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2022年5月
5月 24, 2022

Wei Shitong
EIN TEIL VOM WASSER AUF DER ERDE
Die Tränen von den Aliens
sind auf die Steine gefallen,
als die Saurier ausgestorben sind.
2021-03-31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新诗典》小档案:魏诗童,女,八岁,甘肃天水人。现就读于天水市实验小学二年级。兴趣爱好广泛,有诗歌入选《新世纪诗典》等刊物杂志。
伊沙推荐:战火连天、大疫弥漫、怪病横生、人心错乱……地球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在此严峻的形势下,读一读一位中国孩子对上一次地球浩劫的诗意阐释,是否会换来多一些警醒与刹车?
况禹点评《新诗典》魏诗童《地球上的一部分水》:如果仅仅是外星人的眼泪、恐龙灭绝,这基本上还是属于孩子想象世界里常见的元素,甚至可以说,是多年来好莱坞科幻在影视银幕屏幕上,为我们植入的效果。但一加上题目——《地球上的一部分水》,这就厉害了,彻底进入了童叟皆宜的想象世界,而且着想象离我们生活的环境并不那么远。诗就是这样,一句之差(有时甚至是一词之差),天地完全不同。
【亚坤评诗】
地球上的一部分水
作者|魏诗童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一首想象力奇绝,深含时代隐喻又内部充满文明守望的好诗。
小作者只有八岁。应该讲,她不会想到这些“非诗”的问题,但当她随口说出这些诗性话语时,一首诗的所有内容就全有了。
有时候,孩子的诗,就是一种“天赐”。可遇不可求。所以,我一直主张家长应该随手记录孩子的说话。一旦时间过去了,又没有发现,就自我失效了。
这首诗的标题真是点睛之笔!它是全诗的精神内核,是整首诗的“发动机”。
“外星人的眼泪”在孩子的心中多么具有“神秘又超能量的光辉”。它散发出的是真正的爱!
如果结合标题看,眼泪就是那一部分水,或者说是地球的“水眼”。这样,诗歌的思想性就更高了。它散发出的不光是童心之怜悯,更是“地球之光”,是“人类之光”,是一种真正的生命大爱!
通过本诗,站在成人的视角,我确实看到了一个超纯度的“孩童之心”。她透明的眼睛里,照射的是整个地球!
(马亚坤.2022.05.24.上海)
标签:aliens, children, dinosaurs, earth, 魏诗童, memory, NPC, people, rocks, tears, water, Wei Shitong,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2000s, 2010s, 2014,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ntique times, March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Prehistoric times,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23, 2022

Diyi Xianren
EIN GLÜCKLICHER MENSCH SEIN
Nicht ins WeChat schauen.
Keine Nachrichten und auch nichts lesen.
Schwimmen, die Sonne untergehen sehen.
Am Wasser sitzen,
denken.
An die Menschen aus den Höhlen in Afrika,
mit ihnen ziehen,
in alle Ecken und Enden der Erde.
Dabei natürlich nicht daran denken
wie sie einander bekämpfen und töten.
Das würde das Glück reduzieren.
2022-04-09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伊沙推荐:在《新诗典》所有诗人中,真正参过战的大概只有第一闲人,在诗外我也愿意听听他怎么看待眼下的俄乌战争,在诗内我看到的是厌战、超拔,这才是一个人的全部,而偏偏有人非要把人类异化成扑克牌,只有正面和背面。
况禹点评《新诗典》第一闲人《做一个幸福的人》:我在本诗里读出了当代人的禅意。瘟疫和战乱,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生活困境加剧,这些负能量的东西本来就多,人类何苦还要通过各色媒体去自我加重内心的不安呢。如果大家不承认自己是庸人中的一员,那真不妨像诗中所写,从告别同类的聒噪开始。
【亚坤评诗】
做一个幸福的人
作者|第一闲人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1.本诗可以看作是一首“时代预言”。它内部隐含的内容,不可谓不深刻。它直接指向的“当前现实”,亦不可谓不精准。闲人老师参加过对越反击战争,他一定有非常刻骨的,不足为外人道的生命、政治和战争体会。如果再结合当前俄乌战争、全球疫情等现实情况,我们回头再来看这首诗,个中滋味可就非常不一样了。很值得去细细体会!
2.在当前环境下,本诗还可以看作是一首个体的“精神之道”。而且,这个“精神之道”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就我本人而言,虽是后学,但依然心有戚戚焉。这种内部心性和精神的建构,正是我目前在做的事情。
3.换句话说,在本诗中,作者说“不刷朋友圈/不看新闻/也不读书……”。难道就真的完全这么做么?毫无疑问,肯定不是。这本质上牵涉的还是一种“心性问题”。它其实不是细节问题,而是“大道”问题。
如果你始终站在一个二元立场上来看待这个问题,连这个道理都想不明白,其它内容根本就没必要谈。
说心里话,在当前环境下,诗人的“心性问题”是一个急需“反观”、“内化”、“批评”并重新“确立”的“棘手问题”。
作为一个年轻诗人,我说这话很容易引起误解或批评。但我确实是这么想的,也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马亚坤.2022.05.22.上海)
马金山|读第一闲人的诗《做一个幸福的人》的十一条:
1、生活里有诗,也有智慧;
2、做一个幸福的人,做一个幸福的诗人;
3、第一闲人,男,1964年生人,本名吴宁洲,当过兵打过仗,做过公务员。办了提前退休 ,或游泳或云游。喜欢写点东西;
4、第一闲人的诗,充满对生命的热爱,且饱含着个体人生的智慧,在诗里行间,尽显积极而美好的一面,构成了独特的个体气质,是诗的,更是人的;
5、本诗给人一种豁达的心境,这是当下最为弥足珍贵的人生态度,而作为打过仗的人,诗人很好地诠释了自己的价值观,与此同时,还给幸福一个全新的注解;
6、诗一开头,即以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个人的生活,尤其是当下极其嘈杂而又浮躁的时代,选择不干什么似乎更加不易;
7、诗中写到的生活,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是多么的美好而又珍贵呀!
8、而诗人每天都在游泳,看日落,想一些干净的事物,这是人生的修行,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和高级的智慧;
9、标题是一个很好的人生态度,也一定是一本书的好标题,因为它不仅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状态,而且还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心想什么,事将成为什么,如诗”;
11、人生之诗、态度之诗、智慧之诗。
标签:第一闲人, Diyi Xianren, happiness, history, killing, life, media, memory, news, NPC, people, reading, sitting, social media, sunset, swimming, war,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60s, 1964,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Prehistoric times,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21, 2022

