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曲有源’

GOLDENE MITTE – 曲有源 Qu Youyuan

10月 17, 2022

Qu Youyuan
GOLDENE MITTE

Von den Schuhen vor meinem Bett
hält sich einer stramm links,
der andere weiß, dass er rechts war.

Wenn meine Füße
aufgewacht sind,
schaff ich es erst,
die beiden unterwegs zu vereinen.

Übersetzt von MW im Oktober 2022

伊沙推荐语:家有一老,如有一宝,40后以前的诗人,本典中只剩一个曲老在孤军奋战,以79岁高龄在严苛的本典达到15.0,非常了不起!要老诗人干什么?他会给我们带来老年智慧,本诗十分典型,十分经典,当获10月下半月推荐诗冠军!

​况禹点评《新诗典》曲有源《中庸之道》:人世(注意——不是“人生”)道理多,很大一部分首先是活出来的,围绕其而来的思考、思想,不过是后来可有可无的事。比如本诗所言,可宏观、可具象,都是规律所在。曲老此诗,也是当代作者中少有的把“中庸”一词本意用对的作品。何谓中庸?不偏不倚,面对纷繁棋局,下出最合理的那一手——后面半句是我从吴清源的围棋理论“中的精神”里悟出来的,在此赠予智慧上的有缘者。

维马丁:曲有源这首可以读出幽默。所以才喜欢,所以想翻译。有人觉得 Reft & light 不可以左右起来,有错!这是奥地利诗人恩斯特·杨德尔(恩斯特·杨豆 Ernst Jandl) 最著名的诗。原诗里德语左右 links &  rechts 两个词变成 lechts & rinks,英语 reft & light。左右两个词汇的声音虽然混合,可以说混错,还是可以辨别,所以说可以把它左右,以为不可以才有错!诗题是 lichtung,林中空地。因为诗里把 r 和 l 故意弄错,所以想象到原来应该是 richtung,即方向。网上找到了另一首德语和中文翻译,看http://horizongermany.blogspot.com/2015/02/ernst-jandl-sieben-weltwunder.html
德语诗因为声音,有的诗因为押韵可以感觉到幽默。有风趣幽默才说出道理,可以想象到伊沙很多诗,也可以说是曲有源这首的方式。身体慢慢清醒,统一方向被左右在路上。中庸之道和日常生活之间有张力,还是要统一,有一种荒谬的感觉。如果身体还没有清醒,怎么可以分别左右,怎么可以走路?中庸这个词本来是哲学,不一定想象到具体日常生活。诗里才可以读到具体生活和当地当代历史,把人弄成右派的运动等等。道理经常以为是永恒的不变的智慧,可是每个人,每一只动物的生活的限制把中庸等等道理左右到具体每一次完全不同的东西。诗让道理很明显地左右起来,让道理回到具体日常生活,找到限制和某一种自由。Reft & light can be misdilected, no misdilection!

 

TÜR- & TORGEPLAUDER – 曲有源 Qu Youyuan

4月 10, 2022

Qu Youyuan
TÜR- & TORGEPLAUDER

Holztüren sind aus Holz,
Eisentüren sind nicht nur aus Eisen.

Und das Tor des Gerichts?
Die Tore der Reichen, der Armen, des Frostes?

Und das Tor der Leere
oder das leere Tor, das Tor der Stimme, das heißt die Höhe, das Tor der Gemeinheit…

Und dann “Am Linken Weg Daneben das Tor”, ein Roman. Und vor der Tür kehren müssen, als Ausgestoßener.

Und besonders wer wem
alle Türen öffnet, professionell.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曲有源#(14.0)

 

 

君儿读诗:http://www.weinisongdu.com/shareOpus?id=57951763&promote_id=957250

《新诗典》小档案:曲有源,1943年生,男,汉族,吉林省怀德县人,祖籍山东蓬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现居家写作,每日笔耕不辍。著有诗集《爱的变奏》、《句号里的爱情》、《曲有源白话诗选》、《曲有源绝句体白话诗集》、《删繁就简》。诗歌《关于入党动机》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1979-1980);诗集《曲有源白话诗选》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2020年获首屆創世紀現代詩獎。

伊沙推荐:曲有源先生今年79岁,在本典之中,自然还有更高龄的写作者留下过记录,但像他写得这么勤写得这么满的高龄写作者却只有他一个。在中国内地,40后诗人到80岁四下一望已无同代人,50后将会有一个小组,彻底改观须待60后。于是曲成了一面镜子,照着我们。本诗似乎比以往又添了现代的因子,致敬!

