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foot’

FUSZSPUR – 洪荒 Hong Huang

3月 15, 2023

Hong Huang
FUSZSPUR

Sohn bricht in die Welt,
sein erster großer Schritt
auf Papier
leuchtend rot:
Hand und Fuß
als Sinnbild, als Warnung.
Er ist grad rausgestürzt
aus Mamas Bauch,
wie soll er verstehen:
Ein ganzes Leben
ist ein Gang auf dünnem Eis,
auf dünnem Papier.

Übersetzt von MW im März 2023

《新诗典》小档案:洪荒Hero:又称洪荒,80后。现居郑州。曾用多个笔名,初中开始写诗,有作品发表纸刊及网络平台。大学期间任校报文艺副刊编辑,校报记者团负责人。待出版诗集《在上海·外滩喝酒》。

伊沙点评《脚印》:诗人与平台,也存在一个试错关系,适合不适合你,先试一下。我甚至不记得是多久以前,洪荒投过稿,并流露出与《新诗典》相见恨晚的情绪,但恕我直言:那个时候他的诗不够。我以为他受了打击便从此一去不回头(有些仇怨就是这么结下的),没想到忽然回来了,并且诗也够了,令我小有惊喜。

徐江点评《新诗典》洪荒《脚印》:人生大感叹,渗入了沧桑体悟和为人父母的怜惜,尤为厚实。

 

 

WAS FÜR EIN DUFT! 咸淡味儿 Xiandan Weir

6月 29, 2022

Xiandan Weir
WAS FÜR EIN DUFT!

In den 80er Jahren
fahr ich mit Arbeitskollegen
auf dem Fahrrad
den Berg Helan hinunter.
Das Rad ist kaputt, ich hab keine Bremsen!
Ich muss meinen Fuß verwenden,
mein Fußballschuh kriegt ein großes Loch,
die Sohle wird ganz heiß.

Übersetzt von MW im Juni 2022

《新诗典》小档案:咸淡味儿,本名李红彬,男,60后西北汉子,居住宁夏银川,自由职业,喜好诗歌、散文,2021年初加入傲夫诗社。

伊沙:细节!细节!两个准确的细节描写,彻底将我们带回到那个年代,逼真感十足。写口语诗,必须具备全面的文学才华。

况禹点评《新诗典》咸淡味儿《那样芬芳》:八十年代以前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但是且慢——这么说似乎又有些粗放。有些体验,当大家都去写,它便成了群体话题或集体记忆,当大家忘记了,或是出于审美观念放弃写,那就是作者个人发掘的宝藏。本诗便属于后一种情形。脚刹、鞋底子磨得发烫,这就不仅仅是自行时代的普遍记忆了,它们专属于那些骑没有挡泥板的简易加重自行车,或是用水管自行焊接的土制自行车(天津人管它叫“铁驴”)的特定群体。

高歌:令人激动的好诗!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知道下什么坡,远没有本诗激烈,动感十足而那样“芬芳”!

​【亚坤评诗】
那样芬芳
作者|咸淡味儿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诗无定法。越评诗,越感觉每个人的感觉和写法都不一样。
这首诗看似很短、很简单,但实质上,却是一首大诗。它本质上就是在写一个时代。更确切地说是写一个特殊时代下的人和人心。

写时代和时代人心,最终肯定要落到具体事件或具体细节上。你看这首诗,它最厉害的就是细节。这个细节还不是静物化的,它是有温度的,是建立在生命体验上的一种精神质感。

一个破车(没闸),一个脚刹(球鞋底磨个大洞),一个脚掌热乎(我感觉要冒烟),你看这几个细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温度的时代之象。
虽然在诗中,作者没有什么情感流露,但我还是读出了深度的“人味”和“情味”。
标题“那样芬芳”正是对那个时代最精准的抒情!

(马亚坤.2022.06.29.上海)

 

 

FRÜHLING, TAG-UND-NACHTGLEICHE – 李岩 Li Yan

4月 9, 2022

Li Yan
FRÜHLING, TAG-UND-NACHTGLEICHE

Zwei Tage verhüllt und verrührt Himmel und Erde der gelbe Wind,
das ist der Sandsturm, der Staub und der Smog.
Am dritten Tag erbarmt sich der Regen,
zuerst einen Tag Nieseln,
dann einen Tag mäßiger Regen,
dann drittens Schneeregen.
Nach dem Mittagessen weht dichter Schnee,
zu Mittag drehen alle die Scheinwerfer auf.
Und am vierten Tag klarer Himmel zehntausend Meilen.
Auf einem Hang Pfirsichblüten am Föhrenwald.
Vor elf Jahren hab ich mit lahmem Fuß
13 Stämme gezählt.
Jetzt zähl ich dreimal, es sind vierzehn!
Mein Hirn war elf Jahre lahm!

