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September 2021’ Category

GLÜCKWUNSCH – 梅花驿 Meihua Yi

3月 4, 2024

Meihua Yi
GLÜCKWUNSCH

Beim Anstellen zum Coronatest
hab ich eine Frau kennengelernt.
Ich hab sie Große Schwester genannt.
Seit wir davon befreit sind, über ein Jahr,
hab ich sie im Wohnblock nicht mehr gesehen.
Vielleicht, vielleicht …
Sollt ich sie eines Tages treffen,
was kann ich da sagen?
Eigentlich gar nichts.
Aber ich frag sie nach ihrem Namen.

2024-02-03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4

AUFWACHEN – 起子 Qizi

12月 27, 2023

Qizi
AUFWACHEN

In letzter Zeit hab ich zwei
verschiedene Wecker eingestellt.
Einmal Vogelruf,
einmal Hundegebell,
jeden Tag abwechselnd.
Bellen heißt, eine halbe Stunde früher aufstehen als Vogelruf.
Wenn ich in der Früh
vom Bellen aufwach,
dann muss ich rechtzeitig aufstehen
für den Coronatest.

Übersetzt von MW im Dezember 2023

起子《醒来》入选理由:又是写疫情!这回竟是一首开骂的诗,但又不是直接骂,而是绕着弯子骂,既骂得幽默,又骂得痛快。他骂的不是任何具体人,而是做核酸这件事。诗人把闹铃设成两种不同的声音,正常的早晨就是鸟鸣,要做核酸的早晨就是狗叫。诗人不是张嘴骂,而是用自己的行为骂,简直是一次骂人的行为艺术。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人起子说:还可以骂。

汉语先锋:2022年度最佳诗歌100首 | 诗卡展04

汉语先锋:2022年度最佳诗歌100首 | 诗卡展04

 

 

BLÖDER VOGEL IM REGEN – 雨中一只傻傻鸟

12月 16, 2023


Ren Xiping
BLÖDER VOGEL IM REGEN

! ! ! ! ! ! ! ! !
Fast alle ! ! ! ! !

! ! ! ! ! Vögel ! !
sind verschwunden ! ! ! !
versteckt vorm Regen ! ! !
bleiben im Nest ! ! ! ! !

Nur der eine ! ! ! ! ! ! !
sitzt auf dem Zweig ! ! ! ! !
mitten im Regen ! ! ! ! ! !
hebt stolz seinen ! ! ! ! ! !

! ! ! ! ! Schädel ! ! !
! ! ! ! ! ! ! ! ! ! ! !

Übersetzt von MW im Dezember 2023


Lu Yating
NUR EIN LAUTSPRECHER

Nur ein Lautsprecher, eine lange gewundene
Schlange, ein QR-Code klebt außen an der
Lifttür, gleich ist man voriges Jahr im Winter. Ich
bin schon im letzten Winter, wann kannst du mich
suchen kommen? Ich steh noch am Spielplatz beim
Schaukelpferd, wahrscheinlich bis fünf Uhr Nachmittag.
Lu Yating

Die Schlange geht vom Spielplatz bis zum Pavillon.
Jemand mit nackten Beinen in einem Kleid,
mattschwarz,
Wind hebt das mattschwarze Kleid über die Beine,
Wind zieht das mattschwarze Kleid über die Beine,
schöne Beine.

Übersetzt von MW im Dezember 2023


Liu Xi
LANGER SCHNÜRSENKEL

Eine Tante
schleppt einen langen Schnürsenkel mit in den Bus.
Sie weiß von ihrem langen losen Schnürsenkel,
sie will sich zuerst hinsetzen,
aber zuerst wird ihre Körpertemperatur kontrolliert, dann ein QR-Code,
noch ein QR-Code, bis sie im Bus ist vergisst sie den Schnürsenkel.
Sie setzt sich hin mit losem Schnürsenkel.
Sie steigt aus, schleppt ihren
langen Schnürsenkel.

Übersetzt von MW im Dezember 2023


Mian Mian
UNTERWEGS

Im Bus zur Großen Mauer
bei Badaling in der Nähe
Kirschbäume draußen blühen
auf langer Strecke
wie stille Flammen
1985
Horowitz in New York
spielt Schumann.
Wir halten Händchen,
hören wie jemand im Publikum
zwischen den Noten
nicht umhin kann
ganz deutlich zu husten.

Übersetzt von MW im Dezember 2023


Pang Qiongzhen
MONDFEST 2022

Am Mondfest verkühlt den Doktor bitten beim Testen sanfter zu sein.
Am Mondfest Familie Verwandte in Straßen und Städten unter Quarantäne.
Am Mondfest 33 Stunden 2000 Kilometer hin und zurück Schwiegereltern
besuchen und nah am Ziel Fehldiagnose, festgehalten, zurückgeschickt.
Am Mondfest heult Schwiegermama ununterbrochen Schwiegerpapa schweigt.
Am Mondfest 2000 Kilometer entfernt vom Sohn am Telefon verhandeln.
Am Mondfest 43 Jahre mit meinem Mann immer noch umeinander besorgt.
Am Mondfest Hand in Hand am Fluss unterm Mond Knie an Knie reden,Lilien riechen.
Am Mondfest fressen Hunde Mondhundekuchen, Katzen knabbern Katzenmondkeks.
Am Mondfest haben die Spinnen reiche Ernte in ihren Netzen unter den Lampen.
Am Mondfest springt ein Marder fröhlich aus hohem Gras auf einen Holzstoß.
Am Mondfest Vollmond über allen Dingen in allen Formen, Arten und Weisen.

Übersetzt von MW im Dezember 2023


Nan Ren
IN DER PANDEMIE WURDEN MANCHE NICHT RECHTZEITIG BEHANDELT

In den Arterien
fließt Blut aus dem Herzen
in den ganzen Körper.
Auf dem Rückweg ins Herz
braucht das Blut einen Ausweis,
Gesundheitscode,
Reisecode,
Rezentes Testergebnis.
Sonst darf es nicht hinein.

Die Situation gerät ins Stocken,
das Ergebnis kann man sich denken.

Übersetzt von MW im Dezember 2023


Sang Gege
EIN ERFRORERNER MENSCH SITZT MIR IM HERZEN

Die Geschichte von diesem Menschen
hab ich in einem Buch von Wang Lixiong gelesen.
Der Mensch hat im Eisenbahnerheim an die Tür geklopft,
Schnee und Wind in der Nacht,
die Leute haben nicht aufgemacht,
da war ein Hass, er war nicht von ihrem Volk.
In der Früh hat man entdeckt,
er ist vor der Tür erfroren.
Das Buch hab ich vor 20 Jahren gelesen,
aber so viele Jahre,
wenn mir kalt wird,
muss ich dran denken,
will ihm etwas zum Anziehen geben,
manchmal ist es ein Wollpullover,
manchmal ein Mantel von der Armee.

Übersetzt von MW im Dezember 2023

BLAU – 朱剑 Zhu Jian

11月 12, 2023

Zhu Jian
BLAU

Youwei und Heshang
sagen jedem beim Trinken,
ich sei noch nie betrunken gewesen.
He, wer könnte so kontrolliert sein?
2022 Xi’an Aufhebung der Quarantäne:
Ich war so betrunken, mein Magen tat weh.
Zuerst am Abend allein getrunken,
dann hat mich der Nachbarnverteilungsverein
vom Lockdown im Hochhaus abgeholt
zum Trinken und Ochsenfrosch fressen.
Ich fress keinen Ochsenfrosch, sauf nur
die ganze Zeit, die ganze Zeit.
Ich war nicht froh und gar nicht dankbar,
so hats mir halt nur auf den Magen geschlagen.

8. November 2023
Übersetzt von MW am 10. November


《醉》
朱剑

有尾和何殇
在酒桌上逢人就吹我
自控力好到没喝醉过
嗨,哪能不喝醉呢
2022年西安解封那天
我就喝醉了还伤了胃
晚上自己在家喝了一顿后
又被大楼封锁期间
楼里邻居自发组织起来
给各家发放物资的志愿者们
叫去喝酒吃牛蛙
我不吃牛蛙只喝酒
一直喝一直喝就多了
不是开心更不是感恩
喝醉伤胃也算是个纪念

(2023.11.8)


《事实一种》

再怎么说
事实就是
炸弹还没有
落在自己身边
还有空闲
去谈论战争
以及
和他人争吵

(2023.11.9)


​还没吃几天饱饭呢
•朱剑

“还没吃几天饱饭呢”
我妈经常爱这么说
被饿怕了她看不得浪费粮食

“还没吃几天饱饭呢”
现在我也经常这么说
是因为有人不想让我们吃饱饭


你们这些成熟的中国诗人
•朱剑

你们这些成熟的中国诗人
知道什么时候
该在死尸脸上抹红胭脂
也知道什么时候
保持肃穆一脸正义
知道什么时候
为强权喝彩为侵略辩护
也知道什么时候
谴责战争为孩子祈祷
知道什么时候唱赞歌
更知道什么时候嘴里发出呜咽
你们这些诗人
不分男女老少都熟透了

 

 

DENKMAL – 朱剑 Zhu Jian

12月 21, 2022
Picture by Li Wei

Picture by Li Wei

Zhu Jian
DENKMAL

Im WeChat
tauschen positive Nachbarn Erfahrungen aus.
Einer sagt,
“Ich hab so hohes Fieber gehabt,
ich war ganz dumm im Schädel.
Ich hab immer an Dr. Li gedacht,
dem ist es sicher noch schlechter gegangen,
so schade.”
“Welcher Dr. Li, Li Wenliang?”
“Ja! Genau der.”

2022-12-21
Übersetzt von MW im Dezember 2022

 

《纪念》
朱剑

群里
阳了的邻居
在交流体验
一个说
“我高烧的时候
都烧傻了
一直脑子里在想那个李医生
他肯定更难受
可惜呀。”
另一个问她
“哪个李医生
李文亮?”
“对!是他”

(2022.12.21)

 

 

 

STUCK IN TIME – 被时间捆住

4月 19, 2022

《被时间困住》

我被时间困住,
人们被时间困住,
因为病毒,
因为有人
不能失控。
他们无法控制
两年多前,
还有19年前
2003 年。
让我们假装它没那么糟
那时一切很好,
所有一切都很好
但反反复复
现在人们
还陷入了战争。
多么精彩的一年!

水央 译

STUCK IN TIME

I am stuck in time,
people are stuck in time,
because of the virus,
because someone
cannot lose control.
They lost control
over two years ago,
also 19 years ago
in 2003.
Let’s pretend it’s not that bad
worked so well back then,
worked so well everywhere
again and again.
Now people are
also stuck in a war.
What a wonderful year!

MW April 2022

请看本来的问题等等!
https://mp.weixin.qq.com/s/NsgPyF2xHROX7SuYa3VEQQ

图案:
#心向自由
拼贴
创作:柳杨
素材来源:网络

ORIGINAL PROBLEMS – 本来的问题 – PROBLEME, DIE DA WAREN

4月 16, 2022

ORIGINAL PROBLEMS

The pandemic has brought original problems
out for all to see
very clearly
War has brought original problems
out for all to see
very clearly
and even faster
economy problems
society problems
relationship problems
ordinary people
what can they do?
we need
to help each other
that’s clear
for all to see
what else can we do?
we thought
society as it was
economy as it was
relations as they were
would go on like that
nothing could stop it
well, we were wrong

MW April 2022

PROBLEME, DIE DA WAREN

Die Pandemie
bringt die Probleme,
die da waren, ganz klar heraus.
Der Krieg bringt die Probleme,
die da waren, ganz klar heraus,
und zwar noch schneller.
Die Wirtschaft, die da war.
Die Gesellschaft, die da war.
Die Beziehungen, die da waren.
Was können die Leute
da tun?
Wir müssen
einander helfen,
das ist auch ganz klar.
Was kann man noch tun?
Früher haben wir geglaubt,
die Gesellschaft, die da war,
die Wirtschaft, die da war,
die Beziehungen, die da waren,
das geht immer so weiter,
das hält niemand auf.
Das ist gar nicht so,
da kommt man halt drauf.

MW April 2022

本来的问题
维马丁

疫情让本来的问题
显出来
特别清楚
战争让本来的问题
显出来
特别清楚
还要更快
本来的经济
本来的社会
本来的关系
老百姓
可以做什么?
需要
互相帮助​,
这也显出来
特别清楚​
其他还能做什么?
以前以为
本来的社会
本来的经济
本来的关系
一直会下去
不能阻挡
现在知道
并不这样

2022.4

 

​上面头一张图案:
#心向自由
拼贴
创作:柳杨
素材来源:网络

 

 

SEHR SCHWER – 伊沙 Yi Sha

1月 7, 2022

Yi Sha
SEHR SCHWER

An dem Tag als mein Vater starb,
hab ich auch ein Gedicht vorgestellt.
Den Autor
vergess ich mein Lebtag nicht.
Nächstes Mal, wenn ich sie seh,
frag ich, ob sie mir ein Essen spendiert,
oder eine Zigarette.
Denn das war
wirklich sehr schwer.
Ich hab die allerkürzeste
Präsentation
aller Zeiten geschrieben.
Ein kleiner Satz mehr
war einfach nicht möglich.
Obwohl
es eine Dichterin war.

Übersetzt von MW am 30. Dez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伊沙#(32.0)

 

伊沙推荐:太难了!真的是太难了!怕引起大家身心不适,当时推荐诗的时空环境我就不讲了,这也是我在疫年之中的终极体验,致命时刻!个人之诗,泣血之作,且为内出血,当得起半月冠军!叫人五味杂陈七窍生烟的2021年,再见!

况禹点评《新诗典》伊沙《太难了》:确实太难了。读诗的此刻又何尝不难!当全国为西安的疫情突然吃紧而震惊、叹息和鼓劲儿的时刻,本诗的作者却和往常一样,继续他十年如一日的创作、教研,以及为新诗典选诗、评诗的历程!太难了,在最难的时节,在全世界最难的艺术人生里矢志不渝,这就是我这一代作者中最杰出者为中国文学树立的地标!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伊沙《太难了》:确实难!十年如一日地、没有一天间断地推荐好诗和诗人,即使在至亲离世这样痛彻心扉日子里也要咬牙坚持,没有超常的毅力和高度的责任感是很难做到的:这边还沉浸在悲伤里难以抑制,又要处理许许多多相关的事宜;那边又要按时推荐好诗,因为职责所在。所以在两难的情形下,“我写了史上/最短的/推荐语/多一句/都写不出来”,这绝不是找理由敷衍或搪塞,这一细节让我们看到诗人和所有面临相同变故的人一样,这是最正常的反应:大脑昏沉,连思维似乎都停止了……真实的经历,真实的心态,一字一句都是从艰难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滴血、一行泪,或者是一声哽咽或叹息;又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在诗人的心里,响在读者的耳畔,心头的敬意便油然而生。

​马金山|读伊沙的诗《太难了》的十一条:
1、写吧!写你心心念的东西,准没错;
2、写作这种事,只要你写,它就有,不写,再说什么它也没有;
3、伊沙,原名吴文健,文学家,以诗名世。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任教至今。现已出版著、译、编作品一百余部。获国内外数十项诗歌奖及其他文学类奖项。应邀出席国内外众多诗歌节、文学节和其他交流活动。代表诗集有《车过黄河》《鸽子》《蓝灯》《无题》《唐》《白雪乌鸦》等;
4、不可否认,在不知不觉之间,伊沙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哦,这样描述他还不够准确,因为无论是在小说,评论,还是翻译方面,都表现出非凡的能量和成就,不得不让人敬重,他就是精神的贵族;
5、对于伊沙主持的《新世纪诗典》,已然成为当代最重要的一个诗歌推荐平台,而且已不仅仅是一个诗人平台,更是一群志同道合者的天堂,以及无可替代的社交载体;
6、近些年,和伊沙见过一二三四五次面,每次见面的感觉都会不尽相同,但是每一个场景都历历在目。第一次是2014年,从容主持的“第一朗读者”活动上,虽是首次见面,但倍感亲切与美好;第二次是2016年,参加“饿死诗人”伊沙诗歌分享会,从他口中让我记住了诗性的智慧与生活的诗意;第三次是2017年,由江湖海主办的新诗典惠州诗会活动中,让人看到了一个激情燃烧的伊沙;第四次是2018年,沈浩波的磨铁诗歌活动中,没有交流,但感到了他对诗歌的严谨态度;第五次是2020年,新诗典绵阳诗会,他的一份责任和使命感,扑面而来;
7、读到本诗,首先在我脑海里出现几个关键词:一是责任,二是命运,三是真实,四是残酷,而这些不仅构成了现实中的生活,还是五味杂陈,矢志不渝的人生;
8、诗里行间,结合疫情的背景,融合进推荐诗的情节和状况,呈现出来的是诗人的博大情怀与终极体验,是含泪的撕心裂肺的记忆,还是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作为诗人,以最好的方式把它写成了诗;
9、一句“太难了”,一语多关,在这个大疫环境下,又有几人没有共鸣呢,而背后又有多少无奈与痛苦呢,只有遇到的人才能够真正的体悟;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好诗就是毫不掩饰地把真实的东西真诚地写出来”;
11、命运之诗、现实之诗、泣血之诗。

黄平子读伊沙《太难了》

——《新世纪诗典》3924

太难了

伊沙

父亲去逝那天
推荐的诗人
我将永生难忘
下次见面
我会向她讨吃一顿饭
或讨要一条烟
因为当时
太难了
我写了史上
最短的
推荐语
多一句
都写不出来
虽然
她是位女诗人

黄平子读诗:伊沙,1966年生,男人。中国当代写诗最多、著作最丰的诗人,量大而质优,全能文学家,最具专业性的写作教授。力争成为中国文学界最老的踢球者。“父亲去逝那天”,这是人生生活中的大难。“推荐的诗人/我将永生难忘”,伊沙十几年如一日,每日推荐一首诗,这种坚持,是执着中的大难。在这种关键时刻的推荐,肯定永生难忘。“下次见面/我会向她讨吃一顿饭/或讨要一条烟”,“讨吃”,“讨要”,说得非常谦恭。伊沙是个豪爽的人,敌人满诗坛,朋友更是满诗坛。在这个物资极大丰富的时代,一顿饭,一条烟,这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因为当时/太难了/我写了史上/最短的/推荐语”,回顾当时具体的难。其实好的推荐语当然不在长短。“多一句/都写不出来”,这两句诗让我想起了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虽然/她是位女诗人”,女诗人心思更细腻,估计更能体谅推荐者彼时的心情。
2022年1月2号19点44分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2021.12.26——2022.1.1)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2021.12.26——2022.1.1)

 

 

 

ABSCHLECKEN – 刘一君 Liu Yijun

12月 21, 2021

Liu Yijun
ABSCHLECKEN

der alte yang wurde in schweren zeiten geboren,
es gab nichts zu essen.
von klein auf hat er das besteck abgeleckt,
stäbchen und schalen, manchmal auch teller.
als die verhältnisse besser wurden,
hat sich viel geändert.
aber vor dem gebrauch die stäbchen ablecken,
das macht er immer noch.
er sagt das sei der geschmack des lebens.
unlängst besucht er den sohn in peking,
der sohn muss früh aufstehen,
also macht ihm der alte frühstück.
aus der mikrowelle nimmt er gares rindfleisch,
schneidet mit dem obstmesser stücke,
legt sie auf den teller.
er sieht auf dem messer noch
saft und schönes fleisch,
leckt es ab aus gewohnheit.
leider passt auf die zunge kein pflaster.

2021-09-27
Übersetzt von MW im Dez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刘一君#(9.0)

 

新世纪诗典11,NPC12月22日,3915首,1227人。第9个刘一君(北京)日

《新诗典》小档案:刘一君    原名刘君一。湖北襄阳人。1988年写诗至今。1995年拍电影至今。多次获国内外电影节奖项。曾获赶路诗歌奖。现居北京。

伊沙推荐:愚以为:有两种人,必须是细节控,小说家和电影导演。口语诗人后来居上,已经步入其中。作者是电影导演,又是口语诗人,把细节写得精彩,是题中应有之义。

况禹点评《新诗典》刘一君《舔》:精彩。细节决定品质,对生活和历史的理解则又决定着细节。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刘一君《舔》:饥饿年代养成舔舐食具的习惯,即使岁月变迁,也很难彻底根除,也许正如主人公所说“这是生活的滋味”。本诗围绕老杨这一习惯的成因、略有改变,到积习难改最终付出惨痛的代价,娓娓道来故事性极强,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呈现,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可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结尾处独具匠心的安排,更显戏剧化,令人啼笑皆非的同时又隐隐作痛。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 2021.12.21诗人刘一君《舔》独特的饥饿经历带来独特的人生行为:舔!舔在当代语境中几乎就是一个贬义词,尽管很多人每天都在舔,不舔没法活。但这首诗创造的语境却写出了另一个更有意味的舔。这个舔的缘由没什么深奥的道理可言,就是“没吃食”,舔这个行为延长了进食的时间,虽然进不了多少,但在体验上仿佛多进了食。习惯成自然,物质条件改善后,舔的习性仍未全改,这不,舔到刀刃上了吧,出血了吧,可惜“舌头上贴不了创口贴”,没法止血。这个细节太好了,太自然了,但却写得极其深刻,它把一辈子舔的辛酸、卑微全给揭开了,血淋淋的,教人永远也忘不了!

