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 Ben S.K.
FRIEDHOFSBLICK
Auf einer Reise nach Deutschland
hab ich bemerkt dort bauen sie gern
rund um einen Friedhof.
Wohnzimmerfenster schauen auf Gräber,
sie gehen dort zur Erholung spazieren.
Für sie ist der Friedhof
am nächsten bei Gott.
2018-09-08
Übersetzt von MW im Oktober 2021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笨笨.S.K#(17.0)
伊沙推荐:本诗是前不久在长安举办的《新诗典》第二届厨艺诗会上订的货,身为东道主,笨笨SK表现突出,厨艺获冠军,诗艺居前茅,本诗在十月下半月推荐诗中亦属上乘之作。此生立志要出百国的作者在对事实的诗意的敏锐发现中,写出了异域文明的他山之石。
况禹点评《新诗典》笨笨SK《坟景房》:“坟景房”这个命名厉害,既出自事实的诗意,又对二十年来内地针对假中产购买者推出的“海景房”“湖景房”,有了一个不无喜感的戏拟,同时内核又不失其庄重。不过本诗也引出我的一个疑问——德国人是因为喜爱,才把房子建在墓地边吗?或者是先有房子,后有墓地?我的理解应是后者。
黎雪梅读《新世纪诗典》之笨笨SK《坟景房》:因受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人对待生死的态度与很多国家截然不同。大部分中国人好生恶死,什么事只要和死亡、鬼、坟之类联系到一起就会觉得晦气,不祥,唯恐避之而不及。具体到买房这样的事情更能体现这种文化的差别,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一女子新买了一套住房,等搬进去才发现与几座坟墓毗邻,觉得很不吉利,于是强烈要求退房。中国人喜欢海景房、山景房,不喜欢坟景房,因为离坟太近影响心情更害怕撞鬼;而德国人喜欢坟景房,因为“他们认为/墓地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两者的态度是如此地不同,完全是因观念的不同所造成。看似一首动静不大的小诗,却给人以内心强烈的冲击,起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效果,这与诗人丰富的阅历、匠心独特的视角是分不开的,那些只知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是万万写不出来的。
晏非跟读《新世纪诗典》| 2021.10.18人诗人笨笨SK《坟景房》
国内房产宣传偶尔能看到海景房、河景房,江景房、山景房、湖景房,但绝无坟景房。我注意到网上有一篇报道,是说某乡镇有墓景房,让居民很闹心,不敢往窗外看。本诗呈现出的异国人居习惯则为我们呈现出另一种认知,不止喜欢把房建在墓地周围,而且“喜欢把观景的窗户/对着墓地/休闲时还喜欢去墓地散步”,这的确是文化的巨大差异!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这个国度,一方面认为逝去的亲人去了无忧无虑、无病无痛的美好天堂,却又在日常生活中潜意识里认为他们化作了鬼,可能还在地狱里,唯恐避之不及,当然也就不会产生“墓地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的认知;一方面我们也怀念逝去的亲人,实际上却又害怕逝者安放得太近,说不定会恐怖地来找我们,突然出现在我们身后,当然不会产生像德国那样的文化了。我们多数人只会在特定的日子里去远处的坟茔看看他们就行了,平时偶尔出现在梦里,或在现实中念及他们,也多半是遥念。读这首诗,可能不会对此在的现实产生什么改变,但却有助于我们沉思,什么是生死,如何更好地看待生死,如何才是对生命的尊重。我听见坟墓里有人大声地回答:请正视死亡!
马金山|读笨笨SK的诗《坟景坟》的十一条:
1、唤醒沉睡的记忆,也是诗的药用价值;
2、经典的作品,超越时代本身,令人百读不厌,因为已经被说出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3、笨笨.S.K,曾用笔名,白若唐。70后,特约记者,医务工作者。有200多首作品见于报纸杂志等刊物,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德文、韩文、俄文,日文、法文等;
4、笨笨.S.K的诗,不知不觉中,已然在发生着变化,比如本诗写于三年前,但诗里行间所融合的新鲜、丰富与敏感的元素,无不彰显出诗意的意境和诗人对生活的扑捉能力;
5、回到本诗,将一种观念,递进式的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探究与深入,并将一种信仰根植入人的内心深处,这是特定环境下的人群,所信奉的现实;
6、从诗的内容来看,的确有新鲜的味道,令人不禁思索,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尤其是在中国文化中的在坟或墓地较为回避甚至反感的环境,道出了世界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巨大差异性;
7、诗中从喜欢,到并喜欢,再到还喜欢,层层叠叠,通过对房子的方位呈现,到窗户设计理念,再到日常的生活习惯,语言简练,结构严谨而丰富;
8、此诗虽为旅行所得,但诗中的内容,诗人未曾使用听说,而是直接运用了发现一词,可其中的奥妙却绝然不同,足见作者的写作能力和深厚的写作功底;
9、结尾三行,进一步推动了前面三种递进的观念,更加确定并强调了人们对于信仰的重要性,或许,这也是异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诗人应该是生活的有心人”;
11、文化之诗,阅历之诗,信仰之诗。
标签: belief, Benben S.K., cemetery, culture, 笨笨 s.k., 笨笨SK, death, deaths, Europe, Germans, Germany, god, grave, graves, impression, NPC, poetry, society, souls, spirit, spirits, thinking, travel, view, walk, 新世纪詩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