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Esther Dischereit’

《喊口号》

6月 15, 2022

《喊口号》

维马丁

如果说不能一面挺和平一面挺俄,是口号吗?应该怎么说话你才觉得可以?我觉得对我喊文革不对。你觉得我喊口号,还有人叫我红种,也许是你们长大在红肿时代。因为目前的战争,欧洲也有很猛烈的讨论,尤其是作家诗人们,比如在德国。德国笔会刚刚分裂,在柏林建立了新的笔会,就是因为有人觉得必须支持乌克兰,必须很快,其他都是次要的。我觉得他们对。另一方说德国和北约千万不能跟俄国直接打,这是最重要的。两方都不说俄国对,欧洲没有人觉得欧洲有理由开始打战,也许除了一些塞尔维亚人之外。欧洲近三十年是欧洲当代历史,中国人在中国没资格说出简单的判断。尤其是诗里就是很可笑。有时候倒有点道理,从外面看有可能看到里面看不到的。伊沙去过欧洲多次,自眼看到,还听到了些。

 

西方的逻辑
伊沙

那年去马其顿
出席斯特鲁加诗歌节
诗歌节的司机大哥
谈起该国的生存之道
彻底倒向西方
同时申请加入北约与欧盟
到现在
北约早早批了
欧盟迟迟不批
我想:西方的逻辑大概是
穷人入伙难
其家可架炮

2022.6.12

 

我当欧洲人一读就觉得有道理,哪怕最近跟伊沙吵架了多少。伊沙这首也许还有一点类似我从外面写中国出现疫情那一刻。

 

新型肺炎
维马丁

在中国
据说控制一切的人
那据说不可避免的一切的控制

失败了。

2020、2、10

 

CORONA-VIRUS

The people
in China
who are supposed to control everything
which is supposed to be inevitable
have failed
yet again.

MW February 2020

 

先写了中文,还有德语版。英语以后写的,也许第二天。这首在中国不能发表,网上能看到已经不错。这两年贴了几次,没有人说诗里的批评有什么不对。就是不能发表。同时候写了另一首可以发表的:

 

相信魔鬼
维马丁

恶性循环
用德语说
是魔鬼循环
所以说
新冠病毒
是魔鬼的错吧

2020、2

 

魔鬼循环,很多国家都有,疫情这几年都是魔鬼的时代。那么哪一首更重要?也许两种都是好诗,自己不好说。两种批评都很有用,这个可以自己说吗?第一首“据说”包括多年尤其在中国之外的媒体对中国社会的单独看法。
诗人对当代当面的社会问题反应不一定是直接的,也不一定需要很明显的反应,因为艺术需要以后也认得出来,大家都忘了当面细节以后,看到或听到作品就可以认出来某种情况,就是艺术的魔力。几百年,几千年以后还听得出来。不过具体情况也很重要,历史研究和艺术欣赏互相补助。说这些当外国人说也许不用,你们都知道,肯定有很多人说得更好。只是要认定,诗人有很多种。这就是伊沙推新世纪诗典的成功,纳入了那么多完全不同的声音。一开始还纳入了完全不属于任何跟伊沙有接触的圈子,了不起。新诗典是非常开放的东西。可惜这两年有一些很好的诗人不参加了,比如秦巴子,比如西安最出名的口语诗人们除了伊沙都不参加。非常可惜!不过也可以说,有了新诗典,持续了那么多年,做了那么多贡献,是一个非常大的,杰出到成立。大家的成立,还包括老外!
那为什么跟伊沙相处有时候很难?因为伊沙喜欢写政治。诗人有很多种,伊沙写诗也写很多完全不同的形体,同时候写梦,写鸟鸣,写日常生活,写自己家庭,写动物,写小区,写上课记录。所以不能说伊沙必须写政治,只是说长期免不了。不是每个人,每个诗人都这样,有的一辈子都写比较间接的,写得非常好。伊沙第一个代表作是1988年写的《车过黄河》。诗里有一个我隐身到厕所里,厕所里才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地盘。这首诗讽刺一切伟大的期待,一切跟黄河、历史、伟人、民族联系的严肃的期待。伊沙可以讽刺一切,包括诗人自己。整个九十年代都这样,有很多杰出的代表作。新世纪也有不少讽刺自己的诗,也一直继续说到世界一切,说到中国和世界各种严肃的问题和现象。说到这儿都没有回答为什么跟伊沙相处有时候不容易。也许是脾气。跟我相处有时候不容易,就是因为脾气。还有其他的问题,但脾气肯定很明显。骂人很快,很厉害,很粗鲁。伊沙和我都有这个现象。一般看不到,否则哪有可能有了多年的友谊?哪有可能合作那么好?不只是我,如果伊沙脾气每天都这样,可以成功吗?新诗典可以成功吗?
四月份一首拙作说出了本来的问题。不是伊沙一个人,不是我一个人,不是中国或奥地利等等任何一个地方的单独的问题。