Gu Juxiu
VERKAUFE BOB DYLANS AUTOBIOGRAFIE
Das Cover ist abgenutzt,
die Seiten vergilbt.
Ich habs vor zehn Jahren in die Hand bekommen,
aber nie richtig ernsthaft
auch nur einen Abschnitt gelesen,
obwohls meine Jugend repräsentiert.
He, du Nobelpreisträger,
mit Zigarette und Gitarre,
lieber Herr Dylan,
bitte hören Sie zu:
Ich verkaufe Sie, aber das heißt nicht,
dass meine Welt zusammenbricht.
Ich hör noch Rock’n’roll,
alle möglichen Arten,
obwohl nicht mehr live in der Bar oder auf einem Festival.
Aber ich glaub –
ich hab Ihr Buch schon verstanden.
Unzähligen Trivialitäten und Problemen ins Auge schauen,
das ist ja auch Rock’n’roll.
Außerdem bin ich 8x oder mehr
umgezogen, in Shanghai allein.
Also schon länger ein rolling stone.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感谢伊沙老师推荐上典,从诗自评几句题外话:
1、诗题借鉴了万青乐队《杀死那个石家庄人》曲名,而“崩塌”一词在诗中也有新的表达,我想,相比十年前,精神世界有过修正和重塑的同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
2、诗中特地提一嘴“诺贝尔文学奖”,可看作我揶揄西方话语霸权的一个小动作,其实,英美全方位全学科的洗脑能力,坑遍的国家不在少数,它比大多数中国人所意识到的更强大,择善学取之,择不善弃之。
3、摇滚乐普遍有很强现实隐喻,不同乐队不同歌曲怎么解读,可左可右,见仁见智,不变的可贵的是抗争意识和呐喊态度。但是,如果思考过度依赖摇滚歌词上,难免会跑偏。
4、诞生于英美的摇滚乐,曾是解体苏联的外部因素之一,好在这招放今日中国已不灵了,甚至年轻摇滚歌手刘森《温情》里写了一句“灯塔不愿倒”,什么意思你懂。
5、有人说,年轻人越来越“左”,张口“资本”闭口“剥削”,其实这种“左”未经历练并不牢靠,跟十年前,网络上众口一词“民主与自由”的现象相似,大部分属于一种牢骚。
6、与此同时,奥威尔、阿伦特、哈耶克……等名字,开始以短视频形式,下沉到一些城市中老年的朋友圈,与年轻人的b站弹幕互为奇观了。但我信一个老师说的话: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国家,都没有回头路可走。某种担忧,未必成真,至少会走形。
7、接受 “左”的情绪流量还是“右”的情绪流量,很多时候是屁股决定脑袋,无可厚非,只是一些大热话题,背后姓“资”还是“社”,为改革还是为捣乱,有些屡出谣言,不可不慎。
8、回到此诗,我是想说:不可尽信各路意见领袖,要动用你自己的经验、立场、本心……西方有些社科理论,也许不适合巍巍中华,“自由主义泛滥”或“百家争鸣”的时候,在这片土地上都不是啥好年代。
伊沙推荐:曾经一度,摇滚乐是现代文明教育的部分,在中国,没有当过摇滚青年是悲哀的,当一辈子摇滚青年也是悲哀的,本诗就是这个意思。
况禹点评《新诗典》谷驹休《卖掉那本鲍勃·迪伦自传》:书有千万种,摇滚乐不一定是独属于青春期的,但与摇滚乐有关的书——无论翻译还是原创,却大多数只适合青春期阅读。我曾经想过这个问题,大约跟作者的文笔和涉世都有些关系。而且作者一旦成长,自然也就会对读物有更高的要求。不过本诗还可以扩大一下理解范围——好多青春时节吸引/影响过我们的书,伴随着光阴流逝变得不再吸引我们了,这里面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人的成长与成熟。
【亚坤评诗】
卖掉那本鲍勃·迪伦自传
作者|谷驹休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1.本诗标题就是作者“回望自我青春”的一种现实结果。它暗含作者当下的现实心境。事实上,“卖掉这本自传”就意味着不爱或者结束么,肯定不是。它意味着自我对生活、时间、青春、成长、理想、际遇等现实问题的一次“系统总结”。
2.事实上,作者在接下来的诗中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卖掉你/绝非出于什么/精神世界的崩塌……但我想/我已读懂了你”(原诗摘录)。很显然,在生活和时间的“磨砺”下,作者已然更加清醒和成熟。虽然,这里面包含着无法示人的“伤痛”。
3.最后一段尤其好。最后一句更是点睛之笔。“一块滚石”既指向了现实生活对作者的“精神打磨”,又应和了本诗的主体内容(诗歌、摇滚、青春、理想)。
4.由本诗我其实想到了我自己。我与作者差不多。大学作为贝斯手也玩过四年摇滚,也写诗,也喜欢鲍勃·迪伦,在上海也曾搬过七次家,也干过好几种工作。只不过,这些我早早就放下了。所幸,它们都还在心底。有些,甚至已经开花结果!
可见,“守”与“放”都是一种“爱的深度体现”。这中间,贵在一个“诚”字。正如这首诗的优点一样——“赤诚”!
(马亚坤.2022.05.21.上海)


标签:biography, Bob Dylan, book, books, 谷驹休, Gu Juxiu, heart, hearts, life, mind, minds, move, music, NPC, people, reading, selling, spirit, youth,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89,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20, 2022

Li Zhenyu
ZUFLUCHT (Buddha, Dharma, Sangha)
Ich nehm am Einheitsfronttreffen teil,
einer neben mir fragt:
“Von welcher Religion kommen Sie?”
“Konfuzianismus.”
“Was ist die Adresse?”
“Konfuziustempel.”
“Welche heiligen Schriften?”
“NPC: Neues Buch der Lieder.”
2022-01-17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新诗典》小档案:李振羽:1970年生,有著作和诗集多种。有包括《李振羽诗文集》(4卷本,含诗歌、散文随笔、评论、中国先锋诗人访谈录各1卷)《中国先锋诗歌典藏导读》《外国先锋诗歌典藏导读》等在内的谷熟来禽书系待出版。
伊沙推荐:读此诗,我未当作性情之言,而是看作很硬的道理。不是有人云:口语诗是世界观吗?大事一来,别说世界观,观世界都做不到了,立马回到盘峰中的知识分子:首先是知识分子(还要加上"公共的"),其次是诗人。对我来说,除了诗人还是诗人!
况禹点评《新诗典》李振羽《皈依》:貌似哪儿都不挨着,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对于一部分现代诗作者而言(至少我算一个),孔孟著述(不是后人的阐释)所代表的上古中华文化精髓、鲁迅(可能还包括胡适脱俗的一小部分)、十九世纪萌发自欧美的现代诗,乃至汉语中具备现代性的优秀作品,构成当代活体诗歌的一个传承。多数诗外的人会看不明白(无妨),一部分诗内人表示不同意(尊重他们的不同意),但道理就是如此。不讨论,不解释。
【亚坤评诗】
皈依
作者|李振羽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1.这首诗不太好评。诗中牵涉出的文化宗教问题比较复杂。更重要的是诗中所隐含的诗观问题。它引出的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现代诗学问题。几句话很难说清楚。
2.它不光有诗观问题,我甚至读出了一种个人的“价值观问题”。诗歌最后一句“现代诗经”,在我看来,它不光是一种现代性诗歌观念的阐述,更是一种朴素的,人本化的现代性文化观念的“宣誓”。
3.标题起得好。我们都知道“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中,虽未形成“宗教”,但因其强大的文化和精神影响力,以及厚重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它几乎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宗教”。尤其是历史及现实语境里的知识分子。
那么,站在“文庙”这个大堂里,读书人(诗人也是)究竟应该以怎样的“精神姿态”面对眼前的现实?很显然,这首诗,作者给予了自我的回答。那就是——“现代诗经”。
至于,“现代诗经”究竟有哪些所指,读者可以自己去体会!
4.最后要说一下,这首诗不光有个体精神和价值观的阐述,还隐藏着深刻的批判性。通读诗歌,内容里面藏着一种不卑不亢的“反讽意味”。读者自己可以去体会。
(马亚坤.2022.05.20.上海)
标签:buddhism, bureaucracy, communism, government, Li Zhenyu, meeting, meetings, NPC, party, people, poetry, propaganda, religion, society, 新世纪詩典, 李振羽
发表在 1940s, 1949,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22nd century, January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19, 2022

