会添加一点新意思,这一首请注意最后一句,成年人自懂。《新世纪诗典》第12季由此开启了,本诗在第一个小半月中当居冠军。
况禹点评《新诗典》左右《怪癖》: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感性——又不是肆虐无度的感性;理性——又不是冰冷,而是体温、躁动间面朝向现代的清醒。
韩敬源:左右发给我他的声音系列诗,读完之后真是震惊不已,他因耳疾进入了声音不扰其心的状态,按理说在口语写作上他写作不便,结果相反,其诗中生命的透明度和热烈度非比寻常,其中疼痛的部分也化为和生命进行说话般的敏锐、自由和透明。
【亚坤评诗】
怪癖
作者|左右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读诗人左右这首诗,很感慨!
上帝给你关上一扇窗,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你看,诗人左右虽然听不见声音,但他写的声音诗,是不是达到了声音色彩的极致?
这种诗化的声音,虽然不是来自事实完整的“音感世界”,但它来自诗人“内心空寂的声音世界”!这种建立在精神基础之上的“心声”释放,是多么幽微、震颤、细腻而具有爆发力!
诗人左右写过很多“声音诗”。
我还不清楚左右兄是一直听不见,还是能听到一些音感。又或者是后天受伤,有声音记忆。从诗的角度讲,抑或说从他“声音诗”的色彩纯度上讲,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通过读左右写的一些声音诗,我的感觉,他有很强烈的声音色彩感!如果这是在完全无声世界中的“精神想象”和“文字联觉”,那就真是太令人惊叹了!
标题“怪癖”,也不是实指“怪癖”,它更多指向了“精神世界的那一部分”。
最后五句声音世界的“联觉”,作者把文字、身体、心灵、大脑、精神、情感等系统全部调动起来,融进了这几句诗里!
写得精彩极了!
通过后五句的写作,很明显能看到作者文字功底的老辣和很强的诗写能力!
一首超精彩的感觉型声音纯诗!
(马亚坤.2022.04.04.上海)

标签:apartment, bed, body, bones, deaf, ears, empty, god, imagination, NPC, people, poetry, religion, sex, sound, sounds, spirit, Zuo You, 左右,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80s, 1988,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3, 2022

Yi Sha
AUF UND UNTER DEM TISCH
Ein Kreis von Menschen
rund um den Tisch.
Sie
tauschen
auf dem Tisch
Zeitungen
und Bücher aus,
diskutieren
alle möglichen Themen.
Ein Buch
ist auf den Boden gefallen.
Ich beug mich hinunter
um es aufzuheben
und bemerke
sie haben keine Beine.
Unterm Tisch
ist alles leer.
Januar 2022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伊沙推荐:本诗作者是对中国口语诗的创建、发展、中兴、壮大最有贡献者,却从不在口语诗上躺平为消费者,更对口语诗主流日益严重的机械写实化充满警惕,其诗一直保留着超现实的这一根筋,否则不会去大力写《梦》,本诗又有超现实的神笔一抖,这是建树在对人物、事物、现象的深刻思考及认知上,其开年以来在社会公共题材上与集体的明显分歧也正在于此,本诗在《新世纪诗典》第11季末冲刺阵中当获冠军。
况禹点评《新诗典》伊沙《桌子上下》:事实的诗意,其实也是可以用到超验的手法的,更有意思的在于,诗没有止于寓言,而是抵达了悬疑。后口语的魅力在本诗中毕现。
张小云读伊沙《桌子上下》
读完不知不觉鼓掌
这是一种久违了的感受
前一段跟厦门的朋友谈到达达时
就聊及过相关的话题
超现实主义快百年了吧
当时冒芽于战火缝隙里的欧洲
那地方现在又成战场。但这一回
超现实不再只是他们的专利
伊沙这首诗呈现的场景中,“他们”
象是《理水》那群鸟头先生投胎
其梦幻般登场却又如此当代
但这一切在伊沙这里才只是前戏
“书”掉落下来才进入正剧
正剧是令人叫绝的“空”
俯身去拣的“我”让
事实的诗意与超现实实现无缝对接
不管是跟着蹲在桌下
还是站起来再扫视桌面场景
或是闭目回味
这的确是我所置身的世界
它又是如此的虚幻如此扭曲
2022.4.3
马金山|读伊沙的诗《桌子上下》的十一条:
1、在一首诗里,运用好动词,往往动人心;
2、细节的魅力,在于事实的诗意,以及色彩的变化和语言活力;
3、伊沙,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编选家。其代表性编著有《世纪诗典》(《文友》杂志连载三年,后结集为《被遗忘的经典诗歌》上下集,扩编为《现代诗经》),《新世纪诗典》(1一9季,前5季精选集《当代诗经》),主编中国口语诗年鉴,出版两季。其编著在业界内外影响巨大;
4、伊沙的诗,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特点、广度和深度,题材多样,多变,多重效果,而且表现出惊人的语言能力,这一切都取决于强大的诗,和伊沙式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
5、本诗将在场的情景,以个体的眼光,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述,呈现出高清的画面效果,超验而且具象,事物回到了事实的本身上来,让人内心随之一颤;
6、诗虽未分节,但是在读的过程中,不由得还是分出了层次,即一节是看见的现场,日常化的情景真相,细腻入微,平实而简洁;
7、而另一节,则把“我”参与其中,回到了实实在在的现场,并在这一刻,发现了诗意生活本身,也即是事实的根源,让事物充满了残酷的色彩;
8、诗中细节的描写与刻画,与传统的口语写作,有着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带给我们新的探索实践和挖掘能力;
9、尤其是结尾的情节,似乎在那么一瞬间掏空了内心,生长出莫名的错位感,冷峻而且深刻,显露出掷地有声的炸裂感;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写看见的,事物本身自带力量”;
11、画面之诗、超验之诗、震撼之诗。