 

本来的问题
维马丁

疫情让本来的问题
显出来
特别清楚
战争让本来的问题
显出来
特别清楚
还要更快
本来的经济
本来的社会
本来的关系
老百姓
可以做什么?
需要
互相帮助,
这也显出来
特别清楚
其他还能做什么?
以前以为
本来的社会
本来的经济
本来的关系
一直会下去
不能阻挡
现在知道
并不这样

2022.4

 

写了以后在微信给湘莲子看,她马上说你怎么那么清楚说到了上海?写的时候我当然想到很多别的,完全没有具体想法写上海。那时候上海还没有完全封城。写的时候主要想奥地利!还想到资本经济。为啥写中文?想想吧,资本经济哪里最厉害?是先写了中文,一开始都知道说法不完美。问题显出来,也许是口语吧,但是中国有口语诗人这样写诗吗?一开始感觉到这个,还是没办法。以后图雅说就这样写才能写得出来。五月份我们维也纳家有从德国来的客人,德国著名犹太女作家 Esther Dischereit。她曾经在维也纳当教授,2015年跟其他不同大学的教授邀请伊沙、郑晓琼来奥地利。Esther 住在我们家里,杜鹃和我有机会听到她念出诗,就是她十几年前或者更早写的,音乐性非常强的,都是比较短的,说到孩子长大的诗歌。都是她随时能背的。非常好!然后有一天我也给她念自己的最新的作品,《本来的问题》,先读了德语版。她马上说像一个老人家活到老才能说出的判断,有一点讽刺。就是讽刺,谁有资格说整个世界本来的问题?我觉得也许自己从中文翻译成德语不够好,不能翻译出本来的不知道怎么说话的问题。英语 original problems, 德语 Probleme, die da waren。这个很口语,翻译出来了口语的日常语言的味道。只是没足够翻译出来原文显出的尴尬。而且毕竟我和 Esther 是完全不同的诗人,虽然都关心政治,尤其是当面的社会问题。她因为有这个关心,而且是国际的,开放的关心,才接触到中国的诗歌。
伊沙最近只可以随便说西方的问题,其他的不能随便说了,比以前严格的多。结果开始自己说别人批评清零措施就是诗怨,要不是诗冤吗?好像是前者。别人可以写当面的问题,伊沙不能写了?受不了!必须可以怪其他的诗人。因为伊沙就是比较直接反应当面社会情况的诗人。就是写涉及到政治的诗人,中国的和国际的现象都有。这两年世界很多地方有非常大的严重的问题。像 Esther 或像伊沙的诗人,就是虽然背景完全不同,但都是关心社会和政治的诗人,在这样的时代必须有反应。那么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很多反应都是限制的,怎么办?本来已经写比较间接的诗人还比较容易。可以说不一定需要写铁链女。只是因为伊沙以前写社会问题写了非常成功,所以现在不写有点尴尬。我当外国人也许最容易,完全不公平。

 

铁链女
维马丁

铁链女
在哪里?
解封了吗?
有没有阳性?
铁链女
永远
隔离
吗?

镇压女人
奥地利也有
有过极大极荒谬的案子
被镇压的女人
消失了吗?
至少
没人禁止你
谈这件事

2022.5

 

就是不公平!不过我这个老外男人写出来这样的中文诗,有人想读吗?也许不可以发表,除了网上之外。春树喜欢,春树给肯定很难得!就是因为她已经写了很厉害。她的诗可以发表吗?这个题目除了网上也许都不能发表。不过春树有她的小说。写诗重要,一直写诗,但还是主要因为写小说才得到大家都知道的著名作家的位置。

 