Pu Yongjian
IN DIESER NACHT
Der Mond dampft. Im stillen
Wald dieser warmen Nacht
ist ein Stöhnen. Regenwürmer
kriechen auf die Straße,
wechseln ihre Höhlen.
Nachtigallen singen die ganze Zeit diese Nacht,
unter dem Baum, wo du oft hingehst.
Schatten überlagern einander.
Deine Frau schläft, Gesicht zur Wand,
mit einem tiefen Ausdruck,
sehr berührend, wie sie daliegt.
Sollst du das Licht ausmachen und schlafen gehen,
oder die Tür öffnen, das Licht aufdrehen?
In dieser Nacht
weißt du noch gar nicht,
wie du den Morgen erwarten willst.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新诗典》小档案: 蒲永见,现居四川江油,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八十年代开始习诗,其诗或豪放、或宁静;或口语,或“知识分子写作”,全凭心情和心境而论。曾在《人民文学》、《星星诗刊》、《诗歌月刊》、《新诗文》、《诗潮》及《新世纪诗典》等报刊网络发表诗作500余首及部分评论作品,出版诗集《穿过》。诗歌曾入选《新世纪诗典》、《1991年以来的中国诗歌》、《当代诗经》、《中国先锋诗歌年鉴》、《2018中国口语诗年鉴》、《2018四川诗歌年鉴》等选本。认为诗歌应是自然与心灵的感应,只有对心灵高度觉悟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
伊沙推荐语:去年绵阳李白诗歌奖颁奖礼诗会三甲作品,抒情诗之上品:"今夜你妻子面壁而睡/表情格外深刻/睡态格外动人"一一这三句着实拨动了我的心弦。我这个人,就是一个泛诗主义者,我看一位诗人的所作所为,只按照专业逻辑:有老婆而从未给其写过诗者,是我所不能理解的动物。
况禹点评《新诗典》蒲永见《今夜》:很罕见别致的第二人称抒情作品,可视为情诗,也可视为禅诗,甚至可将其称作“情/禅诗”。我读此诗时,还有一点想起朱自清大师《荷塘月色》结尾那一句。
【亚坤评诗】
今夜
作者|蒲永见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一直在读偏重“写实主义”的作品,突然来一首美好而沉静的“抒情诗”,感觉很惊喜。
首先我对这首诗的“诗歌气息”感到着迷。
应该讲,这是一首具有散文诗气质的精品抒情诗。(要特别强调一下,它不是散文诗,它是一首现代抒情诗,但揉合了散文化的经典气息和质感。我的个人看法)
整首诗的修辞、叙述节奏和内部气息都非常稳定、安静、成熟、迷人。通读这首诗,能明显感觉到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
全诗总计四段。每一段都独具匠心,精彩极了。
第一段只有一句。它其实是个“总纲”,也可以理解成情境化描述的“引子”。它既交代了时间(今夜),也散发出了非常明确的诗歌气质(月亮散发出热气,是一种环境渲染)。
第二段是在第一段内容基础上的“深度延展”。它还是在渲染“整体环境”,但更细致,更幽微了。请读者们看第二段的铺陈和修辞细节。非常的安静,非常的精准,非常的诗化,气息稳极了!
第三和第四段,在前面情境化描写的基础上,终于进入到了“情感内部” 。主人公出现了。在这里面,“主人公”用的是第二人称——“你”,非常精彩。这种方式给全诗带来一种难以捉摸的“神秘色彩”。
直到最后,作者也没有交代本诗“明确的生命细节”。他让这种安静且沉入式的神秘感一直延续到了最后。
说实话,我还是没弄清楚“女主人”的具体情况。这恰恰是这首诗的迷人之处。
(马亚坤.2022.05.19.上海)
标签:animals, birds, 蒲永见, light, marriage, moon, morning, night, NPC, people, Pu Yongjian, sleep, weather,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18, 2022

Pang Qiongzhen
VATERS SCHIRM
Vater zieht sich an,
kommt nicht ins Gewand.
Er zieht mir den Mantel an.
Es fängt an zu regnen.
Wir rennen im Regen.
Ich trage Vaters Regenmantel.
Vater wird nass.
Ich will ihm einen Regenschirm kaufen.
Der Regen wird stärker, kein Schirm ist zu finden.
Wir rennen im Regen,
ich find keinen Schirm.
Wir kommen nicht aus dem Regen heraus.
Vater ist vor zehn Jahren gestorben,
aber in meinen Träumen, der Mantel,
der Schirm. Vater, wie bring ich ihn Dir?
2022-03-03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新世纪诗典第12季,NPC5月19日,4062首,1254人。第21个庞琼珍(天津)日
《新诗典》小档案:庞琼珍:终于将父亲写进了《新诗典》,而这距我写父亲的第一首诗已经过去37年。那首诗《带着我 父亲》1985年3月发表在中国政法大学《星尘》诗刊(那一期与海子老师同刊)。我是父亲40岁时的孩子,是父母异地工作生活的意外之喜。那时,父亲在油田井队,难得探亲一次。当时条件艰苦,但我很被家人看重。上小学时,父亲给我订的第一本杂志,就是复刊后的《诗刊》。诗是各类学习中最美的文字。我和父亲可以比赛着学习。我上大学时,父亲接近我现在的年龄。那天,在编好父亲十年祭诗歌公号的早晨,我看见了日晕彩虹。哦,父亲,在另一个地方,您十岁了!正是在沙地上撒欢儿的时候。我也希望能和您遥相呼应,每天有新鲜的生命力在长。
伊沙推荐:4.4云诗会订货作品,一首抒情诗之上品。亲情诗依然是典诗的一大热门题材,诗人们真情流露各显神通。本诗的形式是记梦,记梦诗一定要有梦味儿。
况禹点评《新诗典》庞琼珍《父亲的伞》:很艺术的亲情诗,读时我也在琢磨——为什么跑不出雨呢?也许,雨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亲情和思念。
【亚坤评诗】
父亲的伞
作者|庞琼珍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情感诗”依然是当代诗的一个“母题”。
我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但在我的阅读经验里,这是基本成立的。
每天,中国诗坛都会生产出很多情感诗(好诗和坏诗都很多)。这样看,当代诗在系统回到生活内部,完成“写实”任务后,自然也就完成了生活背后“个体心灵”的“勾画”。
这是一份厚重的,非常可信的,独属于中国人的“心灵史”文本。
这是由这首“亲情诗”(情感诗一种)突然想到的一个问题。
下面看诗。
这是一首写“梦”的诗。作者写的是“梦中的父亲”。我们都知道,“梦”具有高度的“精神性”。从“情感沉淀”这个角度讲,“梦”的情感纯度要比现实部分(现实的不可说或没法说或没机会说)更高。
通读本诗,作者在梦中完成了“亲情的倾诉”和“情感的渲泄”。作者的父亲,毕竟已经离开了她。即使在梦里,在暴雨中,她也没能给父亲打上伞。这是一种怎样的“生命痛感”啊!
情感的纯度和思念的浓度,在梦里达到了极致!
你再看当代诗的画面感,这种极端清晰且准确的画面感。它需要非常精准的语言阐述。诗歌看似口语化,很简单,但其实是非常难的。
要知道:梦其实就是“精神影像”。本诗已经形成了一种非常生动的“动态镜头” 。
它一下一下,逐渐把画面推到了我们的心里。
尤其精彩的是:在梦中,大雨里奔跑,作者和父亲都没能从雨中跑出去。
这太幽微了!生命的“况味”是多么复杂,情感的滋味是多么丰富,才能沉入雨中啊!
好诗!一首让人印象深刻的亲情诗!
(马亚坤.2022.05.18.上海)


标签:afterlife, clothes, coat, dream, dreams, family, father, NPC, Pang Qiongzhen, people, rain, time, umbrella, 庞琼珍,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40s, 1950s, 1960s, 1966,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March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18, 2022

Liu Jian
HEILUNG MIT SCHMALZ
Früher war Schmalz
etwas Herrliches.
Schmalz machen und damit braten,
Fladen mit Fleisch, der beste Duft.
Aber die tiefste
Erinnerung ist für mich
damals im Winter:
Meine Handrücken,
aufgesprungen vor Kälte.
Mutter streicht Schmalz
auf meinen
erfrorenen Handrücken,
grillt die Hand überm Kohleofen.
Es zischt und zischt.
Ein paar Mal grillen,
die aufgesprungene Haut ist geheilt.
Oktober 2021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新诗典》小档案:刘健,1957年北京生人,一个口语诗初恋的老男人。有诗入选新世纪诗典。
伊沙推荐:一个50后,将猪大油炼成了时代意象,多少人挂在嘴上,就是没写,谁先写就是谁的。由此延及到后一个意象冻疮的"裂口",也非常漂亮,本诗在五月下半月推荐诗中当居亚军。
况禹点评《新诗典》刘健《猪大油妙用》:“猪大油”在人们记忆中停留的时间,不是一代两代,甚至可以由此上溯到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今天人们意识不到的东西,不意味着它们不存在)。是可以将其视为中国人生活中地标式的元素。同意主持人说的,这样的诗,谁先写出来就成了谁的专利,文学中的题材,率先“圈地”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背后藏着对生活的敏锐。

标签:coal, cold, family, food, frost, history, injury, lard, Liu Jian, memory, mother, NPC, people, scent, skin, stove, time, 刘健,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50s, 1957,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1,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October 2021,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16, 2022

Li Suo
WAS TUN?
Ich weiß nicht,
was ich mit den restlichen Kartoffeln
anfangen soll.
Vor ein paar Tagen
waren sie noch
ahnungslose Kinder.
Jetzt haben sie
Triebe,
jede eine Mama.
März 2022
Übersetzt im Mai 2022


