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陈铭华’

SAIGON, 30. APRIL – 陳銘華 Chen Minghua

6月 3, 2022

Chen Minghua
SAIGON, 30. APRIL

Aus welchem Grund werd ichs vergessen?

Sie kamen aus allen Himmelsrichtungen im Unterleib der S-förmigen Gestalt in diese katholische Schule. Am Vormittag auswendig lernen von “Pfaue fliegen nach Südosten”, am Nachmittag Rezitieren aus dem Truyện Kiều. Sie aßen Fladen aus Fujian, tranken Coca-Cola mit Eis, Salz und Zitrone. Sie schauten Lady Chatterley’s Lover und hörten “Heute kommst du nicht heim” von Yao Surong. Sie lernten für die Matura und waren verliebt.

Aus welchem Grund würd ichs vergessen?

Tränen fließen entlang der immer wieder nach Süden begradigten Fronten des Unterleibs. Der Fluß rauscht ganz nah an den Straßen der Stadt. Ein Kampflugzeug fliegt den Nachbarn ins Wohnzimmer. Ein Panzer bricht durch den Bildschirm des Fernsehers. Ein Stahlhelm ohne Gesicht nach dem anderen hebt sich fragend zum Himmel. Eine Uniform ohne Glieder nach der anderen lässt die M16 sinken. Ein Flachboot ohne Pulverdampf nach dem anderen. Ein Mädchen winkt und wird getrennt.

Aus welchem Grund werd ich 2022 den Jahrestag des Falls von Saigon vor 47 Jahren vergessen?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陳銘華#(8.0)

 

伊沙:也许需要对下一代人加个注释:西贡就是今天的胡志明市,作者还私信告诉我:"南越當時的教育制度高中畢業後考上秀才才能選大學"。这是一首大好之诗,读完心中五味杂陈,作者陈铭华代表着《新诗典》散文诗(或曰"不分行诗")的顶流,他老而弥坚越写越好。本诗是6月上半月推荐诗中毫无争议的冠军之作,特置于中国诗人节一一端午节推荐。

​庄生点评《新诗典》陈铭华《4月30日.西贡》:在学生课间休息时,我读了一遍,每次看到繁体字就有亲切感,从小就读繁体字的诗文,没有隔。诗的第二节可以说写学子的岁月静好,而诗的第四节写出了战争的残酷,连续用“我以什么理由忘记”贯穿全诗,撼人身心!在诗人的心中,西贡是淹没了47周年。我不知道诗人是否是1975年的时候去的美国,但看诗人简介是1979年定居美国洛杉矶。人类也没有理由忘记那些过往的惨痛,但诗人唯有以诗记之,告诉后人发生了什么,此诗让人唏嘘!

马金山|读陈铭华的诗《4月30日·西贡》的十一条:
1、分行,或者是不分行,诗,就是诗;
2、人生的经历,即是写作的宝贵财富,不仅暗含着现实的生活,还蕴含着事物的本真面貌;
3、陈铭华,祖籍广东番禺,1956年12月生于越南嘉定,1979年9月定居于美国洛杉矶。中学时期开始写诗,1990年12月偕诗友创办《新大陆》诗双月刊,任主编。著有诗集《河传》等;
4、在陈铭华的诗里,很多次出现过西贡这个地名,可见这个地方对诗人的影响有多大,与此同时,作为诗人,这个地方也成为了他最重要的写作素材;
5、陈铭华的诗,语言厚重而内含丰富,长句子与不分行的文本,既带有典型的时代背景,还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每一首诗,一经发布,即成为经典的诗歌范本;
6、以独具一格的形式,写历史的长河,不容忽视的记忆,不仅告诉我们思维模式的重要性,而且还告诉我们经历对人生的深远影响与意义,本诗即是例证;
7、而第二节(段)不分行的文字里,写满了多重文化信息的内容,字里行间跳动的脉搏,就是历史的文化底蕴与时代符号;
8、诗中以三个独立成行的句子,“我以什么理由来忘记”,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有某种情绪的诠释,且饱含着莫名的滋味;
9、而第四节,则布满了战争的痕迹,描述的各种细节深入浅出,而又不免让人有点黯然神伤;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动词,以及文化的信息都是诗歌丰富的内容”;
11、文化之诗、历史之诗、厚重之诗。

【亚坤评诗】
4月30日.西貢
作者|陈铭华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一首大诗!一首内容含量非常丰富的大诗!

