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tremble’

DEN ONKEL BEGLEITET – 张明宇 Zhang Mingyu

4月 22, 2022

Zhang Mingyu
DEN ONKEL BEGLEITET

Ich steh vor dem zaundürren
angeheirateten Onkel
und mich schauderts unwillkürlich.
Ich weiß,
das ist ein Zittern
tief in den Knochen.
Vor ein paar Jahren
ist Vater gestorben,
da hab ich einige Male
gezittert.
Der kalte Schauder,
das kommt nicht aus dem Leben,
sondern vielleicht
aus einer anderen Welt.

Übersetzt von MW im April 2022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张明宇#(13.0)

 

新世纪诗典第12季,NPC4月23日(世界读书日),4036首,1246人。第13个张明宇(山西)日

《新诗典》小档案:张明宇,70后,山西人。诗作入选《新世纪诗典》(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季)、《中国先锋诗歌年鉴》(2017、2018卷)、《中国口语诗年鉴》(2018、2019)、《中国口语诗选》等。著有诗集《创可贴》《纸片》,主编《十首诗》《中国教师现代诗选》《00后10后现代诗选》《爆笑诗经》等。磨铁诗歌奖·2017年度中国十佳诗人、《新世纪诗典》“新世纪中文诗歌百大诗星”。《新世纪诗典》特约编辑(负责推送周联展)。编辑诗歌公众号:诗锚。

伊沙:悼亡诗是自古以来的定体,在《新诗典》中也是一个挺大的存在。对于传统的定体,需要不断地刷新,哪怕每首诗只贡献一点点新意,积累起来便弥足珍贵,本诗正是如此,它贡献了一种"凉",来自另一个世界。

​况禹点评《新诗典》张明宇《送姨夫》:出自“60后”“70后”笔下的悼亡诗渐渐多起来,这是年龄所致,既属生命的无奈,也系自然的规律。感觉泛亲情类最能考量一个作者是否具备现代诗的发现眼光。本诗中所提到的“颤栗”便是。

梅花驿:明宇好诗。触动心灵,读一遍就能记住的诗。这种“体验”准确的传递到了读者身上。

高歌:面对死亡的凉意,也许没有人不颤抖,只有明宇兄写出了这种颤栗,这种身心之抖,为亡者,也为自己,人的存在。

【亚坤评诗】
送姨夫
作者|张明宇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在这种“情感重诗”面前,说实话,有时我都不知道怎么评。
站在如此动人的情感滋味、生命叩问和生活况味面前,“诗评”反而有点苍白和失效了。
大家站在它面前静默就好。个中滋味,自己去仔细体会。

如果在这种类型的“现代情感诗”面前,你还是没有感觉,或者说你对当代诗的“语言效能”、“心灵纯度”和“发展方向”还是不能有一个冷静的认识,我想基本也就不用再多谈了。

我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建立在事实、可感、语言落地基础上,基于生命经验和生活提纯的当代‘情感诗’,越来越成为一个主要支流。”
这倒不是只能这么写,但这个方向一定不会过时。
“情感大诗”其实非常不好写。那个“度”很不好把握。更重要的是要写出现代性质感。这其实很难。惊艳之作更难。

这首诗有两个巨大的“闪光点”。
它写生命痛感,由骨头深入到了“灵魂”里。用一个词“颤栗”带动“灵魂心弦”。角度切入非常好!很有“质感”!
前面内容略微发力(很小),正担忧会过头时,最后四句(这种凉/不是人世间的/可能来自/另一个世界吧)松弛平静且内醒的语言把“翻腾的情感内质”很好地压了下来。

由此,这首情感重诗的“内部能量”便很好地释放掉了。全诗给人一种宁静又厚实的“痛感”。仔细体会,自不必多言。

(马亚坤.2022.04.22.上海)

 

IM DORF – 刘傲夫 Liu Aofu

8月 27, 2021

Liu Aofu
IM DORF

Vorm Fenster die Vögel,
innen singen sie auch.
Liangxiang ist so still,
ich hör wie die Erde
ganz leise beben will.