《新诗典》小档案:里所,诗人、译者、编辑。1986年生于安徽,在新疆喀什度过中学时期,现居北京。2006年开始写诗,2008年本科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曾获评“磨铁诗歌奖·2017年度汉语十佳诗人”、第1届“先锋书店诗歌奖·青年诗人奖”、第8届“NPC李白诗歌奖·推荐奖”、第11届“NPC李白诗歌奖·铜诗奖”。出版有诗集《星期三的珍珠船》,译作《爱丽丝漫游奇境》、布考斯基书信集《关于写作》。
伊沙推荐语:我不是因为两个妙喻而要把一个半月冠军送给里所,而是感觉到这已经出自她手上精妙的功夫了,她在更年轻的时候也未必全是观念型的诗人,现如今却已然成其为功夫型的诗人,诗歌是观念的艺术,诗人却必须锤炼至功夫型才更可靠。
况禹点评《新诗典》里所《怎么办》:带了喜悦的一首诗,发芽的土豆,通常会被人带了恶感描述,妙解“发了芽的妈妈”,一下子,生命感出来了。本诗以孩子借喻时用的是在这里趋近于无性别差异的阳性词“他们”,用“妈妈”喻指时,用了“她们”,微妙的转换里,生长的过程也显现出来了。本诗秉持了里所诗里一贯的细腻,又呈现出了语言上的新变化。
高歌:发了芽的妈妈,质朴而精妙,这样的心声,只能来自心有真爱与深情的诗人!酷评又是宝贵一课,新观念锤炼真功夫!
标签:children, 里所, food, growth, Li Suo, life, Mama, NPC, plants, poetry, potatoes, sprout, time, use,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80s, 1986,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March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15, 2022

Yilou Ban
PAPAS POESIE
Neujahrsfeiern in der Fabrik,
Papa hat jahrelange Erfahrung,
in letzter Zeit hat er Fortschritte gemacht.
Er kommt sicher allein nach Haus.
Papa raucht nicht,
wird nicht verrückt, wenn er trinkt.
Aber er produziert Poesie.
Heute gießt ihm Mama Honig mit Wasser auf.
Ich nehm die Waschschüssel von gestern abend.
Papa sitzt sinnend am Tisch.
Auf einmal sagt er:
“Heute trink ich Maotai,
der ist fürs Kotzen zu teuer.”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伊沙:本诗令我怀念起好演员傅彪来了,剧本里的台词是:"路易十三,我不吐,舍不得!",被其在拍摄现场发挥成:"十三,路易的,我不吐,舍不得!"一一简直是在教编剧:啥叫口语?也是在教口语诗人:口语诗也无止境。本诗来自于袁源的助攻,对其学生扶上马再送一程。
况禹点评《新诗典》一楼半《爸爸的诗》:被迫酒局的爸爸“可以一个人安全回家”,这句抓住了我,之后又是“喝醉后会写诗”“我都舍不得吐”,这样的诗一定来自生活,没法编,但一定需要作者日常的悉心打捞和剪裁,本诗做得不错。
马金山|读一楼半的诗《爸爸的诗》的十一条:
1、于诗人而言,生活赋予人生的是诗;
2、真正的生活,最终都会被诗意所擦亮,这是我们经历的一切,还将回到生活当中;
3、一楼半,2001年5月12日生,陕西渭南人,曾就读于西安交大附中,现为厦门大学航院大三学生;
4、诗路的选择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它将是一个写作者的未来;
5、本诗以蓄满口语真气的声音,贴近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与细节,把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出来了,其中又饱含着人生复杂的辛酸与艰难;
6、诗里行间尽显一个人的生活,且充斥着满满的中国气息,既有纤细的感觉,又有对事物的细节化处理,在场而饱满;
7、尤其是浸透着呼吸和脉搏的感觉,不仅画面感十足,而且还颇具质感,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又不免有些许忧思;
8、诗中描写的本身是人生的不易与职场的艰辛,而结尾处的两行爸爸的话,瞬间让人感到轻松愉快不少,而且还加重了诗意的气息;
9、诗题《爸爸的诗》,巧妙地融合了爸爸的人生经历,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诗;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日常生活中隐含着巨大的诗意财富”;
11、人生之诗、生活之诗、艰辛之诗。
君儿读诗
http://www.weinisongdu.com/shareOpus?id=58254974&promote_id=957250

标签:alcohol, barf, daughter, drinking, drunk, expenses, family, father, memory, new year, NPC, people, spitting, Yilou Ban, 新世纪詩典, 一楼半
发表在 2000s, 2001,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14, 2022

Shu Xiang
DIE FRAU MIT DEN RINGEN
Von Zeit zu Zeit
sperrt sie den Tresor auf,
schaut in die Schmuckschatulle,
starrt jeden schönen perfekten Ring an,
wischt sie ab, reibt sie sauber,
jeden einzelnen, bis er glänzt.
Aber sie steckt sich keinen an.
Wenn sie fertig geputzt sind,
starrt sie lange
auf ihre Hand.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新诗典》小档案:书香,本名龚建华,1977年10月16日出生,现居深圳。《中国·流派》诗刊社长兼主编。2016年主编并结集出版建华文苑合集《且听风吟》,2019年主编出版《过三巡》书香、秀实、招小波诗选。作品发表于《诗潮》《中国诗影响》《圆桌诗刊》《泉诗刊》《中国诗人生日大典》(2018卷)等诗刊杂志。部分作品被翻译并收录《大篷车》当代中国诗歌,《冬至》英文诗刊2018创刊号,在美国幸存者村庄书局出版。
伊沙推荐:什么是女性诗歌?这就是女性诗歌。女性诗歌不仅有女权、抗争、批判的一面,还有表现女人天性、特性的另一面。本诗来自于图雅的助攻,作者的书法更叫人惊艳。
【亚坤评诗】
擦戒指的女人
作者|书香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新诗典继昨日推送诗人草钤写女性情感心理的诗作后,今日又推送一首女性写“女性情感心理”的诗。毫无疑问,这两首诗都是好诗。它们都写得实在是太幽微了,太值得人去好好体会了。
正因为如此,从男性的角度讲,我反而有些失语了。倒不是说不能细评,是那种情感和心理实在太微妙了,最好自己去意会。
从本诗来讲,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首“心理诗”。你仔细读,体会诗歌背后那种“难以言说的内心世界”。短短十行诗,内容和情感高度浓缩,几乎写尽了一个女人的一生!
它有三个最重要的母题。一个是婚姻,一个是情爱,一个是时间。
可以讲,这三个问题都是世界级的“难题”。
我无意去探讨这三个问题。
重要的是这首诗已经具备了“复杂而丰富的内在情绪”。它完成了诗的“自足”和“站立”。
谁敢说自己已经很好地消化掉了这三个问题。
谁敢说面对作者如此颤动的女性内心(几乎是在时间的背影里,深刻而孤绝的回望自我),没有一丝内心的震动和思考。
尤其是男性朋友们,这首诗,究竟带给了我们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还是说毫无感受!
走进时间之门,女性绝唱也!
(马亚坤.2022.05.14.上海)


标签:beauty, caring, cleaning, hand, hands, NPC, people, possessions, rings, Shu Xiang, time, women, 新世纪詩典, 书香
发表在 1970s, 1977,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13, 2022

Cao Qian
EINE FRAU IST VERLIEBT
Zhao Xiaoting sagt, ihr Mann daheim
ist betrunken,
tastet nach dem Kühlschrank, macht auf,
das Licht geht an, er sagt iih!
Macht zu, macht wieder auf,
das Licht geht an, er sagt wieder iih!
Er macht zu, macht auf, es wird hell,
er hebt mit der Hand seinen Schwanz,
streckt den Bauch vor und pischt auf die Lampe.
Als Zhao Xiaoting erzählt,
lacht niemand, aber sie selbst
fängt an zu gackern.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伊沙推荐:多年以前,我与洪烛合编《向仓央嘉措致敬》(主题诗选),公开征稿,最终入选作者中有草钤,她循着我的蛛丝马迹来到口语诗大圈,当我发现她从新诗转型到合格的现代诗时,向她正式约了一次稿,她回应了但是一直未来稿,前些日子我检索新旧两个邮箱,确定这是事实。以我判断,她是想得太多心存顾虑吧。她上月去世后,张小云、左右两位诗人各助攻来两组她的诗,我仔细读过后选出的竟然就是当年造成我向其约稿的一首诗(一个人的审美可以多么顽固),这一隔隔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空间一一阴阳两隔!好在张、左两位同行的善心已经不会再带给她任何顾虑了,天堂里没有江湖和是非。悼念草钤,也再悼洪烛!
况禹点评《新诗典》草钤《有爱情的女人》:借用二手素材写作,许多时候是危险的。比如本诗里的这个醉酒段子,我最早看到是在九十年代的一个国外笑话(当时在编杂志,这类东西看得极多),后来陆续又被本土化、被网络和方言化、乃至被不同的相声一再搬运,成了一个著名的“梗”。刚读到它,暗叫了声不好,替本诗揪起心来。好在作者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落笔于讲段子的人。这就不一样了,有了形象和角色感。再回到题目,把段子当生活讲给别人听的“赵小婷”,究竟是一个拥有爱情的人呢,还是在塑造爱情的人呢,这又成了一个耐琢磨的“梗”。
【汉仔读诗】
草钤的《有爱情的女人》好得很,诗里的情景一下子让我想起我也曾多次遭老婆类似的“揭发”,是不是女人都有这个共同点呀,在众人面前对自己男人的那些“检举”其实都是一些假抱怨真喜欢,在抱怨这抱怨那的嗔怒中又带着喜悦的表情实在可爱,女人表达爱情就是这么个让人抓摸不透,如果不懂欣赏这一点,那么你在看女人(情商的一种)这一栏里就不及格。祝贺天堂的草钤,错过了约稿又得到了助攻,可谓是是金子总会发光。
2022/05/13
标签:Cao Qian, close, drinking, 草钤, fridge, lamp, love, men, NPC, open, pee, peeing, penis, people, women,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12, 2022