2021-03-20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李岩#(25.0)

 

 

伊沙推荐:春分过去不久,当时各平台几乎都有专题小辑,我们没有合适的,就没有推,现在补上。我敢说老李岩这一首,可以秒杀众诗无商量,《新诗典》的自信就在于诗强,一方面是同行信任我,把最好的投给我;另一方面是我不会辜负他们信任,几乎把把选得准。本诗在这个小半月中也当属上品。

​况禹点评《新诗典》李岩《春分》:描写极见功力(当然不完美,我先不说,别人暂时也看不出来),惊艳处在结尾——一个诗人对发现的偏执—真挚,让人叹服。

【亚坤评诗】
春分
作者|李岩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真是一首好诗!
味道独特极了!
尤其是全篇的叙述、生命动力、智性反思和诗歌结构的“排兵布阵”!

这首诗的标题叫——“春分”。
春分在中国传统诗学语境中,基本都与“生命生发”相关联。
这种类型的古典诗歌数不胜数。这首当代诗也不例外。
细读本诗,尤其作者内部释放出来的智性因素和生命回望,让我基本确认它是在写“命”。生命的“命”,记忆的“命”,生活的“命”,时间的“命”,心灵的“命”。

这首诗的语言和形式都很好!诗歌语言层层推进,一步步剥离“诗歌身体”,直到最后三行,彻底抵达“诗核心脏”(时间、命运和生命的沉思)。

叙述非常稳,语言丰富,有弹性。
细节很清晰(老黄风、沙尘暴、小雨、中雨、雨夹雪、鹅毛大雪、晴空、松树林、桃花等等)。可谓层层推进,以时间线索为引子,步步稳扎稳打,最终直达“诗歌心脏”。

尤其后三行。写诗的人都知道——诗歌写作一般都是开头难“进入”,收尾难“飞升”。
而这首诗,结尾做得尤其好!真正把前面的铺垫支撑了起来!

一首智性之作,生命沉思之作,时间回望之作,个体反思之作。

(马亚坤.2022.04.09.上海)

黄平子读李岩《春分》

——《新世纪诗典》4023

春分

李岩

两天浑天浊地的老黄风后
其实是沙尘暴,也叫尘霾
是三天慷慨的雨水
头一天小雨
第二天中雨
第三天雨夹雪
午饭过后,鹅毛大雪纷飞
正午时分,街上的车都开着灯
第四天晴空万里
一上坡,就看见松树林的桃花亮了
十一年前,我瘸腿数过十三棵
刚才数了三遍,是十四棵
我脑子瘸了十一年呀

2021.3.20

黄平子读诗:“两天浑天浊地的老黄风后”,“两天”,写时间长。“浑天浊地”,写能见度差。“老黄风”,就是下一句说的“沙尘暴,也叫尘霾”。“是三天慷慨的雨水”,承第一句。“慷慨”既写下雨时间长,也写雨大,雨多。“头一天小雨/第二天中雨/第三天雨夹雪/午饭过后,鹅毛大雪纷飞/正午时分,街上的车都开着灯”,具体写“三天慷慨的雨水。前两天略写,第三天详写。“鹅毛大雪纷飞”,正面描写雪大。“正午时分,街上的车都开着灯”,侧面描写雪大。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春寒料峭吧。“第四天晴空万里”,春天的天气,孩子的脸。“一上坡,就看见松树林的桃花亮了”,点题。桃花是春天的使者。桃花开了,春天就来了。“亮”不仅写出了桃花之盛,还写出了桃花的之净。这是春风的桃花,雨雪已经洗净了昨日的尘霾。“十一年前,我瘸腿数过十三棵”,回忆。瘸腿是一个细节。“刚才数了三遍,是十四棵”,两次看桃花,两次数树,两个不同的状态,两个不同的结果。“我脑子瘸了十一年呀”,神来的调侃!腿瘸有好时,脑瘸冇药医。
2022年4月9日19点44分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