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UREN – 梁园 Liang Yuan

Liang Yuan
SPUREN

Das Qinling-Gebirge
im silbernen Schnee.
Kleiner weißer Weg,
eine Wildspur
schräg darüber.
Im Reif am Wegrand
ein Haufen Müll.
Trinkflaschen, Esstaschen
wirr durcheinander.

2022-02-19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2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梁园#(6.0)

《新诗典》小档案:梁园,本名梁晓英,1968年5月出生,陕西宝鸡人,年轻时曾有散文作品发表,新诗典诗人,诗作发表在《解放军文艺》《文化艺术报》等报刊,入选《与李白对饮》 《人间最美丽的故事》《中国女诗人先锋诗选》等。

伊沙推荐:一首环保诗。大家设想一下,假如本诗所写地点不是秦岭,换成别的随便什么山,诗的力量就小多了,这充分说明了符号的力量。所以,诗人不要虚妄,我们可以创造语言,但更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利用、消费语言以及语言学的成果。

况禹点评《新诗典》梁园《痕迹》:城里人为什么向往自然?因为远离人群以及人类自身的浊气。可惜,随着商业化进程,人迹罕至的地方确乎已然不多,凡有景观处,皆有人之污浊行为的遗迹。本诗中把所描写的污染发生地选在秦岭,更凸显了问题。秦岭是什么地方?中国南北地理和气候的分界线,也是历代假隐士们迷恋的终南山等名山的所在。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梁园春晓《痕迹》: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诗人没有在诗中向人们大声疾呼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而是先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后秦岭图”,野兽也在此留下了脚印👣,而与美景格格不入的是人类留下的“一堆丢弃的垃圾”,鲜明的反差触目惊心,这样的一幕已足够令人反省与深思。先扬后抑的写法使得批评与谴责反而显得多余,“大音希声”便是如此。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尚且逃不脱环境污染的尴尬,想必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环保意识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不落实到身体力行一点一滴去做,都是空谈,于事无补。

​【亚坤评诗】
痕迹
作者|梁园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一首好诗!一首灵动的画面诗!
一首干净的纯诗!

由于这首诗作者选择的地点是“秦岭”,从内部气息、精神干净度和诗歌空间感上讲,它确实起到了很纯正的“引领作用”。

秦岭是华夏命脉!
作者写“秦岭”,尤其又是写“痕迹”,不管是写“野兽的脚印”(文明的心迹,诗中有一种神秘性,指向很深的文化肌理),还是写“塑料瓶和食品袋”(现实的痕迹,诗中有一种批判力,指向很深的社会肌理),内部精神都折射出一种“文化心迹”!

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首基于现实反思意识上的文化诗!

它内容上写的是“环境生态问题”,实际诗核内部写的是“精神生态问题”。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所以,作者选择写“秦岭”,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的空间足够大,精神视野足够辽阔,基本能容纳作者“精神的表达”!

标题“痕迹”与诗中的内容遥相呼应!

诗中野兽出没的痕迹(脚印)和人类活动的痕迹(垃圾)形成了两种精神空间的“交涉”,把“精神痕迹”这个母题带到历史、文化、自然和社会现实中去了!
“浅”可述“环境生态”,“深”可表“文化精神”。
可谓好诗!“内化”的妙!“拾取”的妙!

(马亚坤.2022.03.22.上海)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2022.3.13——3.19)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2022.3.13——3.19)

标签: , , , , , , , , , , , , ,

留下评论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