Hu Jiajin
MEIN FREUND DER HÖHLENMENSCH
ich hab die nachricht ausgesandt,
er schreibt erst nach einer stunde zurück.
ich sag er ist ein höhlenmensch,
ein smartphone ist eine verschwendung für ihn.
er sagt homo sapiens der moderne
und stumpfer höhlenmensch passt perfekt.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伊沙推荐:本诗是我现代诗写作课第二届学生中涌现的第四首订货诗,在课堂上一读出,把大家逗乐了,把我也逗乐了。年轻人活泼的心思即诗,快人快语即诗,可惜绝大部分人终生不知道,而有些人写了一辈子,也不晓得这些才是诗,是现代诗。
况禹点评《新诗典》胡家进《我的山顶洞人朋友》:一看就是女孩写的,诗中男孩的幽默我喜欢,尤其在目前这个幽默在全球减少、而偏执却在翻倍增长的时段。学会让你的生活多一些幽默和对幽默的欣赏,不仅是少年人,更是成年人们的新功课。
【亚坤评诗】
我的山顶洞人朋友
作者|胡家进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长话短说。关于这首诗,我想说的话,其实在其它诗中有所涉及。我不想重复。在此说三点。
1.一首诗的标题非常重要。它是一间房子的钥匙。给一首诗起一个好的标题,其实是很难的。我相信写诗好多年的人,都有这方面的体会。这首诗的标题就很有意思。
它既精准,又有趣味性,还有文化深度意味。
2.一首诗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诗点”进入诗歌本身,这非常重要。本质上看,一首诗成功与否,与作者的个人诗感和选择的角度直接相关。比如这首诗,它本来应该是一首常态化的小情诗,但因为选择了“山顶洞人”这个角度,整首诗的色彩和质感就完全不一样了。
另外,诗歌结尾部分“山顶洞人和现代人是绝配”这一句把这首诗从“情诗意味”拉进“文化诗”内部中去了。
3.这首诗的语言很放松,很有幽默感!这非常重要。尤其是口语诗,更是如此。这是现代诗的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年轻的写作者,似乎在这方面占有很大优势。
期待00后的年轻写作者,在生命的旅程中,能一直保持这种松弛和自然!
(马亚坤.2022.05.12.上海)
标签:answer, cave, 胡家进, Hu Jiajin, intellect, match, mobile phone, modern, NPC, people, phone, reaction, speed, time,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90s, 19th century,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ntique times, April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Prehistoric times, Stone Age,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10, 2022

Zhang Shufei
PAPA, KOMM SCHAU!
Die Bäume an der Strasse
sind alle umgehaut!
Sauerstoff wird immer weniger.
Wir werden uns
die Nase zuhalten beim Atmen,
damit wir nicht so viel verbrauchen.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伊沙推荐:高歌、张书菲父女最近的写作形成鲜明对照,父亲忧国忧民忧地球忧人类忧诗忧同行,诗中灵光全无,双线选空;女儿弱弱一呼吸,灵气十足,诗意满满,线上订货。千万别以为,这只是一个角落里的选诗,与大历史无关,那是你文学史没学好。我劝同行躲进纯诗成一统,竟被多人多处反唇相讥,不信就以身试法做实验呗。
况禹点评《新诗典》张书菲《爸爸,快看》:孩子直觉与成人不同。每次遇到类似的事,我会心疼树冠和树荫的消失,小朋友们担心的是氧气。
高歌:自贺女儿的第四首好诗成立,感谢伊沙老师,尤其对我的批评,自我反省:今年以来,读了一肚子史(屎),竟不会写诗了——在诗上下的工夫不够,不够专注,又为时事心焦,终是舍本逐末……今天忙到头昏脑胀,为同事们算绩效,六毛钱要套八个公式去考核,忙活一整天,感觉计算表格还是有问题,明天接着做,回家奖励女儿吃冰淇淋去。

标签:air, breathe, breathing, cut, daughter, down, earth, family, future, look, looking, nose, NPC, oxygen, Papa, people, see, state, street, trees, use, we, world, Zhang Shufei, 张书菲,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00s, 1910s, 1920s, 1930s, 1940s,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19th century, 2000s, 2004,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7, 2022

Zhang Zhizhen
ERSTE KLASSE
Die Lehrkraft lässt einen Schueler
vor der ganzen Klasse
rauskommen.
“Stell dich bitte
in die Ecke!”
Er schlurft
gemächlich
in seine Ecke,
will sich hinhocken.
“Warte!”
Die Lehrkraft zögert.
“Na dann geben wir dir
einen Erste Klasse Sitz!”
Sie nimmt einen Stuhl an der Wand
und lässt ihn in der Ecke sitzen.
2022-02-28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伊沙推荐语:这一个雅座,何其妙哉!最妙的,一定来自于生活,而非大脑。有人想跟我学口语诗,恕我不线上设坛开讲,看我推荐的诗,让孩子教你,没感觉,教不会,就算了,就当人生中多了一次试错。
况禹点评《新诗典》张致臻《雅座》:我的一个小学兼初中同学,有次回忆对我小时的印象说,“我经常一走出教室,就看见他在门口被罚站。”此诗让我想起了童年的那段岁月,还好,诗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风趣的好老师,接着又成就了一位新一代小诗人。
【亚坤评诗】
雅座
作者|张致臻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在我的个人经验里,这是一首挺具有代表性的“后口语诗”。
1.这首诗是典型的“事实诗意呈现”。它没有用到任何传统的诗歌技巧(但不代表它没有技巧)。眼中看到什么,就站在诗的角度,去写什么。这种类型的诗,其实非常考验写作者的“现代性诗感”。作者只有16岁,可喜可贺!
2.这首诗有“智趣”。评价一首“现代性口语诗”的优劣,可以从很多个方面进入。从我个人角度讲,其中有一个很核心的层面,那就是“智趣”。
“智趣”其实是很难的。自然天成,趣味弥漫,诗意彰显。这很不好写。
因为这和写作者的“心灵能量”相关。据我目力所及,恰恰是很多成熟的写作者很难写出非常自然的“智趣”作品。主要是因为在写作一首诗时,思考的问题太多。(尤其是精神性、社会化和情感性问题)
3.这首诗的语言也非常好。它都是落地的。整首诗没有任何“虚空”的词。小作者更没有想去“写”诗,他只是非常老实地“呈示”画面。
在我个人看来,这个路子是非常正确的。他一出笔,就直接进入了“现代性”文学语言。
现在,很多小朋友写诗或文(我一直在关注),受书本、应试和教学影响,一出手就进入了“词语”里。这非常要命!这种思维,从一定意义上讲,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者!
即使以后有机缘,他进入了“写作语境”里。自我还要从头反思和重新校订。
4.这首诗的标题也非常好。“雅座”与诗中的内容形成了非常紧密的“链接”。增加了本诗的“智趣”,提升了它的“诗歌色彩感”。
祝福作者!
(马亚坤.2022.05.06.上海)
马金山|读张致臻的诗《雅座》的十一条:
1、发现,是写作的基础;
2、每一首好诗,都将会是情感的宝藏,这个世界重要的一部分;
3、张致臻,2006年12月生于北京,现就读于厦门五中初二年级。诗作入选《新世纪诗典》等;
4、张致臻的诗,善于捕捉身边的事物,并以口语化的方式,写生活,写好玩的,写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故在诗里行间,最易触及到事物质感的部分,尤显珍贵与惊喜;
5、本诗中的情节,很容易引起共鸣,因为在几代人的教育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碰见这样的情况,而此诗的呈现,再次给我们提了个醒,任何时候,生活中再平常的事物,都是现代诗最好的素材;
6、诗一开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特定的环境中制造出一个巨大的场景,让人感觉到严重,且又唤起了不少人的记忆;
7、紧接着,进行了很大的调整,这既是因为这位同学的表现决定的,也是老师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总之,让人觉察到了什么;
8、诗中没有交待“被罚”同学具体犯了什么错,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惩罚,却写出了极其复杂而又微妙的教育现场;
9、结尾部分,在幽默风趣的话语中,足见老师的仁爱之心,以及轻松愉快的教育现场和内心变化;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触及人心的感觉,就是诗的源头”;
11、教育之诗、现场之诗、感觉之诗。
标签:children, class, memory, NPC, people, punishment, school, sitting, squatting, standing, teacher, treatment, wall, Zhang Zhizhen, 张致臻,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2000s, 2006, 2010s, 2020s,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February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7, 2022