 

 

 

 

KERBE AM BOOT FÜRS SCHWERT IM WASSER – 游连斌 You Lianbin

12月 6, 2021

You Lianbin
KERBE AM BOOT FÜRS SCHWERT IM WASSER

Mit einem Kollegen im Chat über Arbeit,
er schickt einen Satz,
zieht sofort zurück.
Schickt eine Zeile,
zieht sofort zurück.
Ich kann nur den Schirm anstarren.
Trau mich gar nicht, den Kopf zu heben,
sonst versäum ich gleich was,
und wenn ich antworte,
wird das ein Stierkopf mit Pferdemaul.
Am Ende ist auf meinem Handy
außer seiner Reihe von
“Nachricht zurückgenommen”
nur was ich gesagt hab, der ganze Schirm.
Jedesmal nur
Solo-Kabarett.

2021-09-03
Übersetzt von MW im Dez.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游连斌#(20.0)

 

新世纪诗典11,NPC12月7日,3900首,1224人。第20个游连斌(福建)日总推荐数3900首纪念日!《新诗典》小档案:游连斌,1979年6月出生,福建宁德人。新世纪诗典资料馆馆长。曾获第七届NPC李白诗歌奖银诗奖,2021年当选为《新世纪诗典》十年十大70后诗人。伊沙推荐:见识过,有共鸣:爱撤回的人总在撒回,就是现实生活中爱纠结的典型性人儿。口语诗就是善于表现眼下的生活,如何衡量一种形式的表现力?当然是用表现的内容及效果来衡量。况禹点评《新诗典》游连斌《刻舟求剑》:从屡见不鲜的数码世相挖掘,并呈现出微信时代特有的社交风貌和人心,折射出了时代特点。​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游连斌《刻舟求剑》:王尔德曾说“生活模仿艺术”,其实艺术又何尝不是生活的再现?诗歌也一样和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息息相关,也必定反映人们的喜怒哀乐。诗中所写的这位同事,微信跟人沟通习惯“发一句/马上撤回”,说到最后同事的对话,只剩下一排“撤回了一条消息”,和别出心裁的题目《刻舟求剑》相照应,可不就像是在船上刻下的记号吗?同事谨小慎微而又瞻前顾后的性格呼之欲出,又如一面多棱镜呈现出当代人在工作、学习和交友中的不解与困惑,鲜活可感颇具典型性。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 2021.12.6诗人游连斌《刻舟求剑》现代版的寓言故事,用口语诗写成,一样的好笑,不一样的是,吕氏春秋版的极可能是一个虚构讽刺的故事,而游连斌提供的这个版本却是一个真实荒诞的故事,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而第一人称的叙述,让人更多地感到的是现实的紧张,以及小职员的生存况味。本诗最后写得发人深省,事实的诗意强大,可不就是“反省在讲/单口相声”。

NPC Ende Nov. – Anf. Dez.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2021.11.28——12.4)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2021.11.28——12.4)

 

 

 

OPA RENNT AUF DER STRASSE – 刘傲夫 Liu Aofu

12月 2, 2021

Liu Aofu
OPA RENNT AUF DER STRASSE

11 Jahre, nachdem er gestorben ist,
taucht Opa auf, rennt auf der Strasse.
Onkel und Papa sind verschreckt von der Tatsache,
sie trommeln Nachbarn und Leute zusammen,
um Opa wieder nach Hause zu bringen.

Jishui Tan, Trommelturm, Andingmen,
Opa war überall dort unterwegs,
doch außer der Nachricht gibts sonst keine Spur.

Opa ist in der Früh aufgetaucht,
er muss durch den Strom der Autos von links,
wird auf einmal ganz schnell, kommt durch und hinüber.
Mit flatternder Mähne, mehr weiss halt als schwarz.
Die Nachbarn spazieren, sie erwischt die Erinnerung.

Opa rennt immer noch in dieser Stadt an einer Kreuzung,
Onkel und Papa kleben schon ganz viele Zettel.
Der einzige, der nicht herumrennt, bin ich.
Sonst würd ich mich auch noch verzetteln.

Übersetzt von MW im Dez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刘傲夫#(12.0)

 

《新诗典》小档案:刘傲夫,男,1979年出生于江西瑞金,《新世纪诗典》“新世纪中文诗歌百大诗星”,其诗在中国大陆、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具有广泛影响;曾受邀参加POESIA 21 World Poetry Day线上国际诗歌节;创建有傲夫诗社,主持“中国现代诗巡展”栏目。新世纪诗典11,NPC12月3日,3896首,1224人。第12个刘傲夫(北京)日伊沙推荐语:本诗乃《新诗典》中秋云诗会季军作品,在十二月上半月推荐诗中也属于上乘之作,是刘傲夫迄今为止艺术性最强的一首诗。其新意在于将超现实当现实来写,我劝作者:这样的诗写出来,摆在这儿,谁爱骂就让谁骂去,不必回怼,骂者丢的是自己的脸。况禹(徐江):当代魔幻佳篇,既有凌空的狂想,又符合微观的生活逻辑。它也是每个严肃汉语写作者最应发掘的才华之一。​一丁:这是傲夫诗歌中,诗风独特的一首。前人评论杜甫,不只写”丛菊两开他日泪”, 也写”水䓷牵风翠带长”。李勋阳:叔叔和父亲的思念是动,自己的思念是静,不论动静,总是抓不着已经飘忽消逝的爷爷。​南人:这首《爷爷在街上迅跑》,在刘傲夫的诸多诗歌作品中,属于写得“飞”起来的一首诗。他动用了自己的秘密武器——电影手法,镜头、场景、道具的精心设计和巧妙调动,营造出了极其生动、细腻、逼真、动情的画面效果。过于想念,才不愿接受已经死去的现实;过于不舍,才会出现挥之不去的持久幻觉。在时间和空间越接近“片中主角”爷爷的人——爸爸和叔叔,越是不会甘心,越是不愿割舍,越是难以自拔。作为时空感相对偏远的“我”,会更现实、更客观、更冷静——“唯一静止不动的是我/爸爸和叔叔的举动相当徒劳”。这最后两句收尾,像一个盖子,轻轻盖住了一池惊涛骇浪!用刀剑入鞘的手法,干出了比图穷匕现更漂亮的“剧终”效果。荡气回肠,回味无穷!一切深爱的,都将在时空中淡忘、湮灭。此诗启示我们,好好珍惜现在。张韬:这首诗我早早就读过。中秋诗会上,听见乙蓝姐替傲夫先生朗诵时,我便认为:又一首杰作!这首诗在我看来无非是在写追忆的无功而返。当然,也可以拓展性地理解为追求老去的真理、老去的日子、老去的城市的无功而返等类似的结构,你可以让爷爷成为任何东西。爷爷如迅疾的光影,剪进脑中。我让叔叔和爸爸,让全镇的人来帮忙,一起追赶爷爷曾定居驻足的故乡,看他看过的风景,试图留住他的身影。他却匆匆地从人间跑过,只留给众人,早就老去的回忆。我们也许都有过在追忆故人时,怎样也想不起某个情节的经历,只能让自己的左右大脑(叔叔和爸爸),在神经元(城市的每一个街角)上贴满讣告,悬赏所有关于他的情绪。所谓“此情已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大抵也是此感。能把所有触动的镜头,完美地剪切成一部叙事电影,也许只有既是电影玩家,又是口语诗人的傲夫先生能够做到。高歌:魔幻现实主义吗?不魔幻,充满荒诞的隐喻和现实的质感。黎雪梅:如果爷爷真的是在街上迅跑,一直跑到地老天荒,跑到世界的尽头,该有多好!如梦似幻的场景读来令人心酸,一桩桩、一幕幕都是对爷爷深入骨髓的怀念,情动于衷而发,寄予幻境又是超现实的诗歌想象之中。一般人大概很难从现实的逻辑中去理解,这是想象、思考以及情感的交融,在有限的文字空间里,放逐的是无限的爱与思念,诗歌语言所能达成的效果,在此达到了最大化。雪也:刘傲夫的这首诗,被伊沙誉为其艺术性最强的一首诗,是把超现实当现实来写。整首诗歌的布局和手法而言,也是和刘傲夫电影编剧的身份,极为相称。整首诗,像一个微电影的短片,由不同的场景或片段组成,电影语言叫蒙太奇,叙述手法为插叙和倒叙。这首诗,四个小节,共十八行,比一般的口语诗要略微长些。本诗也可以说是呈现了,四个场景。首节的前两行,就是一个晴天霹雳的结果出现——爷爷在死去十一年后,出现在街上,迅跑。所谓死去活来,所谓复活,所谓死不瞑目,所谓魂兮归来。而且是迅跑,不是散步,不是奔跑。第三行,是承接,也是几乎领起了后面三小节的内容。“这一事实,惊动了叔叔和爸爸”,如果爷爷复活是真,那就必然惊动后人。“他们邀集当地居民,倾城出洞,要把爷爷捕回来”,注意这里的用字——“洞”和“捕”,是倾城出动而不是出洞,是捕回来,而不是抓回来。那么洞和捕,也是一致的,更增加了荒诞感,更增加了超现实。第二节就是他们去了三个地点,爷爷的经常活动之地,没有发现爷爷。第三节,是属于倒序,也是近景,是动态的画面。是散步的邻居眼中看到的爷爷。早上,爷爷越过汽车,加速敏捷穿到对面,白多黑少的毛发在飘起。就电影镜头而言,是远景然后中景到近景。也就是说,最先发现爷爷出现的,是邻居,然后叔叔和爸爸才知道的。第四节是叔叔和爸爸寻爷爷而不得,于是全城贴满布告。最后两行,是对比,也是全诗的总结或交代。“唯一静止不动的是我,爸爸和叔叔的举动相当徒劳”,这两句似乎又回到了现实。我为何静止不动呢?为何“我”感觉爸爸和叔叔的举动是徒劳的呢?这首诗,诗人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作为一贯现实主义风格的诗人,为何采取这样超现实的手法来表达呢?这是诗人真实的一场梦的追忆和呈现吗?现在似乎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是思念爷爷的,爸爸和叔叔也是思念爷爷的。“我”也是希望爷爷可以重回人间的。至于本诗的爷爷,还有什么附带的象征意义,也都是可以展开思考和研究的。因此,本诗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很大,就像很多古人的画,留白的很大。晏非:刘傲夫在我们当地有不少读者,在我的视野里,读者多数是公职人员,有些还是领导干部。我记得有一次晚上某饭局后喝茶,他们说起“尿尿诗”,我当即明白他们在说哪首诗,他们让我念一下,我也毫不客气,在众目睽睽之下,念了那首尽人皆知的《与领导一起尿尿》,效果是大家看上去都心领神会地笑了,不过也就是个心领神会,现实中该怎么着还会怎么着。今天新诗典推荐的傲夫这首诗却是另一种冷峻的风格,感觉像是电影场景在切换,开篇惊人,超现实,小说笔法,扣人心弦;中间两个段落写得清晰有力,那些地名,早晨,汽车,白多黑少的毛发,都在积蓄着情感的力量;最后一段,呼应开篇的奔跑,而“唯一静止不动的是我”,表明自己是一个清醒者的同时,也在克制地表达自己对逝去亲人最深沉的爱:爷爷在我心中,永远。这首诗予我还有启示:写亲情的诗歌如何保持现代性。马金山|读刘傲夫的诗《爷爷在街上迅跑》的十一条:1、世间一切皆可入诗,世间一切皆为诗;2、写,是诗人的事,读诗,是读者的事,二者互不矛盾,二者也就都自由了;3、刘傲夫,男,1979年出生于江西瑞金,《新世纪诗典》“新世纪中文诗歌百大诗星”,其诗在中国大陆、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具有广泛影响;曾受邀参加POESIA 21 World Poetry Day线上国际诗歌节;创建有傲夫诗社,主持“中国现代诗巡展”栏目;4、刘傲夫的诗,以口语的表达方式,让诗成为日常生活之一种,在具有自觉先锋意识的情况下,显示出强大的现实感与生命性,并饱含个体化的试验精神,成为一切皆可入诗的试炼者;5、此诗既是现实中的梦境,也是梦境中的真实,还是现实中的现实,更是现实中的超现实,多重感觉集于一体,滋味就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了;6、诗的第一节,由我看见的现场画面,延展到父辈们的举动,所留给人的感觉,形成了一种浑浊感,似梦非梦;7、第二节,则将地理位置予以明确,并在此范围之内,既有搜寻的效果,还有老人活动的一面,以及印象中的莫名感,反复无常,张驰有度;8、第三节,把细节的情景,落在了回忆之中,描述的清晰而明确,动态万千,尤其是诗里的动词,使得诗感层出不穷;9、最后一节,保持着持续的动作描述,让人既有司空见惯的气息,还有叫人深思的地方,且交待出了事实的情节;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体验,需要不断的练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深处要有”;11、感觉之诗、情景之诗、画面之诗。

 

爷爷在街上迅跑
@刘傲夫

爷爷在死去十一年后
出现在街上,迅跑
这一事实惊动了叔叔和爸爸
他们邀集当地居民倾城出洞,
要把爷爷捕回来

积水潭鼓楼安定门一遍遍搜寻,
这些都是爷爷的活动之地
但传闻之后了无踪影

爷爷是在早上出现的
他要越过左边过来的汽车
他一下加速敏捷穿到了对面
飘起的白多黑少的毛发
让散步的邻居抓住了某种回忆

爷爷还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街口奔跑
叔叔和爸爸已经满城贴满布告
唯一静止不动的是我
爸爸和叔叔的举动相当徒劳

 

 

LU XUNS GEBURTSTAG – 李贡 Li Gong

11月 30, 2021

Li Gong
LU XUNS GEBURTSTAG

Ich wärm eine Schale Reiswein,
heute ist Dein Geburtstag.
Du sagst, wir sollen Dich vergessen.
Viele habens geschafft.

Übersetzt von MW im Nov. 2021

伊沙推荐:写得好,以鲁迅的小说笔法起兴,微言大义。后口语诗,也可以不日常、不琐碎、不一地鸡毛,也可以有风骨,也可以尖锋时刻,也可以高峰体检。

新世纪诗典11,NPC11月29日,3892首,1223人。黎贡(广西)日

Li Gong, Künstlername von Huang Juntang. Gehört zur Volksgruppe der Zhuang, 1984 geb. in Shangsi, Fangchenggang, Provinz Guangxi. Schreibt Gedichte und erzählende Prosa.《新诗典》小档案:黎贡,本名黄俊棠。壮族,男性。1984年生,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人。好读闲书,喜看电影,写诗和小说。

况禹点评《新诗典》黎贡《鲁迅诞辰》:绝对应该有一首汉语现代诗为鲁迅贺寿,不是用我们阅读经验里熟识的硬,而是用我们习惯麻木了的绝望。正如本诗。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黎贡《鲁迅诞辰》:一首异常精短的小诗,却有着异常丰富的信息量,读完忍不住唏嘘不已。诗歌的开头“温一碗酒”,读过鲁迅先生代表作《孔乙己》的人,一定会对文中孔乙己这句经典的台词记忆犹新,因为这个旧中国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塑造得太经典、太深入人心了,以至于给人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作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作家,鲁迅这个名字太过耀眼,他不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也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及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鲁迅同时又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他的一生追求民主不畏强暴,执笔向封建旧文化宣战、不断与压迫民众的旧思想旧文化作斗争,显示出一个正直文人的英雄气概。他生前曾在散文《死》中写道“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真是糊涂虫。”他的本意是希望后人能够摆脱他带来的标签,可以自由地生活。但这样的鲁迅不应该被抹杀,更不应该被遗忘,诗人在鲁迅先生诞辰之日完成此诗,是很有深意的。诗歌的最后,虽然写得隐忍与克制,但诗人的痛惜与无奈却直击人心:“你叫我们忘掉你/很多人做到了”,倘若真的如此,就是这个世界,以及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人们最大的悲哀,这恐怕才是最大的悲剧。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 2021.11.28诗人黎贡《鲁迅诞辰》鲁迅的诞辰是9月25日。他在病逝前的《死》一文中,曾向亲人交代了七条遗嘱,第四条写的就是要人们忘记他:“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现在,正如诗人写到的“你叫我们忘掉你/很多人做到了”。我们的确做到了,那我们就真的不是糊涂虫了吗?我们就真的有了自己的生活吗?我想,我们不应该忘记鲁迅,读鲁迅甚至写鲁迅还是应该成为我们今天的一个自觉自发行为。我曾有诗:“几千年中国/应将鲁迅置顶/现当代中国/应将伊沙置顶/你可以说我/痴人说梦”。又有诗:”每个中国家庭/都该放一套鲁迅全集/哪怕充充门面/束之高阁也行/哪怕自己不看/留给子孙也行”。最后,我想以鲁迅的一段来结束:”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诗人温酒敬鲁迅,那酒里也有光,我看到了。马金山|读黎贡的诗《鲁迅诞辰》的十一条:1、写下,即唤醒;2、以简约的语言,表现出无限的滋味,是一首诗最具价值的体现;3、黎贡,本名黄俊棠。壮族,男性。1984年生,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人。好读闲书,喜看电影,写诗和小说;4、本诗短短四行,貌似波澜不惊,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一方面带着现代生活化的感觉与细节,另一方面由鲁迅这个人物,记取历史,让人深思;5、诗中由酒,联系到诞辰,对一个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有效的回顾,在互不关联的事物之间,构建出带有明显差异和历史色彩的印记;6、第三行,则通过对话的方式,既是对鲁迅先生的交流,更是一种值得思考的问题,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味深长;7、而诗的最后一行,凸显锋利的棱角,还原了现实的残酷,并正视现实的本象,言简而意切;8、标题不仅将一个人物的名字直接命名进去,而且附带上其诞辰的定义,直白又不失明确;9、最悲的悲剧作品,在于不着一字悲与哀,在字里行间,却什么情绪都已经有了;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有的诗,需要品,需要静下心来,思考”;11、后口语诗、时代之诗、现实之诗。黄平子读黎贡《鲁迅诞辰》——《新世纪诗典》3892鲁迅诞辰黎贡温一碗酒今天是你的诞辰你叫我们忘掉你很多人做到了黄平子读诗:黎贡,本名黄俊棠。壮族,男性。1984年生,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人。好读闲书,喜看电影,写诗和小说。“鲁迅诞辰”是1881年9月25日。“温一碗酒”,本句典出鲁迅《孔乙己》。孔乙己刚出场的时候,是:“‘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温一碗酒”,是孔乙己打折了腿时的情形。彼时的孔乙己,已经非常落寞了。“你叫我们忘掉你”,这句话不知道典出哪里。“很多人做到了”,这句话好像不大对。鲁迅先生的作品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直在学着,不管学生愿不愿意。2021年11月29日20点40分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2021.11.21——11.27)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2021.11.21——11.27)

 

 

ERBSTÜCK – 刘健 Liu Jian

11月 11, 2021

Liu Jian
ERBSTÜCK

meine über 80jährige mutter sagt
in der familie von deinem vater
gibt es schon einige generationen
keine besonderen erbstücke mehr
wir haben nur diesen knoblauchmörser
für deinen vater war das ein schatz
den er dir hinterlässt. willst du ihn?
knoblauchmörser, das wort kenn ich schon.
ein mörser und ein stössel.
ich frag einfach, ist es aus gold?
aus gold, sagt sie, wärs dann noch bei uns?
stein ist es.