Übersetzt von MW im August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刘傲夫(11.0)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刘傲夫#(11.0)

伊沙推荐:刘傲夫,如今已成名诗人了,不过,同行见面谈及他,话语间都透着隐隐的担心,说白了便是:怕他与虎谋皮遭内卷,现如今出个名,哪有不负代价的?我若替他想个办法,只能是:坚守《新诗典》方向和标准不动摇。这首依然很好,以静制动,哪管东南西北风,坚守纯诗之静。

况禹点评《新诗典》刘傲夫《小镇》:网上的热闹,让不少看客以为刘傲夫是练“外家拳”的,不想这次展示出的却是“内家”功夫。其实每个诗人的气质和潜力里都是有多层面的,读者看到的,永远只是一部分。而对于成长路上的写作者来说,就看在路途中自己怎样把握好平衡了。这一点非常重要。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刘傲夫《小镇》:真是名副其实的小镇,也许正是因为其“小”,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嘈杂,才会
令一声鸟鸣由窗外直达窗内,如此具有穿透力,这是从侧面衬出其静;当然诗歌不会就此戛然而止,诗人又从正面加以突破:“我感觉到地球/在轻微颤动”,简直是神来之笔让人脑洞大开,整首诗也因此一下亮了起来,诗人轻轻一笔宕过便将小镇之静写到了极致,连地球的“颤动”都能感受得到,这得环境多么安静,诗心多么敏锐才能捕捉得到啊,如此小中见大,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虚实结合的手法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环境静谧安逸的良乡小镇,让身居闹市的人们禁不住心神往之。

评刘傲夫《小镇》|雪也

“鸟鸣”是本诗的关键词,让人想到刘傲夫的另外一首诗《窗外鸟鸣》和伊沙的《井绳》,都有鸟鸣,而且都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本诗很短,共五行。前两行,强调鸟鸣的穿透力,很清脆,很悦耳。鸟鸣本在窗外,室内也听得清楚。之所以听得清楚,是因为,良乡很安静。良乡,是北京房山区下辖镇。平时能看到刘傲夫发的朋友圈,其住处有葱绿的庄稼,有很美的风景。也正是因为安静,诗人能感觉到心灵的悸动和地球轻微的颤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思房:小镇,非常细微敏锐,心动还是地球动,心动也,诗人内心极其敏锐敏感细腻。诗人栖居的狭小空间,以庄子的精神遨游于地球空间,展现了唯心哲学的核心命题。

黄开兵:以鸟鸣写“静”,并不鲜见王维有句:鸟鸣山更幽。刘傲夫惟有再推进,来一次“小题大作”:以地球颤动写静。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马金山|读刘傲夫的诗《小镇》的十一条:
1、把诗写到极境,也是一种境界;
2、始终坚守自己内心的声音,无论是何种角色都要深入敏感的人心,何况是诗人;
3、刘傲夫,本名刘水发,男,1979年2月出生于江西瑞金,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创建有傲夫诗社,主持“中国现代诗巡展”诗歌栏目;
4、刘傲夫,一位日常的写作者,一位把诗达到日常化境的人,一位从头到脚对诗都饱含深情的人,一位对诗有着大情怀的人,一位越来越重要的诗人;
5、刘傲夫的诗,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态度,和具体而生动的细节,对现实社会与现象的刻画颇具戏剧性,而且充实着岁月的痕迹,以及事物本真的质感;
6、初读本诗,首先想到的是作者的另外一首诗《窗外鸟鸣》,而本诗则更像是续写,构成了巧妙的融合与创造;
7、回到本诗,由鸟鸣声的嘎然而止,回到本我的内心深处,而正是这样的感觉,又复现出一个小镇的模样,在动、静之间,给人以百感交集的感觉;
8、诗里仅仅五行,二十五个字,却将一种时空感,以及两个情节深入到极致,把动与静的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9、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诗虽然是在描述画面,但呈现出来的则是两极之间的通感,在互不联系的两种事物之间,达成了某种穿透力;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极简与通透,需要深厚的功力”;
11、透彻之诗,情景之诗,感觉之诗。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小镇
刘傲夫

窗外是鸟鸣
窗内也是
良乡很安静
我感觉到地球
在轻微颤动

黄文庆点评:“小镇”就是“良乡”,一个很安静的地方。怎样安静了?窗外、窗内都是鸟鸣。有鸟鸣,才鸟鸣山更幽,以鸟鸣衬托小镇的幽静。
最后两句,来得突兀,分明不安静嘛,为什么说安静?细细一想,原来最后两句和前面三句是倒装结构。整个诗就是,尽管我感觉到地球在轻微颤动,可是良乡窗外窗内都是鸟鸣,非常安静。
这就是伊沙说的,以静制动。
生活不就应该如此吗?尽管现在世界极不安静,可我们不能惶惶不可终日,而必须镇静处之。
“小镇”,是地名,也呼应“轻微颤动”。
此诗张力强大,内核密度极大。

2021.8.27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Calligraphy by Huang Kaibing

 

 

 

SITUATION – 邢非

5月 29, 2015

SITUATION

Xing Fei
SITUATION

sounds of bombs
falling
from the west
along
the fields
still without crops
coming
to the city
a tiny tremble
very tiny
no-one feels it
except
a baby
who cannot sleep

Tr. MW, May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