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1973’ Category

TÜCHTIG – 晓静 Xiao Jing

10月 20, 2022

Xiao Jing
TÜCHTIG

Als der Kukuruz ausgesät wurde
war eine Dürre.
Die tüchtigen Bauern
gossen vorher die Felder.
Die nicht so tüchtigen
warteten auf den Regen.
Der tüchtige Kukuruz im Feld
wurde hoch und schwarz.
Der nicht so tüchtige Kukuruz
wurde kurz und gelb.
Letzte Nacht war Sturm und Regen,
der tüchtige Kukuruz
hat sich niedergelegt,
der nicht so tüchtige Kukuruz
muss stehenbleiben.

Übersetzt von MW im Okt. 2022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晓静#(3.0)

 

《新诗典》小档案:晓静,河南省驻马店嫘祖镇人,1973年出生。2020年加入图雅主持的国际跨界诗人沙龙,学习口语诗。
伊沙推荐:用好一个词,写活了全诗。本诗乃10.2《新世纪诗典》"新国风"国庆云诗会上湧现的优秀作品,在10月下半月推荐诗中当属上品,是冠亚军的有力争夺者。
况禹点评《新诗典》晓静《本事》:“本事”“躺”都是形容人的,一用到玉米身上,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本诗的驱动力是“本事”一词,但全诗展开后,发展成了农事诗。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2一周联展(2022.10.9——10.15)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2一周联展(2022.10.9——10.15)

 

 

IDEAL & REALITÄT – 柏君 Bai Jun

8月 25, 2022

Bai Jun
IDEAL & REALITÄT

Als junger Mann hab ich von berühmten Leuten gelesen.
Hätte nie gedacht, dass ich selbst
mich abrackere fast das ganze Leben
nur für diese
paar Dutzend Quadratmeter Schneckenhaus.

2022-04-12
Übersetzt von MW im August 2022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柏君#(10.0)

 

《新诗典》小档案:柏君,河北唐山人,出生于1973年。多年来,一直尝试口语诗的写作,有诗作入选《新世纪诗典》、《中国先锋诗歌年鉴·2017卷》、《中国口语诗年鉴(2018、2019卷)》、《爸爸们的诗》,并有零星诗作发表于《诗潮》、《雨露风》、《中国诗歌》等刊物。

伊沙推荐:唐山有诗人,唐山还有好诗人。本诗恐怕会引起不少人共鸣,尤其是那些打小想象力发达,对成功的想象中融合进了物质欲的人们。

况禹点评《新诗典》柏君《理想与现实》:短短几行诗,触及两大话题:一是文学工作者与世俗人眼里的成功。前者是无用的、孤单的、自强不息的,后者则是事功的、耀祖光宗,此二者从来南辕北辙,为全世界通行的定理。二是作家的成长与成熟。从兴致勃勃直奔成功的幻想,到淡定坦然审视时代和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真相,进而直面甚至幽默地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后者才是由写作的“金钢境”步入“天象境”(借助武侠电视剧的武功境界提法)的直观体现。

【亚坤评诗】
理想与现实
作者|柏君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本诗提出了一个千古难题。这是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就存在的一个问题。从二者最本质、最纯粹的层面讲,它们基本无法兼容。但从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纬度上来审视,尤其是从人的角度上来审视,这二者又必须交合在一起。这不是你愿不愿意或者能不能的问题,这是自然界中万物(不管是人还是事)存在的一个“常道”。一定意义上讲,这确实是一个“悖论”。
诚然,在人类文明史中,也确实有突破这个“常道”的。但当你试图这样走时,你要清楚你是否就是文明史中的那个人。
即使你确信你是那个人,你也要想清楚你是否能在“破道”的基础上达到自足、自洽、自适、自活。
要知道,不成神,既成疯,或成魔!
而纵观人类文明史,这些例子也有很多。

我个人一直认为:一个人既能沉入泥土,活得通透,一身烟火凡尘气,又能寒月霜钟,澡雪归来,净土超我入山中才行。尤其是文学艺术等以精神为主导方向的现实从业者。

本诗内容,虽然也指向社会性,也有具体国情问题。但本质上,亦如是。

(马亚坤.2022.08.24.上海)

 

MÄRZ – 晓静 Xiao Jing

6月 11, 2022

Xiao Jing
MÄRZ

Tante Fünf
sitzt im Hof
unterm Marillenbaum,
kaut Zuckerrohr.
Zu ihren Füßen spuckt sie
einen Haufen
weißer Brösel.
Der Marillenbaum spuckt zu seinen Füßen
auch weiße Brösel.
Tante Fünf hat ihr Zuckerrohr
schnell fertig gekaut.
Aber im Himmel über dem Baum
strömen lauter weiße Wolken
wie Soldaten
zusammen.