标签:body, books, circle, discussion, empty, leg, legs, lower body, newspapers, NPC, papers, people, poetry, table, yi sha, 新世纪詩典, 伊沙
发表在 1960s, 1966, 1970s, 1980s, 1986, 1988, 1989, 1990, 1990s, 2000s, 2010s,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0s, 2021,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Yi Sha, 新世纪诗典, 伊沙 | Leave a Comment »
4月 2, 2022

Ma Fei
IM SPITAL ALS BEGLEITUNG IM BETT
Ein paar Jahrzehnte später
schlaf ich wieder
neben meiner Mutter
(zwei Betten nebeneinander).
Dabei hab ich bemerkt,
wir haben die Rollen getauscht.
Ich bin die Mama,
sie ist das Kind.
Ich hör von ihr
ein ganz leichtes Schnarchen,
erst dann kann ich schlafen.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新诗典》小档案:马非,生于1971年,《新世纪诗典》满额诗人,出版诗集《宝贝》《青海湖》《那个人》等8部。部分作品被译成英语、德语、西班牙语、韩语、日语。荣获2013年长安诗歌节现代诗成就奖、磨铁诗歌奖·2017中国年度诗人大奖、第十届(2020)《新世纪诗典》李白诗歌奖成就奖等奖项。现居西宁。
伊沙推荐:诗中所写场景,我亲身经历过,并相信普天下做儿子的大多经历过,这是一场底色是幸福的经历,是儿子对母亲不知多少陪伴的总回报,从形式上说,此为口语诗在抒情,胜过所有直面抒情: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个佳作不少的季尾冲刺阵中感人至深,当获亚军。
况禹点评《新诗典》马非《在医院陪床》:相信凡作子女者,绝大多数读完马非这首,皆感同身受。诗虽只十三行,却堪称大作。
亚坤评诗 | 《新世纪诗典》三月合辑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2022.3.27——4.2)
标签:age, bed, beds, breath, breathing, care, child, childbirth, childhood, 马非, family, feeling, feelings, hospital, Ma Fei, Mama, memory, mother, NPC, people, poetry, roles, sleeping, snoring, sorrow, time, worry,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70s, 1971,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1, 2022

Zhang Xiaoyun
GEDANKEN AM VALENTINSTAG
Zu Neujahr spazier ich am Ufer des Ting.
Ein paar alte Junge Intellektuelle
erzählen von der Landverschickung.
Wo sie gewohnt haben auf dem Land,
der Hausherr war Haus Ost,
die Hausfrau haben sie Haus West genannt.
Zuerst war das für mich sehr neu.
Am nächsten Tag im Yancheng-Gebäude
kauf ich ein Buch mit Geschichten von solchen Leuten,
es heißt “Der Taiba-Walzer”.
Die erste Geschichte ist von Shu Ting,
genau über Haus-Ost und Haus-West.
Ich habs auf dem Weg ein paarmal gelesen
und für mich geschmunzelt und geseufzt.
Die jungen Verschickten waren sehr weise.
Ost-West, das heißt Ding, alle Dinge:
Essen, Trinken, Frauen, Männer
unter einem Haus.
Übersetzt von MW am 1. April 2022
Anmerkung: In der Kulturrevolution wurden ‘junge Intellektuelle’ oder “gebildete Jugendliche” (“zhiqing”) in Massen aus den Staedten in entlegene Gebiete aufs Land verschickt, um dort zu arbeiten. Hausherr, Vermieter oder Vermieterin heißt auf Chinesisch Fang-dong, wörtlich Haus-Ost (der Hausherr wohnte im Osten des Hofes).
Dong-xi, wörtlich Ost-West, ist ‘Ding’ oder ‘Dinge’.