Momo
DIEB
In Paris im 10. Bezirk
verlässt ein junger Mann
mit einem Buch von Patti Smith
eine Buchhandlung.
Ein Wächter schreit:
“Halt! Sie haben nicht bezahlt!”
Er packt
den jungen Mann am Arm,
und starrt ihn an.
Draußen
strömen die Leute
mit Weihnachtseinkäufen,
ein friedliches Treiben.
“Ich gebs zurück wenn ich fertig bin”,
sagt der junge Mann.
Der Wachmann nimmt ihm das Buch aus der Hand
und schiebt ihn aus der Tür:
“Du Dieb!”
Der junge Mann
geht auf der Strasse,
verschwindet langsam
zwischen den Menschen.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伊沙推荐语:本诗让我想起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话:窃书不算偷。而这是一个巴黎的孔乙己。而这是一首秘鲁人在法国用中文原创的诗。不论今后的地球如何撕裂,《新诗典》都是多边多极主义文化的信奉者和推动者。
况禹点评《新诗典》莫沫《扒手》:21世纪以来,中文诗坛涌入几位外籍选手,莫沫是其中之一。有时候很羡慕莫沫这样的双语诗人,一边连着乌纳穆诺、洛尔迦,一边连着李白、李清照。通常来说,异质语言可以给一位诗人带来深入认识母语特色的机会,有时还可以讲外语的某种倾向,当成自己双语写作中的疫苗。中文中可做诗歌疫苗的不是古典式,也不是韵律,恰恰是五四松绑后的新诗。口水四溢,罗里吧嗦。它和中国式的热情交际,把不少外籍汉语诗人和研究者都带进了沟里。本诗好在没有这些痕迹。初读给我感觉便像在看某部法国新浪潮电影或是意大利托纳多雷电影的片段,活体生活的韵味十足。诗中的外语人名,中译是帕(芭)蒂·史密斯,是现代摇滚音乐中被誉为第一朋克女歌手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作家),音乐迷们应该不陌生。回到文本,诗中的偷书小伙儿显然是兜里没什么钱的,不止蹭读,还“顺”书。这一点非常带感,符合全世界文艺青年的处境。在诗里读到,很亲切。
【亚坤评诗】
扒手
作者|莫沫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一首对话之诗。一首叙事之诗。一首人性之时。一首文明之诗。
全诗情绪非常平静。作者站在第三人的视角,给我们播放了一系列非常精彩的“连动镜头”。我读完,仍能深刻感受到作者隐藏在镜头后面的那双“深邃之眼”。
整首诗基本都是对话,中间和结尾有几句情境化的描写和铺陈。诗歌气质非常“宁静”。这种“内收型”的情绪控制,让这首口语诗爆发出了很强大的“诗歌能量”。仔细读后,真是“五味杂陈”。
这首诗的“画面感”非常出彩。诗中的三次对话,很精准,生动刻画了门卫和年轻男子的“心理细节变化”。
通读本诗,我更看重的是诗中隐忍的情绪和一种隐含的“诗歌文明”。
作者在本诗中并没有展现自己的“价值判断”。她控住的非常好。
结尾处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感”和“心灵波澜”。我甚至都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颤动”!
我在想:如果我面对一个偷书去看的年轻人,我该怎么去处理?
(马亚坤.2022.05.05.上海)
马金山|读莫沫的诗《扒手》的十一条:
1、诗事,即史诗;
2、精彩的对话,不仅是小说的灵魂,也是现代诗的精神面貌;
3、莫沫,作家、诗人、纪录片导演。秘鲁人,母语为西班牙语,精通汉语、英语、法语。曾在美国、法国、古巴、西班牙读书和工作。中文创作作品散见于《单读》《诗歌月刊》等;
4、在我的印象中,莫沫的诗,是极其接近中国汉语写作的女诗人,因为其汉语诗歌中没有什么弯弯绕,也没有什么措辞上的问题,且用词极为准确,这些甚至连很多生来就用汉语写作的人都要精彩;
5、莫沫的诗,在自然的地域文化之中,仍然能够看到并感受到异国风情,而这种独有的味道,恰好构成了极富感染力的作品,在平实的语言里,在自然的生活中;
6、本诗以口语化的形式,描述出真实存在的情景,在极富弹性的对话过程中,将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是时代背景,也是特殊人群的精神风貌;
7、诗一开头,以一个熟悉的场景,把书店所发生的一幕,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记录,日常而细腻,有效地还原了现场;
8、诗中所呈现出来的东西,带有明显的西方色彩,以及早期中国化的故事情节,是一部精彩的微电影,也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
9、现代版的经典故事,在幽默而诙谐的语言之中,结合进了生活的具体内容,成为了凸显故事结构的诗篇;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细节在写作中,充满了力量”;
11、荒诞之诗、画面之诗、故事之诗。

标签:books, 莫沫, Momo, NPC, Paris, people, shop, thief,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5, 2022

Xiao Xia
HYPNOSE
Als erfahrene Therapeutin
hat sie damit vielen geholfen.
Liebeskranken,
Schulversagern,
Alleinerziehenden,
Taxifahrern,
Leitenden Managern,
Streunern…
Sie hat auch durch Hypnose
jemanden, der wegen eines Fehlers
für immer die Augen geschlossen hatte,
lebendig gemacht.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午休起来看见自己
颤颤巍巍来到6.0
就当54礼物了
感恩感谢[合十][合十]
解析一下:
该篇原型来自于身边一位好友,她对心理学热爱程度可以说是如痴如狂,不疯何以成魔?[偷笑][偷笑]她所学到的深度也是我等所无法企及的,望尘莫及这个词用在这想来就对了。她利用自身所学帮助了身边很多的人,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感恩这位心理咨询师。
愿我们都越活越清明,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玫瑰][憨笑]
伊沙推荐:好一个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新诗典》题材之广,恐怕无人能出其右。这一方面是以口语诗为主造成的,口语诗的食材得以保其质,不像抒情诗、意象诗,先把素材全剁成了馅儿,包成饺子、包子。另一方面,是编选者的自觉使然。
况禹点评《新诗典》小虾《催眠术》:近八九年跟医院交道打得多了些,每至那些三甲医院乃至社区医院,看到年龄不一的患者,都在感慨做医生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每个被病患围绕的好医生,又何尝不是菩萨降世。本诗是写心理医生的,多半部在展示医生的常态,结尾飞了起来,融入想象的天堂。
【亚坤评诗】
催眠术
作者|小虾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本诗标题为“催眠术”。诗歌素材选的好。
“催眠”本身就具有“现实”和“精神”两个世界的重要意义。选择这个“题材”,一定意义上讲,“诗的精神方向”就有了。
本诗告诉我们——“职业是自我写作一个重要素材来源”。一定意义上讲,“职业更容易出好诗”,特别是特殊职业。我们应该回到自身,深度挖掘人、事和生活。
本诗纯口语,没有依靠其它“技巧”做特别支持。平实的口语叙述,如果没有“特别具有质感的个人化语言”做辅助,就很容易变得扁平。所以,最后一般都要“从诗的内部进行致命一击”。这其实很难,想写好也很不容易。
这首诗“最后四句”就进行了“诗歌内部精神的转折”。这是它成功的关键!
如果说前面八句都是诗歌叙述性的“铺垫”,还没有出诗的话,那么最后四句就是“典型的诗的生发阶段”。
这既需要稳定成熟的叙述,又需要精准高效的“诗歌思维。
本诗本质上写的是“众生相”。它精准指向的是一种“人间精神病态”。它的“精神内核”是一种“生命况味”的“提纯”。
我们总不能每天都做一个“闭着眼睛的人”!
(马亚坤.2022.05.04.上海)
马金山|读小虾的诗《催眠术》的十一条:
1、写出来即是赞美;
2、诗的素材,决定了诗的意趣,而题材,则是诗的生命;
3、小虾,女,80后,广西来宾人;
4、小虾的诗,生活化程度非常高,且充满了现实的质感,不仅情感丰富,而且细节极其动人,还不乏趣味横生的佳品,让人回味不已;
5、本诗以口语化的形式,将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情况,以及所遇到的各类群体及由此发生的一切,构成了新的题材类型和剧情,让人不由感叹人世的无常;
6、前半部分,以排比的句式,将心理咨询师的日常,以及特定的人群,进行了有效的呈现,既凸显行业,又饱含了事物的内容;
7、后半部分,继续以递进的方式,进入到一个极不寻常的场面,画面极致而且充满生机,且蕴含着丰富的想象空间;
8、诗中不同的身份,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面貌,而心理咨询师这个特殊的群体,在诗人的笔下,描绘出极为丰富的一面,事实具体,现场本真;
9、诗的标题,在不同的选本中,是较为常见的标题,具有普遍的经典性,而诗人却写出了与众不同的新意,使得诗的现代性,呈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那个惊艳的一点,是诗的灵魂”;
11、职业之诗、时代之诗、赞美之诗。

