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transformation’

HABS GRAD AM HIMMEL GESEHEN – 李勋阳 Li Xunyang

5月 1, 2022

Li Xunyang
HABS GRAD AM HIMMEL GESEHEN

eine wolke
schluckt
eine andre
und wird ein
skelett

Übersetzt von MW am 30. April um 20:13 in Wien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李勛陽#(30.0)

 

关于本诗,还记得第2次到云南(主要局限在昆明),卧铺夜班车辗转丽江(第1次丽江),拂晓还在半路,恍然睁眼,看到车窗外朝霞横贯,铺满水的无垠稻田和长天交相辉映(到现在我都没搞清楚那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后来公路升级之后也没再走过那段路),我当时那个惊艳,感觉自己就在宫崎骏的动画片里——那是卡通或者动漫里才有的天空啊,从此我把云南的云称为卡通云,也初步明白云南为什么叫云南,真是彩云南现啊。等最终工作稳定在丽江之后,我就和西南联大时期的沈从文一样,喜欢在《云南看云》,不论是冬夏还是春秋,只要不是阴雨天,每天你抬头,都会发现让人惊艳的高天云色,从而在云南生活这么多年,我觉得自己写作里没写到或者没写好云南的云,就对不起这一方水土和天空,从而本诗就是我努力的一个结果和代表。

伊沙推荐语
​云南地高云低,是个举头看云的好地方,多年以前我写过云南的云像UFO,李勋阳这一首超过了。有爆发力,值得肯定,爆发出陌生化,更值得肯定。纷纭乱世之中,《新诗典》躲进纯诗成一统,就是要将诗道诗艺钻透。在五月上半月推荐诗中,本诗理当获得冠军。

​新世纪诗典第12季,NPC5月1日(国际劳动节),4044首,1249人。第30个李勋阳(云南)日

况禹点评《新诗典》李勋阳《抬头刚好看见天上一幕》:此首好。有发现,有动感,还保持了作者多数时候怪诞的诗风特色。

绿夭:我叫李勋阳萤火虫,萤火虫这首写云的诗把我惊艳了,这是我见过却没写出来的。小时候经常躺在棉花垛上看云,曾有无限的遐想,也见过云朵打架,现在却很少抬头看天空了,这是宁静而从容的一瞥捕捉到的吧。读本诗记起自己很早无忧无虑的小时候啊。

​黄文庆读李勋阳《抬头刚好看见天上一幕》
一朵云为什么吞下另一朵云,这是宿命。它是遇到了命里的一劫,命数害了它,让它变成了骷髅。

比如说,一个封建皇帝,他只能活在巨大的封建皇权思想的惯性里,他无法制动,只好走入如此的不归路。
天气如此!
这是社会悲剧。

比如说,一个人生就一种性格,命里带着大蠢,大恶,他无法挣脱,只好沦为恶魔,害人灭己。
它是云,不被吞食,就是吞食别的云朵。
这是天性悲剧,也是人品悲剧。

比如说,那么多云各自悠闲独处,或万里逍遥,即使吞食别的云朵或被别的云朵吞食,也没有成为骷髅,这是它的运气、际遇不好。
这是命运悲剧!

诗人随意抬头一瞥,即看到这怪异、诡谲的一幕。说明“天上”本来是怪异、诡谲的,演绎者善恶生死的活剧;同时说明,诗人对世事的认知也是如此,一个中性的景象,可能不同认知的人,会看到不同的善恶生死场景。

在这战争恶魔疯狂不已、世界风云变幻叵测、贪腐官僚层出不穷的形势下,惊现这样的天象和惊现这样的诗歌,别有意味!

世上万物、万景都是寓言,诗人在作着深刻而意味深长的解读。

2022.5.1

Photo by Tu Ya

Photo by Tu Ya

 

 

 

DOVE – 伊沙 Yi Sha

4月 3, 2020

Yi Sha
DOVE

In my sights straight in the distance,
a white dove
goes through a fire up to the sky.
Still it flies,
changed into black.
Maybe just its shadow,
its soul
flying. Maybe the ash
can keep the shape of a dove
sailing on.

2000
Translated by MW, 2020

GERMAN VERSION IN HERE, SEE “Textprobe“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