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Zhenyu
ZUFLUCHT (Buddha, Dharma, Sangha)
Ich nehm am Einheitsfronttreffen teil,
einer neben mir fragt:
“Von welcher Religion kommen Sie?”
“Konfuzianismus.”
“Was ist die Adresse?”
“Konfuziustempel.”
“Welche heiligen Schriften?”
“NPC: Neues Buch der Lieder.”
2022-01-17
Übersetzt von MW im Mai 2022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李振羽#(10.0)
《新诗典》小档案:李振羽:1970年生,有著作和诗集多种。有包括《李振羽诗文集》(4卷本,含诗歌、散文随笔、评论、中国先锋诗人访谈录各1卷)《中国先锋诗歌典藏导读》《外国先锋诗歌典藏导读》等在内的谷熟来禽书系待出版。
伊沙推荐:读此诗,我未当作性情之言,而是看作很硬的道理。不是有人云:口语诗是世界观吗?大事一来,别说世界观,观世界都做不到了,立马回到盘峰中的知识分子:首先是知识分子(还要加上"公共的"),其次是诗人。对我来说,除了诗人还是诗人!
况禹点评《新诗典》李振羽《皈依》:貌似哪儿都不挨着,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对于一部分现代诗作者而言(至少我算一个),孔孟著述(不是后人的阐释)所代表的上古中华文化精髓、鲁迅(可能还包括胡适脱俗的一小部分)、十九世纪萌发自欧美的现代诗,乃至汉语中具备现代性的优秀作品,构成当代活体诗歌的一个传承。多数诗外的人会看不明白(无妨),一部分诗内人表示不同意(尊重他们的不同意),但道理就是如此。不讨论,不解释。
【亚坤评诗】
皈依
作者|李振羽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1.这首诗不太好评。诗中牵涉出的文化宗教问题比较复杂。更重要的是诗中所隐含的诗观问题。它引出的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现代诗学问题。几句话很难说清楚。
2.它不光有诗观问题,我甚至读出了一种个人的“价值观问题”。诗歌最后一句“现代诗经”,在我看来,它不光是一种现代性诗歌观念的阐述,更是一种朴素的,人本化的现代性文化观念的“宣誓”。
3.标题起得好。我们都知道“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中,虽未形成“宗教”,但因其强大的文化和精神影响力,以及厚重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它几乎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宗教”。尤其是历史及现实语境里的知识分子。
那么,站在“文庙”这个大堂里,读书人(诗人也是)究竟应该以怎样的“精神姿态”面对眼前的现实?很显然,这首诗,作者给予了自我的回答。那就是——“现代诗经”。
至于,“现代诗经”究竟有哪些所指,读者可以自己去体会!
4.最后要说一下,这首诗不光有个体精神和价值观的阐述,还隐藏着深刻的批判性。通读诗歌,内容里面藏着一种不卑不亢的“反讽意味”。读者自己可以去体会。
(马亚坤.2022.05.20.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