伊沙推荐:随着《人世间》的热播,知青一代再次回到人们关注的视野中,被孙子辈所关注。那一代人真不容易,他们当年战天斗地的插队生活也一定是酸甜苦辣俱全,我们的诗也跟过来了,在张居士笔下变得更有意味,更富禅意。
况禹点评《新诗典》张小云《情人节想到的东西》:诗中“房东”“房西”两个词,说明了生活中口语的活力。能在疫情和全球动荡的写出此作,说明了小云作为诗人的好定力、好性情。不过补充一个细节,我小时很少倒是听长辈们讲他们支边插队的事。大约还是心里太苦吧。所以迄今也不太相信那个年代城里人去了乡下能乐到啥地步。即便文学里也曾遇到过梁晓声阿城王小波的各自演绎。借用另一位小说家的名言大意——坐过牢的人事后回忆起大墙往事,说不定也会觉得某些场景是美好的,虽然现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张小云《情人节想到的东西》:从“老知青”对当年知青生活的回忆,我们看到了知青们在艰苦单调的环境中迸发出的生活智慧及独特的创造性,也折射出了词语的变迁,可以说时代的发展也相应地驱动了语言文字的发展。本诗的语言俏皮活泼富有幽默感,记叙的事件较为久远,读来却仍觉得新鲜,并没有违和感。丰富的情感与思想性兼具,也是对诗歌意识的自由呈现。有些东西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却在记忆里永存。
【亚坤评诗】
情人节想到的东西
作者|张小云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这又是一首让我有点不知道怎么评的诗。一首神奇的诗。
诗歌的角度和素材都没得说。说实话,很特别,很新奇!
写知青的诗是有的。但用这种方式写知青的诗,我真的没有读到过。
角度新奇是此诗的第一个重要特点。
作者写的是知青,但本质上其实写的是情人节自己内心的感受。(从内容看,本质指向应该是爱情、婚姻和生活)
素材特别是此诗的第二个重要特点。
写知青的诗歌有很多,但站在“男主被称为房东,女主被称为房西”这个有趣的素材上来写的,几乎没有。最起码我是没有看到过。
素材的特别,自然带来了诗歌非常不同的趣味感和新颖度。
语言特别是此诗的第三个重要特点。
这首诗的语言非常松弛自然。可以讲,完全就是在说话,就是在给读者讲个故事。仅此而已!但“内里”却闪现着浓厚的趣味性。读来,还有一种幽默感!这很不容易。
最后两句尤其出彩。它直接指向了本诗的“诗核”。也就是作者情人节想到的答案!至于答案是什么,作者其实已经说了。
请读者自己仔细体会!虽然,每个人的答案可能会不同!
(马亚坤.2022.03.31.上海)
本期诗人:
宗尕降初、侯马、唐欣、徐江、湘莲子
梅花驿、袁源、劳淑珍、丁小琪、叶臻
马金山、柏君、大九、虎子、北浪
蔡喜印、黄平子、石见、张敬成、陆福祥
严力、潘洗尘、梁园、杜思尚、刘傲夫
李东泽、三个A、维马丁、海青、庄生
宋壮壮

标签:anything, country, countryside, Cultural Revolution, culture, east, education, 舒婷, history, landlord, language, memory, NPC, people, poetry, Shu Ting, stories, thing, things, west, work, youth, Zhang Xiaoyun, 张小云,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60s, 1965,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22nd century, April 2022, Februar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4月 1, 2022

Benben SK
GESCHENKE
Während der Pandemie
hab ich von Kolleginnen und Kollegen
eine Scheibe Brot bekommen,
eine halbe Mandarine,
einen verschrumpelten Apfel.
Eier von meiner Nachbarin Lao G.
Bilder von Kindern im Hof.
Handwärmer von Fremden.
Bücher von weit entfernten Freunden.
Deng’s Corona-Kräuter von Landsleuten im Süden.
Sellerie, Rettich und Koriander von der Regierung.
Und auf dem Heimweg um Mitternacht auf der Straße,
von einem aufmerksamen Polizisten
einen Salut.
2021-12-06
Übersetzt von MW am 1. April 2022


《新诗典》小档案:笨笨.S.k,曾用笔名白若唐,现笔名笨笨.swind.klily,简称笨笨.S.k。医务工作者。喜欢喝茶、旅行、写诗,吹埙,画画。有散文、诗歌作品共计1000余首(篇),200多首(篇)见于报纸杂志,并入选《当代诗经》、《新世纪诗典》、《新诗典时代》等选本,诗集《顺着风 顺着风》正在出版中。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德文、韩文、俄文,日文、法文等。
诗观:诗歌是时光的翅膀,当把爱、生命和思想铸进文字,铸进一首诗句里,它们就会一起飞翔。那神奇的翅膀,也载着我们的梦境、过往与前路。
伊沙推荐语:
封城中与封城外,是否经历过封城,感受都会有别,但我想一个真诗人的正派态度是:在场、亲历、个人性,写出你所亲身经历的真实,不被非诗者别有用心的心理预期裹胁,不预设同行与读者的掌声,不虚妄地为谁代言……精通后口语诗学者,做到这些并不困难,本诗便是明证。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笨笨.SK《礼物》:疫情期间的人情百态图,读来非常亲切舒服。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其中某个画面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就使得共性与个人性兼具,带给人满满的温暖与感动。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的衔接也契合无痕,显得十分自然。诗中所写虽是些看似并不起眼的馈赠,从物质到精神,却是在危难时期来自他人最真诚地关心与帮助,所以称得上是人间最珍贵的礼物,值得永远铭记与珍藏。
标签:Benben S.K., city, close, colleagues, country, 笨笨 s.k., 笨笨SK, disease, far, food, friends, gift, government, hospital, life, medicine, neighbors, NPC, people, police, street, work,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1,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December 2021,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