首先,这是一首深含“生命况味”的时间回望之诗。从个人角度讲,本诗是作者对自己早年生命旅程和生活记忆的一种深度“回望”和“反哺”。
从历史的角度讲,本诗是作者对西贡那段历史的深度“提纯”、“回望”和“反思”。诗中所展现的“丰富情感”和“幽微情绪”,深刻揭示了作者“个人成长史”中的“暗疤”。
不管是个人的生命痛感,时间记忆,还是历史的“烟尘”,作者内在的“感受”毫无疑问是复杂的、深刻的、厚重的、难忘的。

其次,这也是一首文化之诗。你看诗中第一段提供的“素材”,皆有明显的“文化因素”。我在想:也许是西贡这个地方原本就是一个复杂的“多文化”、“多民族”、“多种群”的集合地。这才给作者“原乡之心”带来了不同的“生命质感”和“文化反思”。

另外,这也是一首反战之诗。你看诗中第二段提供的“内容”,对战争和战争背后的遗留问题,明显具有深度的“思考”和“伤痛”。

全诗素材非常丰富,内容深刻,心灵空间里深含着“善意”。
诗歌形式采用散文化的方式进行推进。很有特点!
两段内容都用相同的主题句来做“引子”。最后还留有“尾声”作为呼应。
诗歌情绪一直贯穿到结尾。情感饱满、思想深刻、意味丰富!好诗!

(马亚坤.2022.06.03.上海)

 

 

 

ZURÜCK IN DER ZEIT – 陳銘華 Chen Minghua

12月 13, 2021

Chen Minghua
ZURÜCK IN DER ZEIT

Auf einmal ist es 7.7., Liebestag, wenn Mondkalender. Viruskampf wie Widerstand gegen Japan, Autofahren wie frischer Führerschein, Tastatur wie früher, Bildschirm wie gestern…
Daheim im Büro durch das Jahr, immer wieder desinfizieren, im Herzen am ersten Arbeitstag, immer noch
überall Staub aufgewirbelt.

2021-07-07
Übersetzt von MW im Dez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陳銘華#(7.0)

 

《新诗典》小档案:陳銘華,祖籍廣東番禺,1956年12月生於越南嘉定,1979年9月定居於美國洛杉磯。中學時期開始寫詩,1990年12月偕詩友創辦《新大陸》詩雙月刊,兼任主編。著有詩集《河傳》、《重返地球》等。新世纪诗典11,NPC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3906首,1225人。第7个陈铭华(美国)日

伊沙推荐:本诗一提及"七七"、"抗战",让我差点泪目:这是一个生在越南定居美国五十余载的美籍华人的"中国心"!让我以12.13"国家公祭日"推荐来厚待之!诗中说得好:"抗疫如抗戰",全球华人需要这种精神,人类需要这种态度,来面对这场堪比战争的大瘟疫。况禹点评《新诗典》陈铭华《回到從前》:“抗疫如抗战”,说得好!这一句,便高出太多国内油腻作者们的认识。诗需要觉悟,从哪里来——你眼前的生活、你的日思夜想。铭华兄此诗,高级!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陈铭华《回到从前》:一句“抗疫如抗战”,道出了这两年为疫情所苦的亿万人的心声,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多少人付出了时间、自由、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也改变了无数人关于生产、生活、出行以及处事等方面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对人类的影响丝毫不亚于战争。诗人由眼前的日历上的数字自然联想起当年那个不堪回首的日子,以及现实生活中与大疫相关的种种,由表及里揭示出这个时代令人瞩目的一面,无不迸发出诗人思想与智慧的光芒,鲜明而深刻的诗意亦令人过目难忘。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 2021.12.12诗人陈铭华《回到从前》没有经历抗战的,终于经历了抗疫,全民又一次被苦难笼罩,又一次以牺牲和团结赢得安宁,零星的战斗仍在持续,但总体胜劵在握。本诗以个人体验切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劫后余生激发出一连串绝妙的比喻,衬托得一切都是那么鲜亮,记忆在往昔与此在间反复切换,总的来说,上班第一天仍心有余悸,回想新冠肆虐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总是担心自己不知啥时候又“处处惹尘埃”。