Übersetzt von MW im Juni 2022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晓静#(2.0)

 

伊沙:作者在我微信朋友圈里,诗感很好,出手太快,太轻率,不少诗让人觉得只差一步的可惜,4.4云诗会上朗读的这一首很好,一幅普通人家的生活画卷。

况禹点评《新诗典》晓静《三月》:平凡日子,写得巧。汪曾祺写小说,妙处也在这点上。“白渣”用得好,点睛之笔。

【亚坤评诗】
三月
作者|晓静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这首诗的感觉非常微妙,轻描淡写,云淡风轻一般,好像没讲什么特别内容,但仔细读后,似乎又意味深刻。仅凭这一点,这首诗就已经立住了。
就本诗来讲,我觉得有几个点可以说一下。

其一,诗感好。尤其是语感好。我最明显的感觉是“轻”和“松”。哪怕它写的是一首“生命重诗”。整体给我的感觉还是“踏雪无痕”。
这其实需要很好的控制!

其二,抓点好。本诗有两个核心诗点——“白渣”和“白云”。
这两个“诗点”在本诗中都具有很强的“生命意味”。尤其是“白渣”,指向了一个人生命的“存在”和“消融”。
其中一句“五婶的甘蔗很快吃到了头”,明显喻示了“生命的结局”。
在这片土地上,有无数个“五婶”这样的普通人,他们最终都是“吃”自己,把生命化成了“白渣”,并很快消融在这块土地上。

令人惊喜的是结尾四句。一个精彩的修辞,“军队”产生了。这一对比和转折,不但承接了上句,还把本诗的“现实痛感和生命意味”进一步拉深,直接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现代性空间里去了。

(马亚坤.2022.06.11.上海)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2一周联展(2022.6.5——6.11)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2一周联展(2022.6.5——6.11)

 

 

 

SAIGON, 30. APRIL – 陳銘華 Chen Minghua

6月 3, 2022

Chen Minghua
SAIGON, 30. APRIL

Aus welchem Grund werd ichs vergessen?

Sie kamen aus allen Himmelsrichtungen im Unterleib der S-förmigen Gestalt in diese katholische Schule. Am Vormittag auswendig lernen von “Pfaue fliegen nach Südosten”, am Nachmittag Rezitieren aus dem Truyện Kiều. Sie aßen Fladen aus Fujian, tranken Coca-Cola mit Eis, Salz und Zitrone. Sie schauten Lady Chatterley’s Lover und hörten “Heute kommst du nicht heim” von Yao Surong. Sie lernten für die Matura und waren verliebt.

Aus welchem Grund würd ichs vergessen?

Tränen fließen entlang der immer wieder nach Süden begradigten Fronten des Unterleibs. Der Fluß rauscht ganz nah an den Straßen der Stadt. Ein Kampflugzeug fliegt den Nachbarn ins Wohnzimmer. Ein Panzer bricht durch den Bildschirm des Fernsehers. Ein Stahlhelm ohne Gesicht nach dem anderen hebt sich fragend zum Himmel. Eine Uniform ohne Glieder nach der anderen lässt die M16 sinken. Ein Flachboot ohne Pulverdampf nach dem anderen. Ein Mädchen winkt und wird getrennt.

Aus welchem Grund werd ich 2022 den Jahrestag des Falls von Saigon vor 47 Jahren vergessen?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陳銘華#(8.0)

 

伊沙:也许需要对下一代人加个注释:西贡就是今天的胡志明市,作者还私信告诉我:"南越當時的教育制度高中畢業後考上秀才才能選大學"。这是一首大好之诗,读完心中五味杂陈,作者陈铭华代表着《新诗典》散文诗(或曰"不分行诗")的顶流,他老而弥坚越写越好。本诗是6月上半月推荐诗中毫无争议的冠军之作,特置于中国诗人节一一端午节推荐。

​庄生点评《新诗典》陈铭华《4月30日.西贡》:在学生课间休息时,我读了一遍,每次看到繁体字就有亲切感,从小就读繁体字的诗文,没有隔。诗的第二节可以说写学子的岁月静好,而诗的第四节写出了战争的残酷,连续用“我以什么理由忘记”贯穿全诗,撼人身心!在诗人的心中,西贡是淹没了47周年。我不知道诗人是否是1975年的时候去的美国,但看诗人简介是1979年定居美国洛杉矶。人类也没有理由忘记那些过往的惨痛,但诗人唯有以诗记之,告诉后人发生了什么,此诗让人唏嘘!

马金山|读陈铭华的诗《4月30日·西贡》的十一条:
1、分行,或者是不分行,诗,就是诗;
2、人生的经历,即是写作的宝贵财富,不仅暗含着现实的生活,还蕴含着事物的本真面貌;
3、陈铭华,祖籍广东番禺,1956年12月生于越南嘉定,1979年9月定居于美国洛杉矶。中学时期开始写诗,1990年12月偕诗友创办《新大陆》诗双月刊,任主编。著有诗集《河传》等;
4、在陈铭华的诗里,很多次出现过西贡这个地名,可见这个地方对诗人的影响有多大,与此同时,作为诗人,这个地方也成为了他最重要的写作素材;
5、陈铭华的诗,语言厚重而内含丰富,长句子与不分行的文本,既带有典型的时代背景,还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每一首诗,一经发布,即成为经典的诗歌范本;
6、以独具一格的形式,写历史的长河,不容忽视的记忆,不仅告诉我们思维模式的重要性,而且还告诉我们经历对人生的深远影响与意义,本诗即是例证;
7、而第二节(段)不分行的文字里,写满了多重文化信息的内容,字里行间跳动的脉搏,就是历史的文化底蕴与时代符号;
8、诗中以三个独立成行的句子,“我以什么理由来忘记”,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有某种情绪的诠释,且饱含着莫名的滋味;
9、而第四节,则布满了战争的痕迹,描述的各种细节深入浅出,而又不免让人有点黯然神伤;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动词,以及文化的信息都是诗歌丰富的内容”;
11、文化之诗、历史之诗、厚重之诗。

