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安若’

AUS DEM FRÜHBEET – 安若 An Ruo

8月 17, 2022

An Ruo
AUS DEM FRÜHBEET

Er war dieses schwächliche Kind,
lass ihn Aufgaben schreiben, er weint,
lass ihn keine schreiben, dann weint er auch.
Ich sitz in der Pause an meinem Handy,
er kommt zu mir und sagt,
Frau Lehrer, meine Mama schaut immer auf ihr Handy!
Dann hat er mich auf einmal geschlagen.
Ich dreh mich überrascht um,
er lacht und sagt,
da war eine Fliege.

2022-07-15
Übersetzt von MW im August 2022

伊沙推荐语:本诗作者,本该在一个月前便与大家见面,但是她本来获选的诗夹杂着一个符号化的人物,容量引起非艺术争议,我到临推荐之前放弃了,请她另投一组重选,她经受住了考验。不仅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不能在纯诗范畴出好诗的就不是真正的好诗人。本诗好在细节的突发,恰似生活的现场。

况禹点评《新诗典》安若《育苗记》:诗中的学生太可爱了。这一瞬间,也正是只有作为教师才能体验到的。大学时各班排话剧,我即兴编的一句“这就是生活”,被三班的钟品大赞,后面排练时反复借用。读此诗不由又想起这句,不过不再是即兴,而是有过类似体验后的有感而发。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话没错,但也要看作者从生活中拿的是什么。本诗拿的,正是诗歌与文学要的。

【亚坤评诗】
育苗记
作者|安若
(内容详见新诗典今日推送)

特别有趣的一首诗。我个人把诗歌趣味性看成是现代诗的基本属性之一。如果一个写作者始终无法突破这一层(器道并进,进出自由),严格意义上讲,就没有真正进入现代性。有关本诗,说两点思考。

1.它有典型性人物。人物性格特别突出。老师和学生的人物性格都非常突出。尤其是学生,他是有态度的。甚至,心里具有令人难以捉摸的“孩童心思”(通过他的具体行为就能看出来)。

2.诗歌有一种很典型的内部空间。这个空间是由老师和学生的心理空间共同构成的。你不要小看诗中的那几句话。那个时候,师生的“内心河流”一直在相互对撞和交融。
它是诗产生的一个基础。这里面,始终有一种“场域”存在。我把它称之为“诗歌场域”!
本诗就一直有。仔细体会这二人背后的心理和精神空间就能明白。
最后面那个“苍蝇”物象的运用,也特别好,达到了多重效果!

(马亚坤.2022.08.17.上海)