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trace’

FUSZSPUR – 洪荒 Hong Huang

3月 15, 2023

Hong Huang
FUSZSPUR

Sohn bricht in die Welt,
sein erster großer Schritt
auf Papier
leuchtend rot:
Hand und Fuß
als Sinnbild, als Warnung.
Er ist grad rausgestürzt
aus Mamas Bauch,
wie soll er verstehen:
Ein ganzes Leben
ist ein Gang auf dünnem Eis,
auf dünnem Papier.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3

《新诗典》小档案:洪荒Hero:又称洪荒,80后。现居郑州。曾用多个笔名,初中开始写诗,有作品发表纸刊及网络平台。大学期间任校报文艺副刊编辑,校报记者团负责人。待出版诗集《在上海·外滩喝酒》。

伊沙点评《脚印》:诗人与平台,也存在一个试错关系,适合不适合你,先试一下。我甚至不记得是多久以前,洪荒投过稿,并流露出与《新诗典》相见恨晚的情绪,但恕我直言:那个时候他的诗不够。我以为他受了打击便从此一去不回头(有些仇怨就是这么结下的),没想到忽然回来了,并且诗也够了,令我小有惊喜。

徐江点评《新诗典》洪荒《脚印》:人生大感叹,渗入了沧桑体悟和为人父母的怜惜,尤为厚实。

 

 

ZU EXTREMEN GETRIEBEN – 马亚坤 Ma Yakun

11月 8, 2022

Ma Yakun
ZU EXTREMEN GETRIEBEN

Durch die Erderwärmung
schmelzen am Nordpol große Flächen.
Ein 4000 Jahre alter
Schädel eines Inuit
lugt aus einer Eisscholle.
Er liegt auf dem Eis
und fährt durch das Meer,
vorbei an Europa, Afrika, Asien,
am Ende
über den Pazifik
bis zum Südpol.

2022-08-19, Shanghai
Übersetzt von MW im November 2022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马亚坤#(4.0)

 

伊沙推荐:本诗充分说明:宏大诗野写世界,也能写得好,关键要有发现(或创见)、有细节。

感谢伊沙老师推荐,谢谢新诗典关注和肯定!谢谢背后团队诗友老师的工作。
​虽然,卡片制作老师,忙碌中把名字打错了,但可以理解,瑕不掩瑜。就让它这么存在,很好!
雅坤有雅味,亚坤就没有,这会成为一份独特的诗稿![呲牙][抱拳][玫瑰][咖啡]
从我的个人诗歌旅程上讲,本诗会变得特别起来!有意义!再次感谢![福]

徐江点评《新诗典》马亚坤《绝地漂流》绵延的岁月、时空,且富有动感,这本身就足以支撑起一首诗了。关于本诗的主角——头骨的所有者因纽特人,还有个小插曲,之前有很多年大家都管这个极地民族成为爱斯基摩人,大约八九十年代开始,才渐渐改用现名。这是因为,“爱斯基摩”这个称呼是殖民者从他们的老对手、同为黄种人的印第安人那里学来的歧视性称谓,意为“吃生肉的家伙”。极地冰原,本就生火不易,因纽特人觉得吃熟食是对食物的浪费。此为民族习惯。“因纽特”的原意很简单,就是“人”。

《新诗典》小档案:
马亚坤
1986年生于江苏邳州,现居上海。
青年古琴家、诗人。
主业弹琴教琴制琴研究古琴。2008年开始文学写作,2012年开始诗歌写作。
古琴方面涉及古琴演奏、琴歌演唱、古琴教学、古琴制作、琴学、音乐学等各个方面,是古琴各个维度比较全面的青年琴家。曾获得过首届平湖杯国际古琴邀请赛专业组优秀演奏奖。十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古琴学生,有部分学生获奖,一些学生在从事古琴传播和教学工作。
诗歌方面涉及诗歌写作和批评。诗歌作品发表于《新世纪诗典》、《磨铁读诗会》等各大平台和刊物。曾获得过上海市民诗歌节赛诗会一等奖。
出版有诗集《古风操》。

 

 

SPUREN – 梁园 Liang Yuan

3月 23, 2022

Liang Yuan
SPUREN

Das Qinling-Gebirge
im silbernen Schnee.
Kleiner weißer Weg,
eine Wildspur
schräg darüber.
Im Reif am Wegrand
ein Haufen Müll.
Trinkflaschen, Esstaschen
wirr durcheinander.