标签:death, family, hypnosis, life, memory, NPC, people, psychology, school, society, work, Xiao Xia, 小虾,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4, 2022

Zhang Tao
UNTERWELT
der geheimnisvollste ort in der stadt
ist unter den kanaldeckellöchern.
da schau ich in die unterwelt,
seh überhaupt nichts
und glaub umso eher
dass da unten was lebt.
wenn ich es anschau,
werd ich auch angeschaut.
endlich kommt der tag,
der deckel geht auf,
da stehen zwei
menschliche gestalten
mit helmen.
die augen, die nasen, die hände, die kleider,
alles pechschwarz.
ich weiß,
das sind ureinwohner
von unten,
vertreter der unterwelt,
mit leuten von oben durch heirat verbunden.
also jemandes sohn,
jemandes ehemann,
jemandes vater.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张韬,男,1997年生,四川绵阳人、典人、傲夫诗社人,总之是个人。
伊沙推荐: 五四纪念日,中国青年节。哪一代完完整整全在青年(传统标准,联合国标准大无边)?我想应该是90后,所以有意推荐一名90后诗人。本诗富有想象力,这是值得鼓励的,机械写实主义已经成为口语诗之滥殇。我见过作者,在此给点忠告:诗路长,切忌急,急吼吼,行不远。
况禹点评《新诗典》张韬《地底世界》:有意思。从现实走入了真正的想象,而且并没有变得轻飘,后一点在本诗中是非常难得的。
【亚坤评诗】
地底世界
作者|张韬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当我注意到作者97年生人时,说实话,心中充满赞叹。我在这个年龄时,还在写校园文学,这就是差距。当代诗总是给持续在场的写作者一种“压迫感”。一代一代年轻人都写得太好了。你必须沉下来,持续内化,系统精进,眼中总盯着“繁花”,能持续更新一生么?
本诗有“三好”。
其一诗歌感觉好。感觉这个东西,还真不好讲。这首诗,我读过以后,第一感觉就是作者的诗感很好。语言特别出色。因为诗感好,所以诗歌质感就非常特别。我读后就能记住。
其二诗歌画面感很好。这是由作者的语言和叙述带来的。尤其是诗歌后半部分(从井盖被打开开始),非常出彩。
其三想象力很好。由于当代诗对现实的直接干预,导致诗歌“实”的部分持续增强,“虚”的部分(这里的“虚”是诗学意义上的)被逐渐“消解”了。诗歌想象力永远是其基本命脉。这首诗就有很好的“想象力”。可以说,是后半部分“飞升”的想象力成就了这首诗。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首诗其实写的是“现实问题”。它的内部空间很大,很有能量和力度。通读以后,还有很深的生命痛感。
真是一首好诗!
(马亚坤.2022.05.03.上海)
标签:black, childhood, color, family, holes, marriage, memory, NPC, people, poetry, underground, underworld, work, youth, Zhang Tao, 张韬,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90s, 1997,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3, 2022

Lianxin Er
KEHRT NICHT ZURÜCK
Oma Zhen ist gegangen,
sie ist 109 geworden.
Leute vom Dorf sind vorbeigekommen,
sie ist ganz still vor dem Grabstein gesessen.
Im Grab war kein Körper, nur Kleider,
von ihrem “Gatten”, den sie nie getroffen hat,
er wurde nach Burma verschickt als Soldat
und starb im Grenzgebiet vor ein paar Jahren.
Er war nicht der einzige dort
ohne Staatsangehörigkeit.
Als Oma Zhen in seine Familie kam,
trug sie bei der Zeremonie einen Hahn.
Der Mann war gerade eingezogen worden, zum Verteidigungskrieg.
Die Schwiegereltern wollten ihn vorher verheiraten.
Später schrieb der Mann aus Yunnan,
da war ein Foto von ihm in Uniform.
Das war ihr einziges Andenken von ihm.
Als sie starb,
hielt sie dieses Bild
auf ihrem Schoß.
2022-03-01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首先要感谢伊沙老师在“春天敲响和平的钟”云诗会上订货本诗《没有回家的士兵》,由此,也会有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到这个群体。
做公益多年,其中一块就是关爱抗战老兵,这是一群被遗忘、被闲置、被灰色的群体,尤其是非常敏感。他们少小离家抗战战死沙场,有墓地墓碑者甚少,能有尸骨回家的更甚之。
在国内,原媒体人孙春龙是关爱抗战老兵的创始人和领路人,他写过一本书《没有回家的士兵》,我也曾有幸参与朗读录制。
其实我一直想多写这个题材,但是这些年写过此类题材确实不多,以后会更多的去写、去做事,铭记历史,他们不能被遗忘。
再次感谢伊沙老师和广大诗友的支持鼓励。遥祝安康顺意!
新世纪诗典第12季,NPC5月3日,4046首,1249人。第10个莲心儿(北京)日
伊沙推荐:
对于抗战中的赴缅远征军,我知道些什么?这是美式装备武英烈的家属,我又能知道些什么?活到109岁,一定是其未曾谋面的丈夫的阳寿加到了她的头上。细读这个故事这首诗,希望下一代不要太离谱,在阅读历史与现实时显得越来越不靠谱的下一代。
况禹点评《新诗典》莲心儿《没有回家的士兵》:一个多月的时间,在电视和网上看人们消费苦难和战争,看到想吐,此刻读此诗,泪目。
高歌点评:
没有国籍的远征军,邢昊兄有杰作在耳,本诗同样令人动容,守望远征军的遗属,怀抱从未谋面的丈夫的照片故去……永恒之爱的雕像。
【亚坤评诗】
没有回家的士兵
作者|莲心儿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当前俄乌战争还没有结束,读到这首写“赴缅远征军”的诗,真是百感交集。
此诗原来在其它群我就读过,也和莲心儿交流过,现在仔细再读,依然深受感动。
最主要的一点是——“这首诗没有落在宏大叙事或空泛抒情上,而是牢牢落在了个人和生命细节上。”
历史有时候很虚无,有时候又很可感。
比如:我如果跟你说80年前远征军赴缅作战如何艰苦,如何悲壮,你只能当故事听,很虚无。但如果我要告诉你——“本诗珍奶奶的故事”,特别是带你去现场看坟。这段历史立马会变得很可感、很具体、很真实。
这首诗就是用“书写个体命运和心灵史”的方式来为远征军的历史“立传”。
这与我写《马家沟纪事》的意义是一样的。
当然,一个具有明确历史、文化和群体意义的文本,需要非常丰富的“个案素材”做支撑。
诗人莲心儿常年关注帮扶“远征军老兵”,这方面,她有很大的优势。
我很期待莲心儿能给我们带来更多这方面的“素材”和“诗歌文本”。
一首叙述很精彩,生命细节很充分,个人情感很饱满的好诗。
(马亚坤.2022.05.02.上海)