Übersetzt von MW im Nov.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刘健#(4.0)

 

伊沙推荐:2018年,首次在"新人"中发现刘健这个50后的"退休老人"我还很兴奋,三年过去,随着60后开始退休,"退休老人"的队伍将逐年增大,中国诗人的平均年龄将更进一步提高,中国现代诗亦将更趋成熟,写满一生者将湧现,你们盼的"大师"将到来。本诗是生活的诗、家庭的诗,人间的诗。况禹点评《新诗典》刘健《传家宝》:真好!口语的,日常的,轻松自嘲的,沉重的,五味俱全的……都有了,却又是举重若轻、简中带繁。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刘健《传家宝》:有意思!“我”和“母亲”两代人的对话构成了诗歌的主体,短短十二行信息量却不小,也是构成诗歌张力的要素。在以前那个家家几乎都是“一穷二白”、人人吃不饱肚子的年代里,能活下来已是万幸,家里能有传家宝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诗中“母亲”的失望、嗔怪、还有责备,让人不免心酸;而我的不以为意、略带敷衍的回答,看得出我对“传家宝”根本没抱任何希望,只是应付母亲的问话而已。结尾处“母亲”用反问回答了我的问题,既有生活的苦涩又不乏那个年代吃苦长大的老人所特有的风趣,这是她(他)们克敌制胜、对付苦难生活的重要法宝之一。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 2021.11.11诗人刘健《传家宝》双十一,对新诗典诗人而言,不仅有淘宝,还有传家宝。这首诗写到的传家宝,不是金的,是石头的,不那么值钱,但谁说不值钱的东西就不能成为传家宝。而且,往往很值钱的东西传不下来,传着传着就断了,因为惦记它的人太多了。正是那些看起来不那么值钱的普通的东西,日用的东西,却能历经岁月洗礼保存下来,成为传家宝,比如这款石头制成的蒜臼。这首诗细读之下,还能读出国人对传统认知的变化,我认为这种变化是积极的:诗中写到的传家宝或许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有些所谓的传家宝真的还有意义吗,还要当成宝吗,殊不知早已成为一种桎梏!我还想到,口语诗人会保存生活本真的语言,比如“蒜臼”,比如“臼窝”和“蒜锤”,这些词语像是刚从老刘家的犄角旮旯里拿出来那样鲜亮生辉。读刘健《传家宝》|雪也一般大户人家,都有祖传的东西,而且大多都有一定收藏价值,毕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嘛。读到这首诗的名字,你或许认为也是啥宝贝。八十多岁的母亲说,老刘家几辈子没传下什么宝贝,有个捣蒜的,你爸当宝贝。作者知道,那是蒜臼。我们这地方,也是这样叫的。精彩的,是最后的问答。作者随口问,是金的吗?既然是传下来的,作者这样脱口而出的疑问,也很正常。那么老母亲的回答,就有意思了,就值得品味了——金的还能传到你吗?石头的。这里隐藏的想象空间,就很大了。祖传的,往往都是贵重的,也能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为何这位老母亲还有这样的逻辑判断呢?这就有张力了,这就有诗意了。马金山|读刘健的诗《传家宝》的十一条:1、干净至极,也是写好一首诗的奥秘;2、好好活,好好的生活,好的诗,自然而然地就来了,来到了人间,也将成为未来;3、刘健,1957年生于北京。有诗入选《新世纪诗典》、2019中国口语诗年鉴、2018、2019中国诗歌排行榜、《君儿读诗》、《李锋评诗》、《佛城诗歌》等;4、已退休的诗人刘健和同是50后的北京诗人石蛋蛋一样,都是容易被人忽略的重要诗人群体,尤其是他们对个体的人生经历和体验极显特质,而又浓厚、透彻;5、通过朋友圈,对刘健生活和写作的关注,相信其未来的诗歌将更加丰富多彩,因为经历,也是因为生活;6、刘健,一位日常的写作者,通过岁月的洗礼与沉淀,将生活的细微之处呈现得丰富多彩,且把个体的生命意趣写得独特而深刻,亦给人带来无限的惊喜;7、本诗在朴实的语言里,满满的生活气息,而这些事物看似简单,恰恰是最难写的,尤其是将家庭写得如此细腻、透彻而又饱满,着实五味杂陈,妙趣十足;8、诗中的语感,以及内容的真实,在日常的对话里面,将家庭生活推向了另一种极致,既还原现实,又升华生活;9、诗的标题,取用得极为巧妙,既一语双关,而又意味深长;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向生活要诗,向光阴要诗,向生命要诗,向内心的真实要诗”;11、时代之诗、生活之诗、人生之诗。

 

 

BAMBUSBLÄTTERSCHUHE – 周鸣 Zhou Ming

11月 4, 2021

Zhou Ming
BAMBUSBLÄTTERSCHUHE

im ersten jahr mittelschule mit 12
in der nacht hats geschneit
in der früh muss ich
sechs oder sieben kilometer gehen
den berg hinunter zur schule
ich habe keine gefütterten schuhe
meine großmutter nimmt große bambusblätter,
wickelt die alten gummischuhe,
die ich trage,
wie man reisdreiecke wickelt,
und bindet sie fest mit spagat.
das gehen war mühsam
durch den schnee auf dem berg
aber als ich ankomm in der schule
ist mir den ganzen tag warm.

Übersetzt von MW im Nov.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周鸣#(16.0)

 

《新诗典》小档案:周鸣,1966年8月生,浙江黄岩人。口语诗人,《新世纪诗典》"百名诗星"。新世纪诗典11,NPC11月5日,3868首,1217人。第16个周鸣(浙江)日
伊沙推荐:细节、地方性、朴素,是本诗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往昔是贫寒的,回忆是温暖的,文学是最感性的个人史。

高歌:专门查了一下什么是竹箬,然后再想象用竹箬包裹的鞋子,贫瘠时代的美好回忆……稍稍富裕一点,不能作回去啊。

况禹点评《新诗典》周鸣《竹箬鞋》:“箬”读ruò,据说是一种叶大而宽的竹子,可编竹笠、包粽子,放在本诗理解,不妨将其理解成一种大粽叶。粽叶包鞋取暖,这一定是贫寒岁月的记忆。记忆欺骗人的地方在于,哪怕是最痛苦的经历,隔着时间的河面回看,都容易让人错解出一丝悠然。其实哪里有,苦就是苦,悠然不过是人类用来自我治愈的马后炮罢了。或者说,再悠然的回忆里,多少都藏了疼痛。​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周鸣《竹箬鞋》:似乎女性做了母亲以后,身上的潜能都被莫名地激发出来了。为了子孙们总能费劲心力地去做各种别人望而却步的事情,用以呵护他们的成长。一如本诗中的祖母,在寒冬腊月没有棉鞋的情况下,祖母就地取材,用几片竹箬给孙子做成了暖和的竹箬鞋,不仅温暖了那个冬天,也足以温暖一生,令一段本来透着心酸的回忆,充满了亲情的美好。诗中的竹箬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意象,而是特定年代的特殊产物,更是承载着祖孙三代人情感的载体。诗歌的语言朴实无华,细节处理深挚动人,生命感和时代感交织,自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 2021.11.4诗人周鸣《竹箬鞋》口语诗的一个功能,就是让人对某个地方风物记忆深刻。这首诗里写到的竹箬就是这样的,同时还有着诗人独特的命名:竹箬鞋。竹箬,竹名,也叫箬竹,竹子的一种,其特点是叶片大,质薄,多用以衬垫茶叶篓或作各种防雨用品,也用以包裹粽子。本诗中,祖母就是用生活中显见之物,灵动一机,用来包裹鞋,让普通的胶鞋变成了蹩脚但暖和的“竹箬鞋”,写出了人世间那种永恒的慈爱与心疼。是叙述,也是细节,让这双“竹箬鞋”清晰地走在积雪的山路上,也让这首生发于大山深处的诗作定格为个人不灭的心灵记忆。

STEINE IM SACK – 锦凡 Jin Fan

10月 15, 2021

Jin Fan
STEINE IM SACK

Drei Gallensteine,
Durchmesser 0,6 cm,
haben in einer Gallenblase gesteckt.
Jetzt werden sie in einem roten
bestickten Sack
aufbewahrt,
der schon Diamanten
und Ringe
beschützt hat.

2021-09-25

 

新世纪诗典11,NPC10月16日,3848首,1212人。锦凡(湖南)日

《新诗典》小档案:锦凡,本名,金帆,女,1978年生于湖南娄底,现居永州,2021年4月加入傲夫诗社学写口语诗。

伊沙推荐:特写即诗,是后口语诗的发明创造。刚巧这是我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当时只是感到很惊讶:人的体内,小小的胆囊之内,怎么会生出不小的石头?可惜我没有保留,送给医院了,于是就没有产生本诗所写的诗意行为,以及写成一首诗。

况禹点评《新诗典》锦凡《囊中有石》:我听说过这种事——把结石或是牙齿之类原属于自己身体的东西,珍藏留作念想。本诗不同的地方,是强调了收藏的仪式性,以及这种仪式与其“前世”的对比。“石头”本无诗意,距离和对比下的“石头”,一下子拓展了读者想象的纵深。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锦凡《囊中有石》:曾经装过钻石的红色锦囊,现在装了三颗胆结石,结石于无意之间享受了钻石的待遇。虽然二者之间从某种角度来说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对于诗人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人生经验或生命体验,根本无需区分孰重孰轻,都是同样不可或缺。当然若是锦囊里只有钻石没有结石,岂不美哉!然而现实总是很残酷,有些时候想法仅仅只是想法,基本最后都成了泡影。诗题很有意思,《囊中有石》的“囊”一语双关,一是指胆囊二是指锦囊,既能提纲挈领也是行文的线索。也许人生便是如此,不仅能够品尝爱情的甜美,也能挺过病痛的折磨,在这些酸甜苦辣都经历过之后,就会更加懂得珍惜,生命也因此显得更加完整,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2021.10.15人诗人锦凡《囊中有石》
同样是石,在胆囊和锦囊中,两种境遇,两种命运,两重天。体内被合力围剿的胆结石,却在体外过着尊贵优渥的生活,这恐怕只能归结为那不可知的命运了吧。诗里写的是石,又何尝写的不是人的命运。这首诗让人印象深刻的还在于描述这块石,用了大量的名词而不是形容词,效果是,让这颗前后判若两石的命运,愈加清晰起来,其中亦有诗理。从诗人来说,要恭喜他,取石成功,又因石成就一首好诗,可谓“一石二鸟”。

读锦凡《囊中有石》|雪也

锦凡有过胆结石,石头被她保留了下来,并形成了一首诗。本人有过肾结石,那种疼痛,是巨大的,无以言表的。在我印象中,应该是所有病痛中最痛苦的。那么胆结石,也应是很痛苦的。想到河蚌孕育珍珠——栖身淤泥不合污,坚壳柔体育珍珠。璀璨夺目的珍珠,是河蚌痛苦孕育而成。李商隐说,沧海月明珠有泪。人生,也是如此。那些痛苦,都是美好的经历,都是向上的阶梯。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三颗直径为0.6cm的胆结石,曾经寄托于胆囊,现在却被它的主人,完好地保存在曾经装过钻石和戒指的红色锦囊。所谓,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作为读者,我们不仅读到了诗,还看到了这三颗灰色暗淡的胆结石,也是人生一幸事。(修订版)

黄开兵:一次病痛之后,一个举动。本来可能没什么深意,但记录成诗,读者加以解读,甚至“误读”,“意义”变成了无限可能,这也是诗歌令人着迷的原因之一吧……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黄平子读锦凡《囊中有石》

——《新世纪诗典》3848

囊中有石

锦凡

曾经
被一个胆囊
包裹着的
三颗直径为
0.6cm的
胆结石
如今
被一个
装过钻石
戒指的
红色锦囊袋
包裹着

黄平子读诗:结石人人得,好诗归锦凡。锦凡这首诗的亮点当然在那个一语双关的“囊”字。“曾经/被一个胆囊/包裹着的”,这是第一个“囊”。“如今/被一个/装过钻石/戒指的/红色锦囊袋/包裹着”这是第二个“囊”。结石在胆囊里包裹着时,是病源,在锦囊里包裹着时,就成了纪念品。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包括那几颗曾经痛得你死去活来的胆结石。
2021年10月15日20点28分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VOLLMOND UNTER DER ERDE – 山之光 Shan Zhiguang

10月 14, 2021

Shan Zhiguang
VOLLMOND UNTER DER ERDE

nachdem vater gegangen ist
hat mutter angefangen zu rauchen
fünfundzwanzig jahre später
hat es mutter
an seine seite geschafft
wir kinder
haben an der decke
des kleinen zimmers
unserer eltern
einen kleinen runden spiegel
angebracht
als sei der himmel offen

Mondfest 2021 (20./21. Sept.)
Übersetzt von MW im Oktober 2021

新世纪诗典11,NPC10月15日,3847首,1211人。山之光(山西)日

伊沙推荐:继续过重阳节,本诗直面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父母走一般都有先后,从中发现并营建出一个扎扎实实的事实的诗意。态度好,表现佳。

况禹点评《新诗典》山之光《地下圆月》:悠长的思念,又隐隐有圆满之意。这样的思亲诗,读来心有暖意。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山之光《地下圆月》:本是一年一度的团圆之夜,却是月圆人不圆,只能是“我们子女在父母的/小屋子壁顶嵌入了/一面六寸小圆镜/绽放天空”,用来寄托哀思并表达美好的祝愿,字里行间满是爱情、亲情和思念。本诗写得极为隐忍,读来却依然令人动容。远比那些呼天抢地、捶胸顿足地抒情来得高级多了,动静虽小力道却很大,将“月亮”这一传统的重要意象写得别具一格,充满弹性和张力。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2021.10.14诗人山之光《地下圆月》
重阳之日读到此诗,感到温暖。当父亲如烟逝去,母亲抽烟,仿佛从中找回一种依靠和踏实。父母在地下团圆,嵌入一面小圆镜,构成了事实的诗意。而这一切,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叙述呈现出来,时间把失去至亲的悲伤升华为对逝者美好的祝福。最后一句“绽放天空”,接通生死,敞亮人心,让人获得内心更大的慰藉。下午稍迟陪客人游千年秀容古城,登上秀容书院上院,也是忻州古城的制高点。此时,天色渐晚,仰望天上半轮明月,品味地下一轮圆月,想到生生不息,一时之间,恍若隔世。一个难忘的重阳节,心有碎念者的重逢节。

黄开兵:人最后都走到这一步,阴阳两隔,总得有个念想有个寄托,“母亲”寄于烟,最后“我们”寄于镜……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马金山|读山之光的诗《地下圆月》的十一条:
1、诗,生活的建筑,生命的混泥土;
2、字与字之间,是跳舞的符号。词与词之间,是音律的空白。而符号和空白,就是诗溢出来的诗意;
3、山之光,本名连养臻,男,1960年6月出生,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人,退休公务员,喜欢诗歌;
4、本诗通过对父母的身后事,展开式的进行本真的记录,由此对隐秘的角落予以呈现,并由别样的景致,给人带来了无限的况味;
5、短短十行,以只写事物本身,不强加情绪化的写作,看似简单,动作幅度不大,反倒将丰富的感情表现到了极致;
6、诗中的情感复杂,既关乎生死离别,又关乎贴身心绪,朴实无华的语言当中,蕴含着巨大的人生百态,又有一种谜一般的味道;
7、尤其是诗的最后,“一面六寸小圆镜/绽放天空”,可为诗眼,更可谓独特视角,却会触发人们的无限遐想;
8、诗的落款为中秋节,看似无意之间,却给全诗平添了不少值得玩味的东西,且构成了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9、如果非要提出一点,那就是诗的第六行中的“我们子女”四字,是否为“我们姐弟”,或者“我们兄弟姐妹”,更为精准一些呢;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以一种角度和视野,拓宽无限种诗味,需要描述的精准和事物的硬核”;
11、缅怀之诗,幽谜之诗,记录之诗。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ON THE MOON – 伊沙 Yi Sha

10月 14, 2021

Yi Sha
ON THE MOON

when you’re very low down
writing on the moon
is putting together beautiful words
or smart little phrases

a little less low
you think writing the moon
means romantic imagination
of a shallow disposition

when you start to go up
you realize the moon
the eternal waste land
ten thousand lonely generations
in your human heart

you step on the moon

September 2021
Translated by MW in October 2021


《关于月亮》||伊沙

最low的时候
以为写月亮
是整几个靓词儿
或小修辞

次low的时候
以为写月亮
是浪漫的想象力
是轻浮的小性情

开始走高的时候
懂得月亮
是亘古的荒凉
是万世的寂寞

是人心的登陆

ÜBUNG MACHT DEN MEISTER – 蓝风 Lan Feng

10月 12, 2021

Lan Feng
ÜBUNG MACHT DEN MEISTER

vor 20 jahren
war ich im dorf einigkeit angestellt
einmal gehen vizebürgermeister wu und ich
zur kreisverwaltung
er geht in der früh auf den kreisvorstand warten
ich wart unten auf ihn
zu mittag gegen dienstende
kommt er erst heraus
er hält sich die ganze zeit sein gesicht
ich geh schnell zu ihm
frag ihn was los ist
er sagt der kreisvorstand
liebt witze erzählen
wenn man was von ihm will
viele witze sind gar nicht lustig
aber du musst mitlachen
da waren noch zwei die was von ihm wollten
wir drei haben um die wette
aus vollem hals gelacht
den halben tag gelacht
bis uns das gesicht geschwollen ist
heute
ist vizebürgermeister wu
zum vizekreisvorstand geworden
nach einem halben leben lachen
sind seine wangen glänzend und dick

2021-09-26
Übersetzt von MW im Okt.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蓝风#(2.0)

 

伊沙推荐:官场文化,相由心生,这绝对不是开玩笑,而是心学+生理学=科学。换成社会学来吧,就是职业病吧。

新世纪诗典11,NPC10月12日,3844首,1209人。第2个蓝风(湖北)日

1010况禹点评《新诗典》王爱红《悲愤交加》:手机时代行乞者竟然也流行开了扫码收款,这种无限趋近于主流的生活转变,放在十年前可能都会使人瞠目结舌,现在则见怪不怪。不能说所有以手机行乞的人都是产业式行乞,但无疑,伸手讨钱的老太,还是更贴近于乞讨本色,但是遗憾——她竟因为收钱手段的原始讨不到钱了,而施舍未遂的作者气愤地摁汽车喇叭的举动,把科技发展强加给人类心灵的荒诞凸显到了顶点。

黎雪梅诗读《新世纪诗典》之蓝风《功夫》:诗中的“乌副县长”的确功夫了得,官场的那一套他已经达到炉火纯青之地步。既善于琢磨领导的心思,察言观色;更善于阿谀逢迎,投其所好。果不其然,越是这样的人越容易在职场平步青云步步高升,由“乌副镇长已变成/乌副县长”便是最好的证明。最后诗人将镜头由远及近,从二十多年前回到眼前这位今非昔比的“乌副县长”,画面定格在他那“笑了大半辈子/脸上的肉/练得又厚又亮”的面庞上,这是一个脸上有故事的人,也是把《马屁经》念到极致的人,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其人,读来你会觉得很熟悉,一点都不陌生。不得不承认诗人塑造的这个形象十分经典,并且极具代表性。对于此类人我们内心充满了鄙夷与不屑,但也只能仅此而已。是非对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引起我们对官场文化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2021.10.10人诗人蓝风《功夫》
今天中午第一时间就读了这首诗,读后,当时并没有想跟读的欲望,原因很简单,如今官场的现实远比诗中反映的要强烈许多,或者说进化了,更成熟了,更高明了,登峰造极了,阿谀奉承自然需要,但也得有满满的干货才行。置身其中,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无奈又沉默,深感老祖宗基因强大,将很多现代社会的常识碾压成齑粉。因此,只要自己稍逮着机会做点事,尽可能自省规避那种窠臼,不让自己成为自己讨厌的人,但阴郁的氛围太过浓厚,多数时候个体不过徒增一点人在做、天在看的安慰罢了。这样的中国人的日常,如此普通,应该成为口语诗的一座富矿。有一句话是说什么不幸诗家幸,这个诗家幸,应该幸在能够让诗人写出深刻揭示现实的好诗来。这首诗里有讽刺,有荒诞,还让我读出一种耳濡目染的危害以及可怕的传承。这样的循环往复,别的不说,空耗了中国人多少的时间。鲁迅说,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这样相互的谋财害命何时才是个头啊!

马金山|读蓝风的诗《功夫》的十一条:
1、在场,本真;
2、生活是由一个个碎片组成的,一个个碎片,就是一个个陌生的点,点自己会呈现面;
3、蓝风,70后,湖北襄阳人。著有诗集《彼岸》、《俗世的光芒》;
4、此诗以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荒诞喜剧,将笑话讲到了极致,与此同时,还将一个人物形象聚拢于一身,鲜活、生动;
5、在平实的故事描述当中,现实生活状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了,不仅如此,更揭示出人性中最本真的原色,读罢,不由得让人会心一笑;
6、诗一开头,即回到了“我”,回到了生活现场,回到了官场之间,语言通俗易懂,直观而又不失质感,且透出一个“透”字;
7、诗中县长讲的不好笑的笑话,作为下级仍然笑得前俯后仰,本质上也是一种拍马,只是拍的方式不同,但其中所充斥的秘密,不言自明;
8、通过两人不同时段的对话,现实版的官场情景呼之欲出,且在时间的推移下,愈发显得特别而搞笑;
9、诗的结尾,通过事物的现象即看到了本质,尤其是“脸上的肉/练得又厚又亮”,这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与滋味无限悠远而又绵长;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带有明显色彩的生活,充满幽默感的感觉,就是诗”;
11、现实之诗,批判之诗,记录之诗。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IM BILD – 江湖海 Jianghu Hai

10月 3, 2021

Jianghu Hai
IM BILD

Auf einmal wisch ich auf eine Nachricht: Laos!
“am 29. 08. in Luang Prabang,
vier neue einheimische Infizierte. ”
Das sind Untertitel, im Bild: ein Mönch
legt Feuerholz nach. Der Sender der Nachricht
kommentiert auf Chinesisch:
“In den Tempeln werden nicht nur
mehr Verstorbene eingeäschert,
die Mönche und Nonnen kümmern sich um Waisenkinder,
sie helfen den Laien bei allen möglichen Sorgen.”
Ich erinnere mich an ein anderes Bild,
das hab ich in Luang Prabang
vor drei Jahren und acht Monaten selbst aufgenommen.
Es hat sich auch in mein Gedächtnis eingebrannt,
als etwas Heilsames:
Sechs junge Brüder in roten Roben,
ein schwarzer Hund, ein fremdes Mädchen in Dunkelblau
scharen sich um ein tanzendes Feuer.
Außerhalb dieses Rahmens sind noch im Bild dabei
ein Haufen Chinesen, das sind wir Dichter von NPC,
wir bringen Poesie. Heuer im Frühling aus China
sind Ärzte gekommen, mit Medikamenten, Masken und Impfungen.