况禹点评《新诗典》曲有源《闲话门料》:近十年来有一个词——“正能量”,被媒体用得烂俗,而且许多时候看着听着都像反话。本诗如用该词作评,则完全恢复了本来的词意。

读曲有源《闲话门料》|雪也

这是一首40后老诗人的作品,运用发散思维,也让人脑洞大开。题目是闲话门料,所谓门料,就是构成门的材料。第一节,是实写,是铺垫,是形而下。下面四节,都是敷衍开来,都是形而上,都是抽象之门。涉及的范围,很广,也跟驳杂,也让人深思。据说某地政府大门,被建筑物挡着了,上下班,公务人员都是从两边侧门进出的,于是坊间就有旁门左道的噱语。最后一节,讽刺意味更浓。中国是人情社会,讲究的是关系和人情,于是就有方便之门。总体来看,这首诗第一节可以看做是原点或起点,后四节,都是射线,内容丰富而深刻。

 

ICH KOMME AUCH INS KREMATORIUM – 曲有源 Qu Youyuan

9月 4, 2021

Qu Youyuan
ICH KOMME AUCH INS KREMATORIUM

Vom Kaiser bis zu einfachen Leuten,
von alters her bis heute,
niemand entgeht dem Lauf der Zeit.

Auch wenn ich mich verkrieche
in meine Jahresringe,
am Ende
komm ich auch ins Krematorium.

Übersetzt von MW im Septem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曲有源#(13.0)

 

 

《新诗典》小档案:曲有源,1943年生,男,汉族,吉林省怀德县人,祖籍山东蓬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现居家写作,每日笔耕不辍。著有诗集《爱的变奏》、《句号里的爱情》、《曲有源白话诗选》、《曲有源绝句体白话诗集》、《删繁就简》。诗歌《关于入党动机》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1979-1980);诗集《曲有源白话诗选》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伊沙推荐: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曲老就是我们《新诗典》的宝,40后以上的诗人还能战者,目前只剩他一人,本来,鲁迅奖第二届就撸上的他,不在我给奖的考虑范围之内,不过他老人家这个创作劲头,看来非得来个李白奖成就奖加冕不可了。老年写作就要有老年写作的样儿,就要包含历尽人生大彻大悟的智慧,本诗正是如此。

简评曲有源《岁月不饶人自己也难免火化》|雪也

诗的题目,其实是两句话,基本是两节诗的最后一句,或者说也概括了两节诗的内容。第一节,从历史的角度来谈岁月。在时间年前,帝王和平民是平等的。岁月没饶过任何人,又有人说,“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第二节,诗人回到自身,来谈生死。虽然躲进年轮,但最终难免被火化。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由简介可知,作者已七十高龄,由诗也可以看出,诗人已看淡生死,看透生死,以淡泊宁静之心,对待未来,对待时间,对待生死。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曲有源《岁月不饶人自己也难免火化》:是啊,“岁月没饶过一个人”。遥想当年多少帝王为求得“长生不老”,费尽心机结果依然未能如愿。正如曹操所言:“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没有谁能逃脱死亡,这是自然规律。本诗对生死看得极为通透,诗人坦言“而自己躲进年轮/最终/也难免被火化”,惧怕、躲避都不能逃脱死亡,谁会一直长生呢,恐怕只有文学作品里的仙人妖怪罢了。人到老时,身体会变得虚弱,精力也会变得不那么充实。老了其实不可怕,怕的是心态出了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既然无法躲避,何不笑对人生?亦是超脱于生死。只不过是死有所归,如是而已。

黄平子读曲有源《岁月不饶人自己也难免火化》

——《新世纪诗典》3807

岁月不饶人自己也难免火化

曲有源

从帝王到平民
从古到今
岁月没饶过一个人

而自己躲进年轮
最终
也难免被火化

黄平子读诗:这是一位78岁老诗人写的诗。“从帝王到平民”,这是从人物身份的角度看。“从古到今”,这是从时间的角度看。“岁月没饶过一个人”,这是点题目的前半句:“岁月不饶人”。“而自己躲进年轮”,这是拟物,把自己比作一棵树。“最终/也难免被火化”,这是点题目的后半句:“自己也难免火化”。先前,火化是树的命运。现在,火化是人的命运。借用伊沙老师的话说:“这是活出来的诗”。
2021年9月4日20点14分