寻找

春树

有一个人被抓走了
下落不明
我们寻找她
就像寻找森林里消失的小鹿

有一个人下落不明
总会还在哪里藏着
我们关注她
就像关注清晨的露水
开放的花朵

她被谁摘走了呢?
叶子上的露水
也要被阳光晒干了

她们在哪里呢?
还有人一直在寻找她们呢
她们的名字是什么呢?
她们自己知道
造物主也知道

2022,4,16

 

非常厉害!但愿伊沙可以在新诗典推荐这样的诗!以前好像可以,有时候。反正觉得,写了这首诗,春树都不用写战争。已经写了世界级的非常难得的杰作。
好,现在写到哪里?喊口号,湘莲子说喊口号好,友谊万岁!是的,玩玩岁岁,岁岁平安。
谢谢大家!谢谢伊沙,谢谢徐江,谢谢所有的提到和没有提到的朋友!

2022.6.14 – 2022.6.15

 

 

READING ON JUNE 29 IN VIENNA

6月 24, 2017

Juliane Adler, David Howard & Martin Winter im Sovieso

+ special guest: Esther Dischereit!

+ MUSIC: Violin virtuoso Darya List

Reading at 7:30 pm – Lesung um 19.30 h

im Sovieso, 1100, Hackergasse 4, 1. UG
mit anschließendem Aperitivo

Juliane Adler liest aus dem noch unveröffentlichten Manuskript VERGEGENWÄRTIGUNGEN
David Howard (Neuseeland) liest aus seinem neuen Buch THE ONES WHO KEEP QUIET (Otago University Press 2017)
Martin Winter liest aus ÜBERQUERUNG DES GELBEN FLUSSES 2 von Yi Sha und eigene neue Gedichte

U1 Keplerplatz, D-Wagen Alfred-Adler Straße

Free admission!

Yi Sha2_Cover

JEWS – 犹太人

7月 28, 2015

Mittelmeer

JEWS

jews
are for justice
others
don’t need it so often

you can’t say that
my jewish friend says
the palestinians
what are they going to say?

MW July 2015

犹太人

犹太人
见义勇为
别人
不那么需要

犹太朋友叹气:
”这不能说,
巴勒斯坦人
他会怎么想?“

2015/7

CAM00782JUDEN

juden
sind für gerechtigkeit
andere
brauchen das nicht so oft

kann man nicht sagen
sagt meine jüdische freundin
was sagen dann die palästinenser

MW Berlin, Juli 2015

KNIEND UM LOHN BITTEN – 郑小琼 – KNEELING, DEMANDING THEIR WAGES

5月 13, 2015

Zheng Nah

Zheng Xiaoqiong
KNIEND UM LOHN BITTEN

sie huschen wie wandelnde seelen am bahnhof
an der maschine in der industriezone im schmutzigen mietquartier
ihre gestalten sind dünn wie messer, weisses papier,
haarsträhnen, luft. mit ihren fingern schneiden sie
eisen. filme. plastik … müde und taub sind sie
wandelnde seelen verpackt in maschinen
arbeitskleidung fließband ihre blitzenden augen
jugendlich huschen sie in ihrem
graudunklen strom ich kann sie nicht unterscheiden
steh ich unter ihnen sind wir auch nicht unterscheidbar
hautsäcke glieder bewegungen unbestimmte blicke lauter
unschuldige gesichter ständig werden sie aufgestellt organisiert
strukturiert ameisenvolk der elektronik bienen der spielzeugfabrik
sie lächeln stehen rennen bücken krümmen sich
werden verkürzt ein paar hände schenkel
sie werden festgedrehte schrauben abgetrennte metallflächen
gepresstes plastik gebogenes aluminium geschnittener stoff
ihr enttäuschter zufriedener erschöpfter glücklicher
aufgelöster hilfloser einsamer … ausdruck
sie kommen aus dörfern weilern gruppen ihre
intelligenten ungeschickten zaghaften feigen …
heute knien sie vor all den hohen hellblitzenden fenstern und türen
wachleute in schwarz glänzende autos grüne mandarinenbäumchen
das goldene fabriksschild gleißt in der sonne
sie knien vor dem fabrikstor halten ein stück karton
mit ungelenker schrift “gebt uns mit schweiß und blut verdientes geld”
furchtlos knien sie zu viert vor dem fabrikstor
die leute um sie herum vor ein paar tagen ihre kolleginnen
aus denselben dörfern freundinnen chefinnen mitarbeiterinnen
ausdruckslos betrachten sie diese vier arbeiterinnen
schauen zu wie die vier kolleginnen von wachleuten weggeschleift werden
wie eine einen schuh verliert wie einer anderen
die hose aufreißt schweigend schauen sie zu wie die
vier knienden arbeiterinnen weggebracht werden in ihren augen
steht weder freude noch leid … ausdruckslos gehen sie in die fabrik
ihr unglück macht mich traurig niedergeschlagen was soll ich sagen