1. September 2021
Übersetzt von MW am 3. Oktober 2021

《新诗典》小档案:江湖海,60后,湖南人,居广东。中国作协会员,新诗典诗人。1979年起发表诗歌、小说、散文、评论1000多首(篇)。出版个人专著20余部。作品入选100余种选本,被译为英、德、俄、法、日、韩等多种文字。获NPC李白诗歌奖金奖、亚洲诗人奖、深圳第一朗读者最佳诗人、广东有为文学奖诗歌奖、井秋峰诗歌奖年度大奖等多个奖项。

新世纪诗典11,NPC10月4日,3836首,1209人。第29个江湖海(广东)日

伊沙推荐:
整合之诗:将《新诗典》文化与当前疫年文化巧妙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令人感慨万千,疫情尚未完全控制,地球的未来莫测,我希望在未来我们想起这些出国的经历时不会说:那是《新诗典》的黄金时代。

况禹点评《新诗典》江湖海《画面》:三四年间,天地翻覆,无论是驴友,还是诗人,还是其他的人群,几乎关于生活的所有,人们都在从头适应,从头学起。剧变固然令人惆怅,但滔天疫情下,诗歌又何尝不是心灵之药呢。

黄开兵:那幅照片,我还有印象,画面很令人深刻!和平温暖,诗人诗歌;疫情死亡,医生药品……画面重叠间呈现出悲悯情怀。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江湖海《画面》:但凡你去过某个地方,在那里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无形中那个地方就与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里的荣辱兴衰也会牵动着你的喜怒哀乐。诗人眼前视频中呈现的悲惨凄凉的疫情景象,与多年前狂欢美好的回忆形成鲜明的反差,令人油然而生淡淡的忧伤,两种画面的叠映中交织的是跨国之谊和诗人之情,还有隐隐作痛的担忧。巧妙的构思,情感的把控,以及文字产生的张力,都彰显出诗人卓越的诗写功力。诗的最后“今年开春之后/前往的是中国医生/他们带去药,口罩和疫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化的输出,更有中国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间大爱和国际主义精神,让人温暖又心安。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2021.10.3诗人江湖海《画面》
直到此刻,老挝的新冠疫情仍在持续蔓延,但总体上并不算严重。截止10月1日,老挝境外输入病例27例、本土病例437例;累计确诊病例24310例,死亡19例。这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诗人提到的中国医生,提到的药、口罩和疫苗。这首诗从现实的画面切入记忆的画面,从疫情时不时的提醒强行返回三年多前此地一派祥和的情景。这种对比是抖动的,剧烈的,也是丰富的,能看出这样一个崇尚佛教的国家对待生死的态度,以及对待人的态度。“火焰”一词既灼心,又照亮了整首诗。灾难下的火焰,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超度亡灵火化遗体,因而是死亡之火、祈祷之火;记忆里的火焰,则是六个红袍少僧、一只黑狗、一个少女围簇一起舞蹈的薪火,因而是希望之火、生命之火。给诗人造成强烈视觉冲击,难以释怀的可能还有一点,那就是两种不同意义的火焰竟在同一座城市点燃!资料显示,2018年2月初,新诗典诗人专门组织过西双版纳-老挝行,其中新世纪诗典第50场,正值新诗典2500首诗之夜,就是在琅勃拉邦举行的。诗中写到的琅勃拉邦,算是老挝比较繁华的城市了。短短几年,今非昔比,物是人非,几多悲欢,令人感叹。所幸这一切,有新诗典诗人见证,这位名字里每个字都蓄满水的诗人把两个画面定格,把诗人和医生定格,显得意味深长。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苦难中的国度,诗人和医生,天然承担着“疗愈”之职,二者皆深怀仁爱之心,二者皆有大造于世,我想,老挝的天空一定会铭记他(她)们吧。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马金山|读江湖海的诗《画面》的十一条:
1、简洁语言本身的韧性,或者说弹跳力,给诗意注入了新鲜活力的同时,更增添了它的无穷活力与独特魅力;
2、文本是诗人生命的骨头,生活的血肉,呼吸与声音,还是迷人的身材与心跳;
3、江湖海,60后,湖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9年起发表诗歌、小说、散文、评论1000多首(篇)。出版个人专著20余部。作品入选100余种选本,被译为英、德、俄、法、日、韩等多种文字。获NPC李白诗歌奖金奖、亚洲诗人奖、深圳第一朗读者最佳诗人、广东有为文学奖诗歌奖、井秋峰诗歌奖年度大奖等多个奖项。现居广东;
4、江湖海其人,充满了血性的色彩,这是2015年长安诗歌节第163场(深圳专场)的诗会上,我读了一首《两个小孔》,而受到非口语诗人极度的排斥与讥讽,却受到其仗义执言好诗时我感受到的,与此同时,通过对其日常的关注,能够感受到其对待工作就像对待诗歌一样,充满了期待与热情;
5、江湖海的诗,首先凸显出来的是高产,其次就是对个体生活与经历的呈现,既直击现场,又触动人心,并给人带来巨大惊喜的同时,还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
6、回到本诗,先由看到网络上的国外事物,再回到记忆里曾经所经历过的种种情景,融合于一体,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世界,一切都在同一个时代,却有着不同的变换莫测的人生故事;
7、诗中从几个角度描述,以细腻的笔触呈现出独特的异域风情,并由此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元素,还能够深刻感受到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善念,这不仅仅是诗的魅力,更应该是文化的胜利;
8、此诗的诗维虽然复杂,却层次分明,犹如一幅画面上的不同色块,既相互兼容,而又相对独立,这也正是本诗在诗维逻辑上,最值得珍视的部分;
9、就诗的内容而言,生动鲜活的画面,何尝不是一首诗呢,更何况带着现实的残酷与大爱和温暖;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我们所经历的这个时代的一切,正在一步步成为史诗”;
11、当代之诗,情景之诗,融合之诗。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2021.9.26——10.2)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2021.9.26——10.2)

ULMENBLÄTTERREGEN – 里所 Li Suo

10月 1, 2021

Li Suo
ULMENBLÄTTERREGEN

Omi klettert auf einen Baum,
Ulmenblätter pflücken.
Ihre Schwägerin kann vor Hunger nicht klettern
und bittet Omi, sie raufzuziehen.
Omi sagt, das schaff ich nicht,
da fallen wir beide runter,
und die Familie ist verhungert.

30 Jahre nach der Revolution von 1911
scheint die Sonne auf Omi, zwölfjährig, mager,
und auf ihre Schwägerin, noch magerer.
Das Mädchen auf dem Baum greift aus ihrem Korb
eine Handvoll Blätter,
lässt auf die Schwägerin, der schwindlig ist,
einen Regen zum Essen niedergehen.

Januar 2021
Übersetzt von MW am 1. Okto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里所#(23.0)

 

伊沙推荐:小中有大,游刃有余。今夏内蒙草原帐篷诗会订的货。疫年成全诗,里所长了一大块后下不来了,可喜可贺。本诗在十月上半月推荐诗中可居亚军。

新世纪诗典11,NPC10月2日,3834首,1209人。第23个里所(北京)日

《新诗典》小档案:里所,诗人、译者、编辑。1986年生于安徽,在新疆喀什度过中学时期,现居北京。2006年开始写诗,2008年本科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出版有诗集《星期三的珍珠船》,译作《爱丽丝漫游奇境》、布考斯基书信集《关于写作》。

况禹点评《新诗典》里所《榆叶雨》:记得去年春天,各地防疫任务艰巨的时候,避住在路上空阔少人的郊外,家人摘了不少簇新的榆钱儿,和面做成团子,一面吃一面感慨,此物在饥荒之年,曾救下过多少人命。本诗带读者回到了1941、1942年前后的岁月。那应该是因小说和电影而变得颇为著名的灾荒年代。但诗中所写,却又是来自真实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今天想来,依然是凄楚的。当然,在时间的长河中,又是平凡的。毕竟,还有更痛不欲生的岁月。后人写这些,不止是为了追祭缅怀先辈,更是为了显示人类对这样一种生活的拒斥。愿它们永不再来。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里所《榆叶雨》:本诗以上世纪四十年代大饥荒为背景,记录了一家姑嫂二人在树上觅食的生活场景,也是当时万千家庭的一个缩影。因时代较为久远,诗中所写让现在的很多人难以置信,只在年龄比较偏大的人群中还有残存的记忆。残酷的现实扑面令人感到窒息,然而即便在这种艰难的生存环境之下,仍闪烁出的人性的光芒。那些从“奶奶”手中下的“可以吃的雨”,是生存的希望和火苗,足以照亮那漫漫长夜,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高光时刻,当载入诗史,足以照亮后世。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2021.10.1里所《榆叶雨》

榆叶,因其外形圆薄,状如钱币,故也称榆钱。这种榆钱,在中国多少代人的记忆里,饥馑时可以当救命之钱,大自然所赐之钱。即便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榆钱仍是众多乡村少年胃袋里最香甜的记忆。这是一首与榆钱有关的回忆之诗,表现的正是饥荒之年,奶奶和她的小嫂子靠榆钱存活下来的真实场景。
这首诗可以理解为三个特写镜头的组合,有小电影的效果。第一个镜头,特写“爬树摘榆叶”,镜头是灰暗的,但仍然有一丝希望;第二个镜头,感觉诗人一下子把镜头后置,用阳光那束光聚光到两个瘦弱的女孩子身上,用“瘦”和“更瘦”特写出了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是一种必要的背景交待。第三个镜头,气氛一下子明亮起来,欢快起来,这得益于这位少女奶奶灵机一动,给树下饿得快晕倒的嫂子“下起榆叶雨”,这一阵“可以吃的雨”,不止滋润了生命,也一扫灰暗的色调,把全诗染得发绿透亮,让人感受到苦难中的温情!
全诗三段高清晰的诗写像素,戳在眼前,仿佛诗人穿越到了现场,甚至就置身在那个现场,亲眼目睹,快速写就。几乎可以肯定,诗人写到最后内心是喜悦的,读者读到最后内心也会是喜悦的,不过仍然属于悲喜交集的范畴。

马金山|读里所的诗《榆叶雨》的十一条:
1、诗歌的绝妙之处在于,用朴素的语言,把事物说清楚;
2、写无定法,能够真诚地打动人心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3、里所,诗人、译者、编辑。1986年生于安徽,在新疆喀什度过中学时期。2006年开始写诗,2008年本科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出版诗集《星期三的珍珠船》,译作《爱丽丝漫游奇境》、布考斯基书信集《关于写作》。现居北京;
4、里所的诗,越来越触及生活的切面,还原并升华事物本身的质感,在生命的细节表达中,凸显生命力,且由此给人以强大的震撼力;
5、一段饥饿史,小人物史,活生生的现实,记忆里最悲惨的时刻,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新鲜的语言里,构成了极富生活质感的时代原貌;
6、诗一入笔,直抵生活现场,引发到奶奶的身上,并在一系列生动的细节内部,还原了一个时代本真的样子,关乎生活,关乎生命,关乎生存;
7、尤其是诗中瘦小的人,形象而鲜活的画面,好像一个高清的摄像镜头,提炼出紧密且疏缓的情节,却渲然出现实生活中最饱满的一面;
8、而榆叶在那个作为粮食的年代,在当下人面前,已经是有钱人在饭桌上的美味佳肴,既是岁月的轮回,还是生活的巨大变化;
9、结尾的镜头,调皮可爱的生动描述,新鲜的比喻,给人带来喜悦感觉的同时,又给人以内心的震撼;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把听来的事物,写出鲜活的感觉与真实的画面,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11、苦难史诗,小人物诗,生存之诗。

马金山九月十一条

(本期诗人:赵克强、左右、高歌、摆丢、曲有源、
大九、周芳如、亚黎、范可心、图雅、
香香美食居、喵小咪、万野、暮云平、孙丽珠、沈浩波、徐江、南人、李岩、马金山、君儿、莫高、木匠、第一闲人、劳淑珍、宗尕降初、夏微、霍巧玲、蓝色妖姬、圆白点)

马金山读《新世纪诗典》诗的十一条(2021年9月合辑)

 

黄平子读里所《榆叶雨》

——《新世纪诗典》3834

榆叶雨

里所

奶奶爬到树上
摘榆叶
她嫂子饿得爬不了树
叫奶奶拉她上去
奶奶说我可拉不动
你要是把我也坠下去
一家人今天就饿死了

民国30年的阳光
照着十二岁的瘦奶奶
和她更瘦的小嫂子

树上的少女忽然从筐中
抓起一把叶子
给她快晕倒的嫂子
下了一阵可以吃的雨

2021/01

黄平子读诗:民国30年就是1941年。维马丁先生问是不是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里所说,她的老家在安徽阜阳。这就是不是的意思。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有两个大背景,一是1938年6月,蒋介石为抵御侵华日军西犯,下令炸开花园口段黄河堤坝,使河南、安徽、江苏三省44个县成了黄泛区。二是抗战进入了关键的相持阶段。1941年,安徽还有榆树叶子吃,当然还没有到最苦的时候。虽然十二岁的“奶奶”很瘦,虽然“奶奶”的小嫂子更瘦。诗中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细节,第一个是:“她嫂子饿得爬不了树”。爬树本来应该是孩子和男人的事,“奶奶”的小嫂子,一个小媳妇也来爬树,肯定是迫不得已的事。第二个是:“你要是把我也坠下去/一家人今天就饿死了”,一家人的命竟然悬于一个十二岁的小朋友之手,命运之神多么会捉弄人啊。第三个是:“树上的少女忽然从筐中/抓起一把叶子/给她快晕倒的嫂子/下了一阵可以吃的雨”,这阵可以吃的,自然是榆钱雨。这是民国30年唯一的亮点。
2021年10月1日20点33分

 

 

 

 

MEINE MUTTER, MEIN LAND – 谷驹休 Gu Juxiu

9月 30, 2021

Gu Juxiu
MEINE MUTTER, MEIN LAND

meine mutter ist ungebildet
jedesmal wenn wir video-telefonieren
haben wir uns nichts zu sagen
bis wieder corona auftaucht
da können wir noch
ein paar minuten plaudern

früher wars auch so
erdbeben wolkenbruch hitze
ja sogar
schweinefleischpreise
immer wenns probleme im leben gibt
wird unsere beziehung
ein bisschen enger

Übersetzt von MW am 30. Sept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谷驹休#(8.0)

 

伊沙推荐:谷驹休的8.0,虽然进度不快,但成长十分显著。我印象很深的是2016年夏天在上海,在非本典办的一个诗会上,当时2.0的谷驹休排长队参加观众朗诵,比大部分嘉宾诗人的诗都好,让不明真相者惊叹上海群众的诗写水平,现在比那时又前进了一大块。本诗在十月上半月推荐诗中当夺冠军,适逢国庆佳节,派出去与各平台国庆诗一较高下。

况禹点评《新诗典》谷驹休《可把祖国比母亲》:平易、深沉、滋味复杂,这三者中,每两者集于一首诗,相对容易;三者集于一体,就很难了。本诗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新世纪诗典11,NPC10月1日(国庆节),3833首,1209人。第8个谷驹休(上海)日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谷驹休《可把祖国比母亲》:同感,越是生活里遇到大灾大难时,家人的联系也更紧密,这种报团取暖的方式更能让人感受到亲情的可贵,而且安全感十足。诗题很大,诗人采用举重若轻的写法,深入到母子之间具体的交流沟通,充满温情且言之有物,有效避免了喊口号式的写作和空洞无物的伪抒情,若诗人的写作不能观照生活的具体,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陷于徒劳的无效写作之中。

《新诗典》小档案:谷驹休,本名吴野,1989年生于湖北黄冈人,现居上海,广告文案策划,从2013年开始写诗入典以来,日常写作断断续续,心有惭愧却又改正艰难,这种状态成因复杂,好在对诗歌始终心有牵挂,以后写多邂逅另外,结合本次上典作品说几句:世界潮流,循环往复,人的意识形态也不会一尘不变,思想认知提升上,多接收多省察自己总归更好,新诗典是一个纯粹的平台,对不同观念的作品,愿大家彼此多一点宽容和友好,谢谢!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2021.9.30谷驹休《可把祖国比母亲》

把祖国比作母亲是一个古老的修辞,在中外作品中并不鲜见,却也永不过时,究其原因,其中蕴含着人类与孕育生命的土地、河流、天空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到了口语诗人手里,个体体验就显得更加重要。这首诗不是喊口号式的比喻,而是把自己与母亲搁进去体会,把个体面对国家灾难和生活小事(比如猪肉涨价)的反应搁进去体会,体会出了“我们的联系/就会更紧密”。这种体会得出的事实的诗意就是诗题。通读全诗,一种强烈的共鸣油然而生,从个人来说,往往生活中出现了生老病死、物价上涨、限电限水等重要变化时,我们与亲人才会有更多的联系与交流。从国家来说,真的似乎只有出现重大麻烦,比如疫情、地震、暴雨、高温等灾难时,我们与这个国家才凝聚的更紧密。为什么没有出现重大麻烦时,我们与亲人的关系显得那么无趣甚至紧张?我们与国家的关系也不那么紧密甚至冷漠麻木呢?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构成了我们这种境遇,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疏离或剥夺了我们平常爱的能力,这真的是值得中国人思考的一个问题,以我观之,这实在不是一个小问题。胡适说多研究些问题,于我心有戚戚焉。无疑,这是一首有力量的小史诗。

 

 

GUTE BEWERTUNG – 圆白点 Yuan Baidian

9月 30, 2021

Yuan Baidian
GUTE BEWERTUNG

die ware ist schon ausgeliefert
da sagt der verkäufer
der tisch ist zu schwer
du brauchst einen mann
aber sofort
nimmt er das gesagte
wieder zurück
ich muss lachen
und geb ihm dafür
eine gute bewertung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伊沙推荐:巧,又有大意思,所以好。诗,如果不能写出眼前的生活,就不是当代诗,在文学史中就是可以被取代的诗(因此不被载入)。赵立宏助攻。

况禹点评《新诗典》圆白点《一记好评》:在场且有趣的诗,作者很敏锐,对细节的捕捉和还原令人印象深刻。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圆白点《一记好评》:给卖家一个好评的生活经验绝大部分人都有,但如何将其转变成一首耐人寻味的小诗,就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够为之了。本诗从网购生活中一个买家与卖家稀松平常的沟通入手,用极为简洁的诗句,将卖家热情周到地服务及担心语言可能会引起买家不适的微妙心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我”则洞悉了这一切,“大笑”、“回手给他一记/好评”,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好评,却是对卖家莫大的鼓励。也凸显出”我”的豁达、善良与豪气,瞬间感到周身都被一种温暖紧紧包裹。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2021.9.29圆白点《一记好评》

这首诗好玩!诗人遇到了一位幽默、温情、诗意的卖家。本来诗人作为顾客,是上帝,无正事卖家一般不打扰,但有时上帝面临的情形令人怜惜,尤其当一个女上帝,买了一个太重的桌子,引发了卖家忍不住的关怀,提醒“你需要一个男人”。虽然卖家忍不住幽了上帝一默,出发点也是善意的,但马上冷静下来,因为不知这是一位什么样的上帝,于是才会出现“迅速撤回”的一幕。但再迅速,这次也不如上帝迅速!幸好上帝看见了撤回的内容,才成就了此诗。真好!一位好玩的上帝,懂幽默的上帝,“回手给了一记好评”的上帝,当然,这还是一位会写诗的上帝。互联网时代,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并不缺少,诗意也不缺少。

查文瑾评:女诗人的“一记好评”,把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购物体验写得妙趣横生,像是给了某类叙事诗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你疼,又似乎疼得很舒服。(2021.9.29)

马金山|读圆白点的诗《一记好评》的十一条:
1、诗歌成为一个诗人的信仰是可怕的,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则是可观的;
2、往往,一首好诗,是在寻找一位好诗人,而不是一个诗人在寻找一首好诗;
3、圆白点,一个痞子范儿的女博士,80后,混迹教育科研单位,现居北京;
4、通过近期赵立宏兄的推荐诗来看,不仅推荐的作品质量好,而且有着独到的味道和视角,并在丰富的人生感悟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价值观,值得更多的期待和惊喜;
5、一记幽默的细节,足以支撑起一首佳作,这就是当代生活所带来的另外一种诗的妙用与魅力,使得人生丰富多彩;
6、“桌子太重”与“男人”,融合在一起,在文字面前,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并成为诗意生活最质感的一面;
7、诗中卖家的一个不恰当的回复,在诗人这里,却构成了不一样的感觉,成为了一个诗眼,成就了一首好诗;
8、卖家发信息后,又忽然撤回,双重的效果,多样性的感觉,饱含着明澈的意味与智性;
9、诗里行间,在情节的一波三折之间,正好构成了一幅幅生动而具体的诗性,既着眼于眼前,又回归到生活;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在当代诗里,滋味即诗味”;
11、当代之诗,幽默之诗,滋味之诗。

黄平子读圆白点《一记好评》

——《新世纪诗典》3832

一记好评

圆白点

已发货
卖家提醒
桌子太重
你需要一个男人
说完
又忽然
迅速撤回
我大笑
回手给他一记
好评

黄平子读诗:“已发货/卖家提醒/桌子太重/你需要一个男人”,卖家的提醒真的很善意。这是在提醒买家,也是在夸耀自家的桌子。“说完/又忽然/迅速撤回”,卖家的撤回也是善意的,因为他的提醒会让人产生歧义:“你需要一个男人”替你帮这张桌子;“你需要一个男人”……“我大笑/回手给他一记/好评”,“我”大笑,不仅因为“我”看懂了卖家善意的提醒,也因为“我”看懂了卖家善意的撤回。对这样的卖家,不给好评怎么说得过去?
2021年9月29日20点48分

马金山九月十一条

(本期诗人:赵克强、左右、高歌、摆丢、曲有源、
大九、周芳如、亚黎、范可心、图雅、
香香美食居、喵小咪、万野、暮云平、孙丽珠、沈浩波、徐江、南人、李岩、马金山、君儿、莫高、木匠、第一闲人、劳淑珍、宗尕降初、夏微、霍巧玲、蓝色妖姬、圆白点)

马金山读《新世纪诗典》诗的十一条(2021年9月合辑)