【亚坤评诗】
4月30日.西貢
作者|陈铭华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一首大诗!一首内容含量非常丰富的大诗!

首先,这是一首深含“生命况味”的时间回望之诗。从个人角度讲,本诗是作者对自己早年生命旅程和生活记忆的一种深度“回望”和“反哺”。
从历史的角度讲,本诗是作者对西贡那段历史的深度“提纯”、“回望”和“反思”。诗中所展现的“丰富情感”和“幽微情绪”,深刻揭示了作者“个人成长史”中的“暗疤”。
不管是个人的生命痛感,时间记忆,还是历史的“烟尘”,作者内在的“感受”毫无疑问是复杂的、深刻的、厚重的、难忘的。

其次,这也是一首文化之诗。你看诗中第一段提供的“素材”,皆有明显的“文化因素”。我在想:也许是西贡这个地方原本就是一个复杂的“多文化”、“多民族”、“多种群”的集合地。这才给作者“原乡之心”带来了不同的“生命质感”和“文化反思”。

另外,这也是一首反战之诗。你看诗中第二段提供的“内容”,对战争和战争背后的遗留问题,明显具有深度的“思考”和“伤痛”。

全诗素材非常丰富,内容深刻,心灵空间里深含着“善意”。
诗歌形式采用散文化的方式进行推进。很有特点!
两段内容都用相同的主题句来做“引子”。最后还留有“尾声”作为呼应。
诗歌情绪一直贯穿到结尾。情感饱满、思想深刻、意味丰富!好诗!

(马亚坤.2022.06.03.上海)

 

 

 

WO KANN ICH WEINEN? – 柏君 Bai Jun

3月 11, 2022

Bai Jun
WO KANN ICH WEINEN?

Daheim sind die Mama,
meine Frau, mein Sohn,
im Büro sind Kollegen,
auf der Straße
gehen lauter Leute hin und her.
An dem Tag bin ich im Keller,
einfach beim Stöbern,
komm drauf, die große Schwester, letztes Jahr
krank geworden, gestorben, hat mir den Pullover gestrickt.
Halts nicht mehr aus,
meine Augen werden feucht und warm,
ein Schluchzer
und draußen wirds hell,
die klangempfindliche Lampe.

2022-01-05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2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柏君#(9.0)

 

伊沙推荐:一首优秀的口语抒情诗。用口语诗抒情,与传统抒情诗最大的区别在于:抒情主人公必须回到个体从个体出发(小我),抒情这个动作必须有"止动",而不是惯性延伸或无端放大一一这个概念,我是从一代乒乓名将庄则栋先生大著《闯与创》中借鉴来的。

况禹点评《新诗典》柏君《哪里能让我大哭一场?》:亲情是核,声控灯是亮点。千古的亲情,被现代的光源再次映照。这也是正是现代的口语诗该做的事,以自身的、当下的体感,赋予永恒的主题以全新的视角。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柏君《哪里能让我大哭一场?》:泣血的文字,忍不住令人泪眼潸然……世界真的很大,可当你要大放悲声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安放这突如其来的悲伤,因为你不想让你的情绪影响到别人,哪怕是最亲近的家人;也不想让别人以讶异的目光看待自己,这时就连声控灯都不允许你的感情恣意汪洋。个人情感经验地真实再现,永远是诗人诗思不竭的源泉。读了这样的文字,眼里再也容不下那些假大空的矫情,就如同眼里容不得沙子。因为能清晰地感受到这首诗里的每一个字符,都能与灵魂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这灵魂的震颤便是诗歌无与伦比的魅力之所在。

 

ABGAS – 赵思运

7月 6, 2016

Zhao Siyun Erster Lastwagen

Zhao Siyun
ABGAS

zweiter schwachkopf hockte hinter dem riesigen lastwagen
“der furz von einem auto riecht gut”
das hat er noch gesagt
diese große entdeckung
dann fuhr der wagen nach hinten los

zweiter schwachkopf starb im jahr 1973
er war vier jahre alt

es war das allererste auto
in unserem dorf
lange nachdem es wegfuhr
schnupperten alle noch wie sie konnten
dieser faszinierende duft
aus nasenlöchern
wie bei pferden

2016-04-08

Zhao Siyun_Auspuff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