 

 

WÖRTERHEIRATSREGISTER – 曲有源 Qu Youyuan

4月 7, 2021

Qu Youyuan
WÖRTERHEIRATSREGISTER

schriftzeichen im wörterbuch
hätten auch gern ein glückliches leben
nur weil sie ein stift einander

lieblos zuteilt

schämt sich
ein weißes blatt papier
vor den augen der leute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曲有源#(12.0)

伊沙:曲有源先生的近期写作照令我心生感慨:诗人老了,依旧诗人!内行老了,还是内行!众所周知,《作家》杂志从上世纪80年代迄今,一直是推助现代主义诗歌的重镇,前期正是拜曲先生所赐,如今他老了,在案头放《新诗典》写作,那真是前证《作家》后证本典!世界上没有多少东西值得你如此在乎!难怪40后以前,只剩他一人还在写,还能写!

马金山|读曲有源的诗《文字的鸳鸯谱》的十一条:
1、将诗看成信仰搬进自己的内心,一时是兴起,一段时期是兴致,一世才是真爱;
2、在诗行之间,能够让人看见生活起伏,看见岁月的波澜,看见生命的呼吸,看见景物的纵身,看见人性的光辉,看见对现实的批判,那将是一首人生的语言;
3、曲有源,1943年生,男,汉族,吉林省怀德县人,祖籍山东蓬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著有诗集《爱的变奏》、《句号里的爱情》、《曲有源白话诗选》、《曲有源绝句体白话诗集》、《删繁就简》。诗歌《关于入党动机》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1979-1980);诗集《曲有源白话诗选》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4、曲有源老先生对诗写的坚守,令人感佩,尤其是其一直倡导的“白话诗”,在其不断的坚持写作下,已然成为一个无法替代的符号,而通过对其各类只言片语的描述了解到,其对诗的现代性的推广,亦起着无可替代的革命性作用,境高意广;
5、本诗文字的哲学,生命的意义,还有敬畏的心性,以及内在的逻辑和思维关系,在诗理的命义里,回放到一张白纸上,回到人的世界里,都在这短短的七行之内了;
6、智慧,是读这首诗的第一感觉;力度,是读这首诗的第二感觉;深刻,是读这首诗的第三感觉;
7、正如诗中所言,“美满/都因为笔”,还有“尊严”,无一例外,于写作,都是妙笔;
8、其中上下传导的一行“乱点鸳鸯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效果,至关紧要,且不乏创意和灵感,自由而独具特色;
9、诗的标题也是颇具匠心,以文字的名义,乱点一通,引入鸳鸯与谱,构建出令人敬畏的新篇,幽默且具有内涵,丰富而独特;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极简,精致,深刻,厚重,需要时间,更需要用心去感受”;
11、思想之诗,文明之诗,情感之录。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曲有源《文字的鸳鸯谱》:自古以来,适龄男女最怕被人乱点鸳鸯谱,因为弄不好会葬送一生的幸福。在曲老师的笔下,连文字“也希望美满”,结果“都因为笔/乱点鸳鸯谱/让一张白纸/在世人的面前/失去尊严”,可见“笔”造成的后果是多么的严重,所以牢牢把握好手中的笔,在“白纸”上让所有的文字都有一个美满的归宿,有尊严地活着,是多么地重要。拟人化的写法,把没有生命的文字写活了,有着跟人一样丰富的情感,鲜明地传达出诗人的看法和观点,让跟文字打交道的人们,顿生敬畏之心,同时也陷入深刻的思考。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新世纪诗典11,NPC4月8日,3657首,1161人。第12个曲有源(吉林)日

《新诗典》小档案:曲有源,1943年生,男,汉族,吉林省怀德县人,祖籍山东蓬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现居家写作,每日笔耕不辍。

著有诗集《爱的变奏》、《句号里的爱情》、《曲有源白话诗选》、《曲有源绝句体白话诗集》、《删繁就简》。诗歌《关于入党动机》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1979-1980);诗集《曲有源白话诗选》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EINÄSCHERUNG IST FÜR DIE HEIZUNG – 曲有源

2月 17, 2020

Qu Youyuan
EINÄSCHERUNG IST FÜR DIE HEIZUNG

Da ist die Welt zu kalt geworden.

Bleibt nur
dieses Skelett,
das geht als Brennholz.

Übersetzt von MW im Februar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