KAFFEE-ZEREMONIE:蓝色妖姬 Lanse Yaoji

9月 28, 2021

Lanse Yaoji
KAFFEE-ZEREMONIE

Herr Wang im Dorf
hat erfolgreiche Kinder,
er trinkt nicht mehr Tee
aus grossen Teeblättern,
sondern Kaffee.
Nachbarn und Freunde
kommen öfters und trinken mit.
Aber wenn er Kaffee macht,
nimmt er dieselben Sachen
wie früher für Tee.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蓝色妖姬#(1.0)

 

《新诗典》小档案:蓝色妖姬,女,70后,本名李慧君。山西省长治市人,有诗作入选《2019口语诗年鉴》和《山东诗歌》以及多个网络平台。

伊沙推荐:越保守越落后的诗歌环境,对诗越求全责备,反之则反,譬如本诗,只要有趣就够了,别的已不重要。赵立宏助攻。

​况禹点评《新诗典》蓝色妖姬《别样咖啡》:很特别的场景。其实把有些日常细节反过来想也就明白了——比如茶缸子泡速溶咖啡、拿雀巢咖啡瓶子当日常水杯……生趣吗,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2021.9.28蓝色妖姬《别样咖啡》

这首诗写得意味深长,太妙了!喝的茶叶变成咖啡,但茶具没有换成冲泡咖啡的工具,给人一种没有同步跟上来的感觉。茶叶是中国传统文化,鸦片战争其实就是茶叶战争,本质上就是英国人想喝茶不够喝,要求清廷开放通商口岸却不开放导致的一场贸易战争。咖啡是舶来品,一定程度上象征着现代文明。二者相遇,有四种可能:茶叶装茶杯、茶叶装咖啡杯、咖啡装茶杯、咖啡装咖啡杯。显然,王某在不差钱的前提下选择了第三种混搭风格。这本来无可厚非,如果只是他一个人喝咖啡用茶杯,倒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可以说他可爱恋旧;如果“他的邻居和朋友/也时不时地到他家蹭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几个人一起可爱恋旧,但如果放大到一个地方,一个国家,事情也不是茶杯装咖啡那么简单,那就真的令人担心了,可能真的会是“别样咖啡”,甚至端起一杯“苦咖啡”。

 

马金山|读蓝色妖姬的诗《别样咖啡》的十一条:
1、我所想的,就是心里油然而生的,诗篇;
2、未完成,既是一首作品的命运,还是一个人的命运;
3、蓝色妖姬,女,70后,本名李慧君。山西省长治市人,有诗作入选《2019口语诗年鉴》和《山东诗歌》以及多个网络平台;
4、毫无疑问,长治是一块挖之不竭的宝地,近期,在诗人赵立宏兄的不断推助下,越来越尤显重要与珍贵,更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长治诗群;
5、本诗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存在与区别,将人情事故融入其中,由现代性的场面与背景展示出农村生活的冰山一角,在日常化的细节描述中,勾勒出妙趣天成的滋味人生;
6、诗里行间,短短九行,除了交待了人物、情景和关系之外,在茶与咖啡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极大的反差,质感、透彻;
7、而趣味正是蕴含其中的事理,一个产物是中式的,而另外一个则是西方的,这样的融合,构建出了现代式的文明;
8、最后一行,简直就是神来之笔,既是事物的本来面貌,还是诗味的又一道风景;
9、诗中内容意味丰富,精彩纷呈,而诗的标题,则直面诗核,滋味十足;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事物与事物的差异化,自然之间皆有意趣”;
11、趣味之诗,事物之诗,现实之诗。

 

 

 

STILLE PRÜFUNG – 霍巧玲 Huo Qiaoling

9月 27, 2021

Huo Qiaoling
STILLE PRÜFUNG

eine schule im dorf
im klassenzimmer
drei schüler
bei der prüfung
zwei lehrkräfte
passen auf
noch eine person
patroulliert

2021-05-06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伊沙推荐:从植物学上说,叫做只要干,不要枝。从动物学上说,堪称只要骨,不要肉。诗有千万种,别以为葱笼或丰满才叫好。赵立宏助攻。

新世纪诗典11,NPC9月28日,3830首,1207人。霍巧玲(山西)日

况禹点评《新诗典》霍巧玲《考场静悄悄》:我还是更喜欢读语言上有控制力的诗,比如这一首。至于内容,作为曾经教过书的人,读完竟生出一点悲凉——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何至于到如此地步!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霍巧玲《考场静悄悄》:诗中所写这种情况看似荒诞,其实在各地的乡村已不鲜见,用我们新疆人的话说,就是“放羊的比羊都多”。诗中没有出现一个“静”字,但寥寥“三名学生”、“两名老师”的考场,其安静程度不言自明。本诗虽短,却叙述清晰凝练,反映出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真实现状,也让我们看到现实中没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或现世安稳,有时候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话题和责任,振聋发聩的同时更引人深思。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2021.9.27霍巧玲《考场静悄悄》
这是一首静悄悄的诗。诗人像一个素描写生者,不动声色,寥寥数笔,勾勒出了空巢化的乡村学校考试的场景,这个场景虽然极简,但有模有样,考场如剧场,三位学生、两位监堂老师、一位巡视老师,上演者一幕哑剧,看似荒诞又很庄重,看似庄重又有几分滑稽,看似滑稽却又想笑笑不出来。这一幕又是令人感慨的:在城里学生不惜花钱挤破头进好校,挑好班,动辄几十人、大几十人扎堆一室的背景下,不少乡村学生竟然还能惬意地享受着一对一的教学,如果我可以把这三位老师中的两位或三位都理解成本校老师的话。我当然不会为此感动,说到底,待在此地的老师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三个学生进不了城也不过是没有能力进城,他们都属于无奈的一部分,被遗忘的一部分,与坚守、崇高等大词没多大关系。尤其,从乡村到城市,无论看起来多么认认真真、挥汗如雨的教室和考场,很大程度上不过是落后的应试应考,与真正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那我就更没有感动的份儿了。

马金山|读霍巧玲的诗《考场静悄悄》的十一条:
1、诗人的骨头,应该镶嵌在文字的肉体里;
2、写作在于打捞时光的碎银,也在于表达思想,表现生活;
3、霍巧玲,女,长治沁县人,1 971年出生。沁县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4、长治诗群正在一步步显露出其自身本来的面貌与实力,这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存在,相信假以时日,毕定会给人带来更为广阔的视角与惊喜;
5、本诗由数字的变化,到内容的铺展,寥寥数语,即勾勒出教育中较为残酷的一面,不仅显露出课堂上的现象之一种,还给人以无限的悲凉感;
6、诗中以白描的手法,将考场最本真的东西展示出来了,虽是个案,但正是这些刻骨铭心的现实,令人哭笑不得,难以言表;
7、尤其是诗在图片式的展现下,还原并构成了这个时代独特的一景,则更加让人心生感慨;
8、诗的标题也用得极为复杂,大多数人只会用到“考场”,而本诗作者却添注进了“静悄悄”,使得整首诗的况味悠然无限;
9、短短八行,但足足有一部书的厚重感所带来的冲击力,对于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说,一定会更有共鸣;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简约而不失内涵的丰富,是事物的光芒显现”;
11、教育之诗,现实之诗,残忍之诗。

 

 

 

WAS VATER GEDACHT HAT – 夏微 Xia Wei

9月 27, 2021

Xia Wei
WAS VATER GEDACHT HAT

Vater war Armeearzt.
Er war in Hebei stationiert,
in der alten Stadt Xingtai.
Nur wenn er Urlaub hatte,
kam er zu Mutter zurück nach Beijing.
Ich war drei,
wir wohnten in der Qianmao Hutong,
Xinjiekou.
Meine Mutter war im Xiehe-Spital,
sie hatte meine Schwester geboren.
Vater ging sie mit mir zusammen besuchen.
Wir nehmen den Bus,
auf einmal drückt er
ganz fest meine Hand.
Die ganze Fahrt ist er bedrückt,
er ist mir sowieso fremd.
Und dieses finstere Gesicht.
Im Spital sehen wir Mama,
die ganze Bedrückung muss jetzt heraus,
ich fang laut an zu heulen.
Mama weiss, Papa weint mit,
weil sie mir
keinen kleinen Bruder geboren hat.

Ue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伊沙推荐:赵立宏组稿推荐过来一组山西长治诗人的诗,成功入典四位。地方诗人欲使其影响扩大到中国诗坛乃至中文诗坛,我想不出比《新诗典》更便捷有效的跑道了。夏微这首在其中比较突出,信息丰富,丝丝入扣,叙述颇有韵味。

​况禹点评《新诗典》夏微《父亲的心思》:人心的变化,说快也快。转眼已是生儿子,被解嘲为“赔钱货”的时代了。诗中所写的主人公的微妙心思,恰好可以留作几千年中华农业文明下性别价值观的一个较近标本。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新诗典》小档案:夏微,女,本名音璠。1964年9月生于北京,高校声乐教师,现居山西长治。喜爱诗词和诗歌写作,主要从事声乐教学与诗词歌曲的创作。作品多存于网络,偶在市报和市文联刊物《惊蛰》、《漳河文学》、《潞州文学》等发表。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夏微《父亲的心思》:父亲的心思如果不说出来,当子女的不一定能猜中,而和父亲生活多年的母亲应该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场合里,“我”和“母亲”同样是委屈地“哭”,又都是因“父亲”而起,但哭中包含的原因却并不相同。诗人不疾不徐娓娓道来,虽是一段久远的回忆,但读来犹如身临其境;时代感、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以及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都令本诗有着厚重而绵密的质感,显得如此卓尔不群。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2021.9.26夏微《父亲的心思》

母女都哭了,母亲因二胎没有生下带把的对丈夫感觉亏欠而哭,女诗人作为长女,因父亲一路没好气委屈而泣。诗中父亲的心思,有着从传统承继来的重男轻女的心思,有着毕竟时代有所变化重男轻女也变得含蓄隐忍起来的心思,当然也有着父亲内心难以名状的矛盾。这位父亲本身是医生,而且还是军医,他的职业使得他的表现当然与一般父亲有所不同,虽然并无本质不同。我想这位父亲肯定是提前就知道了他又得一女的消息,这对他来说肯定不是那么好的消息,人往往可能就是这样,事情要久不来,要来就一起扎堆,父亲坐上公共车,“不知道他怎么/把手给挤了”,透过语言的车窗,那分明就是一个时代的力量把他的手给挤了!这一细节的呈现,加上最后母女两人一起哭的爆发力,让我们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马金山|读夏微的诗《父亲的心思》的十一条:
1、写作是蠢人的事业,太过精明的人,写不好耐人寻味的东西,至少耐力是一个考验;
2、于写作者而言,无论何种题材,都不能搁置过久,否则就会有流产的可能;
3、夏微,女,本名音璠。1964年9月生于北京,从事声乐教学与诗词歌曲的创作。作品多存于网络,偶在市报和市文联刊物《惊蛰》等。现居山西长治;
4、山西的整体诗坛环境并不好,不好在众人对口语诗的不屑与排斥,而长治的诗坛则不然,不仅生态良好,且在一批好的口语诗人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影响着整个长治诗坛的阵容在更大范围内的影响力;
5、回到本诗,将过往的记忆,又重新唤起,在平铺直叙式的描绘里,把细节之处写得生动形象,语言通俗而又极富感染力,并绕有滋味;
6、诗一开头,即交待出父亲生前的职业身份,以及工作状态情况,并将家庭住址和生活信息予以描述,呈现出人生的背景与底色;
7、笔触一转,勾勒出记忆深处最为深刻而复杂的现实生活,在细腻的情景带入下,让人觉得身临其境,沉实而且饱满;
8、诗中流露出来的传统观念,在自然的气息里,显现出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其中暗含着无以名状的本真状态;
9、结尾点亮了整首诗,也回应了现实的问题,将一个时代的问题揭露了出来;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记忆犹新的事物,就是鲜活的生命力”;
11、观念之诗,记忆之诗,时代之诗。

父亲的心思
夏微

父亲生前是军医
部队在河北古城
只有探亲假时
才回北京和母亲团聚
那年我三岁
家住新街口前帽胡同
母亲在协和医院
生了妹妹
父亲带我去医院探望
乘坐公交车时
不知道他怎么
把手给挤了
一路没好气的
本来就对他陌生
脸色又那么重
到了医院一见着母亲
所有的委屈瞬间爆发
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母亲知道,父亲是
因为她生的不是弟弟
和我一起哭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SELTEN KOSTBAR – 宗尕降初 Changka Gyamtso

9月 25, 2021

Changka Gyamtso
SELTEN KOSTBAR

Poesiefestival, ich komm an im Hotel.
Beim Einschreiben ins Gästebuch
schreib ich schnell und leicht
in grossen Zeichen
‘Tashi Delek’.
Eine Hotelangestellte
jauchzt überrascht.
Ein Haufen von Leuten
umringt mich,
ich bin ganz erschreckt.
Was war denn —
ich hab es auf Tibetisch geschrieben,
in meiner Muttersprache.
In Mianyang, mitten in Sichuan
wirkt das besonders selten.

2021-06-13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宗尕降初#(4.0)

 

 

伊沙推荐:有这么一个事实:抒情诗人参加典会无乐趣,因为不会现场作诗,系列诗会后半程,无现场诗拿不出手。是的,是口语诗人恢复了中国诗采风与口占的光荣传统,令当代诗人与诗的关系回到了唐朝,本诗就是一例。

况禹点评《新诗典》宗尕降初《稀为贵》:内容好!语言感觉好!关键是,这样娴熟的汉语口语诗,它出自一位藏族诗人之手。口语对诗人天赋的激活作用,由此可见。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2021.9.25宗尕降初《稀为贵》

藏文书写扎西德勒是:བཀྲ་ཤིས་བདེ་ལེགས,对于汉语语境的人们而言,确实亮睛,一定会产生新奇感,加上诗人书写时一定会稍稍龙飞凤舞,就更是好看,以稀为贵也就不怪了。读懂这首口语诗并不难,却让我思考一个问题:何为诗?诗亦稀为贵吗?在女服务员和众人因藏文书写少见而产生兴趣给诗人造成追星之感时,诗人其实是清醒的。我又在想,如果把宗尕降初的这首诗摆在她(他)们面前,人们会“惊奇地欢叫起来”吗?会“蜂拥而至”吗?答案是不大可能,除非诗人用藏文抄写,当然那胜的仍是语种书写本身。由此,现代诗,不止是口语诗仍任重道远。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马金山|读宗尕降初的诗《稀为贵》的十一条:
1、写诗就是灵魂四处的游离;
2、永不松懈,于写作者,这四个字,也极为重要与适用;
3、宗尕降初,藏族,90后,有诗歌、小说散见《民族文学》等报刊,有作品入选《新世纪诗典》等选本。曾获贡嘎山2017年度短篇小说奖、第四届理塘仓央嘉措诗歌节优秀奖;
4、今年六月,在绵阳诗会见过作者一面,没有交流,只是从外表来看,一位高大的藏族小伙,内秀里透露着浓浓的地域化气息;
5、宗尕降初的诗,以口语言的表达,对生活不同的切页进行直白式呈现,并由此揭露出现实中本真的事物,显现出批判的意趣和生活;
6、回到本诗,将参加诗会的经历结合自身的地域文化,由此所繁殖出来的感觉与现场,以及其中所暗含的深意,构成了一首令人回味悠远的后口语诗;
7、诗一开头,以日常化的方式描述了一个场景,并由此情景一步步深入,进一步延伸,在语言的过程中呈现诗意的旋律;
8、诗中将与众不同的东西,有别于他人融于其中时,忽然发现,即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惊喜,这是个体的经历,还是当下人普遍的价值观念;
9、而结尾的情节,正好点题,把个人所处的位置和状态无一遗漏地描述了出来,是补遗,也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白描,还是精神层面的一种升华;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生活,诗人应向自己的生活要诗,你会发现,诗一直都在”;
11、文化之诗,现场之诗,信仰之诗。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稀为贵
@宗尕降初

在诗会入住酒店
题字时
我轻轻挥手
写上四个大字
扎西德勒
一旁服务的女孩
惊奇地欢叫起来
一群人
也蜂拥而至
吓得我一时没恍过神
原来——
我用母语藏文
写下的这四个字
在巴蜀绵阳
显得特别稀有

2021-6-13

 

 

 

 

SEHEN – 劳淑珍 Sidse Laugesen

9月 24, 2021

Sidse Laugesen
SEHEN

ich sitz im zug,
seh die leute ringsum:
kopf unten, schauen in ihr handy.
nur ich seh draussen den ermordeten
wald, muss aufspringen, schreien.
alle heben den kopf, schauen mich an.
und in den augen ringsum
seh ich nur
stumpfes
ewiges
warten.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劳淑珍#(3.0)

伊沙推荐语:坐在火车上看窗外的景物一一曾几何时,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是通过美国现代诗一一具体为美国20后诗人罗伯特勃莱的一首诗,学会了诗可以这么写一一现代诗就该这么写。现在,我读到丹麦70后女诗人劳淑珍的这首诗:同样写的是在火车上看窗外的景物,只是已经有了手机,我感到亲切,我觉其好一一我的判断是靠谱的,因为近四十年过去了,我已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庞琼珍读《新世纪诗典》劳淑珍《看》:“看车外被屠杀的树林,忍不住跳起来尖叫”,引起我的同感。此时,劳淑珍不再是远在丹麦的诗人,而好像近在身边。我两个月来为窗前的一棵巨大的核桃树心痛,它被虫害啃光了叶子,枝丫上只剩下虫子啃不动的核桃在风中悲鸣。也不知这些核桃还能不能长大成熟?在劳淑珍的诗里,我也读出了同样的无望:“而在周围的眼睛里/我只能看到/迟钝的/拖延的/等待”。看到同样的景物,人和人的反应竟如此不同。诗人清晰痛彻地写出了这种差异。@Sidse 劳淑珍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劳淑珍《看》:漫长的旅途真的是寂寞又无聊,在没有手机的年代里很多人都会盯着窗外的风景发呆;而现在人们坐在火车上沉浸在手机里,对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漠不关心,只有“我”看着窗外,并且为“被屠杀的树林,忍不住跳起来尖叫”,才暂时使得众人的目光被我吸引,但他们显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应该说是一脸迷茫。此时悲天悯人的“我”,显得是如此地与众不同,好像来自另一个星球。本诗从周围的人看手机开始,到我看窗外并跳起来尖叫,再到大家抬头看我,叙述流畅清楚,内在联系层层加强,一个“看”字,写出了世人各自关注的有所不同,以及我与众人的疏离感,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将现代人的孤独感写到了极致。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2021.9.24劳淑珍《看》
这首诗题目是看,写了三重看:火车里的乘客在看手机,这是第一重;诗人在看窗外,看到树林被屠杀,还“忍不住跳起来尖叫”,这是第二重;在诗人像异端一样呈现时,诗人从人们的眼睛里看到“迟钝的/拖延的/等待”,这是第三重。在这三重看里,第二重非常重要,也非常庄严,甚至有些恐怖,如果没有第二重,这不会有第三重。第三重看投射出来的等待,不禁让人联想:人们在等待什么?这里的人们可能包含着我们绝大多数人。我们可以自问,在那样一个情境里,我们会等待什么。诗人就是应该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劳淑珍看到了非常突兀的一幕,有些超现实或隐喻的意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这首诗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梦,写出了梦境的冲突与惨烈。

马金山|读劳淑珍的诗《看》的十一条:
1、一波三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是对事物的本真呈现,还是对写作中诗意的充分体现;
2、文字本身的魅力,在于思考力,因为这可是诗的精神状态和力量源泉;
3、劳淑珍,翻译家、诗人 。1975生于丹麦奥胡斯。毕业于奥胡斯大学比较文学系 (主修中国当代诗歌);
4、劳淑珍的诗,写得大胆,诗感极佳,能够把生命里最细微的东西写出深刻与质感,而这些正是诗人的先锋观念和自觉意识,透析出一股股锋利的光;
5、回到本诗,由一个场景里的三连看,将生活中在全世界都熟识的画面,勾勒出现代的本来面貌,深陷于内心深处的心理世界,语言明彻而又纯粹利索;
6、诗一开头,即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描绘生活现场,将现代人的真实状态以及景物写得轮廓分明;
7、而诗中的一个看字,简直就是神来一字,无不透射出复杂的人生境遇和形象之境,比喻事物的句子锋利而且明澈;
8、就是这个鲜活的诗行,才使得事与物颇具震撼力,且掷地有声,决绝而又痛切,狠辣、自然;
9、最后部分,则将场景呈现的内容,引申到了人的身上,而“我”的发现与感受,更加令人无以言表;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发现生活中微妙的变化与感觉,并把它写出来,即为诗意”;
11、情景之诗,现场之诗,现实之诗。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2021.9.19——9.25)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2021.9.19——9.25)

LAND OHNE FRAUEN – 第一闲人 Diyi Xianren

9月 23, 2021

Diyi Xianren
LAND OHNE FRAUEN

ich krieg den anruf,
hab mich noch nicht gemeldet,
da unterbricht sie mich schon:
bruder, du kriegst kein kindermädchen,
du kriegst keine frau auf dem land.
weißt du wie alt mein sohn ist,
er ist 29,
hat noch keine freundin.
nicht dass er nichts besonderes wär,
nicht, dass es daheim nicht so gut wär,
es gibt einfach keine frau
auf dem land.
auch eine wie ich in meinem alter
kommt nur zum frühlingsfest für ein paar tage
und ist dann wieder weg.
so eine alte mama
kann ich ihn auf jeden fall nicht
suchen lassen.

