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D JOBS POETRY: HORROR MOVIE – 徐江 Xu Jiang

Xu Jiang
ODD JOBS POETRY: HORROR MOVIE

me in 1971, 4 years old
sees 54-year-old me in the mirror

predicts people spend every day
between smog and virus

Translated by MW, 3/3/22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徐江#(34.0)

 

新世纪诗典11,NPC3月4日,3987首,1243人。第34个徐江(天津)日《新诗典》微信版:徐江,1967年生。著有诗集《徐江的诗》《黄昏前说起天才》《杂事诗》《杂事与花火》《我斜视》、诗学专著《现代诗物语》《这就是诗》等20多种。1991年创办同仁诗刊《葵》。 五次获《新世界诗典》李白诗歌奖,曾获首届亚洲诗人奖、《世界诗人》2006年度国际最佳诗人。庄生诗歌奖2021年得主。伊沙推荐:这是一首叫人开脑洞的诗,1971年,我们物质匮乏,但环境洁净,现如今,我们物质充盈,但环境黑暗,那时若有一个孩子预言了现在,就是恐怖片。在机械写实主义甚嚣尘上之际(在口语诗人中),这首角度刁钻的超现实诗尤其可贵,老诗人们依然在对中国现代诗做着积极的贡献。​转徐江自评:老妈家的旧地砖起幺蛾子,刚和装修师傅讨论翻修方案,悉心算来,连装修、带挪书搬家具,还可能要尽快租房周转,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琐事,送走师傅,看到今天推荐本诗。过去听说人一过中年都累,不以为然。体质下降后,觉得处处如此。经此感受之后,再看世间诸事,更多了一分敏感上的体认,也多了一分对我等人类自以为的各色智慧摸高的解嘲。还是那句话,群情瞎激奋的岁月漩涡里,勉力多写才是硬道理。司马迁这么做的,老师任洪渊这么努力过,老朋友伊沙一直这样做,我会继续努力。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徐江《杂事诗.恐怖片》:人们常说的“一语成谶”大概如此吧,当年“四岁的我”对“54岁的我”所说的预言,看似难以置信和荒诞不经,却在今天都一一应验,甚至可能比预言的情形更为严重和可怕,这便是我们这个时代及人类的尴尬处境。所以在我看来这不仅是超现实主义的诗歌,也是写实主义的诗歌。让人们意识到人类若是继续放纵自己的行为,我们每一个人就不仅仅是恐怖片的观众了,而是会成为恐怖片里一个个惊恐不安的角色。本诗写得智性而又节制,语言虽不激烈却令人警醒,寥寥数行却意味深长。【亚坤评诗】杂事诗·恐怖片作者|徐江(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这是一首超现实主义诗作,又是一首现实主义诗作。说它是超现实主义,是因为作者是站在自己的“心象”中来进行诗歌叙事的。他把54岁当下的自己“穿越”到4岁这个年龄来说话!54岁的当下,是现实的,是可感的。而4岁的自己是超现实的,是一种“心象”。这种“心象移位”的写作方式,无形中增加了这首诗内部的“精神力”。试问:对当下现实“毒霾”和“病毒”的“喻示”和“批判”,是“四岁孩子”说出来更有力,还是当下54的作者本身说出来更有力?说它是现实主义,是因为它本质上指正的还是“现实生发的问题”。不管是“毒霾”还是“病毒”,它都不是50年前发生的突出问题,而是当下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样看,这种由“诗中主角”(四岁心象)代替“现实本我”(五十四岁实象)说话的写作方式,是一种超现实的“写作策略”。我的体悟,从精神本质上讲,这首诗仍是一首“批判诗”和“反思诗”。你看,不管站在四岁孩童的视角,还是站在现实成人的视角,当下的现实环境和正在发生的事情,都是一种“恐怖片”。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之诗”!(马亚坤..2022.03.03.上海)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之女诗人小辑(2022.2.16——2.28)

伊沙主持 | 新世纪诗典11一周联展之女诗人小辑(2022.2.16——2.28)

 

标签: , , , , , , , , , , , , , , ,

留下评论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