2012
Übersetzt von MW, 2015

Photos and video recording: Beate Maria Wörz

Photos and video recording: Beate Maria Wörz

郑小琼

《跪着的讨薪者》

她们如同幽灵闪过 在车站

在机台 在工业区 在肮脏的出租房

她们薄薄的身体 像刀片 像白纸

像发丝 像空气 她们用手指切过

铁 胶片 塑料 … … 她们疲倦而麻木

幽灵一样的神色 她们被装进机台

工衣 流水线 她们鲜亮的眼神

青春的年龄 她们闪进由自己构成的

幽暗的潮流中 我无法再分辨她们

就像我站在他们之中无法分辨 剩下皮囊

肢体 动作 面目模糊 一张张

无辜的脸孔 她们被不停地组合 排列

构成电子厂的蚁穴 玩具厂的蜂窝 她们

笑着 站着 跑着 弯曲着 卷缩着

她们被简化成为一双手指 大腿

她们成为被拧紧的螺丝 被切割的铁片

被压缩的塑料 被弯曲的铝线 被剪裁的布匹

她们失意的 得意的 疲惫的 幸福的

散乱的 无助的 孤独的 。。。表情

她们来自村 屯 坳 组 她们聪明的

笨拙的 她们胆怯的 懦弱的 。。。

如今 她们跪着 对面是高大明亮的玻璃门窗

黑色制服的保安 锃亮的车辆 绿色的年桔

金灿灿的厂名招牌在阳光下散发着光亮

她们跪在厂门口 举着一块硬纸牌

上面笨拙地写着 “给我血汗钱”

她们四个毫无惧色地跪在工厂门口

她们周围是一群观众 数天前 她们是老乡

工友 朋友 或者上下工位的同事

她们面无表情地看着四个跪下的女工

她们目睹四个工友被保安拖走 她们目睹

一个女工的鞋子掉了 她们目睹另一个女工

挣扎时裤子破了 她们沉默地看着

下跪的四个女工被拖到远方 她们眼神里

没有悲伤 没有喜悦 。。。 她们目无表情地走进厂房

她们深深的不幸让我悲伤或者沮丧

Zheng stehtZheng Xiaoqiong

KNEELING, DEMANDING THEIR WAGES

they scurry across like wandering souls at the train station

at the machines the industrial zone squalid rented rooms

their thin female bodies like knifeblades like paper

hair fibres air their fingers cut

iron plastic film etc they’re numb and exhausted

like wandering souls packed into machine tables

work clothes assembly lines their glowing eyes

in the bloom of their youth scurrying into the shadowy stream

they created themselves I can’t tell them apart

I am standing among them no one knows who I am a sack of skin

limbs movement vague expressions one harmless

face after another they are always assembled lined up

forming electronics factory anthill toy factory beehive females

smiling standing running bending curling

each simplified into one pair of hands thies

fastened screws cut iron sheets

compressed plastic curved aluminum cut fabric

their frustrated satisfied weary happy

tangled up helpless lonely expressions

they come from villages hamlets valleys teams they’re intelligent

awkward they are weak timid

today they are kneeling before the shining glass windows doors

black-clad security polished limousines green tangerines

gold-emblazoned factory name shining in sunlight

kneeling at the factory gate holding up a cardboard sign

awkward charakters “give us sweat-and-blood-money”

they look quite fearless as they kneel at the factory gate

surrounded by a crowd days ago they were colleagues

from the same province friends coworkers above or below

women without any expression watching four kneeling women workers

watching four colleagues dragged away by security watching

one of the four losing a shoe watching another worker

getting her pants torn in the struggle silently watching

four kneeling women dragged far away in their eyes

there is no sadness no joy without any expression they enter the factory
their tragedy leaving me sad or depressed

Tr. MW, July 2014

Photos: Beate Maria Wörz

Photos: Beate Maria Wö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