2022-02-19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2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梁园#(6.0)

《新诗典》小档案:梁园,本名梁晓英,1968年5月出生,陕西宝鸡人,年轻时曾有散文作品发表,新诗典诗人,诗作发表在《解放军文艺》《文化艺术报》等报刊,入选《与李白对饮》 《人间最美丽的故事》《中国女诗人先锋诗选》等。

伊沙推荐:一首环保诗。大家设想一下,假如本诗所写地点不是秦岭,换成别的随便什么山,诗的力量就小多了,这充分说明了符号的力量。所以,诗人不要虚妄,我们可以创造语言,但更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利用、消费语言以及语言学的成果。

况禹点评《新诗典》梁园《痕迹》:城里人为什么向往自然?因为远离人群以及人类自身的浊气。可惜,随着商业化进程,人迹罕至的地方确乎已然不多,凡有景观处,皆有人之污浊行为的遗迹。本诗中把所描写的污染发生地选在秦岭,更凸显了问题。秦岭是什么地方?中国南北地理和气候的分界线,也是历代假隐士们迷恋的终南山等名山的所在。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梁园春晓《痕迹》: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诗人没有在诗中向人们大声疾呼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而是先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后秦岭图”,野兽也在此留下了脚印👣,而与美景格格不入的是人类留下的“一堆丢弃的垃圾”,鲜明的反差触目惊心,这样的一幕已足够令人反省与深思。先扬后抑的写法使得批评与谴责反而显得多余,“大音希声”便是如此。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尚且逃不脱环境污染的尴尬,想必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环保意识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不落实到身体力行一点一滴去做,都是空谈,于事无补。

​【亚坤评诗】
痕迹
作者|梁园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一首好诗!一首灵动的画面诗!
一首干净的纯诗!

由于这首诗作者选择的地点是“秦岭”,从内部气息、精神干净度和诗歌空间感上讲,它确实起到了很纯正的“引领作用”。

秦岭是华夏命脉!
作者写“秦岭”,尤其又是写“痕迹”,不管是写“野兽的脚印”(文明的心迹,诗中有一种神秘性,指向很深的文化肌理),还是写“塑料瓶和食品袋”(现实的痕迹,诗中有一种批判力,指向很深的社会肌理),内部精神都折射出一种“文化心迹”!

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首基于现实反思意识上的文化诗!

它内容上写的是“环境生态问题”,实际诗核内部写的是“精神生态问题”。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所以,作者选择写“秦岭”,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的空间足够大,精神视野足够辽阔,基本能容纳作者“精神的表达”!

标题“痕迹”与诗中的内容遥相呼应!

诗中野兽出没的痕迹(脚印)和人类活动的痕迹(垃圾)形成了两种精神空间的“交涉”,把“精神痕迹”这个母题带到历史、文化、自然和社会现实中去了!
“浅”可述“环境生态”,“深”可表“文化精神”。
可谓好诗!“内化”的妙!“拾取”的妙!

(马亚坤.2022.03.22.上海)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2022.3.13——3.19)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2022.3.13——3.19)

ERSCHEINUNG – 严力 Yan Li

3月 20, 2022

Yan Li
ERSCHEINUNG

die fußspur hat körperwärme
ich fall hin
sie geht weiter
ich hab die augen zu
mein gesicht ist wach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2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严力#(28.0)

 

新世纪诗典11,NPC3月21日(世界诗歌日),4004首,1243人。第28个严力(美国)日

《新诗典》小档案:严力(诗人、艺术家)1954年生于北京。1985年从北京留学美国并于1987年在纽约创立“一行”诗刊(2000年停刊),2019年6月在纽约复刊。继续任主编。2018年出任纽约“法拉盛诗歌节”主任委员,同年出任纽约“海外华文作家笔会”会长。

伊沙推荐:世界诗歌日。面向世界,中文诗歌的最大平台,里子面子同讲,请出一位老将、名将、悍将。中文诗玩意象,以老严为最高,比起其《今天》派同仁,虽说玩的都是意象,但老严在精神领域朝后现代挪了半步,所以它的意象有诡异带幽默。

况禹点评《新诗典》严力《现象》:读此诗,我想起老严早年的那些名作。好像一触碰到与鞋、脚及其周边相关的元素,严力就特别能写出名篇。本诗也是,它伴着诗人生命的步伐,结结实实,继续向前。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严力《现象》:是的,“脚印是有体温的”,因为它还残存着人体的温度,所以“我倒下”,它仍然能够“独自往前”。就如同那些著作等身的文学艺术家们,即使他(她)们的生命逝去,后人依然能够从他(她)们的作品里感受到温度和心跳,因而人们并未觉得他们已经逝去,只是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与这个世界交流、沟通而已。本诗写出了异于常人的生命感,你能从中感受到蓬勃向上的力量和不轻易放弃的执拗;当一般人的目光只是停留在物象的表面时,我们的诗人早已用睿智的目光洞穿了它的本质。

黄平子读严力《现象》

——《新世纪诗典》4004

现象

严力

脚印是有体温的
我倒下
它独自往前
我闭眼
脸醒着

黄平子读诗:严力(诗人、艺术家)1954年生于北京。1985年从北京留学美国并于1987年在纽约创立“一行”诗刊(2000年停刊),2019年6月在纽约复刊。继续任主编。2018年出任纽约“法拉盛诗歌节”主任委员,同年出任纽约“海外华文作家笔会”会长。现象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式。本诗写了三种现象。现象一、“脚印是有体温的”。脚印是人留下的。脚印的体温缘自人。脚印还有体温,说明这是刚刚留下的脚印。现象二、“我倒下/它独自往前”。脚印是人留下的。“我倒下”,脚印自然会终止。能够“独自往前”的,不可能是事实的脚印,只能是“我”的精神。臧克家在《有的人》中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本诗写的,是不是这种情况?现象三、“我闭眼/脸醒着”,“我闭眼”承“我倒下”。有一个词语叫做“死不瞑目”,指人目的未达到,死也不甘心。这里用“闭眼”,是不是指死而无憾?如果是,脸上也就会安详、平静了。不过这里的“闭眼”也可以指休息、睡觉。“脸醒着”,指内心的宁静。
2022年3月20日20点01分