标签:bones, Burma, clothes, custom, customs, death, 莲心儿, family, feelings, grave, history, Lianxin Er, Lianxin'er, life, marriage, men, NPC, people, poetry, record, records, time, war, women, Yunnan, 新世纪詩典
发表在 1940s,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March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 Leave a Comment »
5月 1, 2022

Jiang Ningping
EIN BUB MALT EIN BILD
Im Gedränge im Luftschutzbunker
bleibt er dicht bei Mama.
Mit zitternden Fingern
malt er auf das Zeichenpapier
eine zähnefletschende
Kanonenkugel
mit rotem Hintern.
Aber gleich
knirscht er selbst mit den Zähnen
und zerreißt sein Bild.
2022-03-02
Übersetzt von MW am 1. Mai 2022


伊沙推荐语:这是自俄乌开战两个多月以来,《新诗典》推荐的第二首涉战诗,何以如此之少?并未刻意为之,大小题材平等,自然而然的选稿结果。在这样的一首诗面前,你会问:作者站在哪一边的?立场何在?我没问,谁问谁无聊。说穿了,我的立场永远站在好诗一边,并且反对将诗沦为反映现实的工具,诗生性不是工具,它是生物,兀自开花。在五月上半月推荐诗中,本诗当获亚军。
况禹点评《新诗典》江宁坪《一个小男孩的画》:关于国际战争话题,先说两句——我一直觉得对于国人来说,那多数是个宣泄话题——因为疫情和持久被迫的封闭,人的神经变得脆弱,于是为(并非不相干的战事)而吵,成了不分阶层、不论年龄的普遍现象。但相对于真正的战争,多数人不是亲临者,尤其是在信息超级倾斜(双方都在自我神圣化、并对敌方污名化)的当下,很可能一动笔就掉入自选的泥潭。本诗之聪明在于——回到了人和战争关系的本位,尤其是“妈妈”一出现,所有的描写(哪怕是虚构的)都有了充足的合理性和——人类的道义感。
【亚坤评诗】
一个小男孩的画
作者|江宁坪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这是一首写战争的诗。作者借助一个小男孩的视角(画了一个红屁股的炮弹,立即又咬牙切齿撕得粉碎),把自己内在的感受和观念情绪清晰地表述了出来。
当然,你也看成是一种事实画面的直接呈示。作者并没有做任何个人情绪或观念的植入。
不管何种方式,这首诗是写完了。而且,完成度很好。
先说画面感。这首诗有很好的画面感。既有色彩感,又有动作细节,层次分明。
从诗中,判断不出这个画面感是“实相”,还是作者内化出来的“心相”。
这其实给我们一个启示:诗绝不仅仅是事实的呈现。它必须要有“精神”、“血液”,甚至“灵魂”的植入。
其次这首诗写的比较“内收”。作者主体“隐藏”的比较好。诗歌情绪压制很好。
对于战争诗来讲,这很重要。仅有的情绪表达(小男孩的情绪表达)也只有最后两句“咬牙切齿,撕得粉碎”。然后节奏和情绪都立即刹车了。所有诗歌“内部意味”,都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
(马亚坤.2022.05.01.上海)
标签:art, bomb, bombing, bunker, cellar, children, Jiang Ningping, NPC, people, war, 新世纪詩典, 江宁坪
发表在 1940s,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pril 2022, March 2022, May 2022,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
5月 1, 2022

Xuanyuan Shike 轩辕轼轲
QU QIUBAI UND DIE INTERNATIONALE
1923
hat Qu Qiubai die Internationale
als Erster ins Chinesische übersetzt.
1935
hat Qu Qiubai vor seiner Hinrichtung
die Internationale gesungen.
1966
haben die Roten Garden,
die mit Qu Qiubais Internationale
aufgewachsen waren,
sein Grab zerstört.
1. Mai 2022
Übersetzt von MW am 1. Mai 2022
标签:communism, Cultural Revolution, 瞿秋白, death, death penalty, desecration, destruction, grave, guard, history, Internationale, labor, life, May Day, memory, people, red, revolution, socialism, song, time, translation, work, workers, years
发表在 1880s, 1890s, 1900s, 1910s, 1919, 1920s, 1930s, 1940s, 1950s, 1960s, 1966, 1970s, 1980s, 1989,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22,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Antique times, May, May 2022, Middle Ages, poetry, Prehistoric times, Translations, Warring States | Leave a Comment »
5月 1, 2022

Li Xunyang
HABS GRAD AM HIMMEL GESEHEN
eine wolke
schluckt
eine andre
und wird ein
skelett
Übersetzt von MW am 30. April um 20:13 in Wien


关于本诗,还记得第2次到云南(主要局限在昆明),卧铺夜班车辗转丽江(第1次丽江),拂晓还在半路,恍然睁眼,看到车窗外朝霞横贯,铺满水的无垠稻田和长天交相辉映(到现在我都没搞清楚那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后来公路升级之后也没再走过那段路),我当时那个惊艳,感觉自己就在宫崎骏的动画片里——那是卡通或者动漫里才有的天空啊,从此我把云南的云称为卡通云,也初步明白云南为什么叫云南,真是彩云南现啊。等最终工作稳定在丽江之后,我就和西南联大时期的沈从文一样,喜欢在《云南看云》,不论是冬夏还是春秋,只要不是阴雨天,每天你抬头,都会发现让人惊艳的高天云色,从而在云南生活这么多年,我觉得自己写作里没写到或者没写好云南的云,就对不起这一方水土和天空,从而本诗就是我努力的一个结果和代表。
伊沙推荐语
云南地高云低,是个举头看云的好地方,多年以前我写过云南的云像UFO,李勋阳这一首超过了。有爆发力,值得肯定,爆发出陌生化,更值得肯定。纷纭乱世之中,《新诗典》躲进纯诗成一统,就是要将诗道诗艺钻透。在五月上半月推荐诗中,本诗理当获得冠军。
新世纪诗典第12季,NPC5月1日(国际劳动节),4044首,1249人。第30个李勋阳(云南)日
况禹点评《新诗典》李勋阳《抬头刚好看见天上一幕》:此首好。有发现,有动感,还保持了作者多数时候怪诞的诗风特色。
绿夭:我叫李勋阳萤火虫,萤火虫这首写云的诗把我惊艳了,这是我见过却没写出来的。小时候经常躺在棉花垛上看云,曾有无限的遐想,也见过云朵打架,现在却很少抬头看天空了,这是宁静而从容的一瞥捕捉到的吧。读本诗记起自己很早无忧无虑的小时候啊。
黄文庆读李勋阳《抬头刚好看见天上一幕》
一朵云为什么吞下另一朵云,这是宿命。它是遇到了命里的一劫,命数害了它,让它变成了骷髅。
比如说,一个封建皇帝,他只能活在巨大的封建皇权思想的惯性里,他无法制动,只好走入如此的不归路。
天气如此!
这是社会悲剧。
比如说,一个人生就一种性格,命里带着大蠢,大恶,他无法挣脱,只好沦为恶魔,害人灭己。
它是云,不被吞食,就是吞食别的云朵。
这是天性悲剧,也是人品悲剧。
比如说,那么多云各自悠闲独处,或万里逍遥,即使吞食别的云朵或被别的云朵吞食,也没有成为骷髅,这是它的运气、际遇不好。
这是命运悲剧!
诗人随意抬头一瞥,即看到这怪异、诡谲的一幕。说明“天上”本来是怪异、诡谲的,演绎者善恶生死的活剧;同时说明,诗人对世事的认知也是如此,一个中性的景象,可能不同认知的人,会看到不同的善恶生死场景。
在这战争恶魔疯狂不已、世界风云变幻叵测、贪腐官僚层出不穷的形势下,惊现这样的天象和惊现这样的诗歌,别有意味!
世上万物、万景都是寓言,诗人在作着深刻而意味深长的解读。
2022.5.1

Photo by Tu Ya
标签:clouds, ghosts, Li Xunyang, nature, NPC, poetry, skeletons, sky, swallow, transformation, watching, 新世纪詩典, 李勋阳
发表在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20th century, 21st century, Middle Ages, NPC, poetry, Translations, 新世纪诗典 | Leave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