2021-02-18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新诗典》小档案:第一闲人,男,属龙,本名吴宁洲,当过兵打过仗,做过公务员。办了提前退休 ,或游泳或云游。喜欢写点东西。

伊沙推荐语:在本典以军事题材引人瞩目的第一闲人,换成其他题材也不错,阅历抑或生活的积淀使然。我说过,口语诗让诗回归了文学,它的写作完全合乎文学原理,让有劲儿的诗人使得上劲儿了,而不是瞎折腾。

况禹点评《新诗典》第一闲人《乡里没了女人》:几十年前的国人,盼望着城市化;今天的城里人,却又开始向往过往记忆里的农村。淳朴、低成本劳动力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我们不适应,全世界也跟惊讶,可生活——就是这么推进的。本诗以对一段电话转述,侧写出了这个大时代。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第一闲人《乡里没了女人》:是啊,除了老人和小孩,“乡里没了女人”,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不要说29岁的好小伙在乡里找不到女朋友,就连找个保姆都如此的困难。本诗没有直接去表现农村暴露出来的人口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问题,而是巧妙地通过“我”和“她”对话的方式,将隐藏在文字背后残酷的现实浮出水面,不但节省了诸多笔墨的铺垫,令诗歌简洁明晰;并且由当事人直陈其言,也更加地使内容真实可信。有责任和担当的诗人从来不会缺失,而诗的功用和价值也由此得以体现。

黄平子读第一闲人《乡里没了女人》

——《新世纪诗典》3826

乡里没了女人

第一闲人

电话接通
我才开口
她就打断我道
大哥,找保姆
不能在乡下
你知道不
我儿子29岁了
没谈女朋友
不是孩子不优秀
也不是家里条件差
是乡里
没了女人
也就我这年龄的
过年回来几天
过完年就走了
总不能让我儿子
找个妈吧

2021.02.18

黄平子读诗:“电话接通/我才开口/她就打断我道”,打断别人说话当然是不礼貌的。“她”会打断“我”的话至少说明:“她”和“我”比较熟;“我们”先前讨论过这个话题;“她”知道“我”要说什么。“大哥,找保姆/不能在乡下”,这应该是“我俩”争论的焦点。“我儿子29岁了/没谈女朋友”,这是要给儿子找临时保姆吗?看起来像要找女朋友。“不是孩子不优秀/也不是家里条件差/是乡里/没了女人”,点题,现在很多乡里不仅没有女人,也没有男人,连孩子也没有了,都去了进城。大人进城务工,小孩子进城读书。“也就我这年龄的”,这是走不了的留守女人。“过年回来几天/过完年就走了”,这是“儿子”的情况。“总不能让我儿子/找个妈吧”这不是给“儿子”找保姆,是找临时女朋友的节奏。“儿子”难得回家一趟,做母亲的是要通过找保姆让“儿子”接触一下女人吗?“乡里没了女人”,城里找到的保姆,大多也是“出口转内销”的吧?
2021年9月23日17点50分

 

 

wann kommt denn der mond?

9月 22, 2021

Su Shi (auch Su Dongpo, 1037 – 1101,Song-Dynastie)

Melodie: Shui Diao Ge Tou

wann kommt denn der mond? ich trink untertags. im palast am himmel, heut nacht, welches jahr?

ich nähm den wind hinauf, fürcht nur die jade dort – so hoch, viel zu kalt. dann tanz, schatten weicht, nicht bei menschen halt!

roter turm, fenster tief und kein schlaf. wieso der hass, zum abschied erst wird er voll? menschenwelt, freud und leid, mond hat auch seine zeit. es hat nie gepasst. mögen wir leben, die frau im mond sehn!

1076
Übersetzt von MW am 20. September 202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picture by Huang Kaibing

picture by Huang Kaibing

 

 

MYSTERIOUS DEATH – 木匠 Mu Jiang

9月 22, 2021

Mu Jiang
MYSTERIOUS DEATH

Huangshuigou reservoir in late spring,
green grass in a thick mat, wild flowers bloom.
Trees growing all over.
Fish in the reservoir
swim back and forth as they please.
A kingfisher has stuck its long beak
all the way into
the reservoir message board,
ending its life,
leaving it hanging
in an elegant way
over that sign.

4/13/21
Translated by Martin Winter in Sept.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木匠#(4.0)

伊沙推荐语:好极了,很有艺术性,在这个半月的推荐诗中属于上乘之作。虽然才4.0,木匠在语言上和艺术性上的才华是明晃晃的,这么适合写诗的人如果不写诗,那就太可惜了。本典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防止这种人才浪费,雪中送炭第一,锦上添花第二。

况禹点评《新诗典》木匠《翠鸟死亡之谜》:物哀之诗。读的时候我也伴随着诗句的推进在问——翠鸟到底是因为什么走向了死亡呢?本诗没有回答。诗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这样的,主要负责提醒读者注意,有没有一个固定答案,倒不打紧。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木匠《翠鸟死亡之谜》:在一个环境如此优美,食物丰富并适合翠鸟繁衍生息的好地方,“一只翠鸟,细长的鸟喙/深深地扎进/水库公示牌/以决绝的方式/结束了它的生命”,这只翠鸟死得如此惨烈,是自杀还是意外?的确是个谜。环境的美好与翠鸟的惨死,给人强烈地视觉冲击,“并把自己/漂亮地/悬挂在了公示牌上”,“漂亮”一词将又将视觉上的刺激上升到了心灵层面:死得再漂亮,怎么比得上活得漂亮?好死远不如赖活,这是源于所有生命体求生的本能。虽然人鸟殊途,但读完此诗仍不免会有一丝淡淡的伤感。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2021.9.22木匠《翠鸟死亡之谜》
这是一首悬疑诗,有着事实的诗意。诗题指明是翠鸟之死,翠鸟为什么要赴死?诗人不是福尔摩斯,没必要去破案,破案是读者的事儿。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暮春,绿草,野花,林木,鱼儿,清澈可见的流水,这样的美,与死亡可以无关。但悲剧还是发生了,翠鸟一头撞向了水库的公示牌。鸟类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必然性,查阅资料,对这一案件现场分析,极有可能是,翠鸟一头撞向的是蓝天,那个水库公示牌一般都是蓝色的,或者是蓝天背景的,也就是说,翠鸟误将水库公示牌当成了天空!她以为自己飞往的是蓝天,实际上飞向了死亡!我当然知道,一首诗的意义可以不凭借任何一种阐释而存在,但这样一种阐释依然具有意义,那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相处之道,如何设计得更加具有常识,如何尽可能减少误判,比如这块人类创设的公示牌,作为极有可能引发翠鸟冲动的元凶,本身也是无辜的。

马金山|读木匠的诗《翠鸟死亡之谜》的十一条:
1、诗意在诗之外;
2、回到内心,就是回到了诗内;
3、木匠,本名王春云,女,70后,2020年开始学写口语诗;
4、今年六月份,绵阳诗会见到过木匠一面,给人留下的印象,一位知性优雅的女性,且不泛四川人的地域爽朗气质,倍觉坦然自若;
5、木匠的诗,在口语化的表达里面,透视出深刻的人生感受,无不契合着女性的柔韧度与真情流露,日常而又绵延出语言的紧密,且不泛事物的意味;
6、本诗在一幕幕鲜活的生活场景与死亡之间,将凸显触感的场景一个又一个地呈现出来,细腻入微的味道,让人既熟悉而又充满活力;
7、在读本诗的时候,我把它分成了三个层面,这样既有助于对诗本身的理解,更加有助于感受诗;
8、第一个即是水库周边环境的呈现,是一个个画面的演绎,是一个又一个镜头的推进,让人耳目一新;
9、而第二个则是对一只鸟的阐述,并由此联系到关于死亡的话题,并将第三个底片亮了出来,尤为深刻;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事物的细腻描述,是诗的另一种极致”;
11、画面之诗,场景之诗,生命之诗。

Picture by Huang Kaibing

Picture by Huang Kaibing

OLD PAPERS – 莫高 Mo Gao – ALTE ZEITUNGEN

9月 21, 2021

Mo Gao
OLD PAPERS

I have begun to write with a brush,
and to save paper,
found a big heap of old news.
They call it old news,
actually it doesn’t look like anyone read it.
I think I haven’t read papers in over ten years.
While I’m writing,
I am reading some headlines.
These great thick characters,
they’re influencing me.

Translated by MW in September 2021

Mo Gao
ALTE ZEITUNGEN

In letzter Zeit schreib ich gern mit dem Pinsel.
Um Papier zu sparen,
hab ich einen Haufen alter Zeitungen gefunden.
Alte Zeitungen,
sie schauen aber gar nicht gebraucht aus.
Hab auch über zehn Jahre keine Zeitung mehr in der Hand gehabt.
Beim Üben mit dem Pinsel
schau ich ein bisschen die Schlagzeilen an.
Diese dicken, groben Zeichen,
die haben Einfluss auf mich.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莫高#(5.0)

伊沙推荐:很有意思很有趣,习书者体会犹深。什么是诗?如果说破便不存在的东西,即诗。这便是阐释学的诗评模式,弄不好便成为诗之敌。

况禹点评《新诗典》莫高《旧报纸》:本诗揭出了报纸时代生活的一奇——除了输送资讯,报纸还有以下三大用处——练书法、卷烟叶、上公厕。本诗貌似着重落笔于前一种,但又不全是,它在有意无意之间隐含的信息量极大,关乎精神,也关乎个人的认知。没有执着于讨论,而且恰到好处的呈现。

​《新诗典》小档案:莫高,近五十,说人话,写口语诗!

新世纪诗典,NPC9月22日,3824首,1205人。第5个莫高(四川)日

 

MOND KOMMT HERAUS – 君儿 Jun Er

9月 20, 2021

Jun Er
MOND KOMMT HERAUS

der mond steigt herauf
er ist heute sehr klein
viel kleiner als das hochhaus in bau
als das gerüst
sogar kleiner als irgendeines
der straßenschilder
hier unter den menschen.
so ein kleiner mond,
die leute auf dem halben erdball
können ihn alle sehen.
in seinem glanz
nehm ich still und leise ein bad.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君儿#(32.0)

 

新世纪诗典11,NPC9月21日(中秋节),3823首,1205人。第32个君儿(天津)日

黄开兵:本诗在“大”、“小”之间,在现实与想象之间穿梭,转换自如。月凉如水,确实,适合洗个舒服的澡。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新诗典》小档案: 君儿,1968年生于津,居于津,写诗不知其数。被长安伊沙评为“新世纪中国十大诗人”“新世纪诗典李白诗歌奖金诗奖”“亚洲诗人奖”。被青海马非评为第二届中国口语诗银舌奖。被甘肃李振羽评为谷熟来禽桂冠诗歌奖。

伊沙推荐语:中秋佳节,对于中国诗坛来说,就是月亮同题赛诗会。本诗代表《新世纪诗典》,与四方平台八荒诗人PK一下,交流一下,切磋一下。

查文瑾评:世上那么大而我们总是被一些看上去微小的事物所感动,不能不说宏大的东西多是些面子货,惟小才会入心,惟美才会动心。(2021.9.20)

明月初临
君儿

月亮初临
看起来很小
比正盖的高楼
比脚手架
甚至比任何一块
人间的路牌
都要小
那么小的明月
半个地球的人
都可见到
在它的光芒里
我悄悄洗了个澡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VATER – 马金山 Ma Jinshan

9月 20, 2021

 

Ma Jinshan
VATER

Mein Vater
ist 1954 geboren.
In seiner Jugend hat ihn der Blitz getroffen.
Seine Handlinien sind nicht mehr klar erkennbar.
Man hat bei ihm eine Herzkrankheit festgestellt,
aber er glaubt immer noch,
wie ihm der Wahrsager gesagt hat,
er wird mindestens 88.

4. September 2021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马金山#(14.0)

 


父亲
马金山

1954年
出生的父亲
青年时期被电击到
掌纹已经看不清楚了
在被检查出心脏病以后
他仍然坚信
算卦先生说的
自己能够活过88岁

2021.9.4

伊沙推荐:有意思,有诗趣。掌纹消失,命运线就随之消失了吗?我以为不要理解为父亲的迷信和盲目乐观,人在最不可把控的生命面前,实属无奈。

况禹点评《新诗典》马金山《父亲》: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我们不断认识自己无知的过程。电能够抹平手上的掌纹?关于自然和生理——从本诗中我们貌似又学习了一课。但诗的重点不在于此,而在父亲对算命先生话的坚信。与其将其视为迷信,倒不妨说这是老人对生命美好愿景的执着,这样解得更唯物些,也更贴近生活本相。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君儿读诗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马金山《父亲》:人的一生中往往充满各种变数,一如诗中的“父亲”,一次被雷击到,以致掌纹模糊。而在中国人们是常常通过看手相来预测命运的,至于两者之间是否真有什么关联,就不得而知了,不少人是信以为真的。诗中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多年前算命先生所言俨然成了父亲战胜病魔的希望,如同救命稻草一般被他紧紧攥在手里。这当然无关乎迷信,是一个倔强的老人不屈服于命运,在与之进行无声地抗争,读来唏嘘又心疼。文字不多,父亲的形象却生动而鲜明,令人印象深刻。惟愿老人的坚持能达成所愿,那是命运之神的眷顾。

黄开兵:老友马金山,写诗精益求精。写身边的人,饱含深情。亲情题材,是他深耕的一个主题。写父亲、写母亲、写妻子、写女儿……都写出过佳作。实属实力诗人!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马金山|读马金山的诗《父亲》的十一条:
1、除了活好,作为诗人,还应该活成一首诗;
2、把诗化作史,既是诗的命运,还是诗人的命;
3、马金山,诗人、诗评者、摄影者。1981年6月26日生于河南南阳。1998年曾当过兵。出版诗集《吸引》、《此一歌》(中韩双语版)、《答谢词》、《礼物》。现居深圳;
4、而对于诗的态度,我坚持自己一贯的观点,能用十一行解决的,坚决不用十二行,也就是说,简约是我写作的永恒主题;
5、关于本诗,写下的第一句,并不是诗里的第一行,而是第三行的“被电击到”,至于其他,我只是把真实的东西写出来而已;
6、由时间到受到电击,再由掌纹的隐去到检查出心脏病,并由此引申出算卦先生说出的人生,一连串的点滴,串成了波澜不惊的一生;
7、而诗中的事物,则是我对父亲大半辈子,甚至于是一生的再现,每每想来,仍然让人心存敬畏,是对生命的,更是对生活本身的;
8、生命是一个过程,而这中间的东西,才使它的价值更加丰富多彩,这就是一切人世的本相,是还原,还是本源;
9、标题,是我最后的一行诗,因为对标题我一直保持着三心二意的态度,不是自己拿不准,而是于诗而言,精准才是唯一;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生活本身即饱含着命运与智慧”;
11、生活之诗,生命之诗,命运之诗。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VERSTORBENE ANGEHÖRIGE – 沈浩波 Shen Haobo

9月 15, 2021

Shen Haobo
VERSTORBENE ANGEHÖRIGE

in einer nacht letztes jahr im august
ruft sie mich auf einmal an.
sie heult und klagt am telefon,
ihr älterer bruder war gestorben.

am nächsten tag flieg ich nach kunming,
ich halte totenwache mit ihr,
nehme an der verabschiedung teil,
stehe an ihrer seite.

vielleicht wenn wir zusammen
einen letzten abschied erfahren,
vielleicht wird unsere beziehung
dadurch ein bisschen wärmer?

ich hab natürlich zuviel erhofft,
es war einfach nicht möglich.

die leute glauben oft,
die toten hätten geheime kräfte,
sie könnten lebende menschen beschützen.
wenn es so wäre,
ihr bruder hätte es sicher gern,
wären wir noch beisammen.

aber die verstorbenen
haben gar keine solchen kräfte,
sie sind hilfloser als sie je waren.

2021-08-22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沈浩波#(33.0)

伊沙推荐:四位硕果仅存的满额诗人中的两位率先继续保持满额,用实力宣示:我们不但有量,还有质,包揽九月下半月冠亚军。今天推荐冠军沈浩波,感谢众选家承让,将沈近期整理诗作中最好的一首留给了《新诗典》,事实是:我们先选时也与众选家不一致。本诗动了真气、元气,投入成本高昂,欲发死者之功以挽留生者而不如愿,哀莫大焉!实为抒情大作,当夺冠军。

况禹点评《新诗典》沈浩波《死去的亲人》:本诗撼人。它表现出了生活凌驾于生、死之上的强力,并有着某种对东方神秘主义的祛魅——后者并不让人舒服,但惟其如此,更反映出了生活的残酷性。是作者非有超强的控制力,才能驾驭好的诗。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沈浩波《死去的亲人》:只要两个恋人当中有一个人放弃了坚持,一段感情基本上就等于宣告结束。而另一个不愿放弃的人仍会抱有各种幻想,甚至于寄希望于死去的人能有所保佑,而残酷的现实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至此才会幡然醒悟:“”他们比活着时/更无能为力”。本诗六个小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聚焦当下人们的情感生活,还有对生死的思辨,对社会伦理的认知;情动于衷却又没有任其如江水泛滥,写得极为克制隐忍。虽是个人性的情感经验,但感性与智性的完美结合,反而极易唤起读者的共鸣。“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懂得放下,并继续努力地活着才是王道。

 

 

EMPATHIE – 孙俪住 Sun Lizhu

9月 14, 2021

Sun Lizhu
EMPATHIE

Heuer regnet es viel,
die Dachrinne im zweiten Stock ist verstopft,
ein großer nasser Fleck auf der Mauer.

Der Mann regt sich auf,
Er findet keinen für die Reparatur,
niemand kommt für diese Lappalie.

Die Frau sagt, mach es doch selbst!
Der Mann sagt, der Giebel ist hoch und eng,
ich kann dort nicht stehen.
Die Frau sagt, ich geh schon! Ich bin dünn.

Auf dem Dach sind ein paar Ziegel kaputt, die gehören ersetzt.
Der Mann sagt, da mach ich noch gute Ziegel kaputt.
Die Frau sagt, ich geh! Ich bin dünn und leicht.

Ein Freund lädt zur Hochzeit, man trifft sich davor für Geschenke.
Der Mann hält die Einladung und sagt,
ich geh! Du bist dünn, du isst ja so wenig!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伊沙推荐语:虽说口语化不等于口语诗,可口语诗也不能忘记了口语的魅力,本诗很好地体现了口语的魅力。还有就是:喊三万句女权口号,不如来上这么一首好诗。

新世纪诗典11,NPC9月15日,3817首,1205人。孙丽珠(河北)日

《新诗典》小档案:孙丽珠,河北威县人,威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诗作发表于《清风》《新诗大观》《山东诗歌》《齐鲁文学》《当代诗歌地理》《浩然诗刊》《暮雪诗刊》《文学高地》《朝阳区诗词研究会》等纸刊和网络平台,偶有获奖。2021年9月加入傲夫诗社。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孙丽珠《体谅》:对照诗的内容,再来看题目取为《体谅》,颇耐人寻味。这一对男女之间确实够“体谅”的:家里该干活的时候,男人各种理由找借口,而“女人说我去吧  我瘦”,于是男人成功甩锅;而到了吃喜酒这样的好事,男人一句“我去  你瘦  吃那么少”,将女人一把推开。女人对男人的“真体谅”,与男人对女人的“假体谅”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反讽的意味更加浓厚,人物的形象也更为突出。“雨水大”致使房檐出了问题,同时也通过这雨水观照出了人心。读者对诗中的“男人”有多鄙夷与不屑,就对“女人”有多怜悯与心疼。

 

 

 

 

ALTE GEMÜSEFRAU – 暮云平 Mu Yunping

9月 13, 2021

Mu Yunping
ALTE GEMÜSEFRAU

Im Frostwind hat sie sich eingewickelt
wie ein Kohlkopf,
so hockt sie am U-Bahnaufgang.
In der Hand ein Bund Shanghai Pak Choi.
Sie schreit wie ein Dämon:
“Die letzte Handvoll zum halben Preis!”
Jedesmal, wenn sie einen verkauft hat,
greift sie sich ungerührt
den nächsten aus dem Schlangenledersack.
Die U-Bahnstation sperrt bald zu,
mit Händen und Füßen bewegt sie Gemüse.
Der Sack wird zu tief, ihr Arm wird zu kurz,
zum Schluss verschwindet sie halb in dem Sack,
so wie ein Tier in der afrikanischen Steppe
einem anderen reinkriecht, um es zu erlegen.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新诗典11,NPC9月14日,3816首,1204人。暮云平(上海)日

《新诗典》小档案:暮云平,安徽绩溪人,70后,现寓居上海,职业策划人,业余写诗。在《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神》、《散文诗》等发表作品若干。著有个人诗集《沉默与复述》等。个人公众号:暮云客栈。诗观:冰冷的时代需要一块诗歌的烙铁,给虚情假意和麻木不仁上刑。

伊沙推荐:本诗还是存在一点问题:"她又厚颜无耻地"如何如何叫人不舒服,我猜作者是从抒情诗转过来的,还没有转彻底,抒情诗习惯于主观强侵入(大写的"我"云云),口语诗以客观主义为根基。瑕不掩瑜,从整体上说,还是一首好诗。

马金山|读暮云平的诗《卖菜的老妇》的十一条:
1、活得跟诗里的事物一样,带着理想活下去;
2、本真的就是艺术性的,而艺术性最大的力量也就是本真的;
3、暮云平,安徽绩溪人,70后,职业策划人,业余写诗。著有诗集《沉默与复述》等。现寓居上海;
4、本诗以地铁站出入口老人摆摊卖菜的画面,以及过程中的一系列熟悉的手法为线索,呈现出一个鲜活而生动的平民形象,映射出现实生活状态;
5、诗一开头,先交待出季节,而后是明确的位置,和清亮的叫卖声,在深入而细腻的描绘之处,凸显出一位鲜明的人物形象;
6、紧接着,是从蛇皮袋里掏菜的过程,往返如是,而每一次都是以全新的方式,真可谓通透而又细致入微;
7、诗中描写,层层叠叠,动词用得深浅有致,情景交融,妙不可言,这也正是口语诗最精妙之处;
8、诗的结尾,由一个令人作呕的比喻句,构成了令人不耻的生活场景,并由此勾勒出人性的丑恶面目和人物形象;
9、还有一点值得口语诗人的警觉,因为口语诗是“裸露艺术”,所以任何一词一句的狠话都会让事物的本质坦露无疑;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把现场,拿高清相机拍下来,就是诗,而诗人要做的,就是呈现”;
11、生活之诗,生存之诗,现实之诗。

 

 

 

SAN PANG – 喵小咪 Miao Xiaomi

9月 11, 2021

Miao Xiaomi
SAN PANG

San Pang war ein Schafhirt.
San heisst drei, das dritte Kind.
Pang heisst dick, er war sehr dick.
Er schlief beim Stall und trieb die Schafe aus für seinen Bruder.
Jeden Tag in der Früh aß er eine Schale Reissuppe und fünf Maisbrötchen.
Zu Mittag auf dem Berg bei den Schafen auch fünf Brötchen mit Quellwasser.
Am Abend bekam er von der Schwägerin nur Reissuppe, wenn er nicht zu müde war.
Aber San Pang war dick.