 

SPUREN – 蓝風 Lan Feng

8月 13, 2021

Lan Feng
SPUREN

diese paar strassen
die bin ich viele jahre gegangen
da sind viele fussspuren
von mir.
in diesen tagen
werden die bauarbeiter
die strassen teeren
und meine spuren
sind bald asphaltiert.​

11. 6. 2021
Uebersetzt von MW im August 2021

Lan Feng, geb. in den 1970er Jahren in Xiangyang, Provinz Hubei. Hat zwei Gedichtbände publiziert. 蓝风,70后,湖北襄阳人,著有诗集《彼岸》《俗世的光芒》

伊沙:好多文学青年(其中不乏诗人),总以为变形、玩虚、浮夸才得诗意,殊不知原形、实在、本质亦生诗意,本诗就是佳例,来自"导演诗人"刘一君的助攻。

况禹点评《新诗典》蓝风《足迹》:老老实实的诗意。不是所有老老实实的诗句都能唤起读者的兴趣,但当诗中住着真实的人生,以及对它的直面,那一切的感觉都不一样了。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蓝风《足迹》:布满自己足迹的小路,即将被沥青覆盖,多少有点不舍与失落,也是人之常情。本诗写出了现实之中的某种残酷性,好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好好地活着,被沥青覆盖的路面将会重新留下自己的脚印👣。其实世上本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旧的事物迟早会被新事物所替代,所以生活里总是充满了各种变数,该如何去面对,也许是每一个人都要直面的深刻而艰辛的话题。

 

黄开兵:蓝风的《足迹》,我竟然读出一种幽默感。过度解读反而没意思了。但是,说者可能无心,听者也许有意,误读,也是诗意的某种延伸。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马金山|读蓝风的诗《足迹》的十一条:
1、勤奋是天才的垫脚石,作品是诗人的硬骨头;
2、现实的生活,饱含着荒诞的一切,这是再丰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呈现出来的;
3、蓝风,70后,湖北襄阳人,著有诗集《彼岸》《俗世的光芒》;
4、本诗以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平实简约的方式,在不动声色之间,将生活中最不易察觉的事物予以呈现,构成了后现代主义风格迥异的作品;
5、诗一开头,即以一个平面的情景再现所经历的画面,并由此进一步引入一种存在的境遇,将“我”的足迹以本真的姿态予以裸露;
6、紧接着,更进一步的是从时间上,在物理的变化中,显现出另外一种状态,这是形式的发展,也是质地的改变;
7、诗中极为珍贵的,是在同一个场域的不断深入与变化之中,回到了人的身上,构成了现实世界的人文景观和艺术价值;
8、最后一部分,将本质抵达到一种极致,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无言和不舍的感觉,沉实而回味悠长;
9、还有一点尤为重要,那就是本真,此诗还原了生活的本来面目,并由此带来了生命中所蕴含的不易言说的部分;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诗意安静地待在生活中,需要敏感和锐利的眼光去发现,去记取”;
11、本真之诗,平实之诗,复刻之诗。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WAHRSAGER – 嚴力 Yan Li

8月 27, 2018

Yan Li
WAHRSAGER

aus ihrer hand kann man sehen
die letzten jahre haben sie zuviel flüssige seife verwendet
in ihren linien ist auch
klares wasser doch ohne fische
wie soll ich sagen
gottseidank wohl kein lobbyist
kein angler nach vermögensanteilen
ganz klares wasser
heißt also für sie
streben sie nach innerer klarheit
das problem ist
die linien sind einfach zu sauber
ich kann überhaupt keine spur verfolgen

okay
nächster

Übersetzt von MW im August 2018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8一周联展(2018.8.26——9.1)

 

 

SPIRIT ROAD – 伊沙 Yi Sha

7月 4, 2015

Yi Sha
SPIRIT ROAD

at the Eastern Tombs
they have a Spirit Road
when our lady guide
told us this path
was for calling the spirits
all of us poets
everyone diverted their feet
no matter which camp
intellectual or earthy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or the ones In Between
those with something to say
and those without
anyone who touched on the road by mistake
thought he stepped on a mine
and jumped back to the side
the road of the spirits
no trace of the living
no footprints at all

2005
Tr. MW, 2015

Yi Sha STRASSE DER SEELEN

《东陵有条灵魂之路》

在东陵
有一条灵魂之路
当导游小姐
告诉我们
它作招魂之用时
所有诗人的脚
都小心翼翼地
回避开它
不论民间的
还是知识分子的
不论第三代的
还是中间代的
不论有话要说的
还是无话可说的
偶有不慎踩踏者
也都触雷一般
缩回脚来
灵魂之路
没有足印
没有人迹

2005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