 

OUT OF MY HAIR – 陳銘華 Chen Minghua

5月 4, 2021

Chen Minghua
OUT OF MY HAIR

Every time I wash myself, I always pick up the comb and face the mirror, wanting to comb – all this hair I shaved off completely, working at home, cleaned off three hundred or thirty strains of pain, as the Buddha says.

He really doesn’t know anymore how to say it, the comb cannot abandon the head,
or the other way round.

Translated by MW in May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陳銘華#(6.0)

伊沙推荐:刚经历过4.20《新诗典》十年大评我心里有本明账:1959年以前出生的宿将榜,一首诗最值钱,陈铭华从5.0升到6.0,便迈进了"十大",在11季首轮。有一次我向陈铭华约诗,他问我散文诗可以吗,我回答:当然可以一一诗体的丰富永远是本典所追求的。还有一次,我说陈继承了台湾商禽体的散文诗,他说他学的是旅美的秀陶一一这不矛盾,李白自认为学的是鲍照、谢朓,文学史却认为他继续了屈原、陈子昂。

况禹点评《新诗典》陈铭华《发之外》:寻常的感觉、情境不易出诗。除非你让瞬间的异样感,带出来人对存在的追问。如本诗。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陈铭华《发之外》: 某种习惯一旦养成,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一如本诗中的“他”,明明头上稀疏的头发已经“剃光、净了”,但在每次盥洗毕/总不由自主地拿起梳子来对镜梳——”,多年梳头的习惯,总会在不经意间显露,以至于“他实在分不清楚,是梳不舍头还是头不舍梳”,看似无意识的动作有时恰是内心世界真实的袒露,表面是写头发,可每位读者却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发之外的更多隐秘的东西,生命感十足,令人不胜感慨唏嘘。

黄平子读陈铭华《髮之外》

髮之外

陈铭华

每次盥洗畢,總不由自主地拿起梳子來對鏡梳——那在家上班,剃光、淨了三百或三十煩惱絲的頭
他實在分不清楚,是梳不捨頭還是頭不捨梳

黄平子读诗:《新世纪诗典》至今推荐了陈铭华六首作品,其中五首都是散文诗。这首也是。陈铭华是越南华侨,西贡沦陷或解放时,举家跑到美国。陈铭华写的还是繁体字,我引用时尽量保持原貌。估计年轻人读起来会有点辛苦,但是也没办法。“每次盥洗畢”,这是时间。“總不由自主地拿起梳子來對鏡梳”,这是事件。对镜梳什么?当然是梳头发?可是:“那在家上班,剃光、淨了三百或三十煩惱絲的頭”。“我”有头,但是已无发!“我”将头剃光,将发剃尽,有两个原因:一是在家上班,一是头发日渐稀少。佛家用三千烦恼丝喻头发。言其多。“他”用“三百或三十煩惱絲”喻头发。言其少。多是烦恼,少是另一种烦恼。“他實在分不清楚,是梳不捨頭還是頭不捨梳”,这是点睛之笔。“他”分不清,别人也分不清。因为“梳”本来就是因“头”而存在的。有了“头”,“梳”才有用。有了“梳”,“头”才能顺。梳不舍头,头也不舍梳。是“髮之外”,也是“梳之外”。

2021年5月4日20点32分

张小云:

读陈铭华《髮之外》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铭华兄都光头了
当然只能是发之外咯
“净了三百或三十烦恼丝的头”
照此逻辑似乎寻见发之外的
什么。什么的源头又是啥
“不由自主”“分不清楚”
这才是做为人
长着“烦恼丝”的根源
这根源在与“发”纠缠的表象
“是梳不舍头还是头不舍梳”
于是,诗在哲学层面究某种境
(是境不是竟)
他厉害在不露痕迹地究

2021.5.4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