Ich hab gehört, er hat auf dem Berg die Milch von Mutterschafen getrunken.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Miao Xiaomi, eigentl. Li Xiaoyan, geb. 1976 in der Provinz Shanxi. Schreibt erst seit kurzem Gedichte in Alltagssprache, publiziert in Zeitschriften. 《新诗典》小档案:喵小咪,山西人,本名李小艳,1976年生,2021年开始接触口语诗。有诗作发表在报刊杂志及《诗快报》、《大山选诗》、《诗快递》《当代文艺》等网络媒体。


伊沙推荐语:写得好,有天趣。我听另一位《新诗典》诗人曲有源老先生讲过的故事:监狱里的犯人因为狱友老把吃不了的窝头分给他,结果吃成了一个大胖子,所以说,要想胖,不在饭的质而在量,诗中三胖胖在一天十个窝头,与鲜羊奶无关。

况禹点评《新诗典》喵小咪《三胖》:像谣曲,却又不是谣曲。这就对了。有了第二节谣传的成分,它就进入了文学和现代。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喵小咪《三胖》:真是有趣又好玩的诗。猛一看见诗题,自然而然会联想到邻居家的那个“金三胖”,当然彼三胖非此三胖。本事中的这个三胖到底为什么这么胖?到底是一天十个窝窝头喂出来的,还是如别人所说:“三胖在山上抱住母羊的奶吃奶”吃出来的?这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当然我更愿意相信前者,食量那么大,即便不偷吃羊奶也能轻松长成个胖子。读这样的诗,你千万不要强行去追寻什么意义,只要觉得好玩,并哈哈一笑,这诗就写到位了。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黄开兵:似乎,每个村庄,都有这么一个人。苛刻的兄长,小气的嫂子。但这么一个“戆居”,却活得肥肥胖胖的,应了一句没心没肺,饮水都肥!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BAMM! – 图雅 Tu Ya

9月 10, 2021

Tu Ya
BAMM!

Ich such einen Hintergrund für ein paar Blumen
und hör ein Klopfen, bamm bamm bamm –
von einem Schachtisch, Chinesisches Schach.
Oh, ein kleines Kind!
Ein dickes Händchen
schlägt fest auf das eiskalte Metall.
Die Tante bei ihm sagt, er ist erst eins,
er klopft bis zur Grenze der Han,
wenn er ein bisschen größer ist,
kommt er bis zum Fluss Chu.

2021-04-21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图雅#(27.0)

 

伊沙推荐语:中国教师节到了,作为《新诗典》诗人群第一大职业一一教师的节日,我们得有所表示。有请教育工作者、天津女诗人图雅老师出场!至于诗之妙,您品吧。

新世纪诗典11,NPC9月10日(中国教师节),3812首,1200人。第27个图雅(天津)日

《新诗典》小档案:图雅,生于1964年,居天津。诗人。绘画、摄影、音乐爱好者。国际跨界诗人沙龙创立者。新世纪诗典第四届评论奖获得者,第十届文化奖获得者。 获得过2017年亚洲诗人奖;《新世纪诗典》(2011—2021)新世纪中文诗歌百大诗星、十大60后诗人、中国十大女诗人等荣誉;“2020中国天津摄影周”优秀奖。 现为新世纪诗典活动策划,主持过四场百人大型云诗会。

黄开兵:好诗人,都善于从生活场景中抓取诗意,而且裁剪得体。此诗之妙,在于“道具”,很生活、很中国!

马金山|读图雅的诗《拍》的十一条:

1、当代的写作,新鲜感,也是诗的命;

2、对于冗长的东西,我抱以反感的态度,那怕是长长的东西,我也会把它们切成一片一片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3、图雅,生于1964年,居天津。诗人。绘画、摄影、音乐爱好者。国际跨界诗人沙龙创立者。新世纪诗典第四届评论奖获得者,第十届文化奖获得者等;

4、几年前,因工作在东戴河,距离天津不是很远,加之对诗歌的热爱,以及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在此期间,多次见到这位真心爱诗且勇于为诗奉献自己光与热的知心姐姐; 5、图雅的诗,独具女性的个体魅力,在身体性与精神层面的双重作用下,构建出鲜活的生命力,且颇显诗意的先锋性和思想的艺术气息;

6、回到本诗,从生活的场景里汲取诗意,由画面和事物中的情节与人物融合于一体,在生动形象中自然地展现了出来,值得思考与玩味;

7、一道亮丽的风景,就是活生生的美,而这些在诗人的角度与视角,则生发出灵巧而精彩的画面,细腻入微;

8、诗的结尾,不仅在文字上充满活力,还在文化的底蕴方面凸显魅力,惊奇而奇趣;

9、诗的标题,一个《拍》字,把诗里的每一个字都带活了,不仅如此,还将一切刻骨铭心的东西推向了极致;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写出事物中式微的部分,除了技艺,更是感触”;

11、画面之诗,风景之诗,灵动之诗。 李勋阳:大人看着小孩拔节似的成长,就会有一种不由自主地欣喜感,诗里的阿姨用了棋盘的标尺在欣喜地看着小孩变化,同时也能知道阿姨经常带这小孩在这儿玩,这些已经成了小孩无意识的玩具。

黄平子读图雅《拍》 ——《新世纪诗典》3812

图雅

正在给一丛花儿选景

忽然啪啪啪几声

从不远处的象棋桌上传来 哦,一个小娃娃

胖乎乎的手掌

使劲地拍在冰凉的铁面棋桌上

旁边的阿姨说他才一岁

只能摸到汉界

再长大一点就拍到

楚河了

2021.4.21

黄平子读诗:诗的题目叫做《拍》。本诗一共写了三个“拍”。第一个“拍”,是“我”在拍照片:“正在给一丛花儿选景”。这个“拍”正在准备阶段,被第二个“拍”打断了。第二个“拍”,是“一个小娃娃”在“拍”棋桌:“忽然啪啪啪几声/从不远处的象棋桌上传来/哦,一个小娃娃/胖乎乎的手掌/使劲地拍在冰凉的铁面棋桌上”,“突然”写事件的突兀。“啪啪啪”是声音描写。“小娃娃”写孩子的年龄。“胖乎乎”写孩子的可爱。“使劲”和“小娃娃”形成鲜明对比。“铁面棋桌”写棋桌的结实。棋桌而用铁面,说明这是永久性棋桌。永久性棋桌意味着这里有固定的象棋铁粉。棋桌“冰凉”有两种可能:一是天气冷,二是棋桌在阴凉处。第三个“拍”出自带孩子的阿姨之口:“旁边的阿姨说他才一岁/只能摸到汉界/再长大一点就拍到/楚河了”,阿姨的话里,有满满的自豪。孩子健康活泼,长得很快。一个带孩子的阿姨也知道楚河汉界,说明象棋的普及程度广。不过阿姨可能不知道,楚河就是汉界,汉界就是楚河。

2021年9月9日21点06分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图雅《拍》:一首妙趣横生的小诗,在常人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场景,落到正在选景的诗人眼里,于是花朵一般调皮又天真的孩子,对孩子满是宠溺和疼爱的“阿姨”,都成了眼前最美的风景,诗人便成了美的发现者和记录者;由拍汉界到拍楚河,一个“拍”字,寄予了长辈对孩童成长的殷殷期盼。本诗切入的角度、诗语的灵动以及诗思的精妙,都值得细读与品味。 张小云读图雅《拍》: 拉远距离来看图雅的“拍” 她“拍”到的是一个人的成长史 而小娃娃今天他“拍”着汉界 是向着楚河的 那位阿姨所说的“目标” 算不算是个引导? 不管小娃娃怎么个长大 这朵“花儿”从本来的“被”取景 将渐渐成为主角了 尤其是在那位阿姨的心里 而在这首诗里 牢牢控制着快门的 是诗人

2021.9.9

川江十六:图雅老师是我走进诗歌圈子的导师。她的诗经常都是寥寥数句,但诗意却有丰富的人文情感和世间乐趣。比如这首“拍”,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但她用心抓住了,并用诗的语言抒发出了妙不可言的乐趣[微笑]

​况禹点评《新诗典》图雅《拍》:幼儿的一举一动都易带感,不止是由于稚嫩,更因为勾连着生命的成长。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KOSENAME – 亚黎 Ya Li

9月 8, 2021

Ya Li
KOSENAME

mein schwiegervater ist fast 80.
benachrichtigung kritischer zustand,
vormund über seine schwere krankheit,
dann normales krankenzimmer,
wir habens geschafft,
heute kommt er
nach hause.

er liegt im schlafzimmer im bett.
manchmal mit offenen augen, manchmal döst er.
meine schwiegermutter sitzt neben ihm,
ruft ihn Jiang Sancai,
Jiang Sancai,
ich bin deine Alte…

ich hör sie von draußen, ganz erstaunt
es ist das erste mal
dass ich hör wie ihn jemand so nennt
es klingt fast wie in der peking-oper,
die junge frau mit dem jungen mann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亚黎#(2.0)

 

伊沙点评《爱称》:生活的况味、语言的滋味,永远是口语诗的最大优势,也是口语诗的最大贡献。

况禹点评《新诗典》亚黎《爱称》:老龄化的时代无可避免地到来,但它的感觉不是单一的,自有其丰富。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亚黎《爱称》:一声声地呼唤,饱含深情和期盼,只为唤醒昏睡的老伴,即使是喊全名,在情感上也丝毫不输现在人们常用的“亲爱的”、“宝贝”“心肝儿”之类的爱称,在他人听来也一样甜蜜而动人。不同时代的人示爱的方式亦有所不同,唯一不变的是真情的流露。本诗写出了老年人真实的情感生活,语言质朴无华却又深挚感人。

黄开兵:夫妻之间,直呼其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特别生气时,大声地呵斥;一是关切地轻呼。此诗所写,当是第二种情形。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马金山|读亚黎的诗《爱称》的十一条:
1、一首诗,就是一段史事,一段印记;
2、于诗而言,内心深处的响动,在于事物的本身呈现;
3、亚黎,祖籍辽宁,1976年生于黑龙江,长于天津。诗歌、散文、文史、哲理小文、摄影等作品散见于各报刊;
4、亚黎的诗,颇有女性的细腻与敏感,汲取现实生活的场景与细节,在平淡的事物里,激发出无限的活力与诗意;
5、回到本诗,有事件,有情节,有画面,有真情,有细节,在层层深入的逻辑内,生发出无尽的况味与意味;
6、在特定的场景下,一个细腻而富有色彩的场景,掺杂进充满生活的氛围与生命的奇妙感觉,构成了意味深长的口语绽放;
7、平实的语言里,一声声的呼唤,以病床前的画面,将老年人的情感生活展现无疑,真挚而饱含深情;
8、尤其是最后一节,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平添了不少诗的味道与气息,浓郁而又散发着生活最本真的样子;
9、一首一波三折的剧情,一首波澜起伏的旋律,一首情深绵绵的故事,一首滋味幽远的好诗;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写出一个细节容易,写出一连串的细节,且不觉得繁琐难”;
11、生活之诗,爱情之诗,朴实之诗。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黄平子读亚黎《爱称》

——《新世纪诗典》3810

爱称

亚黎

年近八旬的公公
从下病危通知书
到重症监护
再到普通病房
一路闯关
今天出院
回来了

躺在卧室床上
时而睁眼时而昏睡
婆婆在一旁呼唤
姜三才
姜三才
我是你老伴儿……

我在外屋惊奇的听着
这是我第一次听
婆婆这么称呼公公
那语腔语调像京剧里
娘子称呼相公

黄平子读诗:“年近八旬的公公”,人物,年龄,身份。“从下病危通知书/到重症监护/再到普通病房/一路闯关/今天出院/回来了”,概括写“公公”的患病和“闯关”过程。“躺在卧室床上/时而睁眼时而昏睡”,“公公”人虽然出院了,身体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两个“时而”,写“公公”身体状况之差。“婆婆在一旁呼唤/姜三才/姜三才/我是你老伴儿……”重症病人最怕出现意识障碍。呼唤可以让患者保持清醒。诗的题目叫《爱称》。婆婆的嘴里,却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名字:“姜三才”。这个“爱称”当然不符合年轻人的标准,但是老一辈人能够说出这三个字,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我在外屋惊奇的听着/这是我第一次听/婆婆这么称呼公公”,称呼自己男人的名字,现在看来再普通不过了。但是先前不。在我老家,我奶奶辈的人,有很多一辈子没叫过他男人的名字,称呼的时候,都是“孩子他爸”。我父亲辈的也不少。“我”的惊奇,源于代沟。“那语腔语调像京剧里/娘子称呼相公”,京剧是京剧,生活是生活。“娘子”、“相公”,这些戏剧里的情话,现实生活中是听不到的。
2021年9月8日11点46分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MEERWIND IST SALZIG – 周芳如 Zhou Fangru

9月 7, 2021

Zhou Fangru
MEERWIND IST SALZIG

Ich komm zurück vom Meer,
der behinderte Sänger
singt auf dem Damm,
Brennende Liebe, ich mag das Lied.
Er hat lauter Tränen im Gesicht.
Wieviele Geschichten hat er hinter sich?
Ich bleib stehen und warte, bis er fertig ist.
Ich hab auch lauter Tränen in meinem Gesicht.
Wie viele Geschichten hab ich hinter mir?
Ich schau auf den Boden, scan seinen Barcode,
und geb ihm fünfzig Yuan.
Ich zahl die Rechnung für die Traurigkeit.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周芳如#(8.0)

伊沙推荐语:如果只能选一位诗人代表广东,我就选周芳如。表面上看其诗有地方性,实则是基因里带出来的。正如,不久前去世的一位诗坛油嘴子曾在某会现场并不友好地说我的诗:一股羊肉泡馍的味儿!我很自豪!尽管我知道这不友好。这也给天下所有的诗人提供了一个扪诗自问的角度:贵诗能代表贵地否?

况禹点评《新诗典》周芳如《海风很咸》:永恒的情感,写出了当代味儿,而且恰到好处,这后一点太重要了。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周芳如《海风很咸》:一首歌确实能唤起很多人的共情,也许是因为歌词,也许是因为配乐或节奏,本诗写出了这种“雅音同赏”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如同命运共同体,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里面,还兼有某种时代感和地域性。此时海风有着淡淡的咸腥味,除此之外还伴着泪水的咸味,以“给他付了五十元/我为悲伤埋单”作结,诗歌虽戛然而止却余韵悠悠:五十元真能为自己的悲伤买单吗?若真能如此,这世上的人个个都会活得开心快乐,而不知悲伤为何物。整首诗虽写的是诗人的个人体悟和感受,却自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黄开兵:在抄写此诗之前,我先把黄凯芹演唱的《焚情》找出来听一遍,当年,我也很喜欢听黄凯芹,在他的歌声中抄写,分了神,抄错了两个字……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马金山|读周芳如的诗《海风很咸》的十一条:
1、还原世间万物本身的色彩,是诗歌对现实的注解,还是梦境的另一种献词;
2、所谓诗,事实上它的真正密码,便是文字背后流露出来的情感与感觉,以及其中给人带来的一种两种三种,甚至于更多种的况味;
3、周芳如,生于1979年1月,广东茂名人,诗歌入选《新世纪诗典》等选本。有作品被译成韩语、英语、德语等语种;
4、虽同在广东,但是直到今年六月,才第一次见到周芳如,一位越写越自信的诗人,毫无疑问,这与同行的赞扬和肯定是分不开的,更与自身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5、周芳如的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横面,打开生命的本真与密码,语调干净自然,蓄满文字本身所承载的力量,更为可贵的是女性的独特视角,且自带地方文化的弹跳力;
6、本诗在语言方面,仍然保持着作者丰富而细腻的表达方式,而在内容上,则抽离出生活的气息与现实的碰撞,构建出人的共情力,深切而又通透;
7、从大海边的所见所感,引述到自身的情感状态,生长出新鲜的内在枝丫,在层层递进与比较之间,多种值得玩味的东西,瞬间迸发而出;
8、而在诗里行间,加之对作者网络生活的了解,而关于大海的印痕,都镶嵌其间了,构建出了人的生活面貌;
9、尤其是最后的结尾部分,把一切归结于作者自己身上,让诗里的画面,倍感亲切和质感;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好的语言表达,能够让人看到纤维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其中细腻的情感纹理”;
11、共情之诗,生活之诗,故事之诗。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黄平子读周芳如《海风很咸》

海风很咸

周芳如

从海边往回走
那个残疾男歌手
在海堤上
正唱着我很喜欢的《焚情》
他竟然泪流满面
他到底有多少故事啊
站定听他唱完整首歌
我也泪流满面
我到底又有多少故事啊
低头扫了地下的二维码
给他付了五十元
我为悲伤埋单

2021.5.7

黄平子读诗:“从海边往回走”,这是去了海边。为什么去海边?从后文看,当然是因为有伤心事。“那个残疾男歌手”,这是一个卖唱的歌手。“在海堤上/正唱着我很喜欢的《焚情》”,《焚情》是香港流行男歌手黄凯芹的一首粤语歌曲,由黄凯芹作词、作曲并演唱。收录于专辑《没结果的一些感情》中,发行于1989年01月01日。一首歌,透露了“我”的年龄信息。残疾歌手来海边卖唱,也是一个另类了。“他竟然泪流满面/他到底有多少故事啊”,一个卖唱的残疾男歌手,肯定不容易。他为歌流泪,也为自己流泪。“站定听他唱完整首歌/我也泪流满面/我到底又有多少故事啊”,“我”独自一人来到海边,肯定有事。“我”为歌流泪,为残疾男歌手流泪,也为自己流泪。“低头扫了地下的二维码/给他付了五十元/我为悲伤埋单”,“我”为歌中的悲伤埋单,为残疾男歌手的悲伤埋单,也为自己的悲伤埋单。歌是老歌,收费的方式却是新式的二维码。时代在变,悲伤却是永恒的,爱也是。海风很咸,这是海的咸,也是悲伤的咸。

2021年9月6日20点08分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VIZEDIREKTOR – 大九 Da Jiu

9月 6, 2021

Da Jiu
VIZEDIREKTOR

Vorher hat er weiße Hemden verlangt.
Jetzt sitzt er links von mir,
er ist der Vizedirektor,
aber er trägt ein graues Hemd.
Nach der Sitzung beim Plaudern frag ich,
warum er Grau trägt.
Er sagt, denk daran,
unser Direktor hat sicher ein weißes Hemd an.
Ich sitz neben ihm
und trag grau,
dann ist er schön weiß.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大九#(8.0)

 

伊沙推荐:本诗所表现的可谓是官场文化之副职文化,假如没有口语诗,这个题材在诗中完全无法表现,抒情诗之分支讽刺诗吗?那不过是一种表现起来严重变形的打油诗,类似于用哈哈镜照人。我早就说过:是口语诗让现代诗在当代文学中有了发言权。

黄开兵:官场多人精,不是人精也难在官场上混。大九此诗妙绝,可当官场教材。然而,学得不好,可能当场被呵斥:谁让你穿得如此灰溜溜的!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大九《副局长》:哈哈,如同一部微型的“官场现形记”,好一个深谙官场之道的副局长。职场中善于明面上阿谀逢迎的人不在少数,而能暗地里如此工于心计便能起到“绿叶配红花”的讨巧效果的人却为数不多,可谓是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界。短短几行,有情境也有对话,从细节和场景入手,使人物的典型形象呼之欲出,隐含诗人对此类现象不动声色地讽刺和批判,诗中既有诗人个人性的东西在里面,同时又兼具社会性,因而诗歌的内涵非常丰盈和深刻。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简评大九《副局长》|雪也

讽喻诗向来是传统诗歌的一种题材,官场文化也是其中之一。当然,正如伊沙所言,目前的抒情诗和意象诗,是很难做到的。所谓学而优则仕,有人说中国的官场,几乎云集了全国所有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人才。官场有官场的生态或生存法则。溜须拍马,很常见。如何拍得自然,拍得让受拍者舒服,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回到这首诗,这位副局长,就是拍马高手,就很有计谋。在大会统一要求穿白衬衣的情况下,还穿灰衬衣,目的就是显示旁边局长白衬衣的白。真是煞费苦心,处心积虑啊。不知那位局长心里是否特别的舒服呢。这首诗,通过一件衬衣,巧妙地反映了官场文化,讽刺了现实。可谓以小见大,亦可见一斑。

 

马金山|读大九的诗《副局长》的十一条:
1、一气呵成的诗,不是流于肤浅,就会成就经典;
2、诗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一个取决于语言本身,另一个取决于内心的激荡;
3、大九,本名郭彦星,1981年生于陕西神木,2006年起定居内蒙古鄂尔多斯。著有诗集《永远的星雨》《灵书》《肉危机》《七色空》等。编著有诗选集《百年新诗精选》《我们的诗篇》《马兰诗集》等。
4、大九的诗,不仅显现出口语化的气息,更有现代性的效果与先锋性的特质,并保持着一个自觉写作者独特的魅力,鲜活而且鲜明;
5、本诗活生生一幅官场现形记,通过一个具体的灰白色彩的着装细节,刻画出隐含其中的文化,而在诗中人物这里,则表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平添了些许让人啼笑皆非的意味;
6、诗一开头,即以后口语的表达方式,呈现出开会着装的具体要求与内容,并由此引发诗意的生活,构成了现场的极大反差与质地;
7、诗中由一个情节,一个鲜明的画面,在一问一答之间,凸显现实的生活,以及内部暗含的社会现象与人性的本质;
8、很多时候,把本真的生活,毫无保留的写出来,就会产生强烈的诗意,正如生活即诗,现场即诗;
9、诗的结尾,一个大反转,仿佛一个谜底,更显现出官场中的一个心计,聚点虽小,但所蕴含的文化却巨大无比;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现实即荒诞,荒诞即真实”;
11、荒诞之诗,现实之诗,批判之诗。

 

黄平子读大九《副局长》

——《新世纪诗典》3808

副局长

大九

会前要求穿白衬衣
坐在我左侧的
某单位副局长
却穿了一件灰衬衣
会后闲聊问他
怎么穿了件灰衬衣
他说你想
我们局长
肯定要穿白衬衣
我坐他旁边
穿灰
显他白

黄平子读诗:“会前要求穿白衬衣”,荒唐,搞笑。“坐在我左侧的/某单位副局长/却穿了一件灰衬衣”,一个另类。副局长带头唱反调。要不要表扬一个?“会后闲聊问他/怎么穿了件灰衬衣”,是“我”问,也是代参会人员问,更是代读者问。“我们局长/肯定要穿白衬衣/我坐他旁边/穿灰/显他白”,果然是另类。不过是另类马屁精。果然要表扬,可以发一张“年度最有创意溜须”奖状!

