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F UND UNTER DEM TISCH – 伊沙 Yi Sha

Yi Sha
AUF UND UNTER DEM TISCH

Ein Kreis von Menschen
rund um den Tisch.
Sie
tauschen
auf dem Tisch
Zeitungen
und Bücher aus,
diskutieren
alle möglichen Themen.
Ein Buch
ist auf den Boden gefallen.
Ich beug mich hinunter
um es aufzuheben
und bemerke
sie haben keine Beine.
Unterm Tisch
ist alles leer.

Januar 2022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伊沙#(33.0)

 

伊沙推荐:本诗作者是对中国口语诗的创建、发展、中兴、壮大最有贡献者,却从不在口语诗上躺平为消费者,更对口语诗主流日益严重的机械写实化充满警惕,其诗一直保留着超现实的这一根筋,否则不会去大力写《梦》,本诗又有超现实的神笔一抖,这是建树在对人物、事物、现象的深刻思考及认知上,其开年以来在社会公共题材上与集体的明显分歧也正在于此,本诗在《新世纪诗典》第11季末冲刺阵中当获冠军。

​况禹点评《新诗典》伊沙《桌子上下》:事实的诗意,其实也是可以用到超验的手法的,更有意思的在于,诗没有止于寓言,而是抵达了悬疑。后口语的魅力在本诗中毕现。

张小云读伊沙《桌子上下》

读完不知不觉鼓掌
这是一种久违了的感受
前一段跟厦门的朋友谈到达达时
就聊及过相关的话题
超现实主义快百年了吧
当时冒芽于战火缝隙里的欧洲
那地方现在又成战场。但这一回
超现实不再只是他们的专利
伊沙这首诗呈现的场景中,“他们”
象是《理水》那群鸟头先生投胎
其梦幻般登场却又如此当代
但这一切在伊沙这里才只是前戏
“书”掉落下来才进入正剧
正剧是令人叫绝的“空”
俯身去拣的“我”让
事实的诗意与超现实实现无缝对接
不管是跟着蹲在桌下
还是站起来再扫视桌面场景
或是闭目回味
这的确是我所置身的世界
它又是如此的虚幻如此扭曲

2022.4.3

马金山|读伊沙的诗《桌子上下》的十一条:
1、在一首诗里,运用好动词,往往动人心;
2、细节的魅力,在于事实的诗意,以及色彩的变化和语言活力;
3、伊沙,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编选家。其代表性编著有《世纪诗典》(《文友》杂志连载三年,后结集为《被遗忘的经典诗歌》上下集,扩编为《现代诗经》),《新世纪诗典》(1一9季,前5季精选集《当代诗经》),主编中国口语诗年鉴,出版两季。其编著在业界内外影响巨大;
4、伊沙的诗,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特点、广度和深度,题材多样,多变,多重效果,而且表现出惊人的语言能力,这一切都取决于强大的诗,和伊沙式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
5、本诗将在场的情景,以个体的眼光,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述,呈现出高清的画面效果,超验而且具象,事物回到了事实的本身上来,让人内心随之一颤;
6、诗虽未分节,但是在读的过程中,不由得还是分出了层次,即一节是看见的现场,日常化的情景真相,细腻入微,平实而简洁;
7、而另一节,则把“我”参与其中,回到了实实在在的现场,并在这一刻,发现了诗意生活本身,也即是事实的根源,让事物充满了残酷的色彩;
8、诗中细节的描写与刻画,与传统的口语写作,有着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带给我们新的探索实践和挖掘能力;
9、尤其是结尾的情节,似乎在那么一瞬间掏空了内心,生长出莫名的错位感,冷峻而且深刻,显露出掷地有声的炸裂感;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写看见的,事物本身自带力量”;
11、画面之诗、超验之诗、震撼之诗。

 

 

 

标签: , , , , , , , , , , , , , , , ,

留下评论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