2021年9月5日20点41分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ICH KOMME AUCH INS KREMATORIUM – 曲有源 Qu Youyuan

9月 4, 2021

Qu Youyuan
ICH KOMME AUCH INS KREMATORIUM

Vom Kaiser bis zu einfachen Leuten,
von alters her bis heute,
niemand entgeht dem Lauf der Zeit.

Auch wenn ich mich verkrieche
in meine Jahresringe,
am Ende
komm ich auch ins Krematorium.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曲有源#(13.0)

 

 

《新诗典》小档案:曲有源,1943年生,男,汉族,吉林省怀德县人,祖籍山东蓬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现居家写作,每日笔耕不辍。著有诗集《爱的变奏》、《句号里的爱情》、《曲有源白话诗选》、《曲有源绝句体白话诗集》、《删繁就简》。诗歌《关于入党动机》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1979-1980);诗集《曲有源白话诗选》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伊沙推荐: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曲老就是我们《新诗典》的宝,40后以上的诗人还能战者,目前只剩他一人,本来,鲁迅奖第二届就撸上的他,不在我给奖的考虑范围之内,不过他老人家这个创作劲头,看来非得来个李白奖成就奖加冕不可了。老年写作就要有老年写作的样儿,就要包含历尽人生大彻大悟的智慧,本诗正是如此。

简评曲有源《岁月不饶人自己也难免火化》|雪也

诗的题目,其实是两句话,基本是两节诗的最后一句,或者说也概括了两节诗的内容。第一节,从历史的角度来谈岁月。在时间年前,帝王和平民是平等的。岁月没饶过任何人,又有人说,“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第二节,诗人回到自身,来谈生死。虽然躲进年轮,但最终难免被火化。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由简介可知,作者已七十高龄,由诗也可以看出,诗人已看淡生死,看透生死,以淡泊宁静之心,对待未来,对待时间,对待生死。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曲有源《岁月不饶人自己也难免火化》:是啊,“岁月没饶过一个人”。遥想当年多少帝王为求得“长生不老”,费尽心机结果依然未能如愿。正如曹操所言:“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没有谁能逃脱死亡,这是自然规律。本诗对生死看得极为通透,诗人坦言“而自己躲进年轮/最终/也难免被火化”,惧怕、躲避都不能逃脱死亡,谁会一直长生呢,恐怕只有文学作品里的仙人妖怪罢了。人到老时,身体会变得虚弱,精力也会变得不那么充实。老了其实不可怕,怕的是心态出了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既然无法躲避,何不笑对人生?亦是超脱于生死。只不过是死有所归,如是而已。

黄平子读曲有源《岁月不饶人自己也难免火化》

——《新世纪诗典》3807

岁月不饶人自己也难免火化

曲有源

从帝王到平民
从古到今
岁月没饶过一个人

而自己躲进年轮
最终
也难免被火化

黄平子读诗:这是一位78岁老诗人写的诗。“从帝王到平民”,这是从人物身份的角度看。“从古到今”,这是从时间的角度看。“岁月没饶过一个人”,这是点题目的前半句:“岁月不饶人”。“而自己躲进年轮”,这是拟物,把自己比作一棵树。“最终/也难免被火化”,这是点题目的后半句:“自己也难免火化”。先前,火化是树的命运。现在,火化是人的命运。借用伊沙老师的话说:“这是活出来的诗”。
2021年9月4日20点14分

 

 

ZIGARETTE SCHNORREN – 摆丢 Bai Diu

9月 4, 2021

Bai Diu
ZIGARETTE SCHNORREN

Am Ostbahnhof in Hangzhou
schnorr ich mir eine
von einem, der gerade raucht.
Er sagt: Sie sind der dritte,
der mich um eine Zigarette fragt.
Es ist mir ein bisschen peinlich,
ich sag, keine Zeit, welche zu kaufen.
Er reicht mir eine schlanke Nanking:
“Macht nichts, jedem geht einmal Tabak aus!
Ist ja nicht wie um Essen betteln.”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摆丢#(23.0)

 

《新诗典》小档案:摆丢,1975年生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有诗作入选《新世纪诗典》《中国口语诗选》《当代诗经》《2011-2012中国新诗年鉴》《东方诗韵》《2017中国诗歌排行榜》《当代传世诗歌三百首》《给孩子们的诗》《中国先锋诗歌年鉴》(2018、2019)《秦岭》《诗潮》《净锋》《读诗》《中国口语诗年鉴》(2018、2019)《爸爸们的诗》《2019中国年度诗歌》等。被新世纪诗典评为百大诗星、十大70后诗人、常青藤诗人。暂居上海。

伊沙:俄罗斯人,讨烟成性,或许与国民性有关?我是一个从不讨烟的老烟民,只借火不讨烟,或许与个性有关?确如摆丢在本诗中所写:没有人把讨烟等同于讨饭。生活中有很多叫人玩味的东西,用不着给意义下结论,它们属于诗。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况禹点评《新诗典》摆丢《讨烟》:逼真的场景。烟民们似曾相识。也许不仅仅是跟烟民有关,因为它还让我想起了生活中一些爱张口找作者要书、原本并没有多熟的俗人。也算在无知无觉中潜行的国民性之一种吧。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摆丢《讨烟》:多么熟悉的场景和画面,相信大多数人都遇见过。中国的烟民是大方的,只要手中有烟,无论认识与否,都是有求必应,而绝不会把对方讨烟这种行为与讨饭等同,因为他们深知烟瘾犯了的滋味根不好受;非但如此,见到亲朋好友主动散烟更是家常便饭,也算是一种社交礼仪。本诗写出了烟民们的生活常态,颇有代表性,寥寥数行写尽了人物的情态、性格与处境,以及人性里善良、利他的本质,满满都是人情味。

黄开兵:我还是个烟民时,也不好意思向陌生人讨烟。不过,一支烟,真能拉近两个人的距离,至少,能打破沉默,有了话题。特别是人在旅途时……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马金山|读摆丢的诗《讨烟》的十一条:
1、画面是诗人心中的影像,是现实世界的剧透,是人性的光辉或丑陋;
2、诗就在生活中,触及了柔软,或者震颤的东西,溅起了些许的浪花,有人发现了,把它写成了诗;
3、摆丢,1975年生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有诗作入选《新世纪诗典》等。被新世纪诗典评为百大诗星、十大70后诗人、常青藤诗人。暂居上海;
4、摆丢的诗,不仅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特质,还有现实与历史的纵深和滋味,更有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且饱含幽默与智性,值得一再品咂;
5、本诗以在车站讨烟的体验,道出一种抽烟群体的世相,并由此凸显出人性与世故,而在生活的现场,更有一种唤起一代人记忆的滋味,承载着时代与历史的印记;
6、细腻而富有质感的情景,对于长期以来的烟瘾者来说,极其熟悉且倍感亲切,尤其是从陌生人那里获得一阵“满足感”,更多了几分精彩;
7、而诗中的对话,既颇具弹性,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字里行间,干净整洁,自然而然;
8、除了诗意本身之外,还有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当下社会关系中,凸显人性的光辉与底色;
9、后口语诗是这样,只是呈现了现实场景,关于诗意的部分,由文字自己去说出,也正是这样,一问一答之间,才构成并还原了生活的本来面貌;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世上不乏诗意的瞬间,而缺乏发现并有效呈现的人”;
11、对话之诗,画面之诗,世事之诗。

 

黄平子读摆丟《讨烟》

——《新世纪诗典》3806

讨烟

摆丢

在杭州东站
我向一个正抽烟的人
讨支烟抽
他说:“你是第三个
问我要烟抽的人”
我有些不好意思
说来不及买了
他递给我一支细南京:
“没关系,都会遇到断烟的时候
这跟讨饭不一样”

黄平子读诗:“在杭州东站”,这是地点。“我向一个正抽烟的人/讨支烟抽”,我不是烟民,永远无法理解烟民对烟的渴望。“他说:‘你是第三个/问我要烟抽的人’”,看来讨烟抽的人还真多啊。“我”用一个“讨”字,“他”却用一个“要”字。为后文伏笔。“我有些不好意思/说来不及买了”,这是讨烟的原因。讨烟可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啊。“他递给我一支细南京”,递烟。“没关系,都会遇到断烟的时候/这跟讨饭不一样”,递话。呼应上文“要”字。这就是传说中的烟酒不分家吧。小时见过一个人,没钱买烟,天天到处蹭。别人发烟,一般不会空人。就算空了,他也会开口要。大家都讨厌他。这就跟讨饭差不多了吧?
2021年9月3日21点02分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AFFENKÖNIG – 高歌 Gao Ge

9月 2, 2021

Gao Ge
AFFENKÖNIG

An der Kreuzung an einem Eck
seh ich den Affenkönig,
ein Mensch mit Fell aus dem Fernsehen.
Liu Xiao Ling Tong, “das sechsjährige Kind”,
mit seinem grossen Stab,
er wartet auf die Ampel.
Als es rot wird,
humpelt er auf seinen Stab gestützt,
unbeholfen,
zu einer Reihe von Autos,
klopft immer an die Scheibe
und bittet um Almosen.
Ich bekomm feuchte Augen.
Mein großer Bruder in Buddha
ist hoffentlich genug geprüft
auf seiner Reise in den Westen.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高歌#(25.0)

 

伊沙:用喜剧的方法写悲剧,也许才是正剧。并且这还是正宗的华夏文明中国诗。80后者,名为愤青的乖戾之徒不少,高歌能够得以幸存,从身居穷乡僻壤却爱出国、爱足球,就找到答案了。

《新诗典》小档案:高歌,山东滕州人,生于1980年6月9日。《新世纪诗典》“新世纪中文诗歌百大诗星”、常青藤诗人、十大80后诗人,曾荣获第三届亚洲诗人奖,唐·名人堂成员,葵同仁,泉同仁。说几句心里话:不好意思,我就是那个写前妻,把自己写得声名狼藉的男人。三年来由于“前妻诗”和随感论语《断言》(不是诗),感觉自己继蒋涛之后,也成了女诗人公敌。可我们一点都不厌女,恰恰是被女厌受害者。本来都是去中心化、身在边缘的诗人,抒写的也都是个人的遭际与心灵,奈何一遇宏大叙事,就抱团主流话语圈,去攻击真正独立的思考,写个离婚就是不尊重女性,写个代孕就是宣扬剥削思想,难道先锋得就剩下一堆正确了吗?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高歌《大圣归来》:乍一看题目,以为大圣归来必是衣锦还乡,谁料读完才发现这是一首让人悲喜交集的诗,悲的是归来的大师兄“悟空”竟然沦落到“敲着车窗化缘”的境地,让人悲从中来;喜的是这个“悟空”的“照着六小龄童/粘毛妆扮”的模样,着实滑稽可笑,再加上他拿着金箍棒当拐棍,走路“一瘸一拐”的形象,行为举止与大家心目中“孙大圣”相去甚远,更添了几分喜剧色彩。诗的最后对“大师兄”真诚的祝愿,让我们看到了诗人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完全不同于那些只是沉浸在关注自我的、“小我”式写作当中的诗人,而是将视线投向了社会,投向了那些需要被关注的,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底层人民身上,这样的作品也定是读者所喜闻乐见的。

简评高歌《大圣归来》|雪也

这是诗人在十字路口看到的现象:打扮成孙悟空的乞丐,在红灯亮起的时候,拄着拐棍,走向一辆辆小车,敲着车窗化缘。金箍棒,本是孙悟空的致胜武器,此处却成了拐棍。这样的一身行头,到底能否乞讨更多的钱,不得而知。但这副景象,却打动了作者,“眼眶一热”,并且还有美好的祝福。不知这样的悟空,是男是女,年龄多大,但要知道,我们的低保和养老机制,要加强和进一步完善。这是一首情怀之诗,但写法不同,诚如伊沙所言,是用喜剧的方法写悲剧。诚哉斯言。

马金山|读高歌的诗《大圣归来》的十一条:
1、在事物之中,力量即一切;
2、在写作过程中,不必追求全方位的写作,只需要有钉子精神,有的放矢,定会有所收获;
3、高歌,山东滕州人,生于1980年6月9日。《新世纪诗典》“新世纪中文诗歌百大诗星”、常青藤诗人、十大80后诗人,曾荣获第三届亚洲诗人奖,唐·名人堂成员,葵同仁,泉同仁;
4、今年六月,绵阳诗会,首次见到高歌,既能够感受到生活带给他的沧桑感,更能够感受到他对诗歌炽热的心,透着真实与赤诚;
5、高歌的诗,语言通俗而结实,在现实的事物中,凸显现场的情节,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活,以及绝妙的先锋意识和后口语的质地,还不乏历史的纵深;
6、诗的前面一节,布满了欢快的节奏与氛围,浓郁而又饱满,且平铺着淡淡的生活意味,具体而又形象;
7、而后面的一节,则话锋一转,让人潸然泪下,与前一部分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反差;
8、诗中极其平常的一幕,在作者的笔下,散发着迷人的气息,细节强大而且细腻,实现了画面和内心的完美融合;
9、还有一点,就是诗里的动作,让诗意成为了一种骨感,也是一种诗感;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通过另外一种角度或者思维方式,达到更加丰富的诗意,也是一种写作能力”;
11、悲剧之诗,现场之诗,生活之诗。

别名(老健)

新诗典推荐高歌的诗
大圣归来
诗里写有人照着
六小龄童扮的悟空
扛着金箍棒
在路口
敲车窗化缘
为新诗典荐诗
翻译的
远在奥地利诗人
维马丁问
六小龄童
是一个还是六个
六岁的儿童
打扮当孙悟空
一个人去乞讨
高歌回复
中国家喻户晓的
1986版电视剧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
扮演者叫
六小龄童
维马丁说哦明白
是孙悟空的
别名

黄平子读高歌《大圣归来》

——《新世纪诗典》3805

大圣归来

高歌

十字路口的一角
照着六小龄童
粘毛妆扮的悟空
扛着金箍棒
在等红绿灯
红灯亮起
他拄着
金箍棒的拐棍
一瘸一拐地走向
一辆辆小轿车
敲着车窗化缘
我的眼眶一热
祝大师兄化够
人生西行的盘缠

黄平子读诗:“十字路口的一角”,这是地点。“照着六小龄童/粘毛妆扮的悟空”,这是人物。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是最深入人心的孙悟空。要扮孙悟空,当然要学他的样。“扛着金箍棒”,这是孙悟空的标配。“在等红绿灯”,电视里的孙悟空可是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啊。想不到现实中的大圣被一个红绿灯给挡住了。“红灯亮起/他拄着/金箍棒的拐棍/一瘸一拐地走向/一辆辆小轿车”,红灯停,绿灯行。大圣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金箍棒变成了拐棍,这大圣原来是残疾人啊?孙悟空是猴子,不残疾,走路也是一瘸一拐的。“敲着车窗化缘”,解谜。十字路口很危险,这位大圣也是迫于生计吧。“我的眼眶一热”,这是神态描写。“祝大师兄化够/人生西行的盘缠”,这是心理描写。“大师兄”是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排行。网络上说:“人生如西行,妖精真磨人,大圣归来……被尿淋。”想不到电视里上天入地的角,变成了生活中被迫乞讨的主。

2021年9月2日20点06分

 

 

SPALT – 左右 Zuo You

9月 1, 2021

Zuo You
SPALT

hör ich auch nur einen ganz kleinen ton
einen winzigen schlag
auch nur einen moment
hab ich gleich die illusion
die nächste minute
die nächste sekunde
ich kann sofort hören!

das ist das licht des lebens
das aus einer anderen welt
einen feinen spalt heraus bohrt
für
mich

2021-03-17
Übersetzt von MW am 1. Sept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左右(29)

 

《新诗典》小档案:
左右,真名,1988年生于陕西山阳。新世纪诗典外联部主任,自任新世纪诗典篮球队、足球队组织后卫。

以写能够入选新世纪诗典的好诗为业,以结识更多优秀的新世纪诗典典人为荣,以为新世纪诗典奉献余热为乐。

 

伊沙推荐语:莫怪左右又写声音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你也会有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缪斯面前,人人平等,你也可以写自己不同于常人的独特体验,至于能否写好,看你自己本事了。本诗是绵阳诗会单场冠军之作,在九月上半月推荐诗中可居亚军。

况禹点评《新诗典》左右《裂缝》:对于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望。左右的希望是能听见声音——最基本,也是最质朴的需求。而在这长久的期盼里,他显然听到了更多的东西,包括诗。

新世纪诗典11,NPC9月2日,3804首,1200人。第29个左右(陕西)日

黎雪梅极读《新世纪诗典》之左右《裂缝》:极富个人生命感的一首小诗。让人不由联想起莱昂纳德.科恩的名言:“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对于一个失聪已久的人来说,能听到哪怕“一点声音”,也会引起错觉:“我很快能听见了,”这种错觉恰恰显露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渴望,仿佛一道光照亮了诗人的眼睛,打破了自我封闭的外壳,也搭建了一座通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桥梁,燃起了诗人熊熊燃烧的希望之火。所以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裂缝,它不是不完美的,更不是缺陷,而是让人看到希望的裂缝,即使凿出来的是个“小地方”,也是诗人无比珍惜的的精神寄托和灵魂家园,在历经坎坷挫折之后,仍能对生活充满爱与信心。

 

马金山|读左右的诗《裂缝》的十一条:
1、一个诗人的作品,如果没有自己的体温与呼吸,恐怕就连真正的诗人都不可能是;
2、于诗而言,把一件事物写出极其细微的部分,写出其在常人看来最微不足道的东西,也是一种境界;
3、左右,1988年生于陕西山阳,新世纪诗典外联部主任,曾参加《诗刊》第32届青春诗会,出版作品集《命》《地下铁》等十部,编有诗歌绘本《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城市被按下暂停键》等。现居西安;
4、谈左右的诗之前,首先要先谈一谈左右其人,对诗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与抓取能力,对事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思维方式,对人有着个性的真实和热忱;
5、左右的诗,在日常的生活与现实之间,通过对生命的独特体验,纯粹里隐藏着自身的情感,饱满且细腻,并且透着明晃晃的诗意之光;
6、回到本诗,从生命的个体体验出发,由听觉到感觉,再由错觉回到现实,交汇着精神和肉体的关系,通透明亮,而且具体深澈;
7、第一节,在清晰的语境中,是通透的感觉和内心期盼,有一种深刻与迫切。第二节,通过光来诠释声音,而又在另一个面上显现出来;
8、诗中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构成了精神和身体的紧密相通,还有一种热切期盼的东西在其中映照着现实的残酷与真相;
9、标题《裂缝》,与诗中的听觉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事关声音的,还是关乎朴素的事物的,透着浑厚的力量;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写自己感受最真实,最深刻,最感动,体悟最深入的部分,也是一门技艺”;
11、身体之诗,生命之诗,体悟之诗。

马金山读《新世纪诗典》诗的